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学第一课:读书学习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开学第一课:读书学习篇
班会背景
同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做新时代好学少年。
暑假我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连续剧《孔子》,并撰写了读后感。
助力青少年汲取传统文化经典,使国学经典文化得以传承。
另一方面作为樊登读书会员,我在反复聆听了《论语》后,感知初中生对于学习、成长的理解若能与国学经典更好的融合,更利于学生在学与思中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以及传承国学文化经典。
读国学经典,做好学少年。
班会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熟记《论语》中有关学习的相关内容。
2.情感目标:读国学经典,思当下所为。
通过古今对比,反观学生自我成长中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并对学生自我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进行完善优化。
3.行为目标:引领学生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成长智慧,并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并将国学经典进行传承发扬。
班会过程
导入:
大家好!暑假我们认真观看了连续剧《孔子》,并书写了自己的观后感,相信你对孔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么你的生活发生了那些改变?从中又有什么感悟呢?
其实《论语》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相呼应,无论你什么年龄,身处
何境地,只要你有需要解决的困扰,就一定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论语》中的哪些篇章对自我学习给出了指导呢?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班会课《读国学经典,做好学少年》。
一、明确学习目的——为己而学
1、首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自由畅谈)
师:在生活中,没有方向叫迷路,在成长中,没有目标叫流浪。
从小学至今,我们已经在求学的路上走了七年,这七年,你的学习目的是否在变化?现在你的学习目的又是什么?请大家说一说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待学生交流完毕后,首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学习目的。
师:目的只是为我们的前行指明了方向,所以在学习时要明确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才不至于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那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目的又是怎么说的呢?你能想到是哪一句吗?(先请学生交流,再出示以下内容)
(先由学生诵读,再识记。
)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而我们不是经常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吗?我们为人难道不是个好事吗?错了,学问是要用在自己身上。
“古之学者为己”,古时候学东西的人,为了改变自己。
所以,他读一本书看到一句话,我能不能用?是不是我做得不对?我有没有对照?
然后“今之学者为人”的特点是现在的人读一本书,觉得“我们父母如果读这个书就好了”“这书我一定要让我孩子看”等等。
我们不断地问别人应该看什么书。
背后的想法很明显,就是他们觉得别人(孩子)不够完美,所以要让别人(孩子或父母、下属或领导)读书。
但实际上读书代表着谦虚,而谦虚这件事情只能够自己对自己说,你不能够要求别人谦虚。
你说你应该谦虚,那就是你傲慢,因为你能够判断出来他应该谦虚。
哪有那么容易,你唯一能够判断的是你应该谦虚。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因为读书代表着你还有一点点谦虚的态度。
所以“古之学者为己”,你只需要把自己学好,你看到任何好东西,你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能不能用?我能不能改?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目的。
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就好了,原因是每个人都(包括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力,你给他稍微宽松一点,他的大脑皮层可以更放松,大脑皮层更放松,他就更有创意。
《自驱型成长》一书,就是从脑科学的角度让我们了解你不能够通过施压的方法让别人发生改变。
但是“今之学者为人”,今天我们很多人学东西就是为别人学的,学了就是希望别人能够改变,这是悲剧。
你使了很大的劲,然后效果还非常糟糕,你不如把这些力气用在自己身上。
那就是你要做一个带头学习的人,你每天学的所有的东西你自己先用,用完了别人用不用你不用管,你可以讲给你们听,你们听懂了愿意用就用,听懂了不愿意用,
你也不用管,那是各自的造化。
最后的结果你会发现,他就会跟上来。
因为他看到你在进步,所以他们也会学习,也会跟上。
所以多在自己身上使劲,你才能够真的改变这个世界。
改变这个世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改变别人。
如果有捷径的话,捷径就是改变自己,每个人把自己的事做好,这个世界就好了。
所以,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二、端正学习态度——实事求是
师:首先请同学们议一议,在学习中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怎样的学习态度?再请小组代表交流。
(小组学生代表交流)
问题情景:
(先小组交流,再找代表发言。
)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孔子是如何对待自己明白与不明白的问题吧。
(先由学生诵读,再识记。
)
师: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就是孔子很年轻就被鲁公看中。
然后就让他去做这种跟祭祀有关的工作。
他进到太庙里边以后,每件事他都问,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怎么用,那个礼仪应该怎么做。
全都要问清楚。
“或曰”就是有人说,孔子是鄹人之子,他父亲生活在鄹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也”。
就是谁说那个鄹人的儿子知礼呢?咱们让他来负责礼仪的事,他什么都不知道,“入太庙,每事问”,进到太庙里边以后什
么事他都要问,看来什么都不懂。
然后有人就把这个话告诉孔子。
孔子说,“是礼也”,说这就是礼呀。
我“入太庙,每事问”,这件事本身就是礼。
孔子认为如果你进入太庙,你知道你接受了这么重大的一个责任,你代表国家要去行使祭祀的这些礼仪。
就算你以前都学过,就算你知道很多这其中的规矩,你也应该一点点地调研,一点点地了解。
最后你才能把这个事做好,这个代表着你诚敬的态度,这叫作“是礼也”。
这就是《终身成长》。
或曰的那个人是一个固定型人格的人。
固定型人格的特点是什么呢?他老喜欢评判,老喜欢说这个人行,那个人不行,这件事丢脸了,那件事成功了。
他生活在评判与被评判之中。
所以他做事不是考虑事怎么做是对的。
他是考虑怎么做能让我找到赢的感觉,怎么做能够证明我自己。
一个终身成长的,成长型人格的人,他做事考虑的不是面子,考虑的不是别人怎么评价,考虑的是怎么能够把这个事做好,怎么样做这个事是对的。
所以孔子那时候“入太庙,每事问”,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怕别人误会他。
甚至就算误会了也没关系,那太庙里的真的每件事你都知道吗?也未必吧。
所以对于知道的事再确认一下,不知道的再问一下,只是能够把这个事做得更加准确。
所以当你有着终身成长的心态的时候,你才能够像孔子一样做到“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也跟子路曾经讲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你知道了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入太庙,每事问”。
这个才叫作求知的态度。
三、掌握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师:我们知道了为自己而学,终身而学。
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那到底该怎么学习呢?
