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青藏高原

高二区域地理——青藏高原
银色中国 —— 青藏地区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部,远离海洋
青藏地区
2.经纬位置:75°E-105°E,30°N-40°N
75°E
105°E
40°N
30°N
3.区域范围: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4.分界线(重要山脉)
横断山脉
二、自然环境
3.植被——高寒草地为主
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高山荒漠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山地森林
从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 山荒漠,以高寒草地为主。
4.河湖
雪峰连绵
河湖
概况:西北为内流区,东南为大江大河发源地。 主要河流:长江、澜沧江、黄河 补给形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 水文特征:水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 青海湖:中国最大
气温(℃ )
30
2、说明青藏地区降水时 20 间分布规律及原因
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10
风的影响,降水量多,冬季
降水少,全年降水分配不均,
干湿季节明显。
0
-10
降水量(毫米) 400 300 200 100 0
2.气候——高寒气候
气温: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高原递减,降水 量年内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
的内陆湖、 最大的咸水湖
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
1.能源: ①太阳能:“日光城”拉萨 ②地热能: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 ③油气资源:藏北高原 ④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钾盐) ①察尔汗:钾盐 ②锡铁山:铅锌矿 ③冷湖:石油
四、高原农牧业

中国区域地理大题集训4 青藏地区-【考前抓大题】冲刺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大题集训4 青藏地区-【考前抓大题】冲刺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

【考前抓大题】冲刺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大题集训4 青藏地区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为同一湖泊,后因湖泊退缩分离而独立,其主要的湖水补给来源于盆地南部昆仑山水系的那棱格勒河,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其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

盐湖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随着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开发行为对盐湖的形态、大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已成为主导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

图甲示意台吉乃尔盐湖湖区位置,图乙示意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2000—2015年湖水面积(km2)数据统计表(1)指出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雅丹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现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鸦湖附近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

下图示意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2)按照下表示意,将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16°C,这也让墨脱被誉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材料三:位于墨脱县上游的米林农场,海拔2860米,平均气温8.5"C,年均降水量780mm。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已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产业和禽蛋、肉鸡生产等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中含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少)供应基地。

(1)墨脱所处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形成的内力作用是_________;该地多发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和_________,说明墨脱被誉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米林农场农业生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____;该农场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并分析该地农业生产可能会引发哪些生态破坏问题。

青藏地区含答案

青藏地区含答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9-10-16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第9节 青藏地区【学习目标】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

4.青藏地区农、牧生产的特点。

5.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以青藏铁路为例)与城市分布。

【知识链接】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世界上最神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第二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预习导航】 填图:请在图中用红笔 将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 代号圈出来。

⏹ 山脉: A :昆仑山; B :阿尔金山; C :祁连山; D :巴颜喀拉山; E :唐古拉山; F :冈底斯山 G :喜马拉雅山; H :珠穆朗玛峰_; I :横断山脉。

⏹ 地形区:J :青藏高原;K :柴达木盆地。

⏹ 河流及湖泊:①雅鲁藏布江;②湟水;③纳木错;④澜沧江;⑤长江;⑥黄河;⑧青海湖。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27°N~40°N ,73°E~104°E , 山以西, 山以北, 山和阿尔金山、 山以南。

2.范围(行政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西部、甘肃 部和 南部边缘地区。

3.面积:占全国 , 二、本区的自然地理1.地形:主要位于我国地势________阶梯,地形以_______为主(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 的高原, 连绵、 广布,平均海拔超过 米。

有“ ”之称。

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

(2)藏南地壳活跃,为 板块与 板块碰撞处, 大峡谷为世界之最。

(3)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高原东部山高谷深,湖泊星罗棋布; (4) 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2.气候---高寒气候气候特点: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晴天 ,日照时间 ,气温 ,昼夜温差 ,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青藏高原纬度较 ,太阳高度角较 ;海拔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路程较 ;高原上空气 ,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 ,云量 ,大气透明度 。

