基因组的结构

合集下载

(完整版)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完整版)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Alec J.Jeffreys和历史上第一张DNA指纹图谱
1802年的一副杰斐逊和莎莉的讽刺画像
(二)中度重复序列: ➢ 中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重复数十次 至数万次的部分,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 序列,但慢于高度重复序列。
➢中 度 重 复 序 列 中 有 一 部 分 是 编 码 rRNA 、 tRNA、组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因,另 一部分可能与基因调控有关。
➢ 是由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 双链上反向排列而成。
反向重复序列的两种形式 发卡结构
回文结构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2. 卫星DNA(satellite DNA) : ➢ 卫星DNA的重复单位一般由2~70 bp组成, 成串排列。 ➢ 卫星DNA占基因组的比例随种属而异,在 0.5~31% 范围内。
➢ 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顺序的重复 次数不一样,这可以作为每一个体的特征, 即DNA指纹 。
➢ STR分析法已经成为法医学领域个体识别和 亲权鉴定的重要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司法案 件调查,也就是遗传指纹分析。
15-year old Lynda Mann
15-year old Dawn Ashworth
进行转录,如组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7源自2. 基因家族成簇地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并分 别进行转录,且不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功 能上相关,如珠蛋白基因家族。
珠蛋白多基因家族的组织结构
-类珠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11
-类珠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16
假基因(pseudogene)——又称为加工基因或 非功能基因。这类基因的核苷酸顺序虽然与正 常的结构基因很相似,但基本上不能表达。

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结构
几乎没有间隔;
• 低等真核生物和开花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较大且较松散,
大量基因具有内含子;
• 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变化较小,且大多数具有相似的结构
37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人类 线粒体基因组小而紧密, 极少有浪费的空间,主要 为编码呼吸复合物基因、 编码rRNA和tRNA基因。
38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之间有较大的空间,有的基因有内含子。 39
恶性疟原虫 莱茵衣藻 小鼠 人
高令细指海葵 黑腹果蝇 皱波角叉菜 构巢曲霉菌 异养鞭毛虫 酿酒酵母 牛肝菌 羽衣甘蓝 拟南芥 玉米 甜瓜
豌豆 地钱 水稻 烟草 莱茵衣藻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大小
40
细胞器基因组的遗传组成
恶性疟原虫 莱茵衣藻

酿酒酵母 拟南芥 异养鞭毛虫
41
• 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数目表现出很大的可变性;
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
13
不同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目
• C值悖论——
• C值: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总量; • C值悖论:一个有机体的C值与它的编码能力缺乏相关性称
为 C值悖论;
14
人类、酵母、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组比较
15
• 相比于人类基因组,酵母基因组的特点:
• 酵母基因组中不连续的基因数目相对较少。
拟南芥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度
8
• 人类基因组12号染色体上一个50 kb片段
9
• 4个基因。
这4个基因都是不连续的,所包含内含子的数目从SYB1的2个到PKP2的8
个不等。
• 88个全基因组范围重复序列。
(genome-wide repeat)
基因组中主要存在4种类型的基因组范围重复序列: 长散布核元件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LINE); 短散布核元件 (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LINE); 长末端重复元件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element); DNA转座子 (DNA transposon)

人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人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人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越来越深入。

基因组是生物体中的所有基因的集合,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的特征、功能和变异,从而为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

一、基因组的结构人类基因组是由数十亿个碱基(Adenine、Guanine、Cytosine、Thymine)组成的DNA序列。

在人类常染色体中,每对染色体都携带有近2000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的长度约为3.3亿个碱基。

人类基因是由一段长约20,000个碱基组成的DNA序列编码的。

每个基因都指导细胞合成一种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组织和器官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的基础。

基因组在遗传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编码蛋白质之外,基因组还包含了各种非编码RNA、调节序列和重复序列。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各种生物过程的复杂调节网络。

二、基因组的功能基因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使人类对基因组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遗传信息传递基因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是相对稳定的基因型。

它通过垂直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基因组中所含的基因可编码各种蛋白质,其中一些蛋白质的失调可能导致不同疾病的发生。

2. 细胞分化和组织发育基因组中的基因可以使细胞分化和组织发育。

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这意味着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其基因来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并在其特定的生长环境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3. 慢性病的发生很多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都是由基因组的不良调节所导致。

