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材第23-25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第2单元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案(附导学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36-6= 29-20= 17+8= 45-9=35-30= 70+12= 36+30= 17+8=2.解答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12年二月份有28天,三月份有31天,二月份比三月份少几天?[求28比31少几,用减法计算,31-28=3(天)](2)有白兔40只,黑兔26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求40比26多多少,用减法计算,40-26=14(只)]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就是求较大数和较小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1.出示情景图观察: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汇报:(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2)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3)三班比一班少4面。
2.学习例4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学生活动:找一找:要求二班有多少面小红旗,需要哪些信息?该怎样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汇报交流。
小结: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求二班有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列式:12+3=15(面)3.拓展应用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问题求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学生活动: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汇报交流。
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二年级第二单元小制作
二年级第二单元小制作二年级数学时间:2019年9月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课题: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3-2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角的认识难点:比较角的大小关键: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方法:教学思路:从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入手,把情景变成活动,让学生在描一描、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时间活动中认识角。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单元教学措施:1、把情境图变成活动,让课堂成为活动的一部分;2、重视学生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3、重视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各种食物角的模型,不同形状的纸。
单元实践活动:剪出一些带角的图形,说说图形中的锐角、钝角、直角,找出其中两个角比比他们的大小,并用这些图创作一幅图画。
课时划分:新授课:2课时练习课:2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 12 )课时课题:教室里的角——初步认识角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形状及组成;认识直角;2、在发现角、认识角、研究角的探索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合作意识;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
波航中心学校导学案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直尺、量角器。
学具: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
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请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
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1. 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
(课件出示)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3.如果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距离600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5的乘法口诀 教案(优秀5篇)
5的乘法口诀教案(优秀5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节“2~6的乘法口诀”中的第一课时内容,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在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之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
2~6的乘法口诀分三段编排,即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虽然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中的中间句,但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依次相加的和也很有特点,学生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
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基础,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开始,此课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不言而喻。
教材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避免死记硬背,所以都是从相同数的连加引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另外,教材没有给出全部乘法口诀让学生记忆,而是在多处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创造”过程,自然会更深刻地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也有利于乘法口诀的记忆。
【学情分析】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另一方面,学生虽然会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并不会轻易从乘法算式的结构入手编出口诀,教师必须先引导编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编。
因为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比较容易,但要促使学生记熟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还是要花一定时间。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52—53页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5的乘法口诀。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 课时作业 人教版(pdf版 无答案)
60
461 ÷ 9
50
÷
7 480 70
419 ÷ 7
÷
5 392 80
144 ÷ 7
60
20
二、(2019武汉东湖高新区) 桃子熟了ꎬ明明一家到桃园摘了 298 个桃ꎬ每盒装 9 个ꎬ28 个纸
盒够吗?
28×10 = 280( 个)
方法一:9≈10
280
298ꎬ故肯定
633 ÷ 3 =
640 ÷ 8 =
50 ÷ 2 =
2000 ÷ 4 =
3 年级数学下册
9
练习课
( 教材第 19 ~ 22 页)
一、填一填ꎮ
1. 325 ÷ 4 的商是(
) 位数ꎬ763 ÷ 5 的商是(
58 ÷ 7ꎬ如果商是两位数ꎬ
2. (2019武汉洪山区)
里最小可以填(
A.378 元 B.328
元
C.298 元 D.276
元
14
购货单位:思源小学
编号
品名规格
打印机
年
单位
台
数量
3
合计人民币( 大写) 玖佰
月
日
单价
金额
9
第 7 课时 解决问题( 2)
( 教材第 30 页)
里填上“ >” 或“ <” ꎮ
一、在
543 ÷ 9
四、竞走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ꎮ 按他们的速度走下去ꎬ谁会获胜?
