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 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 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 敬和感激之情。关于长妈妈的六个情节: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切切察察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④令 人烦恼的规矩。 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买《山海经》。
人物 形象
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 看法 腐朽的事实。
【能力训练】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复习
黄金考点讲练测
第一部《朝花夕拾》
目录
01 作者简介 02 写作背景 03 作品主题 04 艺术特色 05 情节勾连
01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1898年改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 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 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 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03 艺术特色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②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
答题要点 ③对比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 ④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02 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10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 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 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 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但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 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南下厦门大学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 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倾注了全力,他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他在北京创 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03 作品主题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的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 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 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 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②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 如:对藤野先生简朴外表的勾勒,敬佩之情蕴含其中。至于对百草园中精细的描述,对捕鸟游戏的 复述,绘声绘色绘形,充满了诗情画意,喜爱眷念之情溢于言表。 ③对比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 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 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 恶面目;《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
序号 训练一 训练二 训练三 训练四 训练五 训练六 训练七 训练八 训练九 训练十
经典篇目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琐记》 《五猖会》 《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无常》 《父亲的病》
Hale Waihona Puke (一)《阿长与<山海经>》
情节 概述
⑤深邃的感情。
理解记忆(结合原文)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 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 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渴望幸 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反讽手法:如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用“精通时事”来讽刺清国留学 生所“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无聊的事;用“爱国青年”来反讽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 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④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 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酷爱读书,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⑤深邃的感情。 作者以强烈的情感现身说法,对青年读者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 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 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04 经典情节
类别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 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 敬和感激之情。关于长妈妈的六个情节: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切切察察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④令 人烦恼的规矩。 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买《山海经》。
人物 形象
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 看法 腐朽的事实。
【能力训练】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复习
黄金考点讲练测
第一部《朝花夕拾》
目录
01 作者简介 02 写作背景 03 作品主题 04 艺术特色 05 情节勾连
01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1898年改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 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 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 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03 艺术特色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②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
答题要点 ③对比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 ④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02 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10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 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 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 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但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 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南下厦门大学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 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倾注了全力,他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他在北京创 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03 作品主题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的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 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 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 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②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 如:对藤野先生简朴外表的勾勒,敬佩之情蕴含其中。至于对百草园中精细的描述,对捕鸟游戏的 复述,绘声绘色绘形,充满了诗情画意,喜爱眷念之情溢于言表。 ③对比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 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 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 恶面目;《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
序号 训练一 训练二 训练三 训练四 训练五 训练六 训练七 训练八 训练九 训练十
经典篇目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琐记》 《五猖会》 《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无常》 《父亲的病》
Hale Waihona Puke (一)《阿长与<山海经>》
情节 概述
⑤深邃的感情。
理解记忆(结合原文)
①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 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 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渴望幸 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反讽手法:如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用“精通时事”来讽刺清国留学 生所“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无聊的事;用“爱国青年”来反讽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 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④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 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酷爱读书,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⑤深邃的感情。 作者以强烈的情感现身说法,对青年读者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 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 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04 经典情节
类别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