研究表明,在这些疾病的风险基因中,可能存在大量用于调节基因表达的DNA序列变异。

4. 物种进化基因组在物种进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人类的基因组和黑猩猩基因组的比较研究,为人类的进化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基因组研究的应用基因组学研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医学、农业、工业、环境等多个领域。

基因及基因组结构

基因及基因组结构

基因及基因组结构基因是生物体内调控遗传特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基因组则是一个生物体中包含的所有基因的集合。

基因的结构主要由DNA分子构成,DNA分子由一串由四种核苷酸(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序列组成。

这些核苷酸以双螺旋的形式排列,形成了DNA链。

每个核苷酸由碱基部分、糖分子和磷酸部分组成。

这些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确定了基因的编码顺序。

基因被编码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一个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结构。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含大约3亿个碱基对的DNA。

每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靠近彼此,形成基因簇。

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其中有两种主要类型: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而常染色体则不负责决定性别。

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核苷酸:基因组的最小单元是由核苷酸组成的DNA序列。

核苷酸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列在一起。

基因是一段长度不等的核苷酸序列。

2.基因:基因是DNA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特定片段。

一个基因可能包含了编码蛋白质所需的信息,也可能含有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的序列。

基因的长度从几百到几百万碱基对不等。

3.染色体:基因组中的基因被组织成线状结构的染色体。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含了大约3亿个碱基对的DNA序列。

每个染色体上可以存在几千个基因。

4.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中所有基因的完整集合。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大小有所不同。

人类基因组的长度约为3.2亿个碱基对。

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还可以按功能分类为下面几种区域:1.编码区域:编码区域包含了用于合成蛋白质的基因片段。

这些基因被转录成m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

2.调控区域:调控区域包含了基因的调控序列,这些序列能够控制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

这些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抑制子等。

3.重复序列:重复序列是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DNA片段。

基因组学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基因组学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基因组学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我们对基因组学有了更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基因组学是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期探索生命本质,从而为生命科学与医学带来新的发展。

本文将论述基因组学中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基因组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异和功能区域,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

一、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基因组是指所有DNA分子组成的总和,包括DNA中的基因与非编码区域。

基因组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几乎涉及到所有层面的组织。

从DNA分子的角度,基因组是由一系列碱基对组成的,也分别被称为基序、碱基二聚体和序列等。

从亚细胞结构的角度,基因组是由纤维素异构体和染色体等组成的。

在常染色体中,基因组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而DNA序列是基因的基本单位。

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情况下,基因表达水平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细胞循环、生长、分化等生命过程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二、性质和变异基因组的性质与变异是构成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是生命进化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要素。

基因组的性质和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组内部不同部位的DNA序列、基因表达差异和可变简单重复序列等来刻画和识别。

DNA序列的差异可以反映生物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而基因表达差异则可以反映基因功能和生理状态变化。

特定的可变简单重复序列在基因突变等生物学进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且这些重复序列在不同生物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功能区域基因组的功能与DNA序列的编码性质有关,编码区域包括DNA序列和基因,与此同时,非编码的DNA序列区域、长链非编码RNA以及染色体的调控元素也参与了基因组的调节和维护。

有些基因与人类发育和疾病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人类疾病的易感基因、肿瘤抑制因子、DNA修复基因等。

这些区域被广泛研究以了解基因组功能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四、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没有单一的确定因素,受到各种机制的影响。

首先,基因组的结构如DNA序列和注释的基因等,支配着其功能进行。

基因的结构和组合

基因的结构和组合

基因的结构和组合基因是生物体内的一个遗传单位,带有传递和表达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基因的结构和组合是指基因本身的组成和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排列方式。

一、基因的结构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基因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启动子:启动子位于基因的起始端,是一个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可以结合到转录因子上,启动转录过程。

2.编码区:编码区也被称为外显子,是基因中直接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其中包含了氨基酸序列的信息。

3.内含子:内含子也被称为非编码区,是编码区之间的区域,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但在基因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4.终止子:终止子位于基因的末端,是一个信号序列,用于指示转录过程的终止。

二、基因的组合1.单一基因:最简单的基因组合是一个单一基因。

单一基因可以编码一个蛋白质、翻译为一个功能性RNA分子,或者只具有调控功能。

2.多个基因:大多数生物体都有多个基因,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在原核生物中,基因通常以操作子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的转录单元。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通过间隔区域分开,每一个基因独立转录和翻译。

