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应该表扬。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凡尔登战役。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使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也陷于停滞。
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
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
1921年的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缺乏。
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苏联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1925年,人物总产量接近战前水平,达到7247万吨,工业生产总量为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总周围量为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战前的70%,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25—1926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达到战前的93.7%
——摘编自龚勋《世界通
史》(1)根据材料,指出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时苏俄的国家领导人。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列宁。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近代史上,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日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思想保守,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导致列强入侵,被动挨打。
由此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国要坚持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国家最高领导人是列宁。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世界近代史上,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日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思想保守,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导致列强入侵,被动挨打。
由此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国要坚持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点睛】
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史实。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战后初期,建立起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帝国主义的力量也被削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材料一
炮轰后的凡尔登
(1)图片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发生在什么战争中?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材料二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
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它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也明确提出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3)材料三中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的?此次会议是由哪个国家倡议召开的?
(4)《九国公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帝国主义最终确定了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6)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到了和战败国德国一样的待遇,你有什么感想?
材料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7)材料四中“ ”应该填什么人物?他领导的这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华盛顿会议。
美国。
(4)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弱国无外交。
(意思相近也可)
(7)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图片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小问:这是一场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的信息可知,材料出自《凡尔赛条约》;第二小问:它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第三小问:《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第一小问:材料三中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的;第二小问:此次会议是由美国倡议召开的。
(4)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的签署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最终确定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依据所学可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到了和战败国德国一样的待遇,我的感想是弱国无外交。
(7)依据材料四中“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信息可知,应该填写甘地,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4.观察和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注: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和会还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1920年,战胜国与土耳
其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规定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其余地区则要割让给英、法、希腊等国。
(1)通过上面的图片和文字叙述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____
(2)上述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3)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答案】(1)信息点一: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信息点二: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信息点三:巴黎和会上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
(2)A。
(3)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凡尔赛条约》中规定、1920年,战胜国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可知,通过材料图片和文字叙述获取的信息点一: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信息点二: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信息点三:巴黎和会上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
(2)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
其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图片、出土文物等;文字史料指人物传记、史书、报刊等。
故材料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实物资料,故A符合题意。
(3)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争?哪次斗争“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材料三中的“新纪元”主要指什么?除此之外,十月革命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3)“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列宁、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1917年3月(俄历二月),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第二问1917年十月革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6.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们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说历史)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名人评历史)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1)材料一、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计划”和“政策”分别指的是苏维埃俄国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
(2)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我们应该学习列宁的哪些品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僵化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种体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有什么弊端?
【答案】(1)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实事求是,有错则改,勇于纠正自身错误,等等。
(3)经济上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经济上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不受群众监督。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根据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我们应该学习列宁实事求是,有错则改,勇于纠正自身错误,等等品质。
(3)根据材料三“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苏联僵化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经济上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存在的弊端是经济上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不受群众监督。
7.
材料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
兴高采烈的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的令人振奋的旅行”。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史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2)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被称之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什么?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
(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凡尔登战役;伤亡惨重,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四年多,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双方伤亡超过70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伤亡惨重,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战争。
8.下图人物是 .
【答案】列宁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列宁。
列宁在1917年11月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点睛】
解答图片问题的关键是识图,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平时学习时,需要注意对图片的识别。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
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
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1)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哪两种经济政策?
(2)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
(4)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的发展。
(3)时间:1921年。
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解析】
【详解】
(1)依据“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
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可知,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表示不满,对新经济政策中征收粮食税表示欢迎。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决定“后退一步”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其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10.(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战后的新秩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答案】A.巴黎和会;B.《九国公约》;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关知识。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新秩序”。
1919年6月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和其他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和其它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