2.4青藏地区-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2.4青藏地区-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丰富的资源
4.矿产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内部,柴达木蒙古语 就是“盐泽”之意,在这些湖沼中有盐,土壤 中也有盐,还有大面积的盐土平原。察尔汗盐 湖被称为“钾盐之王”,储量丰富,已建成我 国最大的钾盐基地。青藏公路有33千米长的路 面建在察尔汗盐湖的盐盖上,路面用盐铺成, 被称为“万丈盐桥”。盆地的矿藏丰富,人们 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聚宝盆”,这里的煤、石 油、铅锌都在开采利用中。
世界屋脊
这里耸立着许多7 000—8 000米以 上的高峰。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 大、最年轻的山脉,中、尼边界上的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海拔 高程约8 848.86米,为世界第一高 峰,至今仍在不断升高。
高寒的气候
温20度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 15
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年 温差小,日温差大。冬季气温一般比 10
课堂检测
自祁连县到吉隆县可以连接一条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祁吉线,以该线为 界,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人口悬殊。2000~2010年祁吉线西北大多数县 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以大于2%和介于1%~2%为主,祁吉线东南大部分县市人 口年均增长率处于1%~2%之间,部分县市呈现人口负增长。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7.下列关于青藏高原人口增长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人口增速较快,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 B.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人口增长率高 C.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南部人口增长较慢 D.部分县市由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造成人口负增长
江河源地
青藏高原是中国湖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湖 泊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 40%,湖泊星罗棋布,咸水湖大小5 000多 个,盐湖100多个。全国面积最大的青海 湖,每年春夏,有数十万的候鸟来湖中岛屿 栖息,鸟岛因而得名,现已列为候鸟保护 区。纳木错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藏语意 为“天湖”,是藏人心目中的圣湖。

(完整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

(完整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知识点填空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附参考答案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青藏地区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和。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广布。

青藏高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4、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特点而设计。

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6、青藏高原上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淡水湖。

7、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

在独特是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环境的牲畜——、、。

8、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

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农业。

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

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三江源位于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

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2、和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3、三江源地区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分布区,其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作用。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尤为关键的地区。

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
营养物质多。因此,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
累,高产优质”类型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 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 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自然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风能、钾盐 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②过度垦荒放牧,捕杀野生动物,导致植被破坏,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鼠害严重,生态环境 恶化。
1.你认为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 (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1)干旱气候增加, 过渡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剧烈 发展;(2)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 (3)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三 江源地区和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新疆、
甘肃、宁夏
农业区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新疆山麓绿洲
青藏地区(面积25%;人口1%)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汉、藏族 “高”、“寒” 以高原为主
草原、荒漠广布
湖泊星罗棋布,大江、大河发源地
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青海、西藏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主要矿产 交通
此完成1~3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答案 解析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地质灾害频发
山坡植被状况受降水量多少影响。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答案 A.当地降水 C.冰雪融水
解析
B.远程调水 D.地下水
依据河谷的海拔 3 000多米、青稞、油菜等信息,可判断该地海拔高,位 于青藏高原,则河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主备人:胡露茹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

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四、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一、概况(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1、民族:主要聚居区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位置和范围:(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

区内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分区(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位于E——E之间,(3)相对位置: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b. 山脉、c 山脉。

(2)、河流:d 、 e________、f________。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

高2014级区域地理高考简答题(三十)青藏地区 -

高2014级区域地理高考简答题(三十)青藏地区 -

高2014级地理学案(三十)中国区域地理分区----青藏地区)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 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其有利条件是 ▲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12分)(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

(4分)(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

(4分)13.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36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 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 仑雪峰。

“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 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图中A 、B 、C 三大江河分别是指 、 和 。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图 15东经 80°90°100°110°5000 (米) 10000 沿北纬36°附近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东经94°102° 110°5000(米) 10000 沿北纬30°附近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东金沙江图 14西宁甲乙丙ABC(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