《论语》中同样给出了解答——
师:请同学生齐声诵读,并识记后,谈谈自己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
(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由教师解读。
)
不能没有学就去思。
牛顿说:“如果说我有点成就的话,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你把牛顿的东西真的多读几遍的话,你会发现牛顿站在了太多人的肩膀上。
我们都以为微积分是牛顿发明的,或者牛顿跟莱布尼兹同时发明的。
实际上,从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就有了微积分的概念。
然后一直到中间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费马这些人不断地在这个上面添砖加瓦,给牛顿铺垫好了特别多的工具。
所以,牛顿到最后突破的那一刻,是使用了前人大量的工具作出最终的突破。
这就是叫作“不如学也”。
牛顿之所以有这个突破的可能性,是因为那时候刚好赶上黑死病。
然后他就回到了老家,把能够找到的数学书全部都看了一遍。
那时候全世界的数学反正也不多,还没有发现微积分,所以数学是有限的。
他把能够找到的数学书全都读了一遍。
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才突破了这个微积分最难的那些关口,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工具。
所以孔子讲,没事别一天到晚瞎琢磨,瞎琢磨得太多,会浪费特别多的精力,不如先多读书。
还有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听别人讲“格物致知”,学朱熹,然后就说咱们“格物”吧。
王阳明跟一个朋友俩人一块儿对着
竹子,格这个竹子,就是看这个竹子要看出理来。
这个竹子当中的义理到底是什么?连着看了几天几夜,差点把命要了,就直接晕倒了。
这营养不良跟不上,心脏病什么等等,就差点死了。
后来王阳明说“格物”没用,说拿这个竹子看不出什么道理来,王阳明老老实实读书。
当他读了大量的书以后,他才创立了心学。
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很有名的公案,一个女学生给杨绛先生写信,述说自己人生的烦恼,她觉得非常烦恼,看不惯这个社会,看不惯男人,看不惯一大堆……这样的信写过来。
杨绛先生回信说,你的所有问题都在于烦恼太多,而读书太少。
你不读书,我跟你讲道理都不知道从哪讲。
因为你的认知的差距太大,跟你说什么事你都不知道,劝你都没法劝。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赶紧先读书,多读点书,最后就会产生一个化学反应。
孔子告诉大家说别整天瞎琢磨,别一天到晚那么痛苦,像个哲学家一样那样沉思,有功夫多读书,读着读着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所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先由学生诵读,再识记。
师:这是《论语》中咱们最熟悉的一句,请XX同学领读一遍,并请同学们识记。
而后请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该如何学习?
“学而时习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学习了以后,你需要不断地练习。
我们总有很多人学东西时,学完以后就着急,说怎么还没学会,为什么这个知识对我来讲没有用。
因为学了之后还要习,这里边就联系到我们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叫《刻意练习》。
你知道了一个东西能做,你也知道了这个中间的过程。
但是它能不能成为你自身的一种自动的反应呢?当我们说一个人真正学会了一个东西的时候,他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里边的系统二的思考,他系统一就已经做了。
核心就来自于大量的练习。
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是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共修。
然后“修”的目标是什么呢?最后能够达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样的一个高的境界。
我们要想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别人就算不知道我们,我们也不会不高兴,我们也依然可以平静地对待,那你就需要自修和共修一块儿来努力。
所以“学而时习之”,我们能够看到《刻意练习》的影子;“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力量》。
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能够只借助自己一个人拼命地努力。
你需要找到其他人,给你带来刺激,给你带来外在的信息。
这样你们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个叫作第四种人际关系。
所以《论语》用这句话,做孔子整个理论的开篇是有道理的。
就是告诉我们,后面你要面临的是一个艰苦的求学过程。
求学过程只读书,只背过记住这些话是不行的。
你需要练习,你还需要跟别人互动。
所以自修共修一起,最终我们达成的人格境界——“人不知而不愠”,
其实《论语》中的这一句“学而时习之”人人都可以磨炼的技巧。
杰出并非是一种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要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