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9篇)
品味名著后,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
第一次听说《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在备考招教,学习外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时得知。
这名字一听就是教师应该细品的书籍,想着考上招教,第一个要读的就是它。
没错,现在的我,就陶醉于此。
刚开始,接触此书,看了前3节,第一感觉就是好深奥,好难读,好抽象,有种在看半文言文的意思。
因为它不仅仅需要去看,更多的是去品,去思考,去回味。
看到第4,5节,爱了,写得真好,真得很有信服力。
看完之后就觉得“确实如此”“是的是的”,它的理论思想很强,是那种站在教育制高点,给出的一条条教学建议。
值得思考回味!
作为教育学典范之作,它当之无愧!然而,联系如今的教育形势,却未必能够大胆采纳。
理论是指导,而实践才是硬道理。
当然实践离不开理论!
由此,我决定,仔细研读每一条教育建议。
切实与教学实际相关联,转变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毕竟,要想教得好,首先知道如何教,怎么教最好!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2】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
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
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
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3】
某日,在杂志上看到《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后,读了感觉写得特别好,内容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给了我很多启发。
书中的内容有美好的形象是美的,美好的形象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是外在美的本质和灵魂,外在美是内在美的外在表现。
幼儿教师的外在美包括仪表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等。
幼儿教师的仪表要美。
幼儿教师的仪表更应传给幼儿美的信息。
幼儿教师应把仪表美作为及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比如,我们可以在早晨迎接幼儿入园时,用美丽的微笑、温暖的拥抱,让幼儿感觉到对母亲般的信赖感和安全感,使他乐意留在幼儿园,幼儿离园时,用同样的微笑和拥抱,再道一句“某某小朋友,再见。
”让幼儿跟着家长安心离开,并回味幼儿园里一天的愉悦。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4】
曾以为读书越多,所知的就越多。
然而现在发觉读的书越多,所发现的未知就越多,越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充满虔诚的敬畏。
这世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这世上也多的是比你透彻还比你谦卑的人。
读这本书之前,知道这是半个世纪前的书,以为会读到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抱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心翻开这本书,结果非但不陈旧,反而非常超前,居然很贴合最近几年的新课改理念。
原来现在工作生活中的迷茫在半世纪以前就已经有人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为后生晚辈实在是太过自傲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眀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粟。
教师的知识超岀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
读到这里突然就坦然了,迷茫和彷徨都来自于对自己无知的恐慌。
静水流深,把自己变成深不见底的湖水才能让湖面平静不起波澜。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5】
站在如今时光的高度,俯望经历过的夏日,一个学期就快结束,那时为了应付初入教学时的胆怯,在网上浏览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有关教师教学的方法与建议。
我带着众多疑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填补着我脑海里关于教学的空白。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不错,的确是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推荐,每一条推荐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十分好的教育名著。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读完此书发现,虽然此刻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此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应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6】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
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
养。
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他这个比方很恰当,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的,学习成绩也不错。
可到了高年级,有的学生对学习有些无所谓了,学习成绩也下滑的很快,任凭老师怎么去教育,效果也不甚理想。
原因就是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慢慢的减退了,消失了,而我们做教师的有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
让学生始终对学习有兴趣,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7】
最近,我们一直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在书中,关于阅读,作者向我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有效的方法。
我认识到,学生需要阅读。
书中讲到: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如果这些能力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要感到困难了。
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
这一能力的心理学复杂性,就在于外部的刺激物如何激发脑的内部力量。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而相反的是,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这种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教师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正确在表达思想的能力。
这时候,到思想的词的源泉里去旅行,已经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了。
所以,就让我们时刻牢记:孩子需要阅读,请教会孩子阅读的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8】
善于帮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不断进行新的观察的教师,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连接着学生的知识越“老”就越巩固。
——《给教师的建议》
这是书中的第21条“教学生观察,教学生细看”。
想到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时,我就有些感触。
在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时,我们就可以起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比如蝴蝶,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旋转?比如坐缆车,比如拧水瓶盖。
用心的学生能根据细看周围世界的现象,联系到所学的知识中去学习,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更能达到“学生的知识越‘老’就越巩固”这一效果。
不够细心的学生就需要我们的提醒,慢慢培养他们观察的习惯,从而让学生获得‘观察周围的生活能获取知识’的体验。
我相信任何知识若能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肯定更牢固。
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肯定是一个细心严谨的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的行为,更能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所以要教学生观察和细看周围世界的现象。
学生观察大自然生命的苏醒的时候,我们观察学生生命的苏醒!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9】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二十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中说:“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
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你都应当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明白阅读能充实灵魂,滋养
心灵,润泽生命。
可是,为什么有的小孩爱读书而有的小孩不爱呢?为什么有的班级爱读书,而有的班级不爱呢?为什么有的学校爱读书,而有的学校不爱呢?作为老师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呢?怎样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真正地让“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既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作为传播文化的使者,我们更应该明白读书的重要,我们再也不能马马虎虎的教书了,我们不能只当一个教书匠,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上的有心人,为成为教育家而奋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而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就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终生学习和探究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