3.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集合。

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线性染色体结构的基因组,其中基因以一定的顺序排列。

线性染色体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包含一个或多个基因,也包含非编码区。

除了线性染色体外,一些生物还具有环状染色体或质粒的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有不同的大小,从几个基因组成的细菌基因组到几万个基因组成的人类基因组。

基因组中的基因排列方式对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有间隔,这可能会影响到转录因子在基因间的结合和调控。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和组合可以发生变化。

基因可以通过基因重排、基因复制和基因突变来改变其结构和组合,进而产生新的功能。

这种变化对于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基因的结构和组合决定了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方式。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一旦离开宿主就无法复制和扩增。但质粒对宿
主细胞的生存不是必需的,宿主细胞丢失了质
粒依旧能够存活。
质粒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够赋予细菌特定的
遗传性状,能把外源基因(目的基因)送到
宿主细胞中去克隆扩增或克隆表达。因此质
粒是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vector)。
三、转座元件
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转座子 (transposon)是指能够在DNA分子内部或DNA 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或基因。 它们从基因组的一个部位直接转移到另一个部 位,这个过程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分离出来。
人类基因组中可分离出三类卫星DNA ,共占
人类基因组的5 ~ 6%:
① 大卫星DNA(macrosatellite DNA):

其重复单位为 5~171 bp ,主要分布于染色
体的着丝粒区。
② 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

其重复单位为 15~70 bp ,存在于常染色体。
野野 鸟鸟 啼啼 时时 有有 思思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即同一段DNA
片段能够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阅读方式进行阅
读,因而可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肽。
按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
噬菌体×174的重叠基因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是属于RNA病毒的一个大科。
所有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携带或编码 合成逆转录酶。
Alec J.Jeffreys和历史上第一张DNA指纹图谱
1802年的一副杰斐逊和莎莉的讽刺画像
(二)中度重复序列: 中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重复数十次
至数万次的部分,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

基因组与基因表达

基因组与基因表达

基因组与基因表达基因组与基因表达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集合,而基因表达则指基因中的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组与基因表达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发育、进化、功能以及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基因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基因组的概念和结构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DNA序列、RNA序列以及蛋白质编码序列等。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由DNA分子组成,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构成的长链,并以双螺旋的形式存在。

基因组的大小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人类基因组的长度约为3亿个碱基对。

二、基因表达的过程基因表达是基因中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它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步骤。

转录是指DNA序列通过RNA聚合酶的作用转化为RNA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

翻译是指RNA分子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包括转录因子的结合、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多个层面的调控,以确保基因的表达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

三、基因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基因组是基因表达的基础,基因组中的每个基因都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基因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鉴定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理解基因表达的机制。

通过对基因组的研究,人们可以揭示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生物体的发育、进化以及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四、基因组与疾病的关系基因组的异常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些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先天性疾病、某些遗传性肿瘤等。

通过对基因组的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进而提高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此外,基因组的研究还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五、基因组与进化的关系基因组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我们可以探索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解析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历史。

基因组的组成

基因组的组成

基因组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所有遗传物质
的总和,包括所有的基因和非编码DNA、线粒体DNA和叶绿
体DNA等。

基因组是研究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疾病等方面也有着重
要意义。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核酸分子中不同的基因功能区域各自
的分布和排列情况,其功能是储存及表达遗传信息。

基因组
中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是属于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基因,有些属于参与结构基因的复制、转录及其蛋白质表达
调控的调节基因,有些功能目前还尚不清楚。

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
行系统的研究,探究其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基因组的测序、基因组的比较、基因组的变异和进
化等。

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基因组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研究生物进化
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工具,也是探究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
等方面的重要基础。

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生物科
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组学解析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学解析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学解析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遗传物质基因组的学科,它探索并解析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的集合,是生命的基石。

基因组学通过分析和研究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揭示了生物体的遗传本质,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对生物体基因组结构进行解析。

一、基因组的组成生物体的基因组由DNA分子组成,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的核酸分子。

基因组中的DNA分子由四种核苷酸单元构成,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这四种核苷酸单元的排列顺序和数量的不同,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个体差异。

二、基因和非编码DNA区域基因是基因组的功能单位,是指能够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的DNA片段。

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基因只占据基因组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DNA片段并不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称为非编码DNA区域。