初中地理经典填图训练:青藏地区(附答案)

初中地理经典填图训练:青藏地区(附答案)

初中地理经典填图训练:青藏地区(附答案)
青藏地区简图
1.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________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________”之称。

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主要山脉: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C.________山脉。

2.气候特征: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________,日温差________。

3.青藏地区的典型自然特征是“________”。

4.河流与湖泊: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D________湖。

5.河谷农业(1)优越条件:地势较低,________;土壤________。

(2)主要农业区:________谷地、________谷地。

(3)主要农作物:________和小麦。

6.生活习惯(1)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2)服饰:________。

(3)民居: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7.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E________铁路。

连接西宁与F________。

(1)4000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昆仑横断(2)小大(3)高寒(4)长江黄河青海(5)气温较高肥沃雅鲁藏布江湟水青棵(6)藏袍(7)青藏拉萨。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
12
读图思考:(1)指出青藏高原主要牲畜种类。 (2)分析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答案: (1)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曲马等。 (2)有利条件: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因素: 热量不足。
13
思考探究 1 为什么青藏高原上的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 雅鲁藏布江谷地?
图6-4-3 沿东经89°附近中国地势剖面图 读图查找:沿两剖面线找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7
二、地高天寒、垂直分异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为全国夏季的低温中心。 由于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以及东南部低、西北部 高的地势特征,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冷干燥,在高原面上形成了 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同时,各高 大山脉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变化。
雅鲁藏布江谷地
羊八井地热电站, 我国最大的地热 电站
水能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高原东南部降水多, 河流水量大
雅鲁藏布江、横 断山区各河流
待开发
钾盐
煤、石油、 铅锌等
内流湖众多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钾肥厂、 万丈盐桥(盐铺 公路)
15
思考探究 2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水能丰富,为什么没有在这里建 设大型水电站?
21
图6-4-8 青藏地区交通
22
读图思考: (1)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哪些制约性因素? (2)青藏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 划进藏铁路有青藏、川藏等方案,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1)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环境脆弱。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因素)。 (3)有利于加强青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族的 团结,巩固国防。 (4)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施工难度较小,投资相对较少。

9.1青藏地区(原卷版+解析)

9.1青藏地区(原卷版+解析)

9.1青藏地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C.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2.下列山脉属于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的是()A.秦岭山脉B.昆仑山脉C.横断山脉D.大兴安岭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②省级行政区是()A.青海B.西藏C.云南D.四川4.图中铁路线A是A.青藏线B.川藏线C.新藏线D.兰青线5.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高原D.山地、丘陵6.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突出的自然特点是“高”“寒”B.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总量多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D.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城市A大量利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B.当地太阳能生产厂家较多C.其他资源贫乏D.防止环境污染8.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图中数字代表“三江”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9.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藏南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达木盆地2020年年末,因为一个短视频,四川省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家乡理塘县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下图示意青藏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A.林海茫茫B.一望无垠C.千沟万壑D.雪山连绵11.青藏地区的特色畜种及其习性表述正确的是()。

A.滩羊—喜湿B.牦牛—耐寒C.河马—喜热D.骆驼—耐旱12.家住福州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的原因是()。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13.关于图中阴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初中地理 认识青藏地区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地理  认识青藏地区练习题 (含答案)

第八章认识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环境及农业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2.读图:(1)山脉:①②③④(2)地形区:⑤⑥(3)湖泊:⑦(4)城市:A. B. C.(5)省级行政区:D. E. F.(6)农业区:G. H.(7)邻国:M.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2)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2)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11.为什么水能丰富?12.藏袍有什么优点?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18.草场类型是什么? 19.有哪两大牧区?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 23.种植业区有哪些?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1)(主要)(2)(3)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1)(2)(3)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毡房)、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位于哪里?2. 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②(2)河流:③④⑤(3)铁路线:⑥(4)城市:A. B. C.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4.别称是什么?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2)(3)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1)(2)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第八章认识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环境及农业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布达拉宫2.读图:(1)山脉:①昆仑山②祁连山③横断山④喜马拉雅山(2)地形区:⑤青藏高原⑥柴达木盆地(3)湖泊:⑦青海湖(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5)省级行政区:D.西藏E.青海F.四川(6)农业区:G.雅鲁藏布江谷地H.湟水谷地(7)邻国:M.印度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青藏地区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青藏地区含答案

