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秋天的思念》教案1一、教学目标主要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做到文通字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用表格比照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能正确分析文章中的动词,形容词使用的效果,提高鉴赏文章的力量。

同时目标:能分角色表演,体会不同的人物心理能体会出文中传达出的深深的母爱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依据字形,学会分析字的读音和含义,如文中的“憔悴”“瘫痪二2.线索是贯穿全文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构造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对象。

找出文章中的线索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应学会如何找线索,分析线索。

如本文的线索“看花”。

三、教学过程比方:a、可是我却始终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知我,她经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7、有没有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痛苦味道的,请补充说明?8、这些苦痛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苦痛,还有一点,就是病人糊涂地知道她离死亡更近的苦痛啊。

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

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答复落脚点就在“为了儿子着想”)(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儿活二1、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1)比方一一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学生说到这里,教师就抓住这一“挡”,追问,拦住的毕竟是什么?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拦住的不是窗外“涮涮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小结:母亲的爱好英勇!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2、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一、质疑导入1、质疑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秋天的怀念》,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自由述说)预设:谁怀念秋天?(板书:史铁生)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秋天吗?除过秋天,还怀念什么?2、问题梳理从课题质疑入手并对提出的问题梳理,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

二、第一次看花1、通过预习,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知道了什么?预设:课文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

小结:同学们关注到了本课的两个主要人物——(生)儿子、母亲。

板书:儿子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儿子?你能从文中拎出一个词吗?(瘫痪、暴怒无常)板书:暴怒无常2、儿子的暴怒无常都表现在哪里?请从第一段中找找,画出这样的句子。

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补充,深入人物内心21岁,生如初阳,却双腿瘫痪!如此的噩运,谁能承受?!史铁生后来曾写过一篇长文章,记录21岁时的命运重创,文章的名字是《我二十一岁那年》,谁与老师轮流读读:课件出示(配乐)那时(十九年前)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的让人伤心就是了。

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

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等奖

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等奖

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等奖1、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主要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做到文通字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用表格对比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能正确分析文章中的动词,形容词使用的效果,提高鉴赏文章的能力。

同时目标:能分角色表演,体味不同的人物心理能体味出文中传达出的深深的母爱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根据字形,学会分析字的读音和含义,如文中的“憔悴”“瘫痪”。

2.线索是贯穿全文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对象。

找出文章中的线索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应学会如何找线索,分析线索。

如的线索“看花”。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披情入文。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三)揣摩字词,走近人物。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五)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六)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二)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三)背诵语段,丰富积累。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四、课后思考1.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文中“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说说你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

4.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5.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情感。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感恩亲情、友情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秋天的景色,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讨论作者对秋天的情感。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温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欣赏。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邀请学生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篇1谈谈我的设计思路(一)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学习引领者: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吴煦1、从价值引领的角度去把握文本的灵魂史铁生在他的访谈录中,说“其实人生的一切事,都是与困境的周旋。

”母亲对史铁生的爱和帮助也是想让他明白,病既然生了,就该直面现实,要战胜困境,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但这位母亲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点滴的言行累积。

这样伟大的母爱,却要细细地品味。

那么读,是最好的诠释。

也只有静静地、沉浸其中的读,才能体味出母亲为儿子呕心沥血的爱。

这爱让史铁生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

尽管这句话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可是文中的菊花分明已透视出了蕴含的内容。

因此动情地咀嚼这句话,使我们被母爱及史铁生的坚强深深地打动了。

而这堂课,我主要就是通过作者病的痛苦和后来坚强的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灵魂所在。

尽管这其中价值观的建构不是一堂课所能做到的,但我希图通过学生反复朗读体悟文的魂。

遗憾的是我入情,学生并不入情,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影响了学生的认识,朗读的味并没出来。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疏理文本的脉路中国的历史源源流长,中国的文化也应承了历史的光荣,一直为国人所骄傲。

慈母、孝子,是我们所推崇的文化辉点。

母爱在这篇文章是不言而喻,时时刻刻都闪现着感动的光芒。

我又是通过多少次的朗读,进行疏理,从文本到字里行间内在的意义:比如暴怒句:将疾病的本身的苦,引向对生命本质意义否定的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悲痛欲绝;再如菊花句:从对菊花的美的欣赏感悟到人生的精彩,从生命力的绽放领悟到母亲给予他动人心弦的爱。

这是我在预设时努力希望做到的,当然,如果我能有时间将史铁生的其他文章比如《合欢树》、《关于庙的回忆》中写母亲的段落穿插其中的话,学生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母亲之间,那荡气回肠的亲情。

