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
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边塞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想象丰富,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瑰丽。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诗人通过浪漫奇妙的想象和细腻生动的描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又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以及诗人奋力追求功业的昂扬进取的精神意志。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古诗的艺术特点;
2.学习通过炼字、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
3.理解作品内涵,感受诗人积极昂扬的精神和盛唐开拓进取的时代风采;
4.激发学生在新时代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积极奋进的意志品质。
【教学流程】
一、由咏雪诗歌导入:你熟悉的咏雪诗有哪些?(可简单归纳这些咏雪诗的主题)
1.充满理性、理趣的雪;
例: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2.以伤感为基调,表达孤独、艰难、凄苦与悲切的雪;
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
3.壮观磅礴,充满生机、活力、希望与精神的雪;
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二、诵读感知
1.师示范朗诵诗歌;
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即、锦寖薄、饮、掣)
3.齐读,感受其韵律。
三、理解诗意
参考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内涵。
(注意落实“白草"“胡天”“狐裘"“锦衾”“空"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等词句的理解。
)
四、鉴赏咏雪诗句
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关于这首诗的哪些信息?
①内容:咏雪送别
②体裁:歌行体
介绍体裁: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常以“歌"“行”或“歌行"来命名。
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多为七言,有些以七言为主,穿插三、五、九言,句式灵活。
它的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
它的表达方式类似于古乐府的叙事方法,将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2.品读写雪的诗句: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里读出来?
雪的急、早、猛、大、多(写风为写雪蓄势,风大预示雪大)
炼字:卷折即忽
雪大、美壮丽、奇特、充满想象力
手法:比喻夸张:壮丽、奇幻
3.这样的雪景传达诗人产生怎样的感受?
(惊叹与赞美)
请你也带着这种惊叹、赞美的情感来读读这四句咏雪的千古名句。
4.下面四句写的是什么?(写将士们生活之苦寒)
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夸张、比喻、细节描写)
天气的苦寒与雪有关系吗?(侧面烘托雪之大)
总结:这是一场壮丽、奇异,让人惊异赞叹的边塞雪景。
这也是一个苦寒至极的边塞雪天。
五、鉴赏送别诗句。
1.“咏雪”和“送别"两部分的内容是如何过渡的?你为什么认为这句是过渡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对偶、夸张、寓情于景(愁):离别的惆怅、前路艰险、对友人的担忧
2.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送别呢?
场面: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特点:盛大、隆重、热烈、豪气)
3.这部分也写了风雪的天气环境,这里的风雪除了表现雪的大和天气寒冷之外,你还能读出什么?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对友人的担忧、不舍。
)
4.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5.通过这样的画面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担忧,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中是饱含着深情的。
)总结:这种在诗的结尾,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深深情感的手法也叫“以景结情”。
它是诗歌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
是指诗歌在叙述、议论、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这也就是“无言之美",用我们语文的话,这种手法也叫“留白”。
那么这里通过“以景结情"而达到的留白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呢?与直接说出“此去归途千万里,我心中是满满的担忧和不舍。
”相比,有怎样的特别之处啊?(有含蓄隽永,回味悠长之感。
)
总结:这是一场热烈豪气又饱含惜别深情的送别。
六、在极度苦寒的边塞,诗人为什么会把这能“吹折百草"、“动掣红旗”、“寒彻天地"的大雪写成是充满春意、奇妙、浪漫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呢?
1.知人论世:链接背景资料
材料一:参,相门子。
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
……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参年三十,未及一命。
昔一何荣矣,今一何悴矣。
——岑参《感旧赋并序》
材料二: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材料三:唐朝天宝年间,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
岑参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久佐戎幕,前后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第二次出塞期间,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写。
材料四:据南师大教授孙植的考究“武判官"乃肃宗朝宰相武元衡的父亲,武就。
此诗正是岑参送武就升迁离开时所作。
总结:所以,岑参在笔墨之间写的不仅是边塞的景观,更是自己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奋力追求功业的昂扬姿态和不舍的精神意志,也折射出盛唐开拓进取的时代风采。
这就不是单纯的设喻的新颖奇特所能解释的,在它背后有更本质的、更内在的东西,那就是诗人对塞外军旅生活,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透露出在艰苦环境中豪迈、乐观的精神。
——《唐诗选注评鉴》
七、主题升华
时隔一千两百多年的今天,我们仍然喜欢这首《白雪歌》,不仅是因为我们能从诗歌中获得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传递了我们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内涵。
这场大雪,从盛唐飘飞至今天,千载悠悠!
它激励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去,踊跃投身于这个伟大时代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我们青春的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