五、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ꎮ
3
5
2
6
1
1
8
2
2
0
5
2
2
0
2
2
5
5
第三单元测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练习题及答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教材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公路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六上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导学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第19、20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绘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水平、识图水平和有条理地实行表达的水平,发展空间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绘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绘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绘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直尺、量角器。
学具: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
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请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
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1、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
(课件出示)当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假设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3、假设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距离600千米)假设没有距离又会怎样?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2023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
2023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2023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1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3-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有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激励每人学生说出计算4+1=5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会有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五、教法、学法⑴情景教学法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重组,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再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一个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动感画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处。
⑵直观演示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画面。
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都凭借直观的画面,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活泼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发展。
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再巩固、内化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具准备:树林情景图、P24-做一做的图片(做成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出示一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树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最后交流汇报:①大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
②我看到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起来就是5只,列式为:4+1=5(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1=5(只)。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1)老师导入:4加1等于5,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3-35页)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师提醒:不要忘记验算。
3.学生尝试总结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师予以补充和订正。
第一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第二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把被除数个位数字落下来作余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强调书写规范,验算五、拓展提升尝试计算教材练习五第14题,直接写在书上。
学生讨论交流,从哪里入手解决这样的问题。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会有0呢?只要大家仔细认真,规范竖式计算,就一定能算得又快又对。
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5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②估算方法:师:那该怎么估算呢?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在演草纸上尝试自己进行估算。
重点交流两种方法:a乘法估算:20×8≈160(个),用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
b除法估算:182÷8≈20,且大于20。
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如果学生说出:根据商的最高位上是2可以判断出结果一定大于20,所以18个一定装不下。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②检验结果:师:这个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估算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3.巩固练习:(1)练习六第5题。
哪位老师打字打得更快?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解答的。
(2)练习六第6题。
六、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单元百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应用题<一> 活动单班级六年级姓名组名设计人李世芳审核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一:1、说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是谁?(讨论)(1)三好学生占全班学生的百分之几?(2)台湾岛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几?(3)已生产的水泥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3、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4、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讨论)二:1、自学第23页上的例题。
(小组合作)2、如果将问题改为“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该如何计算?(学生总结)3总结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
三:练习(学生自己做,然后讨论)1、课本第23页上的“试一试”。
2、商店四月份原计划营业额为500万元,实际营业额为550万元,增加了百分之几?3、海山学教原来每月用煤180吨,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后,现在每月只用160吨。
节约了百分之几?4、张村前年粮食总产量是120.5万千克,去年增加到130.5万千克,去年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几?5、农机厂生产一种农具,过去每件成本为17.6元,开展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13.2元,这种农具的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6、轴承厂生产一个轴承平均用三分之一小时,比过去少用5分钟,节省时间百分之几?7、工厂原计划三月份生产150台机床,实际上半月完成82台,下半月完成86台,这个月超额完成百分之几?百分数应用题(一)的练习课活动单班级六年级姓名组名设计人李世芳审核人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练习(讨论)1、计算:(1)5比4多百分之几?(2)4比5少百分之几?(3)40米比50米短百分之几?(4)75米比60米长百分之几?(5)、一辆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的速度比客车的速度慢百分之几?客车的速度比货车速度快百分之几?(6)总结解题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练习课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3课: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3-25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教学方法:独立练习、合作交流教、学具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或练习五中题目的投影图。
学生:三角尺、量角器、收集家附近的地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五)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
练习时先让学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测量。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3.出示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操作测量后,继续提问:那学校又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把你的发现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4.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题。
这道题是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在平面图上标物体所在的位置时要注意什么。
5.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
根据路线图,让学生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小组中交流,再填表格,最后汇报展示。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第(2)小题,然后交流汇报。
7.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0题。
(整理)百分数的应用(一)(二)(三)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2.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百分数的应用(一)》二、新知探究例: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白分之几?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1、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2、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体积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学生中的典型做法。
(可板演)4、合作交流: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50 ÷45 =111%=5÷45 111%-100%≈11%≈11%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北师大版
⼆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活中的⼤数-北师⼤版第3单元⽣活中的⼤数第1课时数⼀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内容及第20页“练⼀练”第1~3题。
【教学⽬标】1.通过实例,体会⽣活中有⼤数,感受学习⼤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估”“摆⼀摆”“数⼀数”等活动,对⼤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千以内数位的顺序。
