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发展及其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论文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发展及其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发展及其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摘要】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是分离、转移、对冲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也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型衍生金融工具。
对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会计处理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而我国的信用增进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涉及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文章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以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为对象,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产品;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在应对世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执行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改善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环境的同时,发挥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作用已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探索之一。
由于中小企业外部评级通常较低,且我国缺乏有效的信用增进渠道,中小企业很难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由专业债券信用增进公司为低信用级别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提供增进服务,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制度之一。
通过信用增进可以降低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成本,实现信用风险专业化管理,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2009年9月,为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探索的我国第一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而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业务也随之兴起。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企业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但我国的信用增进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涉及该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本文以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为对象,探讨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一、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一)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内涵信用风险缓释产品(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是指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简单的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
总体来说,信用风险缓释产品(CRM)就是中国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它由两个主要产品和其他产品组成。
公允价值论文: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公允价值论文: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要: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其针对计量属性所做的比较大的改进,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
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问题对策一、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操作性问题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那么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公允程度以及取得现值利率等,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二)成本问题应用公允价值固然使得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相关性均得到了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工作成本也有所增加。
公允价值侧重于动态过程,其属性为动态计量,因此相关会计人员要在每个会计期后期对各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尽快认定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那么这个过程中的信息成本就会有所增加。
(三)可靠性问题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随之而来的其可靠性却遭到质疑。
首先,由于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对市场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信息的多样化以及判断过程的人为性和估价方法的复杂化等等。
其次,商业合作中必然存在一定的保密原则以及信息阻断等因素,因此增大了取得和判断公允价值的难度。
最后,市场的相关体系尚未健全,因此怀疑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及公允性也在所难免。
(四)概念界定不清经过实际的运用证明,公允价值的概念还存在着相关界定不清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允价值概念并没有体现出交易主体的虚拟性,公允价值所确定预期值是活跃的市场价格,对于个体参与交易的目的是不加考虑的。
其次,公允价值的相关属性在其概念中也未做清晰的阐述。
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表述公允价值概念的相关名词并未做明确阐述,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审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产生障碍。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策略(一)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首先要完善公允价值的有关理论及实施细则。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作者:王晓煜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第06期摘要:从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的发行量突然上升,在短短数月,达到了过去几年发行总量的数倍。
由于我国信用缓释工具(CRM)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发展CRM市场需要牢牢把控各类型的风险,使CRM服务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目标。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存在问题;风险管控一、引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自从2010年诞生以来,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虽然2016年9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相关指导文件以及配套标准协议文本,并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扩充为4种,试图推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发展,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的前三个季度甚至没有一只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行。
从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动CRM产品发行以来,截止2019年3月底,这段时间已经有89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发行,呈现井喷的态势。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CRMW指数正在研究编制过程中,CRM市场将会更加丰富,投资者的避险选择也会更多。
虽然中国目前的债券存量排在世界上前三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经济金融体制的原因,能够用于对冲债券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少之又少。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以及政府隐性担保的减少,实际上市场对CRM存在着内生需求。
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工具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化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因此当前阶段CRM对于维护宏观金融稳定,促进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和信用风险分担,保证债券市场参与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宏观监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谈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具有数据、资料不易取得,计量过程主观随意性较大,得出的信息不够可靠等缺点。
但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需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
本文重点阐释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了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使公允价值更快地适应我国会计发展的需要。
【关键字】公允价值可靠性一、我国当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1、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不成熟,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
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规模优势促成的,企业的规模发展本身就是在促进技术垄断的出现,提高了垄断产生的频率;另一方面政府的无效管制也责无旁贷。
