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古桥文化-

合集下载

双减背景下,现代小学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发展核心素养塑造爱乡爱国精神

双减背景下,现代小学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发展核心素养塑造爱乡爱国精神

双减背景下,现代小学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发展核心素养塑造爱乡爱国精神【内容摘要】“双减”的目的,旨在推动学校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立意”转换,从培养知识学科素养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学生认知、创新等关键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从熟悉的社会现实进入,无疑是最亲切,最能引起学习、研究兴趣的。

檀枫小学开展“魅力舟山”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舟山海洋特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双减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1、“双减”政策,更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实施近两年来,越来越让人认识到,“双减”不仅在“减”上用力,而且在“增”上创新[1]。

减掉的是过于重复的知识点的记忆,增加的是更多对健康心态、人文素养等的培养。

2、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有效的社会实践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也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它区分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表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后应达到的目标要求,还属于知识的整体范畴。

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强调教育要着眼于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

无论是知识素养还是发展素养教育,最终都要落到课程上或是活动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发展核心素养的很多内容,是无法用单纯的课堂教学涵盖的,必须落实到丰富而有效的实践活动当中。

3、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更能塑造爱乡爱国精神“魅力舟山”综合实践活动,是檀枫小学根据舟山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设计实施的校本活动,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

定海老街

定海老街
对于这个解释,一位浙江省政协委员做了两个字的评论——荒唐。
在去年7月16日给上级的情况汇报中,舟山市政府声称:“定海城区现在进行的旧城改造,都是按照省政府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执行实施的。”舟山市政府称在旧城改造中,并未破坏定海老城区。
去年8月25日,受建设部委托赴舟山调查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发表了意见,一致认为舟山为我国海岛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街区是十分重要的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得到认真地保护。
正因为有这么些风格独特的老街区,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将舟山市列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9月,舟山市政府制定了《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以下简称《规划》),第二年1月,舟山市人大审议通过了这一规划。《规划》的第十二章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重点保护整治地区”中称:
在1984年舟山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刘宅被列入了“文物保护条目”的第34条(共75条)。国家文物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法规处处长彭常新说:“ 尚未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凡经过市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登记在册的,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任何涉及此类文物的,都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就在诉讼期间,据许光明称,拆迁办通过定海法院执行庭,于深夜将妹妹许亚芳抓走,戴着手铐关在一间小小的拘押室里。据许亚芳称,由于无法上厕所,她只得当着同拘一室的陌生男人解手。这使她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许家兄妹只好同意拆迁,他们的诉讼也以败诉结局,但他们向有关部门的投诉、上访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定海区法院认为他们“非但不思悔改,而且虚构事实反咬一口”。
对此我国行政诉讼法领域许多权威专家曾发表对此案的看法。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应松年教授尖锐指出:“法院是保护法律的机构,而不是‘五套班子’的工具。法院应该向法律负责。就行政诉讼而言,法院是审查政府行为,而不是保护、维护政府的违法行为。严格来说,法院是对法律负责,舟山市的法院应该严格依法审理,不要再找一些歪道理来为政府的违法行为辩护。从此次保卫定海古城的过程来看,人民保护历史文化的觉悟远远超过当地一些领导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首先要治官。”

大桥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催化应用

大桥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催化应用

大桥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催化应用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今日定海》作者:韦俊云舟山五座连岛大桥建成通车,不仅仅是消除了交通瓶颈,对舟山而言,跨海大桥登陆的现实意义更在于舟山真正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门户,进入与“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同城化的时代,将促使舟山在发展理念、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大陆对接。

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使用,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作一建言,供有关部门的领导参考。

一、“非遗”与旅游旅游,是最适宜“非遗”积极保护与催化应用的产业之一。

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世人的关注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民间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说得好:“越是乡土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

抢救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弘扬富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必然会促进舟山旅游事业的繁荣兴旺。

笔者以民间音乐促旅游举一实例:众所周知的云南“丽江古乐”(实为道教音乐),经挖掘整理后,更名为”丽江古乐”。

又经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包装和宣传,不仅在当地成为旅游热点,还多次晋京演出,出访德国、英国等地,从而名声大振,每年引来了数万游客,甚至国外的达官贵人、国王、领事前来聆听这“原汁原味”的“唐宋遗音”,一睹“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丽江旧城,一下子变成一个闻名于国内外的旅游景点,给当地带来了滚滚财源。

山西的“威风锣鼓”,二十多年来在省内已有500多个锣鼓表演队,人员超过10万,举行过不同规模的锣鼓赛80余次,除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庆典活动外,还出访美、加、韩等十多个国家的演出。

现在已成为集锣鼓研究、培训、生产、表演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在全国设有三个演出基地,安置了数千人的就业,也引来了数十万游客与巨额财富。

河北廊坊市的“屈家营笙管乐”也同样如此,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待开发的舟山民间音乐资源1.民间歌曲我市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斑斓多彩,大致可分六大门类: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以及宗教音乐等。

