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古桥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小组集体制作 组员:
定海古桥介绍
舟山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河长桥多,桥的人文内涵也特别丰富。 这其中,当推定海的古桥。 历史上,定海古城内外河道甚多。据旧志记载,明代时城内河上 有大小桥梁38座,到民国时有木、石结构桥梁44座。解放后,因城 建拓街修路等原因,状元桥等28座古桥先后被拆除,有部分桥在古时 就已毁废。 古桥中最有名气的是宋熙宁年间县令王阮出面由民间集资兴建的 状元桥(也称市桥),原址在横塘弄口与竺家弄口之间,连接东、西 大街。状元桥向南,又有解元桥,解元桥向西,有永安桥。火神庙旁 水门上有水门桥。在老县衙前有平政桥,平政桥向南拐向中大街口, 有龙首桥,龙道桥西北,仓河之上,有镇定桥。
洞桥的历史
在城东街道洞桥村新桥路,一座桥梁在洋岙河上跨过,桥上人来 车往,十分热闹。两侧桥栏均写有“洞桥”两个大字,但许多人不知 道,这座桥并非老洞桥,真正的老洞桥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被拆除。老 洞桥与新洞桥所在的方位不同,老洞桥曾横跨如今的洞桥头6号和新 桥路261号,是当时定海城区出东门的要口。老洞桥为拱式石桥,因 桥拱似洞而得名,具体建成年代已不可考。老洞桥桥身总体造型比较 大气,桥面有阶石,桥身还刻有桥名和建桥时间,石质桥栏上还雕有 16只狮子。桥旁至河边有石阶,作为当时的码头,可供人上下行走, 也曾有许多船只在附近停泊。
状元桥的历史——最有名气的桥
状元桥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民间的名气却是非常响亮,直 至今天一些老定海人还愿意用状元桥来称呼新一百附近东、西大街这 片区域。 这是宋熙宁年间县令王阮出面由民间集资在原张家闸旧址上兴建的, 也称市桥,原址在横塘弄口与竺家弄口之间,连接东、西大街。状元 桥为石砌拱桥,两端各有十七级台阶。桥上镌有“人从石上行,状元此 时生”句。后明洪武年间,住桥边张宅的张信状元及等,市人又镌刻 上“天开文运,石著谶符,张公应魁,启我后儒”之桥铭。民国20年 (1931)邑人潘尚林捐资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长5米,宽4.5米。1969年 建人民中路时拆除。
“走十桥”的习俗
“走十桥”习俗是从大陆传入,据说走十桥为 保出门一路平安,也有走十桥可使活着的人腿脚利 索,死后在阴间过桥有神明扶助,走独木桥也能顺 利通过的说法。 传入舟山后,又与佛教信仰相结合,每年正月 十四,妇女三五结对,或十余人同行,都要去走十 桥。她们出门时肩背香袋,装好香烛,每到一座桥, 在桥旁点上两支蜡烛,插上三炷香,祈祷以后三步 一拜过桥。 拜桥神的目的是企盼桥神之助,让来生有个美 满的婚姻。这一天共要走十座桥,而且要步行,回 来时不能走老路,更不能重复走桥,否则来生婚姻 必受挫折。到了第一个桥头要念叨:“第一座是金 桥,金打金锁金链条,风吹吹,浪漂漂,童男童女 扶过桥。”接下来每过一桥分别冠以“银、铜、锡、 铁、竹、石、木、板、草”,主体歌词不变。
定海古桥的意义
定海的古桥是我们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 散落在定海城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宝玉,它具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往往都 发生在古桥旁。桥,不仅仅是跨越河道溪流、抵达彼岸的 捷径,而且是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生存和发展而创 造的。它记录了历史的沧桑,目睹了人间的风云变幻,给 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引起人们的遐想。
定海古桥的现在
现在,许多当年的桥都因定海城区的扩建和市政建设需要 而拆的拆、改的改。如龙首桥、文彩桥、北宝桥、西安桥、 状元桥等均已拆除;南珍桥已改建成远比原桥不知要宽阔多 少倍且又平坦舒畅的大桥;东美桥改成新河桥。建桥的材料 也从木、石到现在用钢筋混凝土。还新建了许多桥,如昌国 桥、香园桥、开源桥、海滨桥、蓬莱桥、昌隆桥、海泳桥等 等
继思桥的历史——保存最完整的桥
定海古桥中历史悠久且保持完好的古桥,应该属南山 村的继思桥。继思桥建于1740年,桥体为钓山版的“糯 米红”石材砌成,桥栏又长又厚的红石条,为古桥原貌,, 北向镌刻有“乾隆庚申造”字样,为古桥原貌,红石板也 已经显得青痕斑驳。
继思桥的故事
相传该桥是明代首辅执政夏 言旁系的后人中的一支从镇海 迁来后,在南山村定居时所造, 修路造桥,以求安居乐业, “继思祖绩、祈求太平”,子 孙延续三百余年。 一座不足4米的桥,其中蕴含 的历史和乡民朴素的感情,恰 是舟山“桥魂”的精髓。
