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其中,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律制度。
本文将从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实施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1.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制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责、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 劳动防护用品根据《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其性能完好。
(3)用人单位应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意识和能力。
4. 特种作业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2)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劳动安全卫生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落实情况;4. 处理劳动安全卫生事故;5.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情况。
第五条各部门应设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卫生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2. 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3. 定期检查本部门的安全卫生设施设备;4. 对员工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培训;5.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三、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第六条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2. 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3. 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4. 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5.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第八条在职员工应定期参加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更新;2. 新的安全操作规程;3. 新的安全生产技术;4. 新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5.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四、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设备第九条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确保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物业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清洁工、安保人员、工程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卫生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责第四条物业管理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七条岗位员工对本岗位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设备第八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
第九条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条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四、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第十一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二条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五、劳动安全卫生检查与监督第十四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二)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三)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四)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六、劳动保护用品与个人防护第十七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八条员工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一、每天起床后各自管理好日常生活用品,值日及时负责打扫寝室卫生。
二、每星期五中午进行寝室大扫除,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
三、除药类、茶水外不准带任何其他食物进寝室。
严禁在室内吃东西、随地乱吐、乱扔。
严防病菌和害虫污染。
四、不在墙壁、床上、门窗乱涂、乱画、乱刻、留脚印和钉挂东西。
五、生活用品按要求摆放整齐,不随意乱摆乱放,要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六、要勤洗澡(脚)、衣服、鞋袜、被褥,修剪指甲。
七、大小便后及时冲洗便器,保持空气新鲜。
八、不违法乱纪,不在校外就寝,不留校外人员就寝,男女生不准串访寝室,有事一定请假。
九、学生宿舍严禁生火,点蜡烛、蚊香,不准吸烟、不准用火、电取暖,不准随意改变电装置。
十、不准在室内、床上打闹、游戏,不准串床,以免摔伤。
十一、保管收拾好自己的物品,不乱拿他人的东西,最后离开寝室者要关锁门户,严防破坏和被盗。
十二、各寝室人员要相互谦让,助人为乐,照顾好小同学。
十三、发现病情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及时就医,如遇传染病情及时向上级和医疗部门报告,给予隔离,防止蔓延。
十四、如有急性事件发生(如急病、偷盗、行凶事件等)全体同学全力保护自身安全,并大声呼救,要有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
⑴食堂必须切实搞好安全保卫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⑵食堂以管理人员、承包人为主要责任人,必须做好防鼠、防蝇、防盗、防潮湿、防食物中毒的“五防”工作。
①防鼠:食堂配餐间、操作间,仓库等存放食物的地方必须有密闭的铁门、铁窗户,以老鼠进不去为标准。
②防蝇:食堂配餐间、操作间,仓库要有防蝇设施,一经发现应立即喷药或消杀。
③防盗:食堂的一切物品必须堆放保管好,保管员应经常清点物品,食堂、仓库要有铁门,窗户要有防护网。
④防潮湿:对食堂主副食品、炊、用具、机械设备等,保管员应清理分类堆放整齐,应分别上架、隔墙、离地、加盖。
⑤防食物中毒:青菜要浸泡、开水烫,肉类、油类要有合格证,禁止出售变质、变味、腐烂和不卫生的食品,炊具、用具、快餐用品要严格消毒。
工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工会委员会设立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全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2.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3.各部门设立劳动安全卫生小组,负责本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1)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以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等。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确保计划的实施。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2)对重大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安全卫生认证工作。
(2)对认证结果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认证工作的有效性。
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建立健全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5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应定期对生产岗位的毒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降温设施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
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保证员工劳动生产与行走的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按规定配备符合安全卫生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组织清凉饮料供应,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组织他们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12.经常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应在企业内广泛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应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企业将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培训等。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什么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什么前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关注劳动安全卫生问题。
为了保护工人的生命健康,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其相关内容。
什么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防范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保护工人健康、维护工作环境和促进生产安全生产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制度、流程和规则的综合规定,它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1.安全生产管理2.职业病防治工作3.工伤保险制度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设备设施技术规范6.预防与应急解决措施7.事故报告与处理8.管理和监督机制每个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都应该根据该企业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设计和完善。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意义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工人健康:通过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2.减少生产环境污染: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提高企业形象: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这也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业务。
4.适应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以便满足政府的相关要求和监管。
如何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但基本流程和方向如下:1.制定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这个过程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确定合理的制度框架和标准。
2.建立管理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和权责,规范流程和程序。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及临时用工人员,以及与单位有业务往来的相关方。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和指导本单位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职业健康管理等。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安全卫生管理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卫生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各级领导要对本部门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1)根据生产特点和作业环境,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间。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经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 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制度(1)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操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晋升等挂钩。
4.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5. 劳动保护检查制度(1)对劳动保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2)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发放、使用、回收、报废等管理工作。
6.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发生伤亡事故,要及时上报,不得隐瞒、谎报。
(2)对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劳动安全与卫生制度

劳动安全与卫生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并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的连续、稳定发展,订立本劳动安全与卫生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需严格遵守。
第三条本企业将加强对劳动安全与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全员参加的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管理和防备为主的工作方针。