非编码DNA区域在过去被认为是“废物”,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在基因调控、表观遗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基因组中的DNA分子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染色体是一种线状结构,它将DNA分子紧密地组织在一起。

不同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和形状各异,例如人类的染色体数目为46,而果蝇的染色体数目为8。

基因组中的基因和非编码DNA区域在染色体上有不同的分布和排列方式。

四、基因组的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揭示了基因组的多种功能。

首先,基因组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其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其次,基因组参与了生物体的调控和发育过程,控制基因的表达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此外,基因组还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化的过程密切相关。

五、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基因组学的研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快速地测定和分析基因组的序列信息。

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测序、DNA芯片技术、基因表达分析等。

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生物的基因组结构是指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组织和排列方式。

基因组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生物的基因组结构进行讨论。

一、DNA的组织形式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介质,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于细胞核内。

DNA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组织,形成不同层次的结构。

1.1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与一系列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染色质。

染色质是一个线性、稀缺且具有可压缩性的结构。

在非分裂期,染色质展开,使得基因可以进行转录和表达。

1.2 核小体染色质进一步组织成为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蛋白质包裹的DNA缠绕而成。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起到维持染色质结构的稳定性和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

1.3 染色质区域染色质区域是染色质上具有一定功能或基因集合的特定区域,例如启动子和增强子等。

这些区域在基因组结构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模式。

二、基因的排列方式基因作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其排列方式对于遗传性状以及进化具有重要影响。

2.1 线性排列大多数有核生物的基因组是线性排列的,基因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排列。

线性排列使得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能够被准确地复制、转录和翻译。

2.2 簇状排列某些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基因呈现簇状排列的特点。

这些基因簇相互之间有紧密的关联,编码了一组相互配合的功能蛋白质。

2.3 基因家族基因家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在基因组中以多个拷贝的形式存在。

例如,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转录因子家族和免疫球蛋白家族。

三、基因组结构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基因组结构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生物遗传和进化过程、探索基因功能和基因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基因组结构的细节。

3.1 基因组测序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测序成为研究基因组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不同生物体基因组的测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组结构差异以及相似性。

基因组结构特点

基因组结构特点

(1)通常仅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多数呈环状,少数为线状;一般为双链,也有单链结构。

(2)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基因数目少,体积小。

(3)具有类核结构,类核存在于胞浆内,无核膜,其中央部分由RNA和支架蛋白组成,外围是双链闭环的DNA超螺旋扭结成许多花瓣状结构。

类核中80%为DNA,其余为RNA 和蛋白质。

(4)具有操纵子结构,所谓操作子即指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5)结构基因通常为单拷贝,表现为没有内含子。

(6)无重叠基因现象。

(7)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指一类结构上不完全相同,而表达产物功能相同的基因。

(8)编码区在基因组中的比例约为50%,远远大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但又远远小于病毒基因组。

(9)基因组中存在反向重复序列。

(10)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也包括质粒。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基因组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人类基因组是由各种基因组成的,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基因组的结构以及功能角度分别进行探讨。

一、基因组的结构分析人类基因组是由DNA序列组成的,其长度约3亿个核酸碱基(A、T、C、G)。

基本上,人类基因组的组织结构分为”基因”和”非基因”两大类。

1. 基因的组成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基本的单位,负责编码生物体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例如蛋白质的合成。

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数目约为2万,但每个基因的长度不同。

整个人体中的基因主要由蛋白质编码基因和非蛋白质编码基因组成。

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占基因组的99%,编码蛋白质序列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等过程来合成蛋白质,而非蛋白质编码基因则对人体的其他基本功能发挥作用,例如RNA的加工与修饰。

2. 非基因组成非基因区域主要由一些中间序列和调控序列构成。

中间序列是指不具有编码功能的DNA序列,例如转座子、嵌合元件以及微卫星等。

这些序列在基因组内部存在多个拷贝,并可以通过不同的重排方式来形成多样的基因组结构。

调控序列是控制基因在细胞中发挥特定功能的序列。

它们可以分为启动子和增强子等类型。

启动子通常位于基因组的上游区域,它们和参与转录的蛋白质结合,从而确定基因是否被转录和表达。

增强子则位于基因的上下游区域,其可以强化特定启动子的表达,使基因在相应的环境、时间和组织中被更有效的表达。

二、基因组的功能分析对于基因组的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分析。

1.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基因组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细胞来说,我们通过基因表达来获取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例如酶、激素、色素、抗体等。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需要将不同的信号和信息转换成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这些信号可以分为内部信号和外部信号。