再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中,上市公司通过非同类资产置换,达到“互利互惠”,即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后,两家上市公司通过“约定”互换资产使置换资产升值,实现人为的“报表重组收益”,其原因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
如果说技术因素是监督匮乏的“瓶颈”因素的话,那么制度本身的漏洞就是制度运行失灵的主要原因。
2、会计人员操作性问题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比较复杂,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来完成。
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难以适应。
同时,各类资产交易市场不发达,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
虽然可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
一种会计计量方式若要有用,决不能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
由于公允价值不仅关注过去,更多地面向现在和未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并熟悉企业自身的经济业务、市场状况、管理层意图、甚至所处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因素,而且要更多地了解并把握企业的潜在风险;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准确地利用其获取公允价值,而且要求会计人员拥有丰富的职业判断经验和相关的知识背景,从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因其潜在的及时性和高度相关性,克服了历史成本计量重成本轻价值、重利润轻现金流、重历史轻未来的状况,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会遇到诸多障碍。
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市场经济;会计计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formation users in China.In February 15, 2006, China's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a new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large scale introduction of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Fair val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timeliness and high correlation, overcome status of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heavy cost light value, heavy profit cash flow, heavy history light future This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measurement, but also adapt to the objective needs of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 due to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relevant market is not mature, Lack of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to guide, the use of fair value is bound to encounter many obstacles.What issues the fair value will appear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how to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article undertook discussing to these problems.Key words:fair value;market economy;accounting measure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引言 (1)㈠研究背景 (1)㈡写作目的 (1)㈢研究结论 (1)㈣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2)二、公允价值概述 (2)㈠公允价值的定义 (2)1、国际及国外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2)2、我国学者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2)㈡公允价值的特征 (3)1、公允性 (3)2、估计性 (3)3、时效性 (3)㈢文献综述 (4)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障碍 (5)㈠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 (5)㈡依赖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5)㈢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控制 (6)㈣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成本高 (6)㈤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6)四、有效应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对策 (7)㈠构建公允价值理论框架 (7)㈡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完善相关的市场环境 (7)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8)㈣加强对新准则执行的监管 (8)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 (8)五、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一)研究背景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面临问题及对策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面临问题及对策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以便公允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实务,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1.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1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也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例如首先在经济不成熟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会使得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就会导致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频频发生。
其次,公允价值本身就建立在许多假设和估计之上,所以受人为主观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再加上公允价值本身的变动性、不确定性这些特点,都难以保证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难以同时满足。
1.2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仍然不够成熟,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很可能成为企业管理盈余的工具。
例如,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时,控股股东为了提高其持续经营能力和业绩,可以通过放弃全部或部分债务这种债务重组的方法为其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再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用自己的优质资产换取其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为当期收益,以提高当期利润。
1.3易引起财务信息的波动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地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
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市场上原料或商品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将给投资者带来公司财务发展不稳定的信息。
2.原因分析2.1市场环境尚不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1. 引言1.1 概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工具,从而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
1.2 目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一直是金融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作用愈发显著。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信用风险带来的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种类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旨在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变化和信用风险带来的挑战。
本文也将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意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为普遍和主要的风险之一,若信用风险得不到有效缓解,将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面临的信用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2. 促进市场流动性:通过提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进而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
3. 促进经济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应用可以促进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推动经济的稳健增长。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金融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市场流动性,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浅析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我国的困境
指出, 虽然 在推 出 C R M之 后 已经 发生 了几 笔交易 , 但是 这些交 易实际上都是试探性的 . 没有 真正 的风险对 冲需求 。 但是 .银行方 面表示 有很大的兴趣将个人贷款 和企业贷款
的进 行 风 险 对 冲 。即 按 照 美 国投 行 的模 式 ,将 其 打包 成 相 应 的
在的困难 , 业界关注 比较小 , 影 响力非常有限 。
大 多数债 券的风险都 比较低 。这是 因为在我 国发行的债券 主要
有两种 : 国债 和企业债 。国债因为以 国家信用做担保 , 其安全程 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缩 小银行 的风险敞 E 1 . 使得银行的信用 风 度 自不待言 ; 而我 国企业债券 的发行 受我 国《 证券法 》 的约束 和
高校论坛
投资 与创 业 2 0 1 31
.
