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徐先战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4期

徐先战(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贫困生是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就业难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提

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1-0252-01

我国高等学校自1999 年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到699 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变得非常严峻。对于贫困毕业生,这个在高校当中本身就是弱

势群体来说,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因此,贫困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

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大环境比较严峻。从2003 年到2013 年,平均每年高校毕业生约为500 万人。2013 年,达到699 万人,为历史之最。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每年日

益增加的毕业大学生人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导致贫困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另外,就业不公平现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巨大。目前,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已成为一

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的歧视,使得其在同等条件下不能找到相同的工作或者找

不到工作。严重阻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一般说来,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受教育程度较低,其家庭在社会关系、文化背景等社会资源占有量上处于劣势,再加上其缺乏必要的物质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2. 高校原因

高校培养目标不合理。当前,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培养目标也

不能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人

数众多。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都忙于兼职打工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够,在

加上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

高校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采取的措施太单一。目前,高等院校对于贫困生的帮助主要放在物

质资助和助学贷款体系的完善上,对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措施相对较少,对贫困大学生的

就业指导不足,也不能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疏导。

3. 贫困大学生自身因素

就业期望值太高对于贫困大学生就业不利。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家庭经济压力的原因和家

庭对其出人头地的期望。读完大学之后,就业期望值往往偏高。不少贫困大学生把目光瞄向工

作稳定、待遇较高,而又轻松舒适的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去基层、边远地区的艰苦行业就业。

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差是制约其顺利就业的瓶颈。大部分贫困毕业生来自农村,为了缓解

家庭的经济压力,课余时间忙于兼职打工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学期间,由于经济能力不足,对于计算机操作水平、英语运用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

中处于劣势。

心理问题严重阻碍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生不仅承担着家庭经济困难的负担,还要面对大

学生活中来自周围的同学、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自卑、自闭、孤僻等心理问题,

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缺陷使得用人单位对其望而却步。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完善国家和社会对贫困毕业生支持体系

国家和社会应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和配套机制,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消除

由于政策不到位给贫困大学生带来的系列隐患,杜绝潜在的就业不公平现象,积极引导各鼓励

贫困大学生去基层和西部工作,以实现顺利就业。

政府和各行业在招聘人才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录用程序,防止不正之风。为贫困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消除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不公平待遇。

政府还应进一步放宽各种限制政策,废除一切不合理收费,打破地区、行业、壁垒,促进贫困

大学生就业。

2. 高校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帮助指导工作

高校不仅要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还要尽力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生活和

心理等多方面的困难。想方设法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就

业费用偏高等问题。

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客观实际

出发,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高校还应尽可能消除

因心理问题给贫困生成长成才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对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的贫困大学生进行

心理疏导。

3. 贫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广泛涉猎其他知识,更应

该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要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信息收集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取得主动。

贫困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通过分析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估自

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责任编辑:辛美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