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实践性(最本质)、科学性、阶级性(或革命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 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3.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一、哲学基本问题
1)定义: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
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嘴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2)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
神何者谁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划分的派别和观点:对于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
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对于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任务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不可知论任务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二、哲学史(近代)近代大哲学家学派的观点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基本形式
根据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的本原
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形
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

其代表人物有拉美
特利、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
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
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
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门格尔、帕累托、希克斯。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法);6.“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德);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
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1.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2.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
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四、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1)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人的感觉而存在,又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义:1. 它指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划清了与唯
心主义的界限;2. 它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划清了与不可知论的界限;3. 它指明了哲学的物质定义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

五、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
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世界又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而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在性;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六、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

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

其二,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其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否认运动夸大静止,是形而上学世界观、绝对主义不变论;否认静止夸大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七、联系和发展的定义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指事物具有新陈代谢式的变化,也就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八、质、量、度定义
质: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质和量的统一,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九、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
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起质变;
3、质变与量变是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
变;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十、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及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是指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一
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基本类型: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时间(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决定认识:来源(直接、间接经验)、动力、标准、目的(指导实践)
(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面→推动,错误→阻碍
2.先验论、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他们根本否认外界事物为感性经验的泉源或根本拒绝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认为经验只是纯主观的东西,是由人的内省的体验(人的内部心灵活动)产生的,并把这种主观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对象,否定理性认识。

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

3.(马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与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⑴、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
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

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
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4.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定义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5.认识发展过程(两个飞跃)
(1)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中的第一次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发展,并变成物质力量来改变世界。

补充: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认识过程是反复的和无限的。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定义与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或正确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具体表现
含义: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具体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生产力定义、结构
定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结构(三要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4.生产资料的定义、结构
定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的经济关系
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5.国家的起源、实质
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实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6.人民群众的定义,创造历史的作用
定义: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作用:(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历史人物的含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含义: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时间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正确评价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

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2)阶级分析方法。

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为历史人物的作用收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

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产生及本质
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商品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但从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后者决定前者)
(二因素)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二者对立统一。

(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着便是劳动的二重性。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

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3.货币(商品交换的媒介):
1)定义: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其价值由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于是便产生了剩余价值,进而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2)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源泉
剩余价值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3)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用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