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课课程研究课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选修课程研究课题报告
一、背景的提出
中国传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雷同,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
课程内容的继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培养。
因此,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成为当前中学阶段课程改革的主潮流。
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课程体系改革。
为此,把普通高中选修课作为本校“十五”重点课题来展开研究。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
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
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树立现代化的课程观念。
传统的课程观念认为,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传统的课程观念既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和效用性,也有其明显的保守性和局限性.就前者而言,它强调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对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新的、现代化的课程观念,是对传统课程观念的积极扬弃。
大体说来,课程现代化既是一个多层面、多要素渐进互动的复杂过程,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指标的价值标准,与此相应,课程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体系,不能也不应当是仅仅局限于计划化、完全统一组织化了的一批各自界说分明的定型学科课程。
在课程体系由必须有相对稳定的部分,甚至大部分是必须相对稳定的,它们承担着把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些最基础的东西交给受教育者,使他们获得人生发展的基础的任务。
选修课应当有相应的教学模式。
由于选修课的设置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发展趋势对教育的要求,它更鲜明的反映了教育必须为人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历史要求;选修课的设置对于教育主体来说,更充分地体现了民主性,它没有“必须如此”的强制意味,它尊重主体的选择,让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能够充分体味“我需要如此”的愉悦,让他们更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自己乐于掌握的内容。
因此,选修课的教学可能充分的实践主体教育思想,在主体教育思想笼罩下,设置各种引导主体深度介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自学辅导教学、专题讨论、实验实做等等,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通过选修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顺应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和推动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彭州中学,在历经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逐步发展、形成了“和谐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思想,以“教育科研”、“男子排球”、“学科竞赛”为亮点的办学特色。
多少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当我们在回顾和反思中,我们深刻思索着一个问
题,即在现有资源环境下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去适应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呢?我校的学科竞赛、男子排球其实早迈出了实践的步伐,如何把这种教学实践模式和教学实践经验做广泛推广和应用,为我们系统和全面性地探索、研究和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指明了方向。
二工作的过程
学校为达到研究的预期目的,取得预期的成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加强了计划、组织、领导、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实施严密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为课题研究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一)设立组织规范管理
为了使研究顺利进行,学校高度重视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和管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进行统筹安排。
在组织上,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指派相应研究工作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同时定期给予指导、检查和督促。
①研究课题的理论设计
②课题的研究工作的总体性和阶段性规划
③课题的阶段性、终极性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总结
④协调安排总课题组和各个子课题组内的工作事务。
⑤承担对子课题的咨询、指导、检查及督促等工作。
2、指定各类学科选修课负责人:
我校的选修课总体归纳为三类:学科竞赛类选修课,它包括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主要是知识的提高、拓宽等方面的内容;生活技能类选修课,主要针对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如《对对联,学语文》、《生活与物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等);体艺活动类选修课,如《男子排球》、《篮球》、《田径》、《中国象棋》等)。
根据选修课各类型差异设立研究小组,实行小组负责制。
各类选修课总负责人的职责和任务:
①统筹本类型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和开展等研究工作。
②统筹本类型选修课的人员调配、日常工作安排、工作监督、检查工作。
③定期向总课题组汇报开设、开展研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3、指定学科校本教材建设负责人
校本教材建设子课题组职责和任务:
①负责校本教材选题及设计、编写和规划。
②对本门校本教材进行总体研究规划和阶段性规划
③总结课堂教学阶段性研究成果和终极性研究成果
④及时向总课题组上报课题研究成果和校本教材建设进展情况
4、在课题组内分设两个管理机构: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任务
①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组研究学习制度
②制定课题组研究工作规章制度
③协调课题组间研究工作
④定期检查课题研究工作
日常管理工作由教科室具体负责实施。
主要负责:
①做好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保管等工作
②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上报课题组
③上报阶段性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反映),申请评奖
④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召开会议规划工作任务
⑤联系各个子课题,沟通研究工作进展
指导小组任务;
①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
②评审课题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
③指导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等课题有关文字材料的撰写
究小组任务
①负责选修课教学实践研究。
②开展选修课教学及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③收集整理选修课教育教学实践资料、个案资料,收集整理校本教材建设资料。
④定期和不定期向课题组汇报教学情况和开展研究情况。
⑤自觉学习课改精神以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
(二)、阶段做法及分析
第一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初期准备工作。
本阶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关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
课题分解,成立总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并开展工作;组织必要的参观、讨论交流;初步确定各课的实验方案;
围绕课题进行初步学习、宣传、研究,并对各科的教学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在1—2个已有开设实践基础的校本选修课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认识成果,形成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案。