【教学难点】学⽣⾃主探索认识“⼀千”。
【教学准备】PPT课件,正⽅体模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复习旧知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是⼏个⼏个数的?有的同学⼀个⼀个地数,有的同学五个五个地数,有的同学⼗个⼗个地数,你们认为哪种⽅法数得⽐较快呢?⼆、情境引⼊1.在我们⽣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PPT课件出⽰资料图⽚)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家?2.既然⽣活中有这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就⼀起来认识它们。
三、学习新知1.(PPT课件出⽰⼤正⽅体图与⼩正⽅体对⽐图)这是什么物体?这个⼤正⽅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正⽅体组成的,你能估⼀估这个⼤正⽅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正⽅体吗?(学⽣汇报)谁估的⽐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数吧。
怎样才能⼜快⼜准确地数出来呢?2.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想、摆⼀摆、议⼀议,怎样数⽐较好?(学⽣分5⼈⼩组活动,每组⼀个正⽅体模型,学⽣每⼈20个⼩正⽅体,合作讨论数的⽅法)3.⼩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的叙述教师操作演⽰)4.哪⼀组数的⽅法⽐较好?我们⼀起来这样数⼀数。
(PPT课件演⽰由10个⼩正⽅体到⼀条,由⼀条到⼀层的过程)这就是⼤正⽅体中的⼀层,这样的⼀层有多少个⼩正⽅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是⼗,10个⼗是⼀百)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层是100个⼩正⽅体,那么在⼤正⽅体中有这样的⼏层呢?(PPT课件演⽰由10层⼩正⽅体组成⼀个⼤正⽅体的过程)⼀起数数看。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二)教学例题2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2课时(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了 km,到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偏 30度方向移动了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亿以内数的认识3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1、写出下面的数五千零三十写作:()三千二百四十五写作:()九千零一写作:()六力三千四白二十写作:()2、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0、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例3主题图,合作交流。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六千八百五十万三千零八十万”这两个数。
计数器上拨出的数“六千八百五十万”是()位数;“三千零八十万”是(位数。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三千零八十万写作(4)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2、自主写数(1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丄级,再写()厂写大数的小窍门是把数' 分级来写,找到万字,分成两部分,万级写万级的数,个级写个级的。
(2)二千零五万七千九百写作:(3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3、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过关检测:5在(1032450是一个含有()级上,表示(一个数由7个百万,3个万,)0)个数级的数,3在()级上,表示()06个百,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作(3、做练习一第4题。
4、读出下面各数200800 7090000 4600000 70050035、写数。
(1 )三千五百八十九万三千写作:(2) 七千零五万七千六百写作:(3) 三千零九万零七十五写作:教学反思:亿以内的数的写法也注意分级完成,每级的写法和个级相同,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3、1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3、完成练习三的1、2题454800 和 485000 1210000 和 1660000(3、)我会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就从左起的第()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 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第七课时 认识6-9
第七课时认识6-9第八课时想想做做教学内容:认识6-9练习课,教材第24~25页“想想做做”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熟练书写6-9各数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学生:6、7、8、92.教师板演写6-9各数,并相机强调每个数的书写要点。
3.在日字格上练习写6~9。
二、进行练习1.填一填、读一读:0,1,2,()()5,6,()()9出示题目,说说已经填了哪几个数,还有哪几个数没填?学生在书上□里填数,填好后组织反馈。
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
回答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有哪几个?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
2.“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重点感受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要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苹果后面和菠萝前面各是怎样数的(注意:提问第几个水果与几个有什么不同?注意:进一步体会前、后方位的不同。
)3.“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因为小猴套中的个数最多,所以小猴得第一。
追问:小兔和小狗各得第几名?4.第7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校对。
5.“想想做做”第8题先让学生填写结果,再说说是怎样比出来的。
(1个苹果对1个梨,苹果还多出4个,说明苹果比梨多4个,梨比苹果少4个)6.第9题: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鞋够不够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提示学生要每人要穿一双鞋;引导学生比较人的数量和鞋的双数,如有学生一只一只地数鞋,可以的)7.第10题开放题这次提高要求:引导学生合理地说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谁能一次说出全部答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3分)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
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
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2、小组汇报。
(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五、评价总结(4分)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二 单元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初步渗透关于坐标法的思想和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 根据平面上的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其中一个点为参照点,描述另一点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距离。
2. 根据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到这个点。
3. 用数学语言描述出物体运动的线路图。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 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 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 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会根据平面上的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3课时。
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2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3.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分米的认识
2 分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学内容分米的认识。
(教材第23~25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具学具例2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1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10厘米有多长。
师:10厘米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4)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练习:2米=( )分米30厘米=( )分米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教材第23-25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过程
与
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并交流获得的信息。
根据路线图,让学生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小组中交流,再填表格,最后汇报展示。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第(2)小题,然后交流汇报。
7.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0题。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路线。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教法与学法
独立练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师:实物投影仪或练习五中题目的投影图。
学生:三角尺、量角器、收集家附近的地图。
教学流程
第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1.复习
(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
(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五)
1.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练习时先让学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测量。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回顾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五方向确定物体位置距离
位置与方向(一)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
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方法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3.出示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操作测量后,继续提问:那学校又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
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8.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1题。
组织学生先理解题目意思,再进行设计,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许多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不仅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同时在描述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化的。
学生回答
明确要求
独立完成
完成汇报
4.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题。
这道题是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在平面图上标物体所在的位置时要注意什么。
5.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
这道题是将数对的知识和确定位置的知识相结合,促进知识间的联系。
6.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