海会桥(舟山普陀山法雨寺前)
海会桥在法雨寺前莲池上。清光绪十八年(1892)法雨寺僧化 闻建。系单孔青石拱桥,两侧石栏板镌有数十幅动物、花卉浮雕,为 石刻珍品。此桥是进入法雨寺的正路,桥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 法雨寺住持化缘募修而成。 桥前古木参天,幽静淡雅。“海会”意 指诸佛菩萨聚会在一起,其德之深与数量之多,犹如大海之广阔无边, 故名。 海会桥横跨日莲池上,将池分割为东西两潭。桥为单孔石拱 桥,长约20米、宽5米,两侧栏板的双面浮雕上刻有各种戏剧故事、 竹木花卉、飞禽走兽、虾蟹鱼鳖等图案共52幅,雕刻精致,栩栩如 生。
定海古桥介绍
四城门护城河(旧称濠河)上的桥始建于1278年,原 是吊桥,分别为东美桥、南珍桥、西安桥和北宝桥,这4 座桥在1922年后改建成石桥。 南门外有观音桥,北门外有义桥,东门有文彩桥(马河 桥),还有青云桥。东门外有洞桥等。西门内有花园底董 家桥、西大街的将军桥和将军桥东南面的陆家桥。 定海保存至今的清代时所建桥梁不多。 1982年全国第 一次文物普查中有石梁桥13座,即:干石览凤鸣桥、衍仙 桥、张家桥、兴隆桥、虹桥,小沙伏龙桥、甩龙桥、兴隆 桥、寺岭桥,大沙卧龙桥,双桥南山继思桥,甬东大溪桥, 马岙长春桥等。在这些遗留至今的古桥中小沙镇的甩龙桥、 寺岭桥,马岙镇的长春桥,双桥南山的继思桥都具有一定 的历史价值。
甩龙桥名字的由来
根据记载,甩龙桥是因为桥身俨 如一条倒甩的蛟龙而得名,但当地也 有不少关于甩龙桥名字由来的传说。 有的人说,以前桥里住着一条蛇,修 炼化龙后甩尾上天了,桥就叫做了甩 龙桥;有的人说,有龙从大溪坑游过, 因总是过不了桥而把桥甩垮,桥梁造 高后,龙就不会把桥甩垮,甩龙桥因 此得名…… 桥畔曾刻石立碑,设桥神菩萨香 火堂。民间相传有多人从此桥跌落而 无一伤亡,其中曾有大周岭原光华村 9队瞎眼阿婆落桥而无事,一时传为 佳话,民间称此桥有桥神菩萨保佑。
甩龙桥——最传奇的桥
甩龙桥,位于小沙街道华厅村大溪坑上游,连接溪两 岸的新华村和新光村。始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 同治年间重修。为单孔石拱桥,长7.7米,宽2.36米,矢 高4.2米,中孔净跨3.7米,拱卷用0.28米厚的条石纵联砌 筑而成,基础处用块石砌筑。桥两侧各设石拦板三块,高 0.43米,栏板有望柱相接,望柱高2.2米,柱头呈方形, 上饰二层莲花瓣,栏板两端饰抱鼓石。北向栏板镌有“桥 栏傅奕秀造”六字。桥两端原砌有台阶,现改为水泥平桥。
徐公桥的由来
相传这座桥始建于清朝初年,桥由当地的徐家和侯家共同筹资建 造,因徐家生活富足出资较多,就在桥上刻上了“徐公桥”。当时该 地有“走头桥”的习惯,即桥梁第一次贯通使用时,必须要让当地有 身份、地位和能力的人来走。当时,徐家把印有“徐公桥”字样的馒 头、团子等分给了“走头桥”的人吃,吃的人由此以为桥是徐家出资 建造,并不知道侯家也出过钱。如此,徐公桥的名字就一代代传到了 今天。
洞桥的故事
洞桥还有一个在抗战时 期发生的故事...... 抗日战争 时期,日军侵占舟山,为通 行军车,就将拱形洞桥改成 了平面桥梁。那年天气干旱, 河水也干涸了,桥来自百度文库和桥墩 等大块石板都被附近居民挖 走,还有两块长石板被放在 洞桥附近的姊妹桥——— 平桥上。
徐公桥的历史
徐公桥位于双桥街道紫 微社区下新屋10号民居前, 这座桥呈南北走向,面积 40平方米,桥面由四块条 石砌筑而成的桥墩支撑,横 架于紫微河上,桥梁东侧刻 有清晰的“徐公桥”字样, 整座桥显得十分古朴。 根据史料记载,徐公桥 桥面原由20块石板组成, 两边各用5条长石条平铺, 后来由于河边道路被加宽, 桥梁北端的石板就被水泥抹 平了,现在桥面只能看到 18块石板和4块长条石。
寺岭桥——最巧夺天工的桥
寺岭桥也称寿岭石拱桥,位于 小沙光华,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单 孔石砌拱桥,其桥身长达20米,是 定海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它 架于山体的凹陷处,利用拱力作用 依岩而垒,实属海岛上罕见。 它地处古驿道支线,是古代定 海城区通往马岙、小沙的必经之地。 寺岭桥的桥面用碎石呈拱形砌筑。 其间未用任何粘固物,全凭力学结 构支撑,建筑工艺极为复杂,桥面 上铺垫土石,巧夺天工,经久不坏, 用此工艺建桥,是古代桥梁建设的 一大特色 ,现在像寺岭桥这样保存 完好、规模较大的石拱桥在舟山地 区比较少见。
状元桥的习俗
状元桥”风水好,由此还形成定海城关二种特殊习俗。 一个是定海城关人结婚,新娘子必坐花轿,举大红宫 灯,扬布襕旗,吹吹打打过状元桥,图个吉利,据说过桥 生下来的孩子有状元命。由于对“状元桥”谶符灵异的敬 重,自此,到西向柴水弄柴水市挑水卖柴乡民大凡不过状 元桥,而是绕道而行。 还有一个是因为状元桥边出过状元,状元桥桥上还设 有供土地菩萨的神龛,由于对“状元桥桥神”心怀崇拜, 当时四乡之善男信女,焚香点烛,均来膜拜。久而久之形 成了定海人“走十桥”先走“状元桥”的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