3、从感性复活的角度去体悟文本的情怀感性,是学生本已有的东西。

今天的文章讲述的是母亲的爱、儿子的思,那老师就应当激活,唤醒和调动这本有的感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直觉、潜意识去触摸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去领会、把握文章的脉动和心跳。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景象,认识秋天的气候特点;2. 学习秋天的英语词汇、句型,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3. 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并写出一篇简短的英语短文。

二、教学内容1. 单词:autumn, leaves, cool, harvest, pumpkin, maple, acorn, chestnut等;2. 句型:It's cool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yellow and fall. I like the autumn harvest.等;3. 语法:本课主要是学习一些秋天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fall, turn, yellow, etc.等,同时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概括课文主旨,掌握词汇和句型;2. 语言运用法: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运用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老师让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区先预习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型,为课堂掌握重点内容打下基础。

2. 教学导入:开课前,老师播放自然声环境音乐,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产生对秋天美丽景色的遐想和好奇心。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地方秋天的不同景象。

3. 教学内容展示:播放课文,鼓励学生跟读课文,同时在课文中打下秋天的英语词汇和句型的基础。

4. 词汇练习:有多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

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练习册等进行词汇练习。

5. 语言运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来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和回忆。

6. 课后练习: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在授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都能够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创作;2.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在课堂上流利使用所学知识;3.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一.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作品。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秋天时节,对逝去母亲的深深怀念,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但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激之情可能不够明显。

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深沉的母爱和对生命的思考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母爱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突破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文章或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对母爱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如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秋天的怀念》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

2.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述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互动提问: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的相关资料,如课文译文、作者介绍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亲情主题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2. 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计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共有45分钟。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3.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掌握文中“瘫痪”“憔悴”“诀别”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o理解母亲的形象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o赏析文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教学难点o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 分钟)o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

2.作者简介(3 分钟)o简要介绍史铁生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3.初读课文(12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o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如“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nòng)”等,讲解读音和词义。

o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4.整体感知(15 分钟)o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文章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些事?o小组讨论,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o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5 分钟)o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重点字词的含义和文章的主要情节。

2.精读课文(15 分钟)o学生分组研读文中描写母亲的段落。

o小组讨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o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句,如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体会母亲的形象。

3.情感探究(10 分钟)o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o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绝望到逐渐坚强的心路历程,体会“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

4.课堂总结(5 分钟)o总结全文,强调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

o鼓励学生珍惜身边的亲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5篇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5篇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5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1一、说教材《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选自语文S版第三单元“温馨的记忆”板块,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那是因为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身体发烧,高位截瘫。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纵观作者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诗篇。

本文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二、说学生及教学目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三个维度:1、知识与能力: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读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体悟母爱;难点在于通过从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

四、说课时两课时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贯彻“以读为本”,启发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读:读题解题,披情入文。

在简介史铁生的生平后,出示他在《合欢树》中怀念母亲的一段话:“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思念》说课稿篇1上午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思念》。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七个方面开头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秋天的思念》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思念母亲的回忆性散文。

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生前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用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我们诠释了宏大母爱的内涵。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力量和理解力量,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在把握母爱这一主旨的根底上,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能在阅读中能体会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以及作家史铁生;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瘫痪、暴怒、寂静”等;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理解关键句子“好好活”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如何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宏大的母爱;有感情地朗读,探究三次看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宏大而无私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学会喜爱生活。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单元单元目标要求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留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根底上,体会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感悟宏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好好活”等的关键词句,并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人间真情,学会“好好活”。

四、说教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忙学生学习,我预备采纳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2、争论法3、点拨法五、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预备采纳以下学法:)1、总结归纳法2、合作探究法六、说教学过程(35分钟):(为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我预备用1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 秋天的怀念 优质 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 秋天的怀念 优质 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怀念之情,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重要句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受秋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景色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预习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标题《秋天的怀念》,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特点和他们对秋天的感受。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然后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句子。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b. 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意思。

c. 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景色。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全班分享他们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怀念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预习导入、阅读理解、小组合作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通过展示与分享环节,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堂活动。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交流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活得热烈而辉煌。

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但仅是母爱还能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秋天的怀念》教案1一、教学目标主要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做到文通字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用表格对比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能准确分析文章中的动词,形容词使用的效果,提升鉴赏文章的水平。

同时目标:能分角色表演,体味不同的人物心理能体味出文中传达出的深深的母爱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根据字形,学会分析字的读音和含义,如文中的“憔悴”“瘫痪”。

2.线索是贯穿全文能够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对象。

找出文章中的线索能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应学会如何找线索,分析线索。

如本文的线索“看花”。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披情入文。

简介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朗读课题,突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达到文通字顺。