浅析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我 国 的困境
郭雨清
( 华 东政 法大 学 上海 2 0 0 0 4 2 )
摘 要: 信 用风 险缓释 工 具 已经推 出二年 有 余 。 但是 它却迟 迟不 能发 挥银 行 间交 易 商协 会在 推 出之初 被赋 予 的作 用。 虽 然这个信 用风 险缓 释 是有 效 处理银行 风 险 敞 口的对 冲工 具 , 但 是 因为其 制 定机 构 、 债 券 市场 的特殊 性 、 金 融业 的分 业监 管等原 因 , 信 用风 险缓释 工具 却 没有 能够得 到很 好 的发展 。 当然这 其 中也 有其 自身 的原 因 。 如 果 能 弥补 这 些原 因, 信 用风 险缓 释 工具 必 然拥有 美好 的 明天 。 关键词: 信 用风 险 ; 缓 释 工具 ; 发展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公允价值理论中存在的问题2.1.1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当被计量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时,则其可观察的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具有一定的可验证性,不存在任何争议。
但是,当被计量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时,则必须借助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而我国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估值在实践中应用较少,无论在方法和技术都不够成熟,需要大量人为估计、假设与判断,再加上资本交易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缺乏相应的市场参考标准,价格难以真正反映真实价值,因而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是不可靠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并且容易被企业管理当局操纵,给企业留下相当的利润操纵空间。
2.1.2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尽管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已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突出表现在估价技术的欠成熟上。
实务界对复杂的估价技术无所适从。
很多领域短时间内还很难克服人为的因素影响,也使其处于明显的阶段性的规定上。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如何协调JAB与FASB对公允价值的不同意见,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协调方案保证二者在重要问题的立场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2.1.3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确认的,如果两个交易主体之间除了交易事项之外没有其他利害关系,那么他们的交易价格被认为是公允的。
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与其关联方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
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会计主体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
在实践中,有少数企业不考虑公允与否,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
比如通过资产减值以及以后的减值冲回等手段从而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
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能提高或不会减弱。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韩 松 李红霞摘要:2018年10月以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挂钩债券产品开始密集发行,显著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
本文梳理了我国CRMW的推出背景、发展过程及本轮试点产品的发行模式,分析CRMW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中的作用和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发展CRMW挂钩债券产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 民营企业 债券融资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9)04 - 0075 - 05一、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发展现状CRMW是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下简称“CRM”)之一,该工具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是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我国CRMW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推出及缓慢发展阶段(2010年10月—2018年8月)2010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出台,弥补了我国信用衍生品领域的空白。
10月,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及配套文件,并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两款产品。
2016年相关政策又进行了改进,2016年9月,交易商协会发布修订后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新版CRMA、新版CRMW、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结票据(CLN)四份产品指引。
数据显示,CRM自推出至2011年末,只有6家机构创设了9只产品,名义本金合计7.4亿元。
2011—2013年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但无实质违约发生,对信用风险缓释的需求有限。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资本缓释功能暂未落地,降低了其参与热情,加上产品设计、准入条件等方面不完善,导致CRMW发行陷入停滞。
自2014年首单公募债“11超日债”利息违约后,市场主体对CRM的实质性需求有所增加,但只有2016年8月发行了1支产品,之后到2018年8月期间未再新增发行。
发展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问题研究
主要 采用 信用 等级 分类 、 授信 额度 限 制 、 收 保证 金 增
等方 式静 态地 管 理 其 资产 的信 用 风 险 , 些 信 用 风 这 险管 理方 式虽 然 能 对 信用 风 险 起 到 预 警 作 用 , 并 而
不能对 开 展 业 务 后 的 风 险 进 行 分 散 和 规 避 。C M R 的推 出 , 商业银 行 可 将 自认 为信 用 风 险较 高 的资 产
进展 。信 用 风险 缓 释 工具 的推 出 , 资者 可 以利 用 投
这 一工具 主 动 、 动态 地 管理所 持有 债券 的信用 风 险 , 调动 了风 险厌 恶者参 与债 券市 场 的积 极性 , 同时 , 也 会 吸引风 险 偏 好 者 参 与 到 C M 金 融 衍 生 品 领 域 。 R
摘 要: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 R 的推 出有 助 于完善风 险分担机 制 以吸 引更 多的市场参 与者 , 高直接 融资份 C M) 提 额 , 升 商业 银 行 资产 业 务 的综 合 管理 能 力 , 融 市 场 自此 再 添 新 的 信 用 风 险 管 理 工 具 。 我 国 C M 推 出的 时 间 提 金 R 短, 发展速度相对 非常缓慢 ,R C M在初 步发展过程 中存在 着市场参 与主体单一 、 缺乏 专业的法律法规 、 市场监 管难 度 大、 息披露不 完整等 问题 。应 大力发展 多元化 市场参与主体 , 信 制定专业的法律 法规 配套措施 , 高对 市场的监 提 管 能 力 , 大信 息 的披 露 力度 等 , 加 以保 证 C M 快速 的发 展 。 R
务指 引》 以下 简 称 《 引 》 及 相 关 配套 文件 , 我 ( 指 ) 在 国市场 推 行 信 用 风 险 缓 释 工 具 ( R Cei Rs C M, rdt i k Migt n 试 点业 务 。信 用 风 险缓 释 工 具 指 的是 利 tao ) i i 用 衍生金 融产 品转 移 、 冲 和分离 信 用风 险 的技 术 , 对 主要 包括 : 用风 险缓 释合 约 、 信 信用 风 险缓 释 凭证 及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与发展问题研究
为了推进 信用 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 团公 司、 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 中化股份有 限公 司 、 北京 国有资本经 营管理 中心 、 首 钢总公 司 、 北京万行 中兴实
的有价凭证 。 信用风 险缓释凭证在交易机制上不 同于信用违
约掉期 ( C D S ) , 也不 同于担保债务凭证( C D O) , 可以说是信用
2 0 1 3 年 第 5期 总第 1 8 7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0MI C RE S E ARC H GUI DE
N o . 5, 2 01 3 S e r i a l No . 1 8 7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与发展问题研究
蒋 舁
( 中国社会科学 院 研究生院 , 北京 1 0 0 0 0 5 )
( C r e d i t R i s k M i t i g a t i o n A g r e e m e n t , C R MA) 正式上线 , 首 批 交 易
用风 险缓 释凭 证是核心产 品, 同时市场成员可 以 自主创新简 单 的基础性 信用 衍生产品 。信用风 险缓 释合 约更加个性化 ,
关键词 : 信 用风险缓释工具 ; 信 用违约掉期 ; N A F MI I ; I S D A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2 . 5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0 5 — 0 0 8 5 — 0 4
2 0 1 0年 1 1 月 5日,银行 间市场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
一
不同的标 的实体。合约期限 以 1 年期 为主 , 同时也涵 盖了从
