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常用语和谚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动作类
技术动作类包括手、眼、身法、步等技术动作要求,技法和称谓。
(一)跤绊 摔跤运动中使用的技术动作叫绊子或跤绊。绊子又分为大、小绊子两种。
1.大绊子∶指动作幅度大,将对方摔得高、重的技术动作。一般 泛指揣、入、切、勾等调脸动作,因此,大绊子又称调脸绊子。但也不 尽然,踢虽然与对手脸对脸,也是大绊子。
➢ 失实:将对方控制住,不让对手头抬起来叫"失头"。失头即失去量心。 ➢ 打鼓∶被排倒一方后脑部触地,称"打鼓"。出现此种现象系训练水平低或过度放松
所致,打鼓容易产生伤害事故。 ➢ 倒栽葱∶被摔成头顶部直接触地叫"倒栽葱"。
(二)腰部
➢ 长腰变脸、身显不短∶使用转体动作,一定要长腰,向异侧转头颈、以加大自己的 工作力矩。
中国式摔跤 常用语和谚语
中国式摔跤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因产生于北京,因此,中国式摔跤中的许多专业用语中带有很多浓厚的北京地区 的民间方言,并由此也丰富了北京的语言文化。而且不少成了民间谚语中的歇后 语。例如,"独头蒜没绊(瓣)"是没有别的办法和没有得意的技术动作;"冻豆腐 拌不开了"是形容碰到了难题,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语言形象生动, 给人以回味。当然术语与行话不完全相同,术语更带有专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而用语可以带有地域的民俗性,我们先来介绍专业术语。
技术动作类
8.听劲∶在实战中切忌僵硬,术语讲"松了聪,僵了聋"。但过度放 松也不可取,行话叫"卸松"。要适度紧张,才能在接触中"听"到对方的 力,是为"听其力,知其意,借其力,顺其式"。讲究"彼动己动,己动彼 之前"。战术上叫"御敌于国门之外",意指在对方进攻之前,我抢先进攻, 或把对方的动作堵回去,使之欲发不能。
2."同""天""贯""日" 是讲选材的基本原则,身材以同、天、贯、日四种字形为好。"同"字形,方正四衬,平稳而深 厚;"天"字形,四肢匀称清晰;"贯"字形,高而不瘦,肩宽臂长;"日"字形,结构紧凑,短小精干。
3."气""甲""由""申" 相对"同""天""贯""日"而言,是不适合练中国式摔跤的身材。"气"字形,框架松散,体形不匀。 "甲"字形,上宽下窄,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由"字形,上窄下宽,头轻脚重,重心较低。"申"字形, 上下窄小,中间臃肿。形象为"鸡胸脯,端膀尖,赤包肚子,豆脚丫"。以上四种体形均不是理想的 摔跤材料。
1.扠着摔∶实战中,底手抓握对方一侧小袖,上手投抱对方异侧腋下,叫"扠着摔"。 2.散着摔∶实战中,仅用底手抓住对方的小袖,上手不予抓握。如我右手抓握对方左小袖,左 手封住对方,伺机进攻叫"散着摔"。 3.大拿着摔∶上手抓握对方大领,底手抓握其小袖,叫"大拿着摔"。
谚语类
(一)头部
➢ 低头哈腰、传授不高:练习与比赛时都不能低头哈腰,否则容易被摔倒,要拾头竖 项,保持平衡。
➢ 舍腰落胯∶ 腰胯动作不协调,使用入腰动作时不紧凑、不连贯,容易被对手拿住了 而被控制。
(三)脚
➢ "喝风拔跟、传授不真",足跟跷起为"喝风",泛指脚底不稳,没受过真正训练。
谚语类
(四)整体要求
1.宁练筋长三寸,不长肉厚半分 是讲体重与全面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要控制体重的增长和注重柔韧素质的练习,"筋长了力量 大、肉厚了身子沉"。
7.不砸不落,干净利落 是对进攻方的要求,不能故意压砸对方。不砸不落表现出一 名选手的跤德作风。
谚语类
8.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 是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9.井淘三遍吃好水,人投三师武艺高 强调谦虚好学,打破门户之见。