年中考复习专题青藏地区 2020一、单选题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1..河谷地区土壤肥沃A.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C.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D下列对上述三江源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2..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高原,所以气候严寒A.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少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C.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D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3.()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②①农业基地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由于生态环境十分⑤④③脆弱,应禁止放牧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⑥.①②③A.④⑤⑥B.③④⑥C.①②⑤D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4..水污染严重A.湿地减少、湖泊萎缩B.荒漠化C.盐碱化D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5..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A.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B.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C.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D青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主体是()25%6..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图中三江源是指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指()②③④7..长江、黄河、澜沧江A.黄河、长江、澜沧江B.澜沧江、长江、黄河C.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D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8..雪山连绵、冰川广布A.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C.有世界屋脊之称”“D)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9..纬度因素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经济因素D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10.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快④②③①.①④A.①②B.②③C.①④D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生活的牦牛所在的地区是()11..北方地区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的代表建筑及主要材料组合正确的是()12..平顶碉房木料——A.帐篷牛毛毡——B.平顶碉房石块——C.帐篷丝绸——D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地区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和林业,”13.“造成其农业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处于高纬度地区A.地形以平原为主B.地势高,气候高寒C.少数民族聚居地D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14..气候变暖,水分蒸发A.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B.围湖造田,垦荒种粮C.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D.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场类型和畜种是()15..高寒牧场牦牛——A.山地牧场藏绵羊——B.温带草原牧场宁夏滩羊——C.高寒牧场三河马、三河牛——D 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16.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①②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④③.①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17..纬度位置A.海陆位置B.地形C.人类活动D)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造成、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②①18..水源A.海陆位置B.地形C.土壤D)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9..图中是黄河,是澜沧江,是长江 C ABA.、、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C ABB.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DC.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ED青藏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20..骆驼、玉米A.藏绵羊、水稻B.牦牛、青稞C.马、小麦D二、非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主备人:胡露茹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

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四、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一、概况(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1、民族:主要聚居区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位置和范围:(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

区内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分区(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位于E——E之间,(3)相对位置: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b. 山脉、c 山脉。

(2)、河流:d 、 e________、f________。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主备人:胡露茹班级**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围,能准确定位。

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开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四、学习过程第一局部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一、概况〔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1、民族:主要聚居区2、:青藏地区除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局部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位置和围:〔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山脉—山脉以南。

区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分区〔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位于E——E之间,〔3〕相对位置: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b.山脉、c山脉。

〔2〕、河流:d 、 e________、f________。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

〔3〕城市:g、h________、i。

〔4〕在图中填上:柴达木盆地、湖、羊八井、雅鲁江布江;用铁路符号绘画出青藏铁路、兰青铁路。

〔1〕地形特征:以、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连绵、广布。

由于海拔,空气,大气的作用和作用很,使青藏地区①紫外线特别;②光照,作物或花卉的色彩特别;③昼夜温差,作物;④空气,气压较,缺,易产生反响。

根据青藏地区这种环境特点,如果各位青藏地区旅游,必需准备用品有:。

由于海拔,昼长比同纬度地区;加上四周高大山脉的,青藏地区降水,晴天,日照时间,所以青藏地区是我国〔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由于海拔,气候,缺乏,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和南部的,被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雅鲁藏布大峡谷、横断山区:是板块、板块碰撞形成的一系列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与、、形成"三江并流〞景观。

