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小议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班级:572班学号:姓名:XXX)
内容提要: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有了这个统一标准,语言所负载传达的信息才能被人们所共同认识,反之,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相互交际就会发生困难。

关键词: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规范标准
正文: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问题是1955年正式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58年了,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一例外地都遵守着一定的规矩,自然之道、人类社会之道已不言自明,我们的语言学领域当然也有自己的规矩。

但与其他领域相比,语言学领域的规矩似乎最复杂、问题最多,于是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也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汉语规范如果
不推广普通话,书面语不规范化,那么必将给社会的信息化设下种种障碍。

规范化就是为了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建设的发展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现代汉语规范标准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1)五六十代,颁布了以下几项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和规范:全国人大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使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有了现代化的拼写、注音工具,使汉语的罗马字母转写有了国际认叫的标准;国务院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批准发表了《简化字总表》,使汉字更加便于研究与应用;XXX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第批异体字整理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

(2)8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了系列语言文字及其在方方而而运用的规范和标准,主要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信息处理用GB.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GB.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GB.1字符集汉字字序规范》《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第批异形词整理表》《GB .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等。

(3)为满足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国家语委及其前身XXX
与其他有关部门合作,制定了些社会急需的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如制定发布了国家标准《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及其辅助集;积极参与并主导了国际标准“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IS)的研制工作等等。

从前80%以上的人口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及文化方而取得了巨人的成就,这为现代汉语的规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特别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形势发展迅猛,名牌商品占领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势头愈来愈大,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涌向东南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交往明显增多,方言分歧、语言隔阂问题凸现出来,此外,海外留学兴起,大批大批的学子赴我国研究,研究中文、使用中文的范围愈来愈广,汉语已经趋向一种国际化的形式。

推广普通话,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呼声更为高涨。

语言规范化是语言的使用者一人类的一种自然需求,一提到规范,好像是硬加于语言的,其实它是与语言本体共生的。

例如,从群体角度而言,只要大家都要说要写,就自然要发生说和写得正确与否的问题。

为了交际的成功,正确的要纠正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则向正确的看齐,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行为。

语言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其他诸如道德、意识、
风尚等等社会现象一样,是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的自然表现。

而由于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工具的这一本质,又使得语言运用标准的趋同性带有更多的必然因素,使操同一语言的社会集团人人羞于与周围他人为异。

语言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希望彼此之间能够顺畅地表情达意的必然需求,所以语言规范化就像喝干净水、吃干净食物一样,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自然之举。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存在的问题
然而纵观我国的现代汉语规范化形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些小尽如人意的地方使用语言文字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地表情达意。

环顾左右,各类报刊、图书错字连篇、广告文理不通以及广播电视主持人读错音的现象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从政府机关到传播媒体,从文学作品到影视歌曲,从广告用语到流行口语,从网络世界到街头巷尾,凡此种种,无不令人休目地存在着。

在这里,笔者以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概念为基础,谈一谈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看法。

(一)语音标准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北京语音”指的是北京音系,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小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

如“太好了”北京土话说“武好了”,“多少钱一斤”北京土话说“多儿钱一斤”,类似土音在普通话中都予以舍弃。

对于北京话
中的大量轻声词、儿化词,普通话只吸收了其中有一定意义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

针对由于多音字带来的异读词运用混乱现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了普通话异读词的发音。

其他多音多义字在小同词中的发音、轻声、儿化、词的轻重音格式、语调等都仅有约定俗成的规范,重要的体现在权威工具书中,还没有国家成文的规范。

有一个故事,讲一个穷教书先生到外省去教书。

东家跟他说这里的饭菜是天天吃“红苕”。

教书先生听天天吃“红烧”,以为不是红烧鱼就是红烧肉,很高兴,一口答应了。

可是几天过去了,只是天天吃“白薯”。

先生去责问东家,东家说:“不是说定了天天吃‘红苕’嘛!”那个年代没有推广普通话,更没有规范化一说,教书先生只得自认倒霉,吃哑巴亏!这个故事就牵涉到语音的规范化问题。

