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对象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对象的性质
《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矛盾性是由中学政治课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之所决定的。

中学政治课作为中学教学计划的课程,具有其他各门课程的共性,即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时间、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

同时,他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特殊矛盾是教师所传授的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行为状况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

中学政治课教学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手段,所做出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正是这一这一特殊矛盾规定了《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独特的研究对象。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对象的规定
1、时代背景: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内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环境)等,对中学政治课教学带来的影响与提出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一点是总结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另一点是政治课设置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设置中基本要求。

3、基本原则:主要探讨确立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中学政治课的若干基本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基本要求。

4、教学过程: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基本环节及其分类,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正确处理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系等。

5、教学形式:研究中学政治课有哪些主要教学形式,在中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教学形式,在每种教学形式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教学手段:主要研究中学政治课教学手段的类型与功能,中学政治课教学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中学政治课现代教学手段及其发展趋势。

7、教学方法:其一是研究中学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等方法;其二是研究政治课新教法的创新。

8、教学评价:研究政治课教学评价的总体要求,政治课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

9、教材分析:研究初中、高中各年级教材的主要内容,初中、高中各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以及初中、高中各年级的教学方法的选择。

10、政治课的教学科研活动:研究中学政治课教师为什么要进行科研活动,如何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基本职能
一、阐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1、阐明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现行政治科教才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准》的规定,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接受能力,分别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品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知识教育。

第一,心理品质教育
第二,法律常识教育:以宪法为中心,以“国家与法律”和“公民与法律”为两大板块的内容体系。

第三,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一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二是了解我国目前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阐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经济学常识教育:关于经济学常识的基本观点的教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

第二,哲学常识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政治学常识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我国的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

二、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三节:学习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意义
二、学习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方法
1、根本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2、具体方法:
第一,联系实际法
第二,调查研究法
第三,实验研究法
第四,总结经验法
复习思考题:
1、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为什么要学习中学政治课教材教法?
4、学习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中学政治课的课程设置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
一、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
第二阶段:十年“文革”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严重破坏
第三阶段:1977——2000年政治课教学恢复与改革
第四阶段:2001年起进入新课程改革时期
二、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1、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2、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一,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第二,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思想实际。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
1、改革过程
(1)、80年代对政治课的改革
(2)、90年代对政治课的改革
3、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动因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第二,素质教育的推动
第三,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推动
第四,世界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推动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
三、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为要求
四、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依据
1、当今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2、国内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一,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二,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实施素质教育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2、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首先,依据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形成本学科的素质观。

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安排上,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传授,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最后,在教材的设计和编排上,要体现出适应素质教育的特点。

二、适应中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
1、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和认知特点
(1)、当代初中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和认知特点
第一,当代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生一般处于11—15岁的年龄阶段,即处于有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时期。

与小学阶段比较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身高体中增长迅速
第二,体内器官机能增强
第三,第二性正开始发育
初中生生理的迅速变化,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初中生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感觉和知觉迅速发展
第二,思维能力迅速提高,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
第四,情感热烈但不深刻、稳定
第五,理想具有模仿性,属于具体形象思维
上面讲到的都是当今初中生的优点,但是今天的初中生也存在一些弱点。

例如任性、倔强、虚荣心强、在穿戴用等方面互相攀比,甚至有一些中学生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失误,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第二,当代初中生的思想特点
1、接受能力强,辨别能力弱
2、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3、求知欲强,目标模糊
4、兴趣广泛,转移很快
5、爱玩好动,控制力差
(2)、当代高中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和认识特点
第一,当代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15—18周岁的年龄阶段,即处于青年的初期。

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生生理发展总的特点是趋于稳定和成熟。

主要表现在:
第一,身心发育的速度减缓,趋于平稳。

(体重、身高、体形、骨骼、肌肉、力量、体内器官)
第二,性生理机能趋于成熟。

(第二性正得到充分发育)
第三,神经系统的发育趋于完善。

(大脑的机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

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趋于平衡,特别是内抑制机能逐步发育成熟。

高中生生理发展的上述特点,对心理发展产生者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闭锁性、波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思维发展方面,由于高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越来越多,他们的思维开始由经验性的抽象思维相理论性抽象思维急剧转化,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大增强(开始独立思考观察分析社会问题,不轻易相信他人。

但具有片面性、对问题的看法常常过激或偏颇。

第二,在情感方面:随着身体发育特别是性生理机能发育成熟,高中的情感逐渐趋于深沉和稳定。

(他们已经萌发了爱情、但表现具有两重性即奔放、闭锁)
第三,在意志力发展方面,高中生意志的自觉性增强,以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不感兴趣的困难的学习问题上,以能开始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来支配自己的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表现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奔放性和顽强性。

意志力得到了较大的锻炼和发展。

第四,在理想发展方面,高中生以能讲众多的杰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学识、才能综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性形象。

第二,当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认识特点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多,身心发展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

因此,与初中生相比,除了具有上述共同特点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敏锐,关心国内外大事,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但辨别能力不强。

第二,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但不深刻、观点片面。

第三,有较强的竞争和参与意识,但目的不明,信心不足。

第四,追求民主自由和法制,但理解前深刻全面。

第五,在思想道德方面,他们善于接受新的东西,但是缺乏道德方面的责任感。

2、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要适应中学生生理、心理、思想和认知特点
第一,在知识体系上,应由浅入深,有易到难。

第二,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政治课功能的针对性。

复习思考题:
1、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有哪些经验教训。

2、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4、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动因。

