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成绩分析:本次测试,达标率79%,平均分73,从卷面的得分情况看,总体成绩一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还未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本次测试中,学生表现较差,失分较多。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第3小题除了简单的加减之外,还考察了学生找规律的思维方法。

有些学生能找出规律,但是没有深刻的理解题目,导致减数被减数的选择错误,由此得到的答案也错误。

2、辩一辩,这题考察基础知识,退位减和进位加的注意点。

学生情况很好。

3、排列大小,主要考察学生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错的也不多。

4、连一连,与上一题考察内容差不多。

5、算一算,这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马虎引起的。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第2
题出错较多,主要原因是线段图没有看仔细,加减没分清而没有理解题意。

另外第4题的单位大部分也忘记写了。

解决问题,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三、改进措施:
1、弄清数量关系,让学生熟练掌握,直到能够熟练运用。

2、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率。

3、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感悟时间单位“时”、“分”、“秒”及进行三者之间的单位换算。

2、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 (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

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回家后好好验证一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

第二课时
课题: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P62 例1、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2、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60+60=120分、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5、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1、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2、45-30=15,是15分钟。

小结(略)
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时、分、秒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十四7题_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计数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情感与态度: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史。

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调查7题中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时、分、秒进率板书:1时=60分 1分=60秒
二、探索新知:时、分、秒与生活:
1、教科书64页7题。

学生先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小组讨论:自己喜欢节目播
放了多长时间?汇报结果。

2、作息时间表:书65页第8题,展台展示“光明小学作息时间表”
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
(1)计算经过的时间多媒体课件展示从8:20~9:00分针转动的轨迹。

数分针经过了几格?经过了几分钟?
(2)下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学生操作学具:拨钟面:从1:40到2:20。

2:10同学们正在做什么:统一订正。

(3)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4)鼓励学生多提出其他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3、每天作息时间表学生独立填写在书66页上,全班交流
a.交流每天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即睡眠时间有多长?
b.培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晚上21:00前睡觉,早上6:30起床锻炼。

4、4人小组交流50米赛跑的成绩,记录在书66页表格内。

a.评比最快与最慢的同学各是谁。

b.看统计表提问题。

三、数学文化史
古代计时工具——刻漏
讨论:
小组交流其它的关于时、分、秒的信息。

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
教科书67页填一填说一说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时、分、秒的知识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会合理安排时间。

了解科学的作息制度。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运用书籍和上网学习。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课外书籍和上网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二、探索实践
(一)看一看师:教科书67页主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利用你手中的表格,你能设计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二)试一试
1、拟定一个较粗略的作息时间表,(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全班交流,推选小组代表说一说作息时间表的安排情况。

3、拟定更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4、上午包含起床、离家、到校(早操)第一节课第二节课。

(课间操)第三节课、第四节课。

下午包含第一节课(课间操)、第二节课、放学等内容。

还可包含放学后、完成作业时间,吃晚饭、看动画片等由学生自主讨论后安排。

三、想一想
1、放学后完成作业从几时几分开始?大约到几时几分结束?(讨论)
2、制作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统计表。

3、1小时与1时的区别
4、举例说明:中午,我从1时睡午觉,我睡了1小时。

四、算一算
1、引导学生计算上午在学校待了几小时?
2、自主探索:
计算晚上睡觉到第二天早晨起床,睡过了几小时?(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4、生活习惯指导:(上这节课之前布置学生查书或上网查询小学生睡多长时间才算充足?)小学生要睡至少9小时才算充足。

三、发挥创造
如制定出寒假的作息时间表?强调: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四、总结评价:
展示学生制度的作息时间表。

学生互评:你认为好的,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你认为差的,怎样改进呢?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