内部信号通常是由于基因本身所携带的转录因子及上下游区域的调控序列所决定,而外部信号则是由体内或外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例如激素、氧气浓度等。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全套DNA序列,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基因组的结构决定了其中基因的组织和排列方式,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一、基因组的组成基因组由一系列的染色体组成,每条染色体都是一个长串的DNA分子。

人类及其他复杂生物的基因组是由多条染色体构成的,其中包含了数以万计的基因。

每个基因由一段DNA序列编码,这些基因控制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和生物功能。

同时,基因组中还包含了其他非编码DNA序列的信息,如调控序列和转座子等。

二、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的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种。

1. 线性结构在多细胞生物中,基因组通常以线性结构存在于染色体中。

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基因,这些基因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在染色体上。

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了不同的基因组。

人类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包含了数百至数千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控制人体形态结构、器官功能和生物代谢等方面的蛋白质。

2. 非线性结构除了线性结构外,某些生物还存在着非线性结构的基因组。

例如,细菌和一些病毒的基因组是以环状DNA的形式存在的。

这些环状DNA的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较小,编码的基因数量相对较少。

三、基因组的功能基因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基因的表达上,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1. 基因的转录基因的转录是指将DNA序列转录为RNA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DNA的双链结构会被解开,使得其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来合成相应的RNA分子。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哪些基因会在什么条件下被激活和表达。

转录的产物,即RNA分子,可以进一步参与到蛋白质合成或其他生物过程中。

2. 基因的翻译基因的翻译是指利用RNA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RNA分子将在细胞质中被核糖体逐个读取,直至合成完整的蛋白质。

基因的翻译过程中,RNA的氨基酸序列会决定最终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染色体包装

基因组的结构与染色体包装

基因组的结构与染色体包装基因组是生物体内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称,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功能和遗传特征。

而基因组的结构与染色体包装则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因组的结构以及染色体包装的相关知识。

一、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由DNA分子组成,D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

基因组中的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段,它负责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组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以环状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如细菌的染色体。

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则以线性DNA分子的形式存在。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还包括核糖体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

核糖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它编码合成核糖体的蛋白质。

线粒体DNA存在于线粒体中,它编码合成线粒体所需的蛋白质。

叶绿体DNA存在于叶绿体中,它编码合成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

二、染色体包装染色体是基因组的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形式,它能够将长长的DNA分子紧密地包装在细胞核中。

染色体的包装方式对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染色体的包装方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以环状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如细菌的染色体。

它们通常没有明显的染色体结构,因此称为原核染色体。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则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出现明显的线状结构。

这是由于DNA分子在细胞分裂前会缠绕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称为染色质。

染色质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质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成分,它能够与DNA分子相互作用,将其紧密地包装成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

组蛋白可以将DNA分子缠绕成一种螺旋状的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核小体。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它由一段DNA分子缠绕在一个核小体核心上组成。

除了组蛋白,还有其他一些蛋白质也参与了染色体的包装过程。

人类的基因密码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的基因密码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的基因密码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人类的基因密码: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遗传信息被编码在人类的基因组中。

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命过程和遗传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一、基因组的结构人类基因组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它以双螺旋结构为基础。

整个基因组被分为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自动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上都包含着大量的基因序列。

基因序列是基因组中的一小段DNA序列,它包含了编码蛋白质所需的信息。

不同基因的序列长度和组成都可以不同,基因组中的序列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复杂的基因网络。

基因组中的一些无编码区域也被认为在基因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基因组的功能1. 遗传信息传递:基因组存储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在繁殖过程中通过DNA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传递方式保证了特定特征的延续和变异。

2. 蛋白质编码:基因组中的大部分基因都编码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命过程所必需的。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序列,进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3. 基因调控:基因组中的一些区域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而是参与基因调控。

这些区域通过转录因子等分子的调控,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

基因调控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体的多态性和适应性的提高。

三、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一个历时13年的国际合作项目,成功地解码了人类基因组的序列。

该项目的完成为人类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大规模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们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或特定遗传变异。