第四条全部员工都有义务对本身的安全和卫生负责,并有权利参加和监督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制度的内容包含劳动安全和卫生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安全责任和违规惩罚等。
第二章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第六条本企业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
第七条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与卫生工作,并订立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责任分工。
第八条在招聘、录用员工时,要重视员工的健康情形,不得录用有染病史或参加有害劳动的人员。
第九条对新员工进行劳动安全与卫生培训,并签订劳动安全协议,明确工作和安全责任。
第十条员工应依照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具,并接受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
第十一条禁止擅自更改工作场合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如有需要,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二条员工应正确使用各类设备、工具和劳动保护用品,不得损坏或私自调整。
第十三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合和设备,必需立刻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封闭。
第十四条非经授权,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未经允许的不安全工作区域。
第十五条禁止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与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闲逛、乱入工作区域。
第三章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第十六条一旦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员工应立刻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各部门要订立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确保员工熟知应急措施和逃命路线。
第十八条遇到火灾、地震、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员工应冷静、快速有序地撤离现场。
第十九条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伤员救治和事故现场勘查,查明原因,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管理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领导责任:规定企业的领导层对劳动安全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责任。
2. 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责任。
3.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对企业内潜在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4. 安全生产规范: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明确员工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防止事故的发生。
5. 培训和教育: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不同安全风险。
6.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员工对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同时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 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
8. 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劳动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落实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 1 页共 1 页。
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1.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实行逐级负责制。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3.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义务。
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1.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接受相应的安全卫生培训。
2.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卫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更新和再培训。
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1.定期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和作业规程等。
2.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3.做好检查记录和报告,建立档案,以便追溯和管理。
四、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
2.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工艺、设备和环境要求。
3.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五、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管理1.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管理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性能完好。
3.对设施的更新、改造或报废进行评估和审批。
六、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制定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使用和报废等管理制度。
2.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建立劳动防护用品档案,记录使用情况和报废情况。
七、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防治计划和管理措施。
2.定期对职业病高发岗位进行监测和评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为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治知识和健康体检服务,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八、工伤保险与赔偿制度1.建立工伤保险与赔偿制度,为员工提供工伤事故的保障和赔偿。
2.对工伤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确保员工得到及时救治和合理赔偿。
3.对工伤事故进行总结和反思,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劳动者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管理,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经济利益,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业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所有从业人员。
第三条定义1. 劳动保护:指对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劳动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和改善,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
2. 职业卫生:指预防和控制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卫生问题,保护和改善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第二章劳动保护第四条劳动环境1. 本企业要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劳动环境。
2. 本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劳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治理。
3. 本企业要加强劳动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健康隐患。
第五条劳动条件1. 本企业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标准的劳动条件。
2. 本企业要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3. 本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六条劳动方式1. 本企业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2. 本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本企业要创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禁止任何形式的违法强迫劳动和虐待劳动者。
第三章职业卫生第七条职业卫生检测1. 本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2. 本企业要按照职业卫生检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
第八条职业卫生防护1. 本企业要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用品,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2. 本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九条职业卫生监测1. 本企业要定期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并建立健康档案。
2. 本企业要对职业病病人进行及时救治,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4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不仅包括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两个方面,而且需要通过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规定来确保其有效实施。
下面,我将就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安全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中的首要问题,劳动安全事关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职业卫生则关联着劳动者的长期职业健康,对员工的生产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 保护人力资源:劳动者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
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劳动者的工伤率和职业病发病率,保护人力资源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提高企业形象:关心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通过制定严格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员工的劳动环境和职业健康,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3. 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减少员工的休假和工伤赔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安全是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企事业单位应当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预防为主: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重点强调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通过采取预防性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 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要综合考虑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全面落实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要求。
4. 法律依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依据,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2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企业的生产安全质量,保护环境,我公司制定了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劳动者。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不得有违反安全卫生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危险识别和评估1.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危险识别和评估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安全卫生事故隐患进行详细排查和确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2. 危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开展,确保成果准确、可靠。
3.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及时整改和记录改进措施。
第三章安全教育和培训1.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及时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使用方法、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等。
3. 员工必须参加企业组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安全设施和装备1. 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2. 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和保养安全设施和装备,不得私自拆除或损坏设施装备。