在以上工作充分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申报、立项。
确定教材名称及研究目标。
该阶段主要立足于准备充分、发动深入、方案具体可行、参研人员认识明确深刻、心齐力足等目标开展工作。
这一阶段在深刻的理论认识和研究讨论的指导基础上,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研究人员认真学习课改精神,对课题研究认识深刻
我们把《普通高中选修课内容、管理及评价研究》作为重点课题来开展研究,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达成如下共识:
①基于基础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②基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③基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
④、基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2、对课题的含义界定。
课题的界定是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首要任务之一,它有利于
有针对性开展研究工作,对课题的研究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逐步达成预期目标。
3、确立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课题研究的方向,一个课题的研究具备适度的目标
是课题开展研究的前提。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当前课程改革趋势,把普通高中选修课课程的构建体系作为新时期的重点研究对象。
在课题组成立之初就把普通高中选修课内容、管理及评价确立为该课题研究的目标,以此来探索当前中学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4、制定课题组相应各项研究的规章制度:研究组的各项规章制度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
展提供组织纪律保障,课题组成立之初制订了“研究人员责任制”、“课题组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
5、查找相关资料:一项课题的研究不能盲目开展,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前
人的研究结果。
课题组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学习了大量的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相关意见、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同时还深入组织研究人员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对课题开展研究的可操作性、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展开论证。
同时通过查找和阅读前人的研究,了解本课题在新时期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
6、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对研究工作有着指导和规划作用,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深入探讨,撰写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同时对研究方案的操作性、可行性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论证和探讨。
7、立题立项工作:围绕立题立项工作,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同时把有关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和申报。
8、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和修改研究方案: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理论素质,课题组组织了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学习。
一方面为课题组研究教师指定用书,课题组成员潜心研读;另一方面聘请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专家来我校为课题研究人员传授有关知识。
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进一步组织研究人员探讨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使本课题研究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操作性。
10、从开学起,由教师自愿申报开设,学校有关机构审批,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开始了较大规模、较全面的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
学科竞赛类选修课主要依据国家教委关于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有关精神,着力培养在某一学科方面有个性特长和兴趣专注的学生,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发挥专长,在某一领域能够有比较深的造诣和达到一定的高水平和高层次。
在这方面指定专人总负责,实行教练负责制,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五个学科领域;生活类型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和陶冶生活情操,交给学生一些基础学科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
知识内容涉及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基础教学学科所有领域。
开设方式以教师自愿申报、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审核批准,在高一实行指定选修,高二实行挂牌选修的形式开展;体艺活动类选修课一方面是针对具有体育或艺术天赋的学生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如《男子排球》课等,另一方面是针对全体学生,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陶冶生活情操等方面的品质,如《篮球》、《足球》、《象棋》、《美术欣赏》等方面的选修课课程。
这类课程一般在每学期初由具有该方面特长的教师申报和写出计划,由教务处、教科室统一安排和管理、学生自愿组班开设开展此类选修课。
(见附1)
11、积极组织教师制定选修课考评、考核方案,主要采用过程管理,同时兼顾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感受与体会方面的评价。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全面开展选修课实践研究。
深入学习当前的课程改革精神,进一步了解研究问题;并深化研究问题;在师生员工中广泛组织学习教育科研方法与知识;围绕课题研究问题和各校本教材方案完善措施,全面开展工作;及时总结各学科教材建设和实验研究成果,形成阶段性成果论文报告,各学科围绕课改精神以论文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对总课题进行初步总结,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和深化研究的措施。
这一阶段是本课题实施研究的重要阶段和环节。
要完成上述预定目标,课题组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选修课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管理体系。
在校本选修课程管理方面:
校本选修课程管理机构
校长是学校选修课程的主要决策者和责任人。
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关系,规划学校的发展目标,指定课程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课程实施过程发布学校课程质量信息。
教务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各课程及个教研组、年级组的教学工作;组织协调教研组、年级组的工作关系,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教研组、年级组主要负责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确保选修课的正常开展;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要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
选修课实验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学实验和具体操作研究。
教师是校本选修课程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兼备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教科室负责课程开发的组织、教材建设、信息收集和问题研究。
从管理结构看,虽然是两条线,但却形成一个回流,使选修课程的实验和研究紧密结合,有利于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和研究。