这对于疾病的早期预测、治疗和个性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所有基因的总和,它决定了人类的所有生物学特征和身体组织的特异性。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个核苷酸碱基组成,其中包含了大约2万个编码基因。

这些编码基因以不同的方式指导细胞制造蛋白质,控制了人类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1.编码基因:编码基因占总基因组的一小部分,通常被认为是我们身体的基本蓝图。

它们编码了组成我们身体的蛋白质,并决定了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是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的关键调控者。

2.非编码基因:非编码基因不编码蛋白质,但它们在基因组的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基因包括一个广泛的类别,如转运RNA、核糖体RNA、调节RNA等等,它们参与了基因的调控、表达和修饰等过程。

3.间隔区域:间隔区域位于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基因之间,它们作为“开关”控制基因的开关机制。

它们的功能是通过调控蛋白质的产生和基因的表达等方式来控制基因的功能。

基因组的功能:1.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基因组中的基因包含了父母一代的遗传信息,并在子代中被继承下去。

基因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了我们的遗传特征,如眼睛的颜色、血型等。

这些遗传特征的传递是由遗传物质DNA 控制的。

2.基因调控和表达调控:基因组在细胞内的基因调控和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区域和基因序列可以通过与转录因子等蛋白质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生物过程的启动和结束等。

3.蛋白质合成和功能发挥:编码基因的主要作用是编码蛋白质。

通过蛋白质的合成,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能够发挥其功能,并参与细胞的生物过程以及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4.突变和疾病:一些突变或缺陷的基因可能导致人类基因组中的异常现象,如遗传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通过了解和研究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更好的理解,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基础。

总结: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是复杂而精细的。

基因组中包含了编码基因、非编码基因和间隔区域,它们共同参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基因调控和表达调控、蛋白质合成和功能发挥等过程。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所拥有的所有基因的总称。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1. 核基因组核基因组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序列的组合。

核基因组由多个染色体组成,染色体又由一个个DNA分子构成。

每个DNA分子上都含有许多基因,基因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是细胞线粒体中的DNA序列的组合。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器,它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线粒体基因组较小,相对简单。

二、基因组的功能基因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DNA序列上的编码和调控。

1. 基因编码基因组中的基因通过特定的DNA序列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这些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等。

基因组的不同部分编码了不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构造和调控的关键分子。

2. 基因调控基因组中的DNA序列不仅仅编码了基因,还包含了一些调控元件和调控基因。

这些调控元件和基因可以起到打开或关闭基因表达的作用,控制基因的表达时机、量级和位置。

基因调控是维持生物体稳态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1. 结构决定功能基因组的结构决定了其中的基因和调控元件的组织方式和排列方式。

不同的结构会影响基因和调控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基因组的功能。

2. 功能反作用结构基因组的功能需要依赖于合适的结构来进行实现。

例如,基因组中的调控元件需要正确地定位在合适的位置和距离上,才能准确地调控基因的表达。

功能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基因组结构的调整和改变。

结论: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彼此影响。

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生物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将揭示更多关于基因组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进化提供更多的启示。

基因组的结构

基因组的结构

基因组的结构第一节基因组的一般概念-------- 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genome)。

如人类基因组包含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物质(又称核基因组)以及胞浆线粒体上的遗传物质。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的DNA功能区域在DNA分子中的分布和排列情况。

不同生物体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程度的高低与其DNA的大小、含量及复杂程度有一致性第二节病毒、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一、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一)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二)病毒基因组可由DNA组成,也可由RNA组成,但每种病毒颗粒只含1种核酸。

(三)DNA病毒基因组均由连续的DNA分子组成。

多数RNA病毒基因组也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但有些则以不连续的核糖核酸组成。

(四)常见基因重叠现象。

(五)病毒基因组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六)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1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然后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mRNA模板。

(七)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八)噬菌体(细菌病毒)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基因。

除正链RNA病毒外,真核细胞病毒的基因都是先转录成mRNA前体,再经加工切除内含子成为成熟的mRNA。

二、细菌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细菌是典型的原核生物,其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可做如下概括:(一)细菌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二)基因组中只有1个复制起点。

(三)具有操纵子结构。

其中的结构基因为多顺反子,数个操纵子还可以由一个共同的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即调节子 (regulon)所调控。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是指生物体中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行为和功能。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本文将探讨基因组的结构以及不同结构对生物体功能的影响。

一、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由DNA分子组成,包括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非编码区域。