第五章安全操作规程1. 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要求和控制措施。
2. 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得违规操作或擅自修改操作程序。
3. 发现安全操作规程存在不合理或不适用的情况,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事故管理和应急预案1.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制度,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程序和责任。
2. 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
3. 员工必须参与事故报告和调查,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各项措施,保证人员安全撤离和事故扑灭等工作。
4. 发生事故后,企业必须立即组织救援和事故处理,及时对员工伤亡进行处置和报告。
第七章安全检查和考核1. 企业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施设备、劳动过程、员工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形象,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外来人员及其它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员工要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做好自我保护,不得违反本规章制度。
第五条企业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本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六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责任。
第七条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八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九条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遇险时的自救能力。
第十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规避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安全设施和器材第十一条企业要定期维修和更换安全设施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做好使用记录和台账。
第十三条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设施和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章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第十四条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
第十五条企业要加强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根源,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章管理细则第十七条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条企业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
第十九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的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企业要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健康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本制度制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贯彻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第二条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员工”,是指受雇本企业的在职员工,包括雇用的工人、职员、管理人员、访问员工、志愿者、实习生等。
第二章责任部门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需由管理部门、安全卫生部门、各级主管部门等负责,对员工进行指导和监督,对相关问题进行审查。
第五条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计划,并确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安全卫生部门负责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卫生计划,并确定相关责任人和工作制度。
第七条各级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在各个环节的安全卫生管理、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工作,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安全防范第八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安全卫生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危险区域进行标识、警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九条员工要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对高温、低温、噪声、尘土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造成影响的工作场所应及时检测、检查和改进。
第十条对爆炸、火灾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安全事故,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场地练习以及定期检查预案的有效性。
第四章工作操作规程第十一条企业要制定企业的工作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流程。
第十二条对于擅自违规操作或不听从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的指导或命令等行为,企业应当进行追责,对员工进行警告或者处罚。
第十三条加班工作安排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限制,企业应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并且加班时不得安排工作量过大。
第五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应由安全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并接受各级主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监督。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条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订立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包含正式雇员、临时工、派遣工等。
3.本制度的内容包含劳动安全管理和劳动卫生管理两部分。
4.全部员工都有权知悉本制度,并有义务遵守和执行。
二、劳动安全管理1.岗位安全责任1.1 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岗位安全责任,确保该部门的员工安全。
1.2 部门负责人要订立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1.3 部门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本领。
2.安全培训2.1 公司要依据员工的岗位需求,订立不同级别的安全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
2.2 新员工入职时,必需接受基础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对不合格者进行针对性培训。
3.安全设施3.1 公司要依据实际需要,布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灭火器等。
3.2 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修要及时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
4.事故处理4.1 对于发生的事故,部门负责人要立刻组织救援,并报告公司管理层。
4.2 对事故的处理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三、劳动卫生管理1.环境卫生1.1 每个部门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卫生清洁工作,确保工作场合的乾净和卫生。
1.2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及时除去不良环境因素。
2.劳动保护2.1 依据不同工种的需要,供应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2.2 对于需要进行特殊操作的员工,要供应相应的技术引导和培训。
3.职业病防护3.1 公司要订立职业病防护计划,并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
3.2 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对于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要供应相应的防护措施。
4.心理健康4.1 公司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并供应必需的心理健康支持。
4.2 部门负责人要关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相关单位。
第三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五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应当履行如下责任:1. 组织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3. 监督检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执行情况;4.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5. 安排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6.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第六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明确职责。
第七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门的经费和设备,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劳动防护第八条公司应当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设施,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九条员工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设施,做到安全、有效。
第十条公司应当定期检查和维修劳动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二条公司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也可以由专职的安全人员进行。
第十三条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安全操作规程;2. 灭火和应急救援知识;3. 职业病防护知识。
第五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人。
第十五条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六章安全生产检查第十六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下列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明确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在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时,应该制定明确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操作指导书等,以确保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 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基础。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安全卫生标准、安全卫生评估、安全卫生监测、安全卫生培训等方面,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3. 实行全员安全卫生教育:全员安全卫生教育是提高劳动者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依靠全员安全卫生教育来推动。
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应该包括安全检查的目的、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程序、安全检查的结果评估等方面。
5. 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
应该根据劳动者的不同岗位和作业环境,提供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6. 定期进行安全卫生评估和改进:安全卫生评估和改进是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安全卫生评估和改进应该包括对制度执行效果的评估和对存在的问题的改进。
通过安全卫生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全员安全卫生教育、安全检查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和定期进行安全卫生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生产岗位的有毒因素应定期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冷却设施必须由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
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确保员工劳动生产和行走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配备符合安全和健康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提供冷饮,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组织有毒有害岗位员工按规定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12.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