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旅游者的人格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目中具有父母一样的权威人物而获得的态度和行为 方式。父母自我状态提供一个人有关观点、是非、怎 么办等方面的信息。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2)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 • -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成了三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
分都分别支配着不同类型的行为,这为我们分析旅游者 的消费行为和旅游服务行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角度。
5.1人格概述
• -2) 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主题:人格
结构与人格发展。
• (1)人格结构 • 本我 •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遗传下来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这种原始动力称作“里比多”。外在的或 内在的刺激都有可能促使里比多增加,而里比多增加 时就会增加个人的紧张与不安。为了减低紧张,本我 要求立即满足需求以发泄原始的冲动。所以本我是受 “快乐原则”支配的。
• -第四层面—完全沉浸的旅游者 • 最后,旅游者几乎达到超越旅游的层次。他们的旅游
动机不是感受地道的外国文化,而是创造出犹如该国 本地人的文化体验,完全融入该国的语言、文化、传 统和生活方式中。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5.2.2 旅游者的人格结构 • -加拿大临床心理医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其专著《人
(1)根据旅游者在生活中的表现来划分 (2)根据旅游者的性格倾向来划分
心理中心的人计较小事,考虑自己,一般忧心重重, 心情有些压抑,不爱冒险。 • 他人中心的人喜欢冒险、自信、好奇、外向、急于与 外界接触、喜欢在生活中作新的尝试。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3)根据旅游者的其他因素对旅游者的划分 • 斯太瓦特(Sitewart,1993)对英国度假旅游者需求和愿
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度假行为模型。该 模型建立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之上,比如人们越富裕就 越愿意外出旅游,这样旅游的经验就越丰富;旅游经 历越丰富,他们就越想去旅游;而且随着他们的富裕 程度和旅游经验的不断提高,他们会更具冒险精神、 更加自信。 • 根据人们的富裕程度和旅游经验将个体旅游者的度假 分为四个层面。
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格结构理论。 该理论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或者说人格是由三种自 我状态构成的,它们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 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1)三种自我状态 • (1)儿童自我状态 • -一个人最初形成的自我状态就是儿童自我状态。儿童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第一层面—纯观光型旅游者 • “透明罩旅游” • -第二层面—追求理想经历的旅游者 • 倾向于文化和地域差异更为明显的度假地 • -第三层面—开阔眼界的旅游者 • 他们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求表现为更加以自我为导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
范围更大的旅行。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5.1人格概述
• (2)人格发展 •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格发展有两个前提:第一,强调
发展,认为成人的性格是由婴幼儿时期的各种经验塑 造而成的;第二,性力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并随着个 体心理的发展而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发展的 不同时期,里比多投放集中于身体不同的特定部位。 这些部位对维持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快乐 的来源。按照里比多投放的主要部位,人格的发展可 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5.1人格概述
• ②肛门期 • 儿童从一岁到三岁,是人格发展的肛门期。幼儿由于
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肛 门的活动产生满足。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卫生训练很 重要,训练的好坏可以影响儿童以后性格的发展。如 果训练过分严格,儿童在情绪上受到威胁恐吓时,可 能导致其将来性格冷酷无情、顽固、吝啬、暴躁,甚 至生活秩序紊乱。按照弗洛依德的解释,这种现象是 由于肛门期不能顺利发展所产生的滞留作用影响而形 成的。因此,弗洛依德称之为“肛门性格”。
于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 值判断等内化之后形成的结果。 • 道德原则 • -功能:管制社会所不接受的原始冲动;诱导自我使其 能以合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使个 人向理想努力达成完美的人格。
5.1人格概述
•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彼此交 互作用而构成人格整体。一个正常的人,其人格中的 三部分经常是彼此平衡而和谐的。本我的冲动应该有 机会在合于现实的条件下,并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 内,获得适当的满足。
5.1人格概述
• ③性器期 • 儿童长到四、五岁左右,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
父(女孩)情结。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行为上有了性别 之分,并且开始模仿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但却以父母 中的异性作为爱恋的对象。与此同时,它们惧怕双亲 中与自己同性的,“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 那样,于是就产生自居作用”。这导致儿童采取父亲 或母亲的行为和评价。这样,“超我”就发展起来。
• ④潜伏期 • ⑤青春期
5.1人格概述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5.2.1人格类型与旅游行为 • -1)心理学研究中划分的几种人格类型 • (1)内倾、外倾 • (2)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 (3)内控型和外控型 • (4)自卑、自尊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2)旅游者的人格类型分析
旅游心理学
第5章 旅游者的人格
5.1人格概述
• 5.1.1人格理论 • -四种理论:特质论、精神分析论、学习论和自我论
5.1人格概述
• -1)艾森克的理论 • 艾森克认为一个人是在多维空间生活着,他的人格也
必然和空间维度有关。因此他认为人格可以从两方面 描述:即一方面是外倾与内倾。外倾是指变化的一端, 内倾是不变的另一端;另一方面的神经质,表现为情 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
5.1人格概述
• -自我 • -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人格
部分。 • “现实原则” 。 • --功能:一是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
二是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三 是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四是调节并解决本我 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5.1人格概述
• -超我 • -超我是在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
5.1人格概述
• ①口唇期 • 这是在婴儿生后第一年,里比多重要投放在口唇部位,
口唇刺激(吸吮 、吃手指、咬东西等)是愉快的来源, 因为这样能减轻饥饿产生的紧张,并引起吸吮产生的 快感。如果在这个时期内婴儿的口腔活动受到过分的 限制,使口唇期本能发展顺利,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而产生“滞留现象”。若滞留现象出现在口唇期,将 来长大后可能保留下一种“口唇性格”。按照弗洛依 德的说法,具有口唇性格的人,在人格上常偏向悲观、 依赖、退缩、猜忌、苛求、甚至对人仇视等性格。
自我状态由自然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构成。一个人按 他的儿童自我状态行动时,他或者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叫做自然儿童自我状态;或者按他小时侯所受的训 练来行动,称为顺应儿童自我状态。
5.2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
• (2)成人自我状态 •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
理的部分。 • (3)父母自我状态 • 父母自我状态是人们通过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