宁波的古桥桥联

宁波的古桥桥联

宁波的古桥桥联宁波的古桥宁波的古桥桥联桥联宁波多⽔,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

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为基,架桥为渡,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桥梁⽂化。

据有关专家⾃1998年调查⾄今,宁波境内现遗存的古桥梁415座,是名副其实的 “桥的王国”。

其中鄞州区最多,有101座;宁海、奉化次之,分别为76座、71座;其余为余姚43座,象⼭、慈溪各30座,江北区22座,镇海、北仑各15座,海曙区10座,江东区2座。

从建筑特⾊分,有廊桥、⽯拱桥、梁桥、特型桥。

如宁海的戊巳桥,共47孔,长达137⽶,是宁波最长多孔海涂⼤桥;始建于宋代的鄞州百梁桥,六墩七孔,是宁波最长的廊桥;奉化的福星桥为宁波最⼤的五孔⽯拱桥,单中孔跨度15⽶。

从⽤途上分,有碶闸桥、界桥等。

年代上考证,可追溯到宋代乃⾄更久远,更有诸多历史⼈物的传奇故事点缀其间。

这些桥造型各异,与周边⼭⽔⼈⽂浑然⼀体,或横亘于⼭林涧溪之间,或静卧于平原江河之上,或寂寞在乡野,或熙攘在闹市,贯通南北,往来东西,是历史、⽂化、使⽤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完美融合。

古桥凌波,古道悠悠,有多少⾝影曾匆匆⽽过。

循着先⼈的⾜迹,4⽉8⽇,宁波的19位⾃助游爱好者寻访了鄞西的11座古桥,他们好奇,震惊,流连,深深被精妙的造桥⼯艺以及悠久的历史所折服。

本报记者也由此踏上了寻访古桥之路,在杨古城先⽣的热⼼引导下,跋⼭涉⽔,⾛村串巷,将⽤数⽉时间,选择有代表性的桥梁,以图⽂并茂的形式,分 “廊桥遗梦”、 “拱桥虹影”、 “⽯梁凌波”、 “碶闸聚秀”、“界桥风华”、 “雕栏⽟砌”、 “故⼈临风”等章节,⼀⼀呈现给⼴⼤读者。

同时也希望朋友们提供线索,共同寻找散落在明州⼤地上的珍贵古桥,评⼀评哪座是您⼼⽬中最喜爱的古桥。

来源:《东南商报》廊桥遗梦(1)--惠泽⼋⽅⼴济桥⼴济桥横亘于奉化市江⼝街道南渡村的县江上。

始建于宋代,元代重建。

桥东西⾛向,长51.68⽶,宽6.6⽶,为⽯墩⽊梁廊桥。

舟山市第一批乡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10个名录情况介绍

舟山市第一批乡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10个名录情况介绍

舟山市第一批乡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10个名录情况介绍一\干石览标准地名:干石览汉语拼写:Gαn1αn所在区域:定海区干石览镇地名类型:区片地名来历含义:南宋宝庆《四明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元延祐《四明志》记载为“竿缆”,明天启《舟山志》和清康熙《定海县志・干石览豕图》记载为“干石览”。

干,即水边;石览即系缆的天然石桩。

以灌门水道中古有可系船的人形海蚀柱得名。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灌门,去州二潮。

屹乎中流,有一砥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

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人其势而后过焉。

”清康熙《定海县志•石敢石览恭图说》载:“北由海口而入,有系船湾。

宋志作竿缆,今书石敢石览者,从俗也。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定海区东北部。

三面环山,开口朝北,丘陵与海积平原相间,以平原为主。

”历史文献记载:宋代于此设竿缆渡,为舟山三大古渡之一,并设大芦买扑酒坊。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津渡,舟山渡、竿缆渡、泗洲塘渡、册子渡、金塘渡、沈家门渡“灌门,去州二潮。

屹乎中流,有一砥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

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人其势而后过焉J明天启《舟山志》卷二:“石览,丘家石览,城东六十里,大吞之南。

干石览,城北三十五里。

刑马石览,在岱山之东北。

名秦头”“渡干石览渡J明代建干石览水寨和石土单眼、干石览垠2个峰火台,明军曾在柯梅岭一带取得抗倭战斗的胜利。

1655年,与干石览、灌门相关的地名故事,被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记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中。

申报理由:“石览”字是目前全国唯一在使用的地名用字,于2013年6月5日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为国家通用规范汉字,是舟山人民对国家语言文字的突出贡献。

此字历史悠久,反映了海岛地名独特的地理特征,是舟山古代津渡文化的记忆,更是海岛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石览”字为代表的舟山海岛文化也对2012年9月20日公布的“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命名起到了文化引领作用。

大桥文化与舟山城市发展

大桥文化与舟山城市发展

大桥文化与舟山城市发展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日报》作者:王文洪桥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也是城市的文化景观,早在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泰斗茅以升先生就提出了“桥文化”的观点。

桥文化对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一、舟山桥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桥,自古就是舟山城市重要的组成要素,形形色色的桥伴随着城市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桥的历史就是舟山历史的缩影。