基因组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的组织方式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在基因组中,包括单基因、基因簇和基因簇群。

单基因指的是一个基因编码一个蛋白质,而基因簇指的是多个相邻的基因在基因组上连续排列,与同一功能或同一代谢途径相关。

基因簇群则是多个基因簇在基因组上的聚集。

2.编码和非编码区域基因组不仅包含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还包括一些非编码区域,如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调控区域等。

这些非编码区域在调控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发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序列,包括简单重复序列和复杂重复序列。

简单重复序列是指重复单元较短的序列,如微卫星和重复序列等;复杂重复序列则是指重复单元较长的序列,如转座子和线粒体基因等。

这些重复序列在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因组的功能基因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生物体的发育、适应和进化等方面。

以下是基因组功能的几个方面:1.基因的表达基因组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并通过蛋白质的表达实现生物体的各种功能。

基因的表达过程受到基因组结构的影响,包括启动子的位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和染色质的结构等。

2.基因的调控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区域在基因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转录因子的结合和染色质的重塑等机制,非编码区域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适应。

3.基因组的遗传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复制和分离过程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遗传性,并在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基因组的进化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基因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组的结构
第一节基因组的一般概念
-------- 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genome)。

如人类基因组包含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物质(又称核基因组)以及胞浆线粒体上的遗传物质。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的DNA功能区域在DNA分子中的分布和排列情况。

不同生物体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程度的高低与其DNA的大小、含量及复杂程度有一致性
第二节病毒、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
一、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二)病毒基因组可由DNA组成,也可由RNA组成,但每种病毒颗粒只含1种核酸。

(三)DNA病毒基因组均由连续的DNA分子组成。

多数RNA病毒基因组也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但有些则以不连续的核糖核酸组成。

(四)常见基因重叠现象。

(五)病毒基因组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
(六)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1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然后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mRNA模板。

(七)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八)噬菌体(细菌病毒)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基因。

除正链RNA病毒外,真核细胞病毒的基因都是先转录成mRNA前体,再经加工切除内含子成为成熟的mRNA。

二、细菌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
细菌是典型的原核生物,其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可做如下概括:
(一)细菌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二)基因组中只有1个复制起点。

(三)具有操纵子结构。

其中的结构基因为多顺反子,数个操纵子还可以由一个共同的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即调节子 (regulon)所调控。

(四)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在细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是单拷贝的,但编码rRNA的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

(五)和病毒基因组相似,不编码的DNA部分所占比例比真核基因组少得多。

(六)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

(七)编码顺序一般不会重叠。

这和病毒基因组是不同的。

(八)在DNA分子中具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这些区域往往具有特殊的序列,并且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九)在基因或操纵子的终末往往具有特殊的终止序列,可导致转录终止和使RNA聚合酶从DNA链上脱落。

(十)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着可移动的DNA因素,这种因素的移动是DNA介导的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总体特征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也比较复杂。

(二)基因组中常具有许多复制起点。

(三)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

(四)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远多于编码区域。

(五)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一般为单顺反子,即一个结构基因经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并且此mRNA分子仅翻译成一个多肽分子。

(六)大部分基因有内含子,因此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七)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以是几次,几十次,甚至高达百万次。

(八)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可移动的DNA因素,这些因素的移动多被RNA介导 (如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发现的逆转座子),也有被DNA介导的(如在果蝇及谷类中发现的 DNA转座子)。

第三节真核生物DNA的主要类型
在多细胞有机体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约25%~50%是单拷贝的,即在1个单倍体细胞核中仅出现一次,而其余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则属于包含两个或多个相似基因的家族。

1个基因家族里的不同基因成员常编码相似但氨基酸顺序略有不同的蛋白质,
编码5srRNA及tRNA的基因也是以多拷贝存在的。

组蛋白基因家系的许多成员基因常以串联形式分布于基因组中。

在基因组中还有许多重复的DNA顺序,它们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及功能RNA。

其中有些重复的DNA顺序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染色体上并不处于相同的位置,这些DNA顺序被称之为可移动的遗传因素(mobilegeneticelements)。

这些DNA顺序并无明显的生物学功能,因为它们似乎为自己的目的而组织,故有自私DNA(selfish DNA)之称。

第四节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一、编码蛋白基因仅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
二、单一编码蛋白基因( solitary protein-coding genes)
三、重复的编码蛋白基因及歧化基因
在许多蛋白家族中,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许多蛋白质家族包含从几个到多至20个成员,它们有着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氨基酸顺序。