3 6天到 2 . 2 1 年之间 的不 同期 限类 型 , 合 约约定 的“ 信用事件 后 的结算 方式 ” 既有实物结算 方式 , 也包括 了现金 结算 方式 。 对 于中国的衍生品市场而言 , 信用 风险缓释工具 的推 出具有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年第12期总第537期经济看点DOI:10.16653/ki.32-1034/f.2020.012.005一、我国推出CRMW的背景2013年之前,在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鲜有发生。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居高不下,去杠杆导致影子银行收缩,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流动性趋紧,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且违约主体大多集中于民营企业,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难度。
从我国经济构成看,民营经济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和80%左右的就业岗位。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其健康发展,中央及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
2018年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由人民银行依法向专业机构提供初始资金支持,委托其按照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随后,人民银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CRMW也自2016年16农盈1优先债之后再次出现于市场。
二、CRMW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发债难1.债券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CRMW是一种凭证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主要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
如果债券投资者购买了CRMW,当企业发生债券违约时,投资者可按照CRMW协议内容要求创设机构兑付债券本息,相当于其承受的债券违约风险转移到了创设机构。
目前,我国CRMW的创设机构均为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初探
信用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初探王灵希 胡飞博信用衍生品是以贷款或债券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工具,其实质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
信用衍生品的最大特点是在不转移标的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资产的信用风险和收益从交易的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
从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看,信用衍生品主要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结票据(CLN)和总收益互换(TRS)等。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情况及现实意义(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历程2010年10月,在总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推出首批中国版信用衍生品,即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
由于当时信用债市场普遍存在刚性兑付现象,投资者对冲信用风险的需求不强,CRM 产品在推出后,只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市场热度。
2016年9月,交易商协会推出了CDS 和CLN,进一步丰富了CRM 产品线,并放宽了产品准入标准,简化了创设流程。
当年信用违约事件频发,部分市场机构尝试使用CRM,CRM 的市场关注度大幅提升。
但因CRM 推出时间较短,估值和计算较为复杂,市场参与机构寻找合意交易对手存在一定困难,CRM 的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自2017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去杠杆压力上升,部分民营企业融资出现困难,市场对信用风险缓释的需求较为迫切,这为CRM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
当月,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引导、支持市场机构设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助力改善优质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CRM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尤其是CRMW的发行明显提速,成为市场热点。
(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设及交易情况目前,我国CRM市场规模较小,活跃度有待提升。
会计价值计量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在我国的应用思考
会计价值计量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在我国的应用思考摘要: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应用一方面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满足决策有用观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其应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财务报表使用者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在中国的应用有哪些利弊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正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公允价值;现值;可靠性1公允价值概述1.1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5年制定的第32号(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2006年9月15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该公告定义了公允价值,并确定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框架。
其定义如下: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2006年,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如下: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上述不同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公允价值主要强调公平交易和市场价格两个方面。
1.2公允价值的特征FASB发布的SFAS 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假定性和时效性三个特征。
而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指南中,公允价值的主要特征被诠释为交易的公平性、计量对象的广泛性以及交易和交易双方的假定性(虚拟性)。
1.2.1公允价值的公正性公允价值是在公平、有序的交易中形成的,交易双方是自愿的,彼此熟悉情况,交易金额公平,是双方一致同意的。
熟悉情况说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自愿表明不带有强制性,公平、有序的交易表明这种交易是在企业持续经营时进行的,排除了在企业清算时或其他不利条件下进行的情况,这些都保证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摘要】信用风险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缓解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人们不断探索并发展各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这一话题。
在将介绍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将分析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类型、发展历程、应对方式、目前主流工具以及新型工具的发展趋势。
最后在将论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全面分析各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用风险,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应对、类型、历程、方式、主流、新型、趋势、重要性、展望、信用风险、工具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才能更好地保障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和投资者利益。
在这样一个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时代,了解和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已经成为金融从业者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1.2 研究意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企业以及投资者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质量,促进资金流动。
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不同类型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工具,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掌握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主流方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规避风险。
了解新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趋势,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指的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而设立的一系列工具。
