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
本文通过对“零形式”“空语类”和“空符号”三个概念渊源进行追
溯与辨析,指出“零形式”概念的使用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
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空符号”一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

“空语类”的表现形式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

在广义的视
角下,“零形式”“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在语言学上,“零形式”(zero)是指没有外部表现形式(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

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层面的不同,这个定义也有
着相应的限定与调整。

与“零形式”相关的部分概念术语——无论是形式上相似,还是方法
论上沿袭——如“零成分”(zero element)、“空语类”(或“空范畴”,empty category)、“空符号”(blank sign)等等,如不追溯概
念渊源,不分辨研究层面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概念术语混用不清。

本文旨
在对“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

一、从形态分析开始的“零形式”
“零形式”(zero)概念的运用,在语言学中渊源颇深。

两千多年前,印度语法学家巴尼尼(Pānini)就已经在语言描写、分析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我国音韵学中的“零声母”,也是运用“零形式”的典型例子。

索绪尔(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物质的符号对表
达观念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可以满足于有无的对立(索绪尔,1980:126)。

一个符号所包含的观念或声音物质不如围绕它的其他符号
所包含的那么重要(索绪尔,1980:166)。

在其著作中,索绪尔就使用
了“零符号”“零后缀”等词语分析一些词的构形。

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在《语言论》中提到了英语“sheep”一
词的单数、复数同音现象。

他指出,关于这点,印度人曾想到一个表面上
是虚构的而实际上显然很有用的所谓“零成分”的方法:在“sheep”中,复数后缀被“零形式”——即不存在的任何东西所代替。

在其著作中,也
出现了“零成分”“零特征”“零式交替成分”等词。

此外,霍凯特(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中,也出现了“零
复制”“零系联成分”等词语。

其后,国内学者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层面上,对“零形式”也作
了描述。

邵龙青(1984)将“零形式”定义为“某些语法结构含有某种语
法意义但并无与之相对应的语音标记(即‘有标记成分’)的语言现象”,将其确立为语言自身的基本要素,来说明“零形式”这一概念在汉语语法
分析中的作用。

刘文莉(1990)针对各家对“零形式”理解的不同,提出“零形式”
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跟它紧相邻的、
同形同音的结构成分;2.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Φ(零形式),即在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时用Φ标记;3.该结构成分在实际
话语中不能填补。

刘文莉将“零形式”视为“深层结构中的语义成分在表
层结构中的表示法”,并且区分了“零形式”与“省略”“隐含”的差异。

可以看出,“零形式”一词,最初是从形态分析描写开始,逐步运用
到其他研究层面的,不同学者对于“零形式”的不同定义,是建立在不同
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层面上的,突出的是“无形而有质”的特征。

二、从语义解释出发的“空语类”
“空语类”(或“空范畴”,empty category)一词,本是逻辑学术语,后来被生成语言学引入,用于指称“形式上不存在而在语义上存在”
的成分。

在生成语言学里,“空语类”要解决的是语义问题,目的是对语
言做出有效的语义解释。

①。

在生成语言学早期的语法模型中,不考虑语义,便会生成大量语法合
格但语义不合格的句子。

其后的语法模型在句法的深层结构中引进了语义
特征,但由于语义的复杂性,导致存在一个问题: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
语义关系不一致。

对此,可以设想一个“无形而有质”的成分,保留某个
结构的语义关系,通过演绎与变换,使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在语义关系上
达成一致。

在此基础上,“空语类”的概念应运而生。

从“无形而有质”的特征来看,“空语类”与“零形式”是相同的。

无可否认,在设立“空语类”的概念时,生成语言学必然受到了“零形式”概念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空语类”表现为“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使得语言系统中“零形式”成立
并对其进行描写具有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因为既然物质符号对表达观念来
说并非必不可少,那么可以假设存在着不使用物质符号进行表达的观念;
通过考察其与其他符号所包含的观念或声音物质的对立是方法依据而不是
操作原则。

因此,“零形式”是不是语言自身的基本要素,“零形式”究
竟如何确认,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空语类”是为了满足生成语言学理论的自洽性而提出的,其确立与
考察运用了生成学派的方法,即通过语迹(trace)和代用词(PRO),有
明确的操作原则。

这也是“零形式”概念与“空语类”概念的区别所在。

在句法语义的解释需要下,在理论自洽的前提下,我们亦可尝试设立“空
语类”,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什么“轻动词”(light verb)理论的出现——它本质上是“空语类”的设立,表现为零形式成分。

袁毓林(2013)对此做了更详细的解释与归纳:“‘零成分’与‘空
语类’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在形态学分析的框架下,通过发现程序而确立
的没有语音形式、但是有语法意义的成分,一般是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缀,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而完全性地列举;后者是在句法学
分析的框架下,通过评价程序而假设的没有语音形式、但是有语法功能占
据特定的语法位置的成分,可以看作是承担某种语法功能的实词性成分的
影子,因而只能确定某些结构的某些位置上存在着某种类型的‘空语类’,可以通过举例来例示但是无法完全性地列举。

”三、广义视角下的“空符号”
“空符号”(blank sign)这一概念的运用比较杂乱。

有人称之为
“零形式”,有人称之为“空语类”,还有人称之为“缺格”“空位”等。


“空符号”一词,国内最早见于王希杰(1989)《语言中的空符号》
一文。

王希杰认为:“有许多事物千真万确地存在着,但却并没有相应的
语言符号。

初学英语的人,被现代英语中的Φ(鸡)[horse(马)——
ox(牛)——sheep(羊)——Φ(鸡)——dog(狗)]惊呆了,在现代
英语中没有一个与现代汉语中的鸡等价,与现代英语中的horse——ox——sheep——dog可以并列的符号,所以只好写作Φ——空符号。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