20世纪中叶以前,定海城区以城墙为界,不足1平方公里的城里,也有一番河道纵横、临河而居的江南水乡景色。

据舟山志载,民国时,定海城内有木石结构桥44座,桥材以木板或石砌为多,后逐渐以岱山双合山盛产的石料为主。

桥下用石梁支撑,桥面用石板铺就的石平桥,俗称“板桥”,曾是定海城市中的主要桥梁形式。

定海曾经有名的桥梁有状元桥、会元桥、东美桥、南珍桥、西安桥、北宝桥、水门桥、太平桥、镇定桥、定心桥、龙首桥、小余桥和大余桥、学宫桥、观音桥、义桥等,随着古城保护和建设的发展,定海老桥的历史正在改写,许多历史遗存的老桥依然保留着其幽雅古朴的名字,其中的一些古桥被审慎地原真性地保护。

如今定海城内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桥,如昌国桥、香园桥、开源桥、海滨桥、蓬莱桥、昌隆桥、海泳桥等等。

如果这些城市中散落的桥梁,诉说的是定海古城旧貌新颜的变迁故事,那么,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连岛桥梁,如朱家尖海峡大桥、东海大桥、新城大桥等,则彻底改变舟山多年不变的舟渡交通的出行方式,展示出恢弘壮美的景观形象。

舟山独具魅力与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正通过这些现代化的跨海大桥,逐步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千百年来,因“四面皆海,非舟不相往来”,舟山人饱尝孤悬海上、舟楫相渡、封闭落后之苦。

桥连岛,岛连桥,构筑一条能够全天候通往大陆的通道,成了舟山人代代相承的一个梦想。

已通车的跨海大桥,不仅史无前例地将舟山本岛与大陆实现了全线的陆路交通的贯通,而且工程涉及的五座跨海大桥,在跨度、造型、技术和现代化程度上都是空前宏伟、令人震撼的杰作。

关于定海的那些岛的故事

关于定海的那些岛的故事

关于定海的那些岛的故事册子岛册子岛是定海区册子乡政府驻地。

东与舟山岛岑港镇相望,岸距2.5公里,西南邻金塘岛,岸距2.3公里。

陆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最高点马王岗海拔275米。

海岸线长23.85公里,为不规则形,长轴呈南北走向,长5.5公里,宽2.46公里,地势北高南低。

因岛上南岙、北岙两平畈中间隔凤凰山,形似翻开平放的书册,故名册子岛。

册子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调查表明,张网渔获物出现的常见种类有60种左右。

册子岛地处灰鳖洋、横水洋间,是定海最大的张网作业水域。

岛上自然风景优美,海洋渔村文化特色明显,有名人丁光训故居。

该岛水产养殖有一定基础,舟山中科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开发网箱养殖120多只。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经过册子岛,目前连接舟山本岛和册子岛的桃夭门大桥已经架通,不仅方便岛上交通,也为该岛旅游增添了新的风景线。

岛上有行政村7个。

2000年有居民1497户,4029人。

凤凰岛舟山凤凰岛雷迪森假日酒店,就是凤凰岛特色风景,还有游艇俱乐部,反正提倡的是休闲娱乐。

由舟山凤凰岛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入5亿元,在舟山南部岛屿建设游艇俱乐部项目,同时在皇地基岛和凤凰岛建设碧海蓝天的凤凰湾。

通过各岛之间的海域拦截,运用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生态海水清洁技术,使内部海水变成清澈见底的碧海,并在此基础上修建海上乐园,使酒店、游艇俱乐部和海上乐园三者合力成为舟山南部的新型旅游项目。

二是为了办成长三角一流的游艇俱乐部,聘请国内知名的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和国际著名的建筑园林设计公司在游艇项目上进行合作开发。

通过对凤凰岛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凤凰湾水上嘉年华,把凤凰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符合时尚潮流的“海上明珠”。

大鹏岛大鹏岛位于舟山西南部海域,靠近宁波,是车辆经过舟山跨海大桥北端,进入舟山第一个见到的舟山岛屿(相当于舟山岛的“迎客大厅”),是观赏跨海大桥“桥段”最长的岛屿,与金塘沥港隔海相望,一水之隔,犹如一颗嵌在跨海大桥上的明珠。

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

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

海岛奇葩: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作者:潘瀚涛来源:《文化交流》2013年第05期定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来此拓荒的先民们带来了东南沿海的多种文化,在舟山群岛这一特殊的环境中,通过不断融汇、积淀和创造,留下了丰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定海的民间表演艺术尤为出色,犹如一朵朵开放在东海中的烂漫奇葩。

在海岛敲响的舟山锣鼓“锣鼓响、脚底痒”。

舟山锣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海岛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有着浓郁的海岛特色。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舟山锣鼓的历史渊源,据资料记载可上溯到十五世纪初的明朝永乐年间,此后在发展中融入浙东一带的民间艺术成分,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舟山锣鼓的演奏形式以“排鼓”、“套锣”及“丝竹”为主奏乐器,特点是音响恢弘豪放,鼓点丰富多彩,技法细腻高超,旋律奔放跳跃,气氛粗犷热烈,且富含“祭海”、“庆丰收”等情节。