其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大量投资人涌向各种高风险投资活动,导致许多机构和个人出现资金短缺和违约问题。
在此背景下,金融行业开始探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也不断完善和丰富,成为了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传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传统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主要包括保险、保证人、再保险、反担保等。
这些工具都有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险是最常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
投资者可以购买信用风险保险来保障其投资。
例如,企业可以购买债券保险来保障其债券违约的风险,而银行可以购买代偿保险来保障其贷款损失的风险。
保险公司在接受保险费的同时承担了保险责任,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信用违约,保险公司将赔付被保险人相应的损失。
因此,保险成为了最常用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
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保险份额再以合同形式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的行为。
再保险公司可以为被保险公司提供帮助,保障被保险公司的资金不会因受到重大损失而造成严重困境。
在信用风险方面,再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原保险公司缓解信用风险。
保证人是指在交易中作为中间人出现,并承诺在交易中提供资金支持的个人或机构。
保证人可以为有信用风险的交易提供保障,从而让交易双方感到安心。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费用,一旦被保证人发生违约,保证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反担保是指资金方或投资人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在交易中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的抵押品或担保品。
这些抵押品或担保品可以用于缓解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从而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抵押品或担保品的市场价值越高,它们所提供的信用风险缓释效果就越好。
传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成本较高、操作相对繁琐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新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运而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返销合同:信用返销合同是指一种债务减少合约,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与发行人签署该合同,一旦债券出现违约,发行人有义务按照协议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借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发展及其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摘要】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是分离、转移、对冲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也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型衍生金融工具。
对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会计处理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而我国的信用增进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涉及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文章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以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为对象,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产品;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在应对世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执行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改善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环境的同时,发挥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作用已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探索之一。
由于中小企业外部评级通常较低,且我国缺乏有效的信用增进渠道,中小企业很难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由专业债券信用增进公司为低信用级别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提供增进服务,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制度之一。
通过信用增进可以降低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成本,实现信用风险专业化管理,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2009年9月,为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探索的我国第一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而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业务也随之兴起。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企业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但我国的信用增进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涉及该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本文以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为对象,探讨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一、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一)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内涵信用风险缓释产品(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是指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简单的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
总体来说,信用风险缓释产品(crm)就是中国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它由两个主要产品和其他产品组成。
两个主要产品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其他产品是指金融市场成员可以自主创新研发的简单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核心功能在于缓释信用风险,以此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
其中,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属于典型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工具,其主体是固定的双方,即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的买方和卖方,买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后,由信用保护卖方向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适用于现行的银行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运行框架,在交易、清算等方面类似于利率互换等场外金融衍生产品。
与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相比,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衍生产品,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工作由标的实体以外的第三方完成,凭证持有人可以得到相应的信用风险保护,并能够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实行“集中登记、集中托管、集中清算”,其市场透明度更高,可以控制杠杆率并防范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在国际市场并不存在,它是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教训、结合中国市场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由中国市场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产品,是中国对世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重要贡献。
(二)信用风险缓释产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国际上,与我国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相似的衍生金融工具叫做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
信用违约互换在产生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理论界和金融界对其存在的利弊有广泛的争议。