利:①区山谷,地形落差,蕴藏丰富的〔能源〕;②垂直地带性,物种,适宜开展农业;弊:地形起伏,坡度,且多活动,岩层,多灾害,易发生流失。

●藏北地区〔即高原〕: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是我国地势最高的陆大盆地,蕴藏丰富的、石油、煤和,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供给地。

〔2〕地质特点:青藏高原南面是山脉与横断山脉,地处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地带〔交界处〕,地壳活动活泼,多活动和断裂带。

利:〔能源〕资源特别丰富,附近有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

弊:多,岩层物质,雨季易发生、等地质灾害。

3、气候【如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那曲气象资料所示〔单位:mm〕】〔1〕青藏地区由于地处纬度,海拔,①冬夏,年较差,我国夏季气候最低的地区,是避暑胜地;②降水,晴天多,比同纬度地区长,太阳辐射强烈,有〞‘之称;③昼夜温差,作物。

〔2〕青藏地区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月较多,季节变化明显;降水从向高原部减少。

(3)图中A为多雨中心,请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限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特别提示: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

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东南部季风气候,降水比拟多。

有"日光城〞之称。

〔地势高,空气稀薄〕。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4、河湖特征:〔1〕众多大河发源地——被称为"〞、"〞之称。

其中、、、、等河流发源于青藏地区。

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之称。

〔2〕我国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3〕水文特征:以补给为主,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资源丰富。

尤其是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5、植被、土壤:植被主要以为主,土壤以和为;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

边缘地区明显。

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形成的主导因素:。

7、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1〕太阳能:有"〞之称;分布参考图文详解P172原因:①海拔,空气、,大气削弱作用;②海拔,日照时间比同纬度地区;③降水较,晴天,日照时间长。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3〕水能:的水能仅次于长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横断山区。

〔4〕矿产:"聚宝盆〞——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和天然气、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是我国工程的气源补给区。

〔四〕人文活动特征1、农业青藏地区的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

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地区。

〔1〕高寒牧业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环境〕。

〔2〕河谷农业农作物:、小麦〔春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主要农业区:和谷地、谷地原因:河谷〔谷地〕①风力较;②地势较,气温较,热量更;③临近,灌溉;④土壤较;⑤地形较。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头太阳能丰富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拟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

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开展农业。

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拟温暖。

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

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的江南〞〔4〕思考:青藏地区开展农业的条件?2、工业:〔1〕开展条件●农业根底-我国重要的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

铁路运输在较为重要。

主要有、铁路。

交通不便严重当地的经济开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之称。

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

铅锌:锡铁山。

钾盐:察尔汗盐湖。

盐池:茶卡盐湖。

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

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2〕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根底比拟薄弱,加工业和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林芝〔〕3、交通〔1〕为主:青藏〔承当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2〕铁路:、铁路。

〔3〕航空:有——、、、等航线。

〔4〕青藏铁路的建立●制约青藏经济开展的主要原因:。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加快开展,促进同全国其他地区的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学以致用】以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试分析答复以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正确,为什么?〔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差,为什么?〔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多条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制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4〕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________,经过的大盆地是________,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二、总结: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的形成及人类活动受其影响较大。

如以下图所示。

第二局部自主学习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以下图为"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读图完成1-2题。

1、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北冰洋C.太平洋 D.印度洋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 BⅠ<Ⅱ<Ⅲ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以下图是"长江(—吴淞口)、黄河(—入)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

读图,完成3-4题。

3、*地至河段( )A.长度约300kmB.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D.流经的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4、以西、以东河段( )A.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B.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C.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D.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读以下图,答复5-7题。

5、图中,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土壤C.水源 D.经济开展水平6、有关河流①②的说确的是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河谷地区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兴旺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人口稠密,城市密集7、关于两图的农牧业地域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地为绿洲种植业,山区畜牧业 B.B地是河谷种植业,草原畜牧业C.两地都是灌溉种植业,绿洲畜牧业 D.A地是河谷种植业,高原畜牧业〔2011〕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