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之谜第二节 氧气的制法-章节测试习题(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
【答题】(4)用B作为反应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水+氧气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书写文字表达式。
【解答】B装置是固液不加热装置,所以应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
应的符号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
装置C把长颈漏斗换成了注射器,因此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答题】(5)1班同学对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收集了相关数据。
(常温通常指20℃)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
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质量
/g
温度/℃
二氧化
锰用量/g
氧气体积
/ml
反应所需
时间/s
a512200.212511 b3012200.21252
c301240/125148 d301290/12582
通过实验a和b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有关;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反应物的浓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分析】本题对影响反应快慢因素的探究。
【解答】通过实验a和b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答题】(6)对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铁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硫酸铁和硫酸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②如图乙(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______。
③用乙装置还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______。
A、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氧气的质量
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C、反应后,共生成了80mL O2
D、反应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
【答案】产生气泡的快慢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 BC
【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探究。
【解答】①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②如图乙(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③A、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氧气的质量,正确;B、刚开始从发生装置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或者都是空气;C、反应后,生成的氧气体积小于80mL ,注射器内收集气体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氧气和进入装置的液体的体积和;D、反应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否则因气体的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
1.【答题】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答案】D
【分析】本题通过对比实验反应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解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太低,A正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高温时能与许多物质反应,B正确;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C正确;铜片和铜粉是同种物质,只是大小不同,说明和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有关,D错误。
故选D。
2.【答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装药;e、用排水法收集气体;f、撤出导气管;g、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gcdaebf
B.cdgaefb
C.adcgefb
D.dcgeafb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
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撤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故选B。
3.【答题】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时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制备气体前,先装药,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解答】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时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正确;B、应先检查气密性,良好后再装药品,错误;C、用嘴吹灭酒精灯易失火,应用灯帽盖灭,错误;D、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会产生污染,应放置在制定的回收容器内,错误。
故选A。
4.【答题】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时O2,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和错误操作的原因分析。
【解答】A、装满水为将空气完全排出,以保证氧气的纯度,不可能;B、伸到底部为更易于将空气排出以保证氧气的纯度,不可能;C、开始排出的气体为反应容器内的空气,立即收集,氧气会不纯,可能;D、为保证氧气不泄漏和空气不进入以保证氧气的纯度,不可能。
5.【答题】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的比较。
【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不需要催化剂,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三种物质;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两种物质。
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都发生了分解反应,都有氧气产生。
故选C。
6.【答题】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球,其作用是()
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B.药品中蒸发出来的水份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C.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
D.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解答】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棉花球,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故选D。
7.【答题】实验室用双氧水、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C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用双氧水、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实验中,各物质的质量的变化。
关键是要弄清反应物和生成物。
【解答】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生成物氧气的质量从零开始增加,直到反应完成,A正确。
过程中水在原来的物质就会含有,不会是从零开始,B错误。
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全部反应完,质量变为0,C正确;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前后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C。
8.【答题】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解答】A选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是正确的;B选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C选项,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时,要放到集气瓶口;D选项,铁丝验证氧气的性质时,集气瓶底部要有细沙或水;故选A。
9.【答题】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可节能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水倒流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答】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可知,对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故选C。
10.【答题】下图能表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m)随时间变化曲线图(t表示反应已完全)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性质。
【解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故选D。
11.【答题】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氨气氯化氢
项目空气甲烷二氧化
硫
0℃、 1.290.72 1.430.77 1.63
101kPa时
的密度
(g/L)
/极难溶易溶极易溶极易溶
在水中的溶
解性
A.甲烷
B.二氧化硫
C.氨气
D.氯化氢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选择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解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溶于水。
综上,为甲烷,故选A。
12.【答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rray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
【解答】A、先加固体,再通过漏斗加液体,叙述合理;B、由图为固液不需加热型,为过氧化氢不是需加热分解的高锰酸钾,不合理;C、可以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药品的快慢来控制反应速率,但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合理;D、初始的气泡为瓶内空气,不能收集,不合理。
13.【答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氧气流的操作正确的是()
A.把固体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缓缓加入试管中
B.把固体的二氧化锰缓缓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C.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D.不加催化剂,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解答】A、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迅速放出氧气,把固体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再缓缓加入试管中,药品会在装入试管前迅速反应,此后便难收集到足够的氧气,所以错误。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是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的,把固体的二氧化锰缓缓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操作难以完全,所以错误。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的,可通过分液漏斗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到盛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使反应平稳进行,所以正确。
D、不加催化剂,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虽然也可迅速反应生成氧气,但是反应速率难以控制,制得的气体中会有大量水蒸气,所以错误。
14.【答题】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高锰酸钾﹣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产生氧气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重要的物质,既要掌握它的性质,又要掌握其用途。
【解答】A、氧气用于发射火箭,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产生氧气,所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B说法正确。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 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5.【答题】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解答】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了催化作用,故能迅速制得氧气。
故选C。
16.【答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A.用排空气收集时,导管口应放在瓶口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
C.试管内的导管口应稍露出塞外即可
D.装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解答】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应放在集气瓶的底部以便于空气的排出,A错误。
故选A。
17.【答题】下列关于制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
D.用排水法收集了氧气后,集气瓶瓶口必须朝上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解答】加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加入氯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A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