长期以来,舟山锣鼓在海岛居民的婚丧嫁娶、祭海谢洋、庙会庆典等活动中频繁运用,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此,催生了众多的吹打喜乐行班,其中以定海白泉镇民间艺人高生祥、高如兴父子等四人为主的“高家班”最为著名。

上世纪50年代,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参与,整理出一套舟山锣鼓吹打乐曲,正式定名为“舟山锣鼓”。

1957年,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奏,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世界民间音乐比赛的金质奖。

舟山锣鼓就此声名远播,成为民族文化的骄傲。

此后,舟山锣鼓曾被10余个国家专业表演团体采风学习,并广为引用,成为中华锣鼓大族中的著名鼓种。

多年来,舟山锣鼓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关注下,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市有舟山锣鼓演奏队伍20余支、省级传承教学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1个、市级传承教学基地4个,作品多次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跳蚤舞与跳蚤会跳蚤舞最早由福建传入,清乾隆年间在舟山广泛流传,尤以定海为盛。

因其常在丰年赛会上巡游取乐,因此,形成以跳蚤舞为主的会社,民间称之为“跳蚤会”。

定海

定海

定海,古称“亭角”,扼闽江口,地势险要,素有“闽江北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就在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开辟了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港--甘棠港,与泉州的“刺桐港”齐名,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琉球国的航海图上,明确标明定海是古琉球国航行中国大陆的第一站。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即是当时定海港商旅云集的形象写照。

元设巡检司,明立千户所,为明代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享有“会城重镇”之称誉。

明兵部尚书吴文华《定海七井碑》一文曰:“……顶处雁塔高峰,峭拔峻峭,支分派衍,盘踞海上……,独定海亘大海,首敌冲,最为省会咽喉……。

”清置游击署,被派作省会门户。

最近20多年来,定海湾的近海采壳作业,曾挖掘出不少沉入海底的宋元时期的陶瓷片。

1984年,发现了古沉船与大批古陶瓷文物。

1987年,又发现一处海底文物遗址。

后经中澳联合水下考古队勘探,鉴定为宋代沉船。

1990年3月1日是定海历史上不寻常的日子,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签署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

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工艺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海洋考古部联合在定海进行为期三个月系统全面的水下调查、挖掘、测绘工作,开我国水下考古项目先河,出土了宋瓷、元陶、铜钱、铁器、石锭、石水槽、古船板、宋瓷匙司南等2000多件海底寸物,还有元至正年号的铁杈,特别是印有“国姓府”的抗倭炮铳为我国罕见文物。

这些文物大部分收藏中央及省、市、县博物馆中,小部分收藏于定海小学红领巾文物陈列室。

定海境内山峦逶迤,海岸曲折,岩壁沙滩,岛屿明礁,夹以绿树红花,浪飞鸥翔,桅樯林立,构成绚丽的滨海旅游风景线。

有“龙门春浪、雁塔秋风.、双髻峭拔、四屿神姿、葫芦浮海、云磴晚照、牛台夜月、生巾飘逸、古堡雄关、名刹听涛”著名十景,以及十三沙滩、三十六礁屿和马祖眺胜等自然景观,堪称“海上画廊”。

还有那些“备战年代”遗留下来的几十公里长,纵横交错的掩体、坑道和炮台,别具奇观。

乐清万桥古桥历史介绍

乐清万桥古桥历史介绍

乐清万桥古桥历史介绍万桥古桥,听名字就有种神秘的感觉吧?它坐落在浙江乐清,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说起这座桥,咱们得追溯到几百年前,古人那时候可真是了不得,修桥造路全靠人力,别说什么机械化的玩意儿,那可是历史的沉淀啊。

想象一下,当年那些工匠们在桥上忙碌的样子,汗水滴滴答答,浇灌出了一座座古老的桥梁。

走在万桥上,仿佛能听见他们的歌声,哼哼唧唧,真是个动人的场景。

这座古桥可不简单,它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承载。

走一趟桥,仿佛能穿越到古代,古老的故事在耳边回响。

听说这桥有好几百年历史,几代人走过,几代人留影,时光在这儿留下了痕迹。

每一块石头都好像在低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古老的民谣、传说,什么的统统在这里交织,活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真的让人心里暖暖的。

万桥的设计也颇具匠心,走上去就像在漫步云端,稳稳当当的。

桥身弯曲优美,像是一条柔软的彩带,横跨在河流之上。

水面上偶尔泛起波纹,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简直美得不行。

说实话,这桥就像是历史的时光机,带着我们去感受那种古老的气息,真是让人沉醉不已。

提到万桥的故事,那可多得很呢!这里曾经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古时的行人们走在桥上,或许还会交流几句,拉拉家常,嘿,那气氛可想而知,热闹得很。

有的老街坊甚至说,桥上的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呢。

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像极了老朋友,陪伴着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个春秋冬夏。