最早的信用违约互换产生于1993年,作为对银行自身的一种保护措施,美国信孚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互换合约的新品种,发行此种互换合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
按照此种方案的合约规定,银行事先向合约的投资者支付一定的利益,但如果合约的标的贷款不能得到偿还,投资者必须代替债务人向银行赔款。
作为当时一种新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人们对于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能否完成存在很大质疑,甚至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都拒绝对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衍生品进行信用评级。
因此信用违约互换在产生初期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
信用违约互换具有很强的转移风险功能,直到1997—1998年的亚太金融危机时期,其才开始逐渐被人们接受,它在保护金融危机中的银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融危机后,信用违约互换在抵御信用风险上的重要性得到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重新评价,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开始使用信用违约互换规避信用风险。
在此期间,信用违约互换及信用衍生品市场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
在2001—2002年连续爆发的安然门事件和世界通讯公司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再次发挥了较大作用,使得花旗、摩根大通等大银行通过cds等衍生产品顺利转移风险并使自己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此后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取得了更快的发展,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统计,信用违约互换的名义总额由2006年的34万亿美元激增至2007年的62万亿美元①,涨幅达到了惊人的81%,而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总额甚至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51万亿美元的股市规模。
但不久后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动荡,cds名义总额由2007年的62万亿美元大幅回落为2008年的38.56万亿美元。
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与金融投机的各个领域均有关系,信用违约互换在金融危机中造成的影响导致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重大亏损甚至破产。
(三)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是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9%。
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在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也快速成长,产融不断深入结合,金融不断创新,新型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同前所述,信用风险缓释产品就是我国近期出现的新型衍生金融工具之一。
就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角度而言,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2005年我国发行了短期融资券,2008年又推出了中期票据,自此之后我国信用类债券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信用类债券余额高达4万亿元,是亚洲最大的信用类债券市场。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同样迅速,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贷款余额达31.1万亿元(张强,2011)。
第二,债券市场风险结构趋向多元化。
随着信用类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银行间债券市场风险结构也不再单单限于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亦逐渐成为人们考虑的又一重大风险。
目前银行和保险机构承担了我国债券市场大部分的信用风险,使得这些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压力过大。
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等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可以分担银行、保险机构的信用风险压力。
第三,融资结构不平衡。
目前,间接融资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主要体现为银行贷款,市场规模大概为50万亿元,进而大部分的信用风险由银行承担。
直接融资与之相比较,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规模仍然很小,信用债券市场规模大概为4万亿元,二者差距明显。
更重要的是,中小型企业在融资(尤其是直接融资)时难度更大,无法获得信贷迫使许多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发展受限。
目前,我国已有完成备案的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交易商44家(截至2012年2月28日)、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核心交易商25家(截至2011年7月19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机构28家(截至2011年7月5日)②。
信用风险缓释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为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及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截至2011年5月12日,共达成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交易23笔,名义本金合计为19.9亿元人民币;截至2011年3月3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9期,名义本金合计7.4亿元,其中6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以短期融资券为标的债券,另外3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以中期票据为标的债券。
③标的短期融资券期限均为1年,债券信用等级全部为a-1级,主体信用等级包括aa,aa+,aaa三个等级,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期限均不超过1年,创设价格从0.23至0.51不等。
标的中期票据的债券期限为3至5年,各债券的债项信用等级和主体信用等级均相同,包括aa+,aaa两个等级,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期限从1年到3年不等,创设价格从0.30至0.87不等。
总体而言,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价格与标的债券信用等级成反比,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期限成正比。
二、国际信用风险缓释产品适用的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一直是个难题,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信用违约互换)的会计处理在理论界更是存在很大争议。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信用违约工具属于金融工具,认为其更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应按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保险合同。
国际会计准则对信用违约互换的规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004年版国际会计准则和2006年版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担保合同就有不同的规定。
2004年版国际会计准则把财务担保合同归入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ifrs4)中,除非财务担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当债务人的信用等级水平低于特定水平时,担保人对被担保人支付款项”时才遵循金融工具相关准则。
2006年版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中明确了财务担保合同的定义,并将其纳入到金融工具的范围中。
财务担保合同,指要求签发人当特定债务人不能到期偿债,按照最初的或修订的债务工具条款给发生损失的合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范围包括已发行的财务担保合同。
但是,如果财务担保合同的发行人以前明确声明将此类合同视作保险合同,并且使用适用于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则发行人可以选择本准则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对此类担保合同进行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在2006年的修订为财务担保合同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处理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对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计量方法首选公允价值:在满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条件时,财务担保合同可以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进行相关处理,例如当企业卖出或买入财务担保合同的目的是与其他合约交易进行对冲。
2009年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将金融资产4分类简化为2分类(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但对金融负债则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