第三章: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着重规定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一般性要求,它比教学理念更具体化,又较教学方法更一般。

第一节:确立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依据
一、客观依据
1、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般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是由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决定的
第一,教学内容有很强的综合性、拓展性。

第二、教育目标以德育目标为首位,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育和技能培养,而其他学科则是以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为主,渗透德育。

(3)、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和要求。

2、中学生的实际
所谓中学生的实际,主要是指中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1)、这是由中学生在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

(2)、这是由中学生的实际对他们的发展和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作用决定的。

第一,中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思想发展的外部条件,并因此对中学政治课教学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

第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中学生主观世界发展的内部生理、心理基础和机制,教学设计是否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决定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3、与教学过程相关的客观规律
与教学过程相关的客观规律包括教学过程规律、认识规律和学习心理规律,任何学科教学的原则都必须遵循这些客观规律。

二、理论依据
1、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
4、人类教学实践经验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1、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含义
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中学政治课教学既要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思维是核心)等认知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水平等非认知能力,并使它们相互促进。

第一,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有智能性。

第二,中学政治课教学更要有思想性。

第三,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把智能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

第四、正确理解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含义,有必要了解与其紧密联系的两个教学原则。

2、贯彻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重要性
第一,贯彻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二,贯彻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人的能力要素内在联系的客观要求。

第三,贯彻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3、贯彻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第二,认真专研教材内容
第三,科学设计和实施体现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性与现实性统一
1、理论性与现实性统一原则的含义
理论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原则,是指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要切实做到把对政治学科知识及其所要求的价值取向的教学,与对现实及其要求的观察分析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掌握理论与发展适应现实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二者融为一体的过程。

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有:
第一,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有理论性
首先,这是由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中学政治课教学目标决定的。

再次,这是由智育和德育过程的规律决定的。

第二,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有现实性
中学政治课现实性非常鲜明突出,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突出的现实性。

其次,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突出的现实性。

再次,社会现实环境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影响最为明显突出。

第三,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把理论性与现实性统一起来。

第四,正确理解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

需要弄清与之相关的几个普遍教学原则的关系。

(1)、关于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关系。

(2)、关于与深入浅出原则的关系。

(3)、关于与启发性原则的关系。

(4)、关于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协调原则的关系。

2、贯彻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的重要性
第一,贯彻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运用和体现。

第二,贯彻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第三,贯彻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是智能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深化和要求。

3、贯彻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找准学生的达标障碍。

第三,放眼学生现实生活,优选符合教学需要的现实材料。

第四,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

其一,强化现实材料引人思考、激人争论、给人启发、长人见识的作用,淡化其简单的例证作用。

其二,强化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提炼、服务作用,弱化教师的讲解。

其三,隐蔽控制意图,自然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欲望;循序渐进,低入高出,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最后,目标实现完善,防止只重认知,忽视能力和素质。

三、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
1、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的含义
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是指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各个方面,要围绕提高教学实效这个根本出发点,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有创新性。

主要体现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特别需要创新:
首先,这是解决政治学科自身建设中的矛盾和树立学科新形象的需要。

其次,这是由政治课的使命决定的。

第二,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必须服务于人,服务与教学实效。

第三,正确理解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需要分清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区别。

2、贯彻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的重要性
第一,追求教学创新是教学与时代同步的要求和体现。

第二,追求教学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保证
第三,追求教学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3、贯彻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二,教师要把勤奋工作与热爱学习结合起来
第三,要把创新与求实统一起来。

三个教学原则的关系可以作如下表述: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是出发点和归宿,“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和“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是手段和途径,它们服从于、服务于“智能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第三节: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要求
一、强化理论学习
1、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第一,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第二,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才能不断焕发中学政治课教学原则的生命力。

第三,不断学习新理论,是恰当运用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必要条件。

2、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应该学习的主要理论
第一,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再学习。

第二,强化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三,强化教育学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

第四,强化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

二、深入了解实际
1、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必须深入了解实际。

深入了解实际包含三层意思:要了解实际;要真正把握实际,突破现象,深入到本质;要不断地了解日益变化的实际。

第一,深入了解实际,是正确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要求。

第二,深入了解实际,是正确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

第三,把深入了解实际和遵循教学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是突出政治课教学特色的需要。

2、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要深入了解的主要实际
第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举措
第三,国内外社会发展状况
三、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就是造就和养成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
维和新办法的思维品质和特征。

1、中学政治课教师贯彻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必须培养创新思维
第一,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这是实现教学价值的内在要求。

第三,这是发挥教学原则作用的必然要求。

第四,这是由于中学政治课的特点决定的。

2、充分利用现实有利条件,培养创新思维。

具备创新思维,即具备创造性。

而创造性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

它需要生长环境。

政治课在这方面的优势在于:
首先,国家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其次,教学实践是铸就创新思维的可靠基础。

最后,日益丰硕的教育教学理论成果为创新提供着越来越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永远不要满足于已有教学效果。

第二,循序渐进,从我做起。

第三,走研究型教学道路。

第四,努力扩大知识面。

第五,学会逆向思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学基本原则?
2、确立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原则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简述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内在联系?
第四章: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理论
第一节: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理念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理念
(一)、课程理念的含义:
课程理念具体是指人们关于课程地位与功能,目表与价值,实施与评价等思想观念的总和。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初中学段课程理念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高中学段课程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理念
1、树立科学的教学过程观
第一,认为教学过程是关注人的过程。

关注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理念。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1)、关注每一名学生。

(2)、用心去关心每一名学生。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