哎,你知道吗?万桥不仅是人走的地方,还是小动物的乐园呢!桥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和过往的行人打招呼。

那些小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偶尔还有松鼠在树上蹦蹦跳跳,真是热闹非凡。

就连河里的鱼也时不时探出头来,仿佛在说:“快来看啊,这里有个美丽的桥!”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你说这桥的守护者是谁?自然是那些忠实的村民。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着这座古桥,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份传承。

每年,村民们还会在桥上举行一些传统的活动,热热闹闹,像过年一样,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定海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定海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定海为例
王文洪;林信康
【期刊名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通常显示着这个城市既往文化创造的极致.定海古城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处理好定海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名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参照价值.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王文洪;林信康
【作者单位】舟山市委党校讲师,316000;舟山市委党校副教授,3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制定 [J], 高乔子
2.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J], 梅联华
3.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J], 杨文笔;
4.文化自信视域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以浙江绍兴为例 [J], 高寿华
5.文化自信视域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绍兴为例 [J], 高寿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海古城简介

定海古城简介

定海古城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定海古城自唐代起就是一个热闹繁华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商贾和文人墨客。

在宋、明、清各个时期,定海古城都是一个繁荣兴盛的城市。

曾经,定海古城是浙江沿海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航海家。

这些商人和航海家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丰富了定海古城的文化底蕴。

定海古城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南方古城,城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定海古城的街巷纵横交错,古老的石板路铺就在石头上,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古城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如古老的关帝庙、寺庙和民居等,这些建筑见证了定海古城的历史沧桑。

除了古建筑外,定海古城还有许多文化景点和历史遗迹。

古城里有一些著名的文化遗迹,如定海古城墙、定海古城水道和老街等,这些遗迹展示了定海古城的繁荣与荣光。

定海古城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如宗教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展示馆等,这些景点体现了定海古城的独特魅力。

今天的定海古城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传统节日庆祝等。

每年,定海古城都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古城墙音乐会、花灯节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与。

这些传统文化活动让定海古城更具魅力,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定海古城的历史文化。

除了传统文化,定海古城还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

近年来,定海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建设了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商业中心,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和舒适的服务。

定海古城还建设了众多旅游景点和体验项目,如古镇漫步、古城夜游等,让游客感受到定海古城的独特魅力。

定海古城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

定海古城将继续努力保护和传承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欢迎您前来定海古城,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第二篇示例:定海古城,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城。

定海古城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邂逅定海古城发现百年老街

邂逅定海古城发现百年老街

邂逅定海古城发现百年老街定海是舟山的文化中心,也是原市政府所在地(现在的市府搬到临城去了),距沈家门和朱家尖单程40分钟左右的车程,也是必经之路。

却因为不是热门的旅游景点,到了舟山本岛,去定海的游客倒是不多。

而作为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其蕴藏的文化底蕴还是有很多值得一睹的地方。

▼城中有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等几条老街。

东、西大街是被人民中路(原南大街)隔成两半的老街,是舟山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目前定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旧街区。

▼东大街东起环城东路,西至人民中路,始设于元大德二年(1298),时兴时衰,至民国初期,成为城内一条闹猛的街道,是过去东向百姓入城的主要通道。

▼环城东路交汇处的封火墙是东大街的起点。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一场“辛卯大火”,焚毁民居4000多间,古城损失惨重。

大火之后,民众集资在城内修筑了八道隔火墙来预防火势蔓延。

因为城市改造的缘故,现尚存6处。

▼古城的记忆,就在这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在斑驳沧桑的古宅中,说不定以后便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了。

▼昔日舟山籍旅沪商贾唐嘉鹏是上海鼎鼎有名的“大世界”游乐场东家大老板。

他于1932年热心捐资,为东大街铺设石板、条石路面,故此,有一段街巷曾一度叫唐嘉鹏路。

俱往矣,上海的大世界游乐场早已封门谢客,定海城东大街上的实体小店也只能靠怒斥马云来平衡一下网购时代的失落感了。

▼东大街从东向西微微呈S形弯曲,过了芙蓉洲路与东大街交叉路口,拐入北侧的东管庙弄、还能看到几幢遗留的老宅。

▼中大街上跳蚤舞的塑像,这一民间舞蹈约产生在清乾隆年间,最早流行于定海、沈家门一带,因其舞姿酷似跳蚤而得名。

民国11年(1922年),白泉境内教书先生章孝善将民间传说“济公斗火神”故事情节融入其中,始有济公与火神(女角)两个人物形象,济公身穿僧衣僧帽,腰系草绳,手握破扇,一闪左一闪右阻挡火神行进;火神身穿红绿花袄,一手握一柄花伞,一手提一香篮,一闪右一闪左躲着济公前进,构成“驱赶火神,祈求太平”意境。

定海构建大桥时代旅游新格局

定海构建大桥时代旅游新格局

定海构建大桥时代旅游新格局发布时间:2011-10-25信息来源:《今日定海》作者:俞杨薛晓波对接大桥时代,定海厉兵秣马,加紧备战旅游新项目,将推出一台台好戏,实现旅游业的华丽转身。