2、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撰写开设选修课的计划与方案:在校课题组的总体方案指导下,
按照教学学科要求分别设立学科选修课课题组,同时指导各学科子课题组撰写好该学科开设选修课的计划与方案,
3、织各学科教师编写选修课教材。
学校选修课程开发实验流程
选修课程的开发,首先是在和谐发展的特长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密切结合本校实际和办学特点,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选修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选修课程的大致结构。
实施教师在经初步审定后编写教材,根据选修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选修课程进行审议,编入《选修课程目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
5、组织相关教学人员编写选修课校本教材进行审定:开设选修课的首要问题是教材问
题,在深入实施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本课题组着力在选修课教材的编制与开发上,主要力求新颖和趣味性并结合学科教学要求。
选修课教材初稿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
6、成立教材评审领导小组,对编写的选修课校本教材进行审定:这期间成立了以韩章
应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组教材评审领导小组,着重对编写的选修课校本教材进行指导和评价。
编订的多门校本选修课教材完成了编订工作,主要有《对对联,学语文》等二十余本,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编订教材,再把所编教材运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对校本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工作。
7、对现已开设的选修课课程进行总结与评价。
我校现已实施开设了多门校本选修课,
为深入研究本课题,课题组对现已开设的选修课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校本选修课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在评价中,主要采用任课教师教学自评与学生学习他评、学生学习自评与教师教学他评和其他常规考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通过评价、规范前期开设选修课的行为,为后期大规模实施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8、深入开设选修课教学实验研究,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指定选修和高二的挂牌选修教学
课程(竞赛类和生活技能类)。
同时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学生兴趣异同,开设有活动性的讲座、体艺活动型选修课。
竞赛类选修课面向全校部分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在高中各年级分别开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
时间由教务处、教科室统一安排。
生活类选修课面向高一、高二全体学生,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条件,高一阶段的生活类选修课采用学校指定必选的方式,该年级选修的课程为《影视鉴赏》、《学语文、对对联》、《天文与人文》、《现代物理知识讲座》等学科,每班每周2节,每门课程每学期课时20节,在班级中轮上。
高二年级实行挂牌选修,即学校根据教材建设、教师业务水平等具体情况,将比较成熟的课程内容及授课教师推荐给学生,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一门课程或这门课程
的某部分内容或几门课程学习,学生有完全自由的选择,学校根据报名情况设教学班。
并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学时间。
9、对选修课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面开展研究,构建选修课课堂教学实施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
通过实验与实施,所构建的选修课评价体系与管理办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选修课教学过程管理:
我校选修课的管理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范畴,部分课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情况制定管理措施。
(1)竞赛类选修课教学及管理
由于各学科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学生来源和师资等诸多因素,学科竞赛活动的训练目标根据学科实际情况而确定。
但均可分为三级目标,即基础目标,该目标的主旨是使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知识得到课外的补充及思维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再将这种知识扩充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作用与常规学习。
这类学生一般没有参赛任务,这是所有参加训练的学生均应达到的目标;中级目标,该目标是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后,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功底和竞赛能力,参加省级以下竞赛可获得等级奖;高级目标,该目标是通过强化、提高训练后,学生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功底,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有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有效,治学严谨,综合能力强,参加国家级的竞赛可获等级奖,并冲刺更高的奖项。
训练操作管理。
根据训练目标的确定,学科竞赛的训练也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训练、强化训练、提高训练。
训练活动由教科室统一协调安排,由各学科总教练安排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时间和步骤的规划,训练教师的指导和任务的布置。
辅导教师的管理。
包括辅导教师的选拔、培训、工作考核和奖惩。
对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学生的管理。
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必须坚持自主性原则,学生参加的学科、训练层次、目标完全由学生自行确定,教师仅帮助学生分析自身条件和特点,建议发展或主攻方向,不强迫学生。
同时,对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坚持要求其全面发展,在学有余力和学有所长的前提下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控,对偏离正常学习轨道,严重偏科不能完成正常学业或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和训练任务,严重的停止竞赛训练,以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健康全面的发展。
对教学的管理。
首先是转变训练辅导教师的教学观,训练辅导教师应持探索式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把教学看成是一次引导学生共同对有关学科领域进行探索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一种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了解学科的结构内容并发展自己的能力;成长式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同样认为教师只起一种辅助和引导作用,但更注重学生的主动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成长,并把教学的目标领域扩展到非智力的方面,主张通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和培养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
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保证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把注意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上。
提倡多样化,个别化的教学,特别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教学观的转变确定了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从而使训练辅导更科学有效。
二是正确处理常规教学与竞赛训练的关系,严格禁止将竞赛内容带进常规教学课堂。
三是教学内容必须遵循适度扩充和加深,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在学法指导上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年龄特征。
四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协调,使学生既有自由发展的选择和空间,又有明确坚定的奋斗目标。
(2)艺体活动类选修课的教学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