个别蛋白质家族可能包含数百个成员。

歧化基因——假基因
DNA区域与有功能的蛋白基因相似但没有功能的DNA顺序,这些DNA顺序被称为假基因。

它们原来也是功能基因的重复,但DNA顺序的不断变化(如缺失、倒位或点突变等),导致了或使翻译终止,或使mRNA加工阻断的顺序积累,致使这些 DNA区域丧失功能。

即使它们能被转录成RNA,也不能翻译成有功能的多肽链。

第五节编码rRNA、tRNA及组蛋白的串联重复基因
编码45s pre—rRNA、5sRNA、各种tRNA及组蛋白家族成员的基因在基因组中是以串联重复排列存在的,
一、rRNA及tRNA的重复
18s和28sRNA基因包含在同一个转录单位中,这一转录单位称为pre—rRNA基因。

1个rRNA基因簇(rDNA)含许多转录单位,转录单位之间为不转录的间隔区,该间隔区片段组成的类似卫星DNA的串联重复序列。

在不同生物及同种生物的 rRNA重复单位之间的不转录间隔区长短相差甚大。

二、组蛋白的重复
组蛋白包含H1,H2A,H2B,H3及H4:5个主要种类,各种组蛋白基因以多拷贝(50 ~500)存在于多细胞有机体的全部细胞中。

第六节重复的DNA组分(repetitious DNA factions)
DNA的初始摩尔浓度(Co)与以秒计算的反应时间(t)的乘积称为Cot值。

一个已知的DNA 组分复性一半时的Cot值称为Cotl1/2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约10%~15%的DNACot1/2≤0.01,它们的大部分是由短的寡聚核苷酸串联重复而成的若干不同套的DNA片段组成。

这一组分称简单顺序DNA(simple—sequence DNA)。

约25%~40%DNA以中等速率退火,Cot1/2在0.01~10范围内,称为中度重复顺序。

大约50%~60%DNA的C0t1/2在100~10 000范围,退火速度很慢,称为单拷贝DNA (single—copy DNA)。

绝大部分编码mRNA的基因包含在此组分中。

当然,单拷贝DNA并不一定都执行遗传功能。

一、简单顺序DNA(卫星DNA)
一类重复顺序由以串联形式重复许多次的寡聚核苷酸组成,因此称为简单顺序DNA。

绝大部分的简单顺序DNA由5~10bp寡聚核苷酸串联重复组成,但在脊椎动物和植物基因组中也发现20~200bp的串联重复。

大多数简单顺序DNA位于着丝粒(centromeres)和端粒(telomeres)。

简单顺序DNA单位表现在顺序保守而非重复频率保守。

在人类,一些简单重复顺序DNA存在于1~5kb区域,这些区域由包含15~100bp的寡聚核苷酸重复20~50次组成。

这些区域被称为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s DNA)。

使用几个小卫星探针便能充分地提供每个人的DNA指纹(DNA fingerprinting)。

二、中度重复DNA及可移动的DNA因素
中度重复序列中一些由150—300bp重复单位组成,散布于基因组中,拷贝数可达几十万,这些常被称之为短分散因素(short interspersed elements, SINES)。

另一类重复单位的长度在5 000~6 000bp,散布于基因组中,拷贝数可达1~4万,常被称之为长分散因素(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s,LINES)。

因为真核细胞中度重复子的转移须经逆转录途径,故被称作逆转座子(retroposons),以指明可移动的DNA因素通过 RNA拷贝在基因组内移动。

无论转座子或逆转座子,目前均未发现它们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有规则的功能。

第七节线粒体DNA的结构及功能
线粒体有自己的一套遗传控制系统,同时,其自身的复制也受细胞染色体DNA的控制。

一、线粒体DNA的大小、结构及编码能力
所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均为双链环状分子,与细菌质粒DNA
的结构相似,动物的mtDNA较小,植物的mtDNA较大。

线粒体基因组至少包含以下基因:
rRNA基因。

tRNA基因。

ATP酶(ATPase)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

细胞色素还原酶(b,c复合物)基因。

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的遗传密码与细胞核DNA编码的蛋白质的遗传密码并不完全相同。

不同有机体中的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也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