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背景、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的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即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数字,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

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几座长江大桥。

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提示: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史料展示:
史料一:
史料二:
3.教师提问:
提示: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4.史料展示:
史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5.教师提问:上述两则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6.史料展示:
史料一: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史料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7.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8.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底。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3.提出问题:结合教材,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宝成、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4.教师讲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史料展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宪法》的部分内容2.图片展示:
3.引导学生思考:读课本,结合材料,说说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5.史料展示:
1954年《宪法》有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民主党派代表558人,占45.52%,少数民族的代表177名,占14.4%。

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6.教师提问:这么多人参与讨论说明了什么?这部宪法的制定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提示:说明政府尊重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了民主。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7.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

五四宪法所蕴含的宪法理念和国家基本制度,成为之后历次修宪的蓝本。

无论从宪法起草的民主程度,还是从全民参与讨论的广泛范围,五四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三、课堂总结
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建设的初步经验。

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广大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材料,给学生以震撼,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要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工业。

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有效地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它说明()
A.我国工业门类不齐全
B.我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
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①川藏②青藏③滇藏④新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 年
D.1978—2000年
5.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6.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材料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这一制度确立前代行其职权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二、材料题
9.【答案】(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决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结果: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3)东北。

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

(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0.【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B.目的是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D.为以后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4.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些适合采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6.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他在这次会上亲历的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工作报告
B.讨论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研究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参与制定《中华人共和国宪法》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下列那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政协会议
B.第二届政协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出自()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0.60年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下列有关其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
B.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同时起步
C.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材料题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三: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四: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中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二的经济状况?
(4)材料四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的一个成就。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实行,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决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十三大上做出的决定,所以答案是C。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抓住关键词是“工业化”“最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建国后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在1953年到1957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点和苏联进行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一致的,其特点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故选A。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而不是轻工业。

由此可知,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在此期间取得的成果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厂,武汉长江大桥;大庆油田是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故选A。

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点。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D。

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有关知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答案】C
【解析】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60年前的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五计划是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应为苏联在1928-1937年也曾实施过两个五年计划,同时我们的建设还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苏联帮助兴建了156个项目。

在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的同时我国的三大改造也从1953年开始起步,到1956年完成,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之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完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故选A。

二、材料题
【答案】(1)①洋务运动。

②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3)①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4)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武汉钢铁公司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强国之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开展的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分析材料二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可以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3)依据材料三的“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是源于材料二的经济状况。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武汉钢铁公司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这些都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5)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分析,我们得出的认识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强国之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之一。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2.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3.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5.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
该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完成。

题中的“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指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屋脊”建新路!……指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C符合题意。

2.【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