今年以来,作为舟山连岛大桥的桥头堡,定海以“桥”为契机,围绕创新旅游体制、接轨上海世博会、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等主题,对内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足旅游文章,着力构建旅游新格局。

六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曾经有一名外地旅行社老总感叹:外地游客来普陀山时,总是在半睡半醒中路过定海。

对外地游客来说,定海只是匆匆而过的一道风景,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留住外地游客,让外地游客在定海“游一日、吃一餐、住一晚”,是定海旅游发展首先要做好的功课。

今年以来,定海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六大旅游项目建设,即大桥景观带、马岙海岛第一村、双桥茶人谷生态度假区、定海港夜游、中大街海洋文化一条街、干 南洞艺谷。

争取在大桥开通之际,让外地旅客在定海有景点可游。

目前,六大旅游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

其中,大桥景观带一期计划完成册子门头山大桥观景平台、游步道、停车场、旅游购物中心等设施建设,并筹建交通旅游集散中心。

该项目年初启动以来,门头山1200米游步道建设已完成基础工程60%,册子象牙湾7个观景平台中有4个已基本建成,计划在9月底全部完成;凤凰岛游艇俱乐部项目正在积极规划并建设中。

并成立定海区国润旅游开发公司,8月份着手对海洋环境影响、海域使用、海洋渔业资源、通航安全影响进行项目评估,围坝工程前期工作也展开;打造海洋文化一条街,将定海海洋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和海洋民俗村建设有机融合,通过政策引导,使中大街成为经营创意产品的特色街,将西大街打造成民俗基地,推出老街旅游线路。

目前,对中、西大街进行了前期调查摸底,初步规划已经出台;茶人谷生态度假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期投入2000万元,用于入口景观、生态停车场、汽车营地、景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个工程预计明年5月完成。

【宁波古桥】原来宁波也是座文化古城,有着这么多历史悠久的古桥

【宁波古桥】原来宁波也是座文化古城,有着这么多历史悠久的古桥

【宁波古桥】原来宁波也是座文化古城,有着这么多历史悠久的古桥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市。

《宁波古桥》序篇宁波万桥之乡宁波,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年间改称宁波,地处东海之滨,临海枕江,水在城中,城在水中。

作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既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又是繁华的海港都市。

宁波古桥“滔滔三江水,滚滚东海潮。

”素有“水乡水都”之誉的宁波,因水而有桥。

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宁波就出现了独木桥。

随后,桥的材料、型制渐渐改进,水水相接的甬城从此桥桥相通。

宁波先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灿烂的古桥文化。

据宁波区域1985年至1990年地方志统计,全市有桥15000余座,堪称“万桥之乡”。

这些桥梁或飞架于河港,或横亘于山谷,成为路的延续,连接着江河两岸的悲喜炎凉。

奈何桥始建于秦朝的余姚马渚镇上的奈何桥堪称浙东现存古桥之最广济桥地处奉化江口南渡的广济桥是省内唯一一座元代原真性石桥百梁桥鄞江中游上的百梁桥是浙东最大的木梁廊通济桥百里舜江上的通济桥曾有“浙东第一桥”之称戊己桥宁海三门湾胡陈港大麦塘口的戊己桥是我国最长海涂上建造的斜柱撑石板薄墩多孔长桥万年桥架设在宁海黄坛榧坑村两座山崖之间的万年桥算得上是乱石拱桥中的佼佼者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曾与人们日月相伴、风雨同行的古桥已经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而渐渐消逝在滚滚风浊之中。