如果人人都说普通话,人人都使用规范的语汇,这样的误解就不会发生。

这是非常实际的间题。

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到南方,甚至从这一个县到另一个县,从这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如果说话都互相听不懂,怎么办事,怎么生活呢?
语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正如XXX在《苟
子·正名》中所说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可是在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天下第一才子”XXX居然把汉朝、XXX的“盛极而衰”读成“盛报而衰”,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读成“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可能已超出了读音的范围了,好在人们都知道,此“XXX”非彼“XXX”也,也就一晒了之。

更有甚者,社会上一段时间“谐音”泛滥,竟成“邪音”,误导了不少少年儿童,例如,某妇女卫生巾长把“心血来潮”谐成“新血来潮”;某饭锅的广告把“大吃一惊”谐成“大吃一斤”,某药店把“刻不容缓”谐成“咳不容缓”,把“专心致志”谐成“专心治痔”,把“难言之隐”谐成“男言之隐”,把“弹指一挥间”谐成“痰比一挥间”;某制氮机广告把“一旦拥有,别无所求”谐成“一氮拥有,别无所求”,某手表广告把“一代天骄”谐成“一戴添骄”,等等,不胜枚举。

把汉语的词语、成语糟践得一塌胡涂,想起都后怕。

(二)词汇规范
但是在我们身边,有写人为了标新立异,为了与众不同,偏偏自以为是地“创造”一些另类的“新词”。

在杭州,不少店铺曾冒出一些怪七怪八的店名,如一家酒店冠名为“南霸天”,一家娱乐城自名“XXX”,其他诸如“帝国娱乐宫”、“夜猫子餐厅”、
“魔鬼酒家”、“丫头咖啡厅”等等,也在街头露而。

不少市民认为,这些不文明的词语给人很坏的印象。

有人说,既然“南霸天”都出来了,会不会再开几家“座山雕”、“XXX”呢?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虽说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某种滑稽影响的效果,但是负面影响还是远远的大于正面影响,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天津市曾有一家俱乐部,地处市中心,经营餐饮娱乐。

开业时,取名为“XXX地”,明眼人一看,即知其谐音骂“他妈的”。

起初,店家满以为取这样一个店名,必定会起到轰动效应,带来生意兴隆,结果适得其反,遭到舆论的谴责。

不久,便悄然停业,店主不辞而别。

因此,规范词汇的使用,在公共社交场合使用文明词语,也是语言规范化的一项重任。

(二)语法规范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语言,是以现代汉语日语为基础,颠末加工提炼的书而语,它反映了汉语的现代而貌,同时又代表了汉语开展的方向。

XXX曾举办一个活动,名曰“评选十位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

这是一个有歧义的短语,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是只要有“十位观众喜爱”,这位“节目主持人”即可当选,那有多少啊!二是在一定范围内评出“观众喜爱的”“十位节目主持人”,这才
是XXX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因此,这一活动就应冠名为:“评选出观众喜爱的十位节目主持人”,这才能名至实归。

与此同时,对于语法原则存在着一些争议:如:“恢复疲劳”在50年前用的人不多,对这种用法持肯定意见的人也不多,后来用的人越来越多,逐渐以为常,对这种用法的肯定意见也同时变多了,并有了合理的解释。

XXX便对“恢复疲劳”的用法从理性上明确地加以了肯定:“有人说,这个话不合逻辑,‘疲劳应当消除,怎么倒要恢复它呢?’话不能这样说。

……‘恢复’是‘失而复得’的意思,跟‘逃’字本身就含有离开的意思一样,但是,‘恢复疲劳’可以解释为把身体和精神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这种观点是对具体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判的具体体现。

从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我们在日常糊口中存在着人量的使用汉语言不规范的征象,而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给人们日常的交流与信息的精确传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社会语文生活日趋活跃的今天,我们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必须要适应变化的现实,紧跟信息化步伐,加强对各种语言变异现象的动态监测和科学研究,本着随俗雅化、不断优化、有利于语言文字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原则,采取灵活务实的规范策略和措施,确保语言文字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笔墨法[z]。

2001年10月31日第九届XXX第十八次会议经由过程.
[2]XXX.论汉语言笔墨规范化[D].XXX,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