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有人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于中华大地,各地区、各民 族文化差别不大。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 (1)中华文化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 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 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 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 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 主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积极成分。 (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 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 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 的不竭力量之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易混比较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源远流长 侧 重 区点 别 表 现 联系 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 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 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 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未 中断过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博大精深 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 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 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 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表现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特别提醒中华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 烂的中华文化。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表现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 并行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 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 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 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国人民勤 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创造力的生动 体现 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思维拓展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 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源于社会,既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 承载独特民族传统。它既包括文学,也包括书法、绘画、剪纸、舞 蹈、武术、戏曲、篆刻等艺术。它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 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 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共同原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 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 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 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二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 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多元一 体的特征。 (3)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 性。 (4)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对于这一表现,要从文学艺术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科学技术 的地位、作用、特点等方面理解。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对于这一表现,则要从区域文化的成因、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 及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理解。
知识点一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区域文化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
Leabharlann Baidu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 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 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 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误区警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并不是说其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 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学艺术 地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 位 中占有重要位置 历史辉煌而悠久、内 特 涵丰富而绚丽、风格 区点 鲜明而独特 别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 作 生活、展示人们的精 用 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联系 科学技术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之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意义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 包容性,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它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 荣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思维拓展图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 进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 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 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 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 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 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审设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问题指向 是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审材料材料包含三条有效信息:一是中国古代、近代对海洋文化 的认识;二是西方对海洋文化的认识;三是当前我国对海洋文化的 主张。 定思路本题要求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为树立正确海 洋意识提出几点建议。可首先答出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然后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应如 何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即与其他民族文化如何求同存异、兼收并 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