而留存的那一座座古桥不仅在日月的交相辉映中成为凸显一方独特风情的好去处,更寄予着人们难以磨灭的深情与回忆,闪烁着曾经的辉煌与温馨。

如今你是否还记得幼时在古桥石板上留下的足迹是否还会在烟雨朦胧时想起那个只属于你和古桥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公桥的由来
相传这座桥始建于清朝初年,桥由当地的徐家和侯家共同筹资建 造,因徐家生活富足出资较多,就在桥上刻上了“徐公桥”。当时该 地有“走头桥”的习惯,即桥梁第一次贯通使用时,必须要让当地有 身份、地位和能力的人来走。当时,徐家把印有“徐公桥”字样的馒 头、团子等分给了“走头桥”的人吃,吃的人由此以为桥是徐家出资 建造,并不知道侯家也出过钱。如此,徐公桥的名字就一代代传到了 今天。
甩龙桥——最传奇的桥
甩龙桥,位于小沙街道华厅村大溪坑上游,连接溪两 岸的新华村和新光村。始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 同治年间重修。为单孔石拱桥,长7.7米,宽2.36米,矢 高4.2米,中孔净跨3.7米,拱卷用0.28米厚的条石纵联砌 筑而成,基础处用块石砌筑。桥两侧各设石拦板三块,高 0.43米,栏板有望柱相接,望柱高2.2米,柱头呈方形, 上饰二层莲花瓣,栏板两端饰抱鼓石。北向栏板镌有“桥 栏傅奕秀造”六字。桥两端原砌有台阶,现改为水泥平桥。
甩龙桥名字的由来
根据记载,甩龙桥是因为桥身俨 如一条倒甩的蛟龙而得名,但当地也 有不少关于甩龙桥名字由来的传说。 有的人说,以前桥里住着一条蛇,修 炼化龙后甩尾上天了,桥就叫做了甩 龙桥;有的人说,有龙从大溪坑游过, 因总是过不了桥而把桥甩垮,桥梁造 高后,龙就不会把桥甩垮,甩龙桥因 此得名…… 桥畔曾刻石立碑,设桥神菩萨香 火堂。民间相传有多人从此桥跌落而 无一伤亡,其中曾有大周岭原光华村 9队瞎眼阿婆落桥而无事,一时传为 佳话,民间称此桥有桥神菩萨保佑。
定海古桥的意义
定海的古桥是我们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 散落在定海城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宝玉,它具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往往都 发生在古桥旁。桥,不仅仅是跨越河道溪流、抵达彼岸的 捷径,而且是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生存和发展而创 造的。它记录了历史的沧桑,目睹了人间的风云变幻,给 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引起人们的遐想。
海会桥(舟山普陀山法雨寺前)
海会桥在法雨寺前莲池上。清光绪十八年(1892)法雨寺僧化 闻建。系单孔青石拱桥,两侧石栏板镌有数十幅动物、花卉浮雕,为 石刻珍品。此桥是进入法雨寺的正路,桥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 法雨寺住持化缘募修而成。 桥前古木参天,幽静淡雅。“海会”意 指诸佛菩萨聚会在一起,其德之深与数量之多,犹如大海之广阔无边, 故名。 海会桥横跨日莲池上,将池分割为东西两潭。桥为单孔石拱 桥,长约20米、宽5米,两侧栏板的双面浮雕上刻有各种戏剧故事、 竹木花卉、飞禽走兽、虾蟹鱼鳖等图案共52幅,雕刻精致,栩栩如 生。
状元桥的习俗
状元桥”风水好,由此还形成定海城关二种特殊习俗。 一个是定海城关人结婚,新娘子必坐花轿,举大红宫 灯,扬布襕旗,吹吹打打过状元桥,图个吉利,据说过桥 生下来的孩子有状元命。由于对“状元桥”谶符灵异的敬 重,自此,到西向柴水弄柴水市挑水卖柴乡民大凡不过状 元桥,而是绕道而行。 还有一个是因为状元桥边出过状元,状元桥桥上还设 有供土地菩萨的神龛,由于对“状元桥桥神”心怀崇拜, 当时四乡之善男信女,焚香点烛,均来膜拜。久而久之形 成了定海人“走十桥”先走“状元桥”的习俗。
继思桥的历史——保存最完整的桥
定海古桥中历史悠久且保持完好的古桥,应该属南山 村的继思桥。继思桥建于1740年,桥体为钓山版的“糯 米红”石材砌成,桥栏又长又厚的红石条,为古桥原貌,, 北向镌刻有“乾隆庚申造”字样,为古桥原貌,红石板也 已经显得青痕斑驳。
继思桥的故事
相传该桥是明代首辅执政夏 言旁系的后人中的一支从镇海 迁来后,在南山村定居时所造, 修路造桥,以求安居乐业, “继思祖绩、祈求太平”,子 孙延续三百余年。 一座不足4米的桥,其中蕴含 的历史和乡民朴素的感情,恰 是舟山“桥魂”的精髓。
定海古桥的现在
现在,许多当年的桥都因定海城区的扩建和市政建设需要 而拆的拆、改的改。如龙首桥、文彩桥、北宝桥、西安桥、 状元桥等均已拆除;南珍桥已改建成远比原桥不知要宽阔多 少倍且又平坦舒畅的大桥;东美桥改成新河桥。建桥的材料 也从木、石到现在用钢筋混凝土。还新建了许多桥,如昌国 桥、香园桥、开源桥、海滨桥、蓬莱桥、昌隆桥、海泳桥等 等
“走十桥”的习俗
