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地区扶贫开发治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互联网基础设施。
互联网的普及必然有利于智慧治理的有效运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缩小,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最新的信息,学习法律知识,形成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
促使村民在乡村治理中,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方式与治理经验,而是能跟上智慧时代的步伐,运用法治思维、智慧思维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治理的能力,打造新型繁荣的智慧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耿骞,孙宇,刘晓娟.中国政务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政府、政府数据治理与数据开放[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版.
[3]肖唐镖.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9-403页.
[4]高其才.以智慧治理助推乡村“善治”目标实现[J].国家治理,2019.03.
[5]傅昌波.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开创善治新时代[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6]马树同.社会转型期乡村纠纷调解的现实困境及出路[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8月第3期.
[7]徐骏.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J].法学,2017年第3期.
[8]佟伟铭.乡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05.
[9]王小梅.“互联网+阳光司法”:智慧法院的重要维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0.
作者简介:刘佳敏(1996-),女,汉族,湖南娄底,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法理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地区扶贫开发治理研究
刘 刚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是支撑我国第一产业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存在,城镇也必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
“要想奔小康,首先要富农”。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事业,满足新时代下农
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
但对于南疆地区而言,崎岖的地貌、干旱的气候、落后的经济都是直接或间
接影响当地脱贫致富的不利因素。
鉴于此,本文就从南疆地区产业扶贫这个角度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
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推动南疆地区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进行有效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南疆扶贫;开发;治理研究
一、前言
中国要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必须以农业作为点睛之笔。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里程碑到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美丽中国”拉开了序幕,美丽乡村建设也指日可待。
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丽中国”一词在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相关报告文件中高频率使用,给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三个多小时和数万字的报告的输出,让乡村振兴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下逐渐实现美丽与富强的并存局面。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之际,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南疆产业扶贫治理工作提出了新思考,而且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全面贯彻三农政策的经济发展理念,让基层群众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相衔接,推动南疆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纽带,没有各个地区经济稳步发展,就没有国家的新时代发展。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以三农政策为前提,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策略,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
因此,在全面决胜小康之年,我国对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个体化小农经济与新时代农业乡融合,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1]。
(二)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任务。
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如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相继提出,任务最繁重和实施最困难的都是农村。
农业作为经济摇篮开始的地方,它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为中国的经济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经济结构模式改革,传统的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生存需求。
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相关基层党组织与政府要把农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采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产业融合,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乡融合进程等工作任务,最终达到构筑美丽乡村的时代要求,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2]。
三、推动南疆地区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
推动南疆地区的产业扶贫,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必须要万众一心,凝聚全党和全农村民众的力量,在建立健全制度和组织保障的基础上,对人才和投入严格按照产业经济发展规律仔细审查,提高产业扶贫的治理效率。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会在经历多重困难后重见彩虹。
因此,国家要大力颁布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保障体系,促进南疆地区产业扶贫的实现[3]。
◆
83
(一)强化制度保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南疆地区是我国西北部较为偏远的一个地区,那里常年气候干旱,产业结构畸形化发展,在产业建设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农产品供需矛盾的长期存在、生态问题突出、产业附加值低等,都是制度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后果。
因此,当地政府应把强化制度保障为重点,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当地供给侧改革,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当地工作环境,在市场监管、法制保障方面强化管理,运用法律体系维护市场平衡。
同时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制度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利用专业知识加以调整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从南疆地区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来看,建立有效的价格保障机制是调节产品供需矛盾的核心途径,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保护当地农民的合法利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4]。
(二)强化人才保障,凝聚全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随着科技生产力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对于南疆地区而言,当地的棉花种植业与新能源开发在国内商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但在这种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态势下,也暴露出了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
越来越多的南疆农民不满足单一化收入渠道,城乡之间经济差异明显增加。
而在我国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人才带来了更多可塑性,要求有文化、懂知识、会管理的新型创新人才加入农村基层管理。
比如说:以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代表的“村官”,他们肩负担当时代复兴的使命,致力于新型农村的建设。
因此,当地政府也应与时代相进步,对招聘人才方面加大激励政策的引导,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城乡的统筹发展,让当地农民认识到知识致富、科技致富的价值[5]。
(三)强化投入保障,深化投融资改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发展关系国计民生,一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发生矛盾,产业经济也不能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所以,如何做好有效的投入保障成为了南疆产业扶贫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地经济管理部门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相契合的投入保障体系机制,不断开辟资金投入渠道,通过政府与民间企业的社会力量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对当地农产业经济的投入力度。
国家在针对“三农”政策的同时,也要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对农业进行补贴,大力整合农村的投融资机制,对贫困地区的粮食种植和收购进行最大限度优惠,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农作物常因冻害等恶劣天气作用下,造成了巨大农业损失,因此,当地政府不仅要对农业本身进行投入,也要对产品强化投入力度,制定相关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对自然灾害等不可避免事故设置警报器等,提高农产品应对风险的能力,各地财政部门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新补贴形式,最终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6]。
(四)强化组织保障,推动产业扶贫。
我国农业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生产效率较低下。
相比西方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如:美国对现代农场采取机械化耕作,在每亩农田的中央设置喷灌花洒来灌溉农作物,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但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却以人力为保障,使农民收益较低。
为此,我国农村地区应顺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潮流,设立农村新型组织合作社,在集体经济的价值下发挥作用,解决每户经营分散局面,形成专业的生产链来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农产品的供给商,还是农业市场主体服务者。
所以,当地农业部门要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者有机结合,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能力;并可以根据当地具有特色的古村落和景点打造当今受欢迎程度很高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发挥为社会提供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7]。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不仅为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现代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与尝试。
因此,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开发治理发展的主角,南疆地区的产业也应把产业扶贫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当地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贯彻执行,对当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治理体系机制、生活富裕等全面协调推进,通过引用人才和投入保障等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喀什地区的产业化建设。
但要想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地居民在开展经济活动时还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通过产业扶贫促进喀什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利用第三产业服务优势,将产业扶贫的经营管理模式朝着现代工业的标准进行,完善产业链和加强高素养人才的培育,从单一化经营手段向多元化整体方向转变,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产业的特色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面对城乡融合问题,当地政府可以借助现代信息网络等媒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提供实质性帮助。
只有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整体和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才能让农民品尝到胜利果实。
参考文献
[1]杨帆, 徐伍达.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新思路[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17;No.133(07):13-18.
[2]张飞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 学理论, 2018, No.779(05):68-69.
[3]贺静楠. 乡村振兴背景下闽东扶贫开发的思想及其实践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 000(007):236-237.
[4]粟启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宁明县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29).
[5]何玲玲, 区小兰.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J]. 唐山学院学报, 2019, 32(1):82-88.
[6]高进.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疆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以喀什地区Z乡为例[J]. 智库时代, 2018, 142(26):130+209.
[7]张可枝, 陈雅婷.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视角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J]. 当代旅游, 2019, 000(013):30-31.
作者简介:刘刚(1979.6),男,四川省南部县,研究生,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经济学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