10.想起了三伏,忘了三九 练功切忌冷热病,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1.棋走一步错,跤输一把手 强调摔跤运动中手法的重要性。棋错一步,满盘皆输,摔跤 输了手会被动受制。因此,又有“宁输一跤,不输一手”的说法。
3.死手∶被对方摔倒后,仍不放手叫"死手"或叫"攒死把"。 而手法单调,搭好手后不倒把位,也叫"死手"或叫"死把"。
技术动作类
4.阴手∶实战中有意使用反关节擒拿法叫"阴手"或叫" 损手"。是致场的大忌。使用者没有跤德,会招致同行们的 憎恨。损手也叫"冷手"。
5.放手∶主动给对方抓握,让对方使用动作叫"放手"或 叫"放一把手"。在实战中,给对方抓握,利用对方抓握时, 我主动进攻,叫"借手"。
2.小绊子∶指动作幅度较小,比较轻巧地将对手摔倒的技术动作。 小绊子大多与对手是脸对脸,因此,小绊子也称"对脸绊子"。正如前文 所说,虽然"大得合"和"踢"也是与对手脸对脸,但却是大绊子。
3.吃绊子与不吃绊子:使用各种绊子进攻都不易奏效,称该人"不 吃绊子",否则为"吃绊子"。
4.冷绊子∶不经常使用的绊子,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的绊子称"冷 绊子"。
技术动作类
(二)手 摔跤中对"手"的称谓很多。这里的"手"不是讲手法,而是另有特定涵义。
1.搭手∶即"交手"或"过手",指和某人曾经比试过。也指 双方刚、接触,两手相搭的过程。
2.戗手∶摔跤运动员一般分左架(左腿在前,左边进攻) 和右架(右腿在前,右边进攻)。双方均是左架或均是右架, 叫俄手或戗架。戗架不好擦手,用动作互相影响。如一方左架, 另一方是右架,则叫顺手或顺架,双方便于相互抓握底手,互 不影响使用动作。
技术动作类
(四)跤份 跤份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身体条件;其二是指技术水平。
1.份大与份小∶身材高大称为"大份",身材矮小为"小份"。不同等级的选手对摔称为"不对份"。 2.放∶自以为水平高,轻视对手叫"放份"。
(五)胀把 用力过度、前臂产生酸胀而难抓握对手称"胀把"不同的称谓。
9.二番劲∶在实战过程中,第一个动作没有奏效,在对方不稳定的 情况下,马上再用同一个动作将对方摔倒,叫"二番劲",即二次进攻。
10.欺、拿、相、横∶指在实战中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合力,控制 对手,争取主动。
11.冲、挣、踢、亮(踢)∶是讲踢的技术要领,即冲劲要大,挣 力要用整,踢要很,亮要快。
12.崩、扒、找、挂(大得合):是使用大得合技术动作时的要领。 崩是突然用力,扒是扒住对手的肩颈找好位置,挂住对手内腘窝处把其 摔倒。
6.抢手∶主动抓握对方叫"抢手",也叫"抢把"。 7.挣手∶被对方抓住后,主动脱开叫"挣手""挣把", 也叫"争把"。
技术动作类
(三)劲 泛指摔跤选手的动作感觉,"劲"反映选手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
1.冷脆劲∶ 使用动作突然爆发力强称"冷脆劲",反之 称作"蔫劲"或"疲"。
2.巧劲∶用较小的力量把对方摔倒叫"巧劲"。 3.蛮劲∶ 用蛮力把对方摔倒叫"蛮劲"。 4.添劲∶实战中,自己用力的方向正好符合对方用动 作的方向,被对方摔倒,叫"添劲"。 5.找劲∶实战中掌握对方的力点,在被动的情况下, 借对方的力量,将对方摔倒,反败为胜,叫"找劲"或"泄劲"。 如某人腰功好,叫"会找劲"。 6.泄劲∶同找劲。 7.前后劲∶前后配合使用动作,主动进攻叫"前后劲"。
谚语类
4.摔跤不练功,老来一场空 功是基本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总称,强调练基本功的 重要性。只愿练摔而不愿练基本功的选手,行话叫"摔熟"。
5.一天不练生,两天不练扔 强调练功要持之以恒,不可间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 讲的是个"恒"字。
6.绊子到家,不拽不拉 动作到位以后不要勉强硬撑,以免出现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