“走十桥”习俗是从大陆传入,据说走十桥为 保出门一路平安,也有走十桥可使活着的人腿脚利 索,死后在阴间过桥有神明扶助,走独木桥也能顺 利通过的说法。 传入舟山后,又与佛教信仰相结合,每年正月 十四,妇女三五结对,或十余人同行,都要去走十 桥。她们出门时肩背香袋,装好香烛,每到一座桥, 在桥旁点上两支蜡烛,插上三炷香,祈祷以后三步 一拜过桥。 拜桥神的目的是企盼桥神之助,让来生有个美 满的婚姻。这一天共要走十座桥,而且要步行,回 来时不能走老路,更不能重复走桥,否则来生婚姻 必受挫折。到了第一个桥头要念叨:“第一座是金 桥,金打金锁金链条,风吹吹,浪漂漂,童男童女 扶过桥。”接下来每过一桥分别冠以“银、铜、锡、 铁、竹、石、木、板、草”,主体歌词不变。
——XXX小组集体制作 组员:
定海古桥介绍
舟山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河长桥多,桥的人文内涵也特别丰富。 这其中,当推定海的古桥。 历史上,定海古城内外河道甚多。据旧志记载,明代时城内河上 有大小桥梁38座,到民国时有木、石结构桥梁44座。解放后,因城 建拓街修路等原因,状元桥等28座古桥先后被拆除,有部分桥在古时 就已毁废。 古桥中最有名气的是宋熙宁年间县家弄口之间,连接东、西 大街。状元桥向南,又有解元桥,解元桥向西,有永安桥。火神庙旁 水门上有水门桥。在老县衙前有平政桥,平政桥向南拐向中大街口, 有龙首桥,龙道桥西北,仓河之上,有镇定桥。
洞桥的故事
洞桥还有一个在抗战时 期发生的故事...... 抗日战争 时期,日军侵占舟山,为通 行军车,就将拱形洞桥改成 了平面桥梁。那年天气干旱, 河水也干涸了,桥梁和桥墩 等大块石板都被附近居民挖 走,还有两块长石板被放在 洞桥附近的姊妹桥——— 平桥上。
徐公桥的历史
徐公桥位于双桥街道紫 微社区下新屋10号民居前, 这座桥呈南北走向,面积 40平方米,桥面由四块条 石砌筑而成的桥墩支撑,横 架于紫微河上,桥梁东侧刻 有清晰的“徐公桥”字样, 整座桥显得十分古朴。 根据史料记载,徐公桥 桥面原由20块石板组成, 两边各用5条长石条平铺, 后来由于河边道路被加宽, 桥梁北端的石板就被水泥抹 平了,现在桥面只能看到 18块石板和4块长条石。
洞桥的历史
在城东街道洞桥村新桥路,一座桥梁在洋岙河上跨过,桥上人来 车往,十分热闹。两侧桥栏均写有“洞桥”两个大字,但许多人不知 道,这座桥并非老洞桥,真正的老洞桥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被拆除。老 洞桥与新洞桥所在的方位不同,老洞桥曾横跨如今的洞桥头6号和新 桥路261号,是当时定海城区出东门的要口。老洞桥为拱式石桥,因 桥拱似洞而得名,具体建成年代已不可考。老洞桥桥身总体造型比较 大气,桥面有阶石,桥身还刻有桥名和建桥时间,石质桥栏上还雕有 16只狮子。桥旁至河边有石阶,作为当时的码头,可供人上下行走, 也曾有许多船只在附近停泊。
状元桥的历史——最有名气的桥
状元桥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民间的名气却是非常响亮,直 至今天一些老定海人还愿意用状元桥来称呼新一百附近东、西大街这 片区域。 这是宋熙宁年间县令王阮出面由民间集资在原张家闸旧址上兴建的, 也称市桥,原址在横塘弄口与竺家弄口之间,连接东、西大街。状元 桥为石砌拱桥,两端各有十七级台阶。桥上镌有“人从石上行,状元此 时生”句。后明洪武年间,住桥边张宅的张信状元及等,市人又镌刻 上“天开文运,石著谶符,张公应魁,启我后儒”之桥铭。民国20年 (1931)邑人潘尚林捐资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长5米,宽4.5米。1969年 建人民中路时拆除。
定海古桥介绍
四城门护城河(旧称濠河)上的桥始建于1278年,原 是吊桥,分别为东美桥、南珍桥、西安桥和北宝桥,这4 座桥在1922年后改建成石桥。 南门外有观音桥,北门外有义桥,东门有文彩桥(马河 桥),还有青云桥。东门外有洞桥等。西门内有花园底董 家桥、西大街的将军桥和将军桥东南面的陆家桥。 定海保存至今的清代时所建桥梁不多。 1982年全国第 一次文物普查中有石梁桥13座,即:干石览凤鸣桥、衍仙 桥、张家桥、兴隆桥、虹桥,小沙伏龙桥、甩龙桥、兴隆 桥、寺岭桥,大沙卧龙桥,双桥南山继思桥,甬东大溪桥, 马岙长春桥等。在这些遗留至今的古桥中小沙镇的甩龙桥、 寺岭桥,马岙镇的长春桥,双桥南山的继思桥都具有一定 的历史价值。
寺岭桥——最巧夺天工的桥
寺岭桥也称寿岭石拱桥,位于 小沙光华,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单 孔石砌拱桥,其桥身长达20米,是 定海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它 架于山体的凹陷处,利用拱力作用 依岩而垒,实属海岛上罕见。 它地处古驿道支线,是古代定 海城区通往马岙、小沙的必经之地。 寺岭桥的桥面用碎石呈拱形砌筑。 其间未用任何粘固物,全凭力学结 构支撑,建筑工艺极为复杂,桥面 上铺垫土石,巧夺天工,经久不坏, 用此工艺建桥,是古代桥梁建设的 一大特色 ,现在像寺岭桥这样保存 完好、规模较大的石拱桥在舟山地 区比较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