(三)揣摩字词,走近人物。

1.学习生字“瘫”与“痪”,由字至词,将“瘫痪”与史铁生内心的痛苦联系起来。

2.学习生字“憔”与“悴”,由字至词,将“憔悴”与母亲内心的痛苦联系起来。

3.“憔悴”的母亲面对“瘫痪”的儿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师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第一次第二次母亲的话“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的情况暴怒无常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的表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3)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对文章的审美价值缺乏认识,需要通过对比、赏析等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对比其他关于母爱的文章或作品,分析《秋天的怀念》的审美特点,如语言、情感、意象等。
(4)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学生可能对家庭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来强化;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文化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举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
(3)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总分总结构,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举例:让学生画出课文结构图,展示并解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生字词:瘫痪、截肢、熬、絮、沉寂、烂漫、翻动;
(2)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线索,回忆了母亲关爱作者的点滴往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3)文章主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生命的顽强与勇敢;
(4)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第一部分描绘母亲的关爱,第二部分抒发对母亲的怀念,第三部分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伟大。散文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秋天的怀念》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词语:秋天、怀念、清晨、清凉、空气、悠远、思念、树叶、枫叶、满山。

(2)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秋天,是一个怀念的季节;清晨,清凉的空气中弥漫着悠远的思念;枫叶,满山的枫叶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怀念。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到秋天的怀念之情,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学会怀念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珍惜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的大意。

2.体会文章中秋天的怀念之情,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学会怀念美好的回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珍惜自然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
1.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秋天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一下秋天的感受。

2.让学生读课文,并做简单的讨论,了解课文的大意。

(二)归纳概括:
1.让学生结合课文,归纳出秋天的特点,总结出秋天的怀念之情。

2.让学生思考,秋天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去珍惜美好的回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

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4、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纳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内心怨她:“我理解您的失望,我理解您的离开,但您总要捎个信儿来呀,您不明白我们会牵挂您,不明白我们是多么想念您不?”但就连如此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明白她在特别远的地方,并不明白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

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走进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

1、史铁生虽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终走出了人一辈子的困境、看完视频,说说史铁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
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
1.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
气语调。

3.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瘫痪.侍.弄憔悴
..絮.叨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沉寂:诀别:侍弄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作者记叙了自己双脚瘫痪后,母亲强忍着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关怀爱护病残儿子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无私的母爱,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三、读课文,体会复杂的情感:
1.解题:你理解的题目的意思《秋天的怀念》是:
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

2.读完课文你的心情如何?至少用两个词来形容:
3.你感受了“我”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自责、内疚之情;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忏悔、内疚、痛悔、思念、愧疚等(板书)
4.你觉得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四、介绍作者,文本初探:
1.认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文中对“我”的描写,初步感知“我”的性格脾气以及“我”的背景。

原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2.介绍作者情况:
当代作家,1951年出生。

北京人。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到延安插队落户。

1972年因一场大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在北京新桥工艺美术加工厂工作,1978年开始文艺创作。

1979年陆续发表作品。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

五、品味语言,读懂母爱的深沉: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语言的品味中感悟母亲深沉的爱。

1.问题设计一:不足千字的质朴叙述,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请细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对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品味其妙处。

(学生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初步学习赏析。


例如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悄悄地”,副词的运用,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偷偷地”,副词,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例如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抓住这一“挡”这个动词,追问,挡住的究竟是什么?
实际是母亲像一扇门一样,挡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飘落的树叶,而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例如3:“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神态描写,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母亲的爱好细心!)
例如4:“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急切的心情,母亲的爱多么急切)
例如5:“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过来、“抓住”、“忍住”等,这一系列动词,表现出母亲坚定、执着、深沉的爱。


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中体会母亲深沉执着的爱,并有感情朗读出来。

小结:冰心曾经说过:“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母亲用无私的爱守护鼓励受挫的儿子,燃尽生命最后一点油火,做儿子迷途上的指引的明灯。

五、研读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
1.问题设计二: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伟大的,那么儿子呢?儿子爱母亲吗?
(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注意阅读这类语句: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2.问题设计三:“好好活”,究竟是怎么活?结合课文的这句话,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讨论,整理,发言。


小结:作者曾经沉浸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

他爱母亲,却忘却了如何去爱。

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后悔的他惟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

六、质疑:
1.问题设计四:文中多次提到菊花,请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朗读,并体会其用意。

(学生朗读,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菊花(借景抒情):
母亲最爱花,看花是缅怀母爱
菊花的高洁深沉与母爱的浓郁相似
是替母亲完成遗愿,是对母亲的安慰
七、作业:
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写一篇读书报告(1000字)。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