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实验复习大串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实验复习大串讲
实验与探究题型解题策略
考纲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一、生物学实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例1】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27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假设是( )
A.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蝌蚪的生长有影响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C.乙组变态发育将加快D.甲组变态发育将滞后
(3)该实验的“预期”是( )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C.甲状腺激素能抑制新陈代谢D.甲组变态发育加快,乙组变态发育滞后
答案: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 B D
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包括以下七个基本步骤:
1、实验名称、目的:指出是什么实验,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假设:是“可能会怎么样”,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3、预期:在检测提出的假设以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一个或几个假定的结果),若预测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若预测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4、实施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并按设计的案进行操作。

5、观察和收集数据:客观如实地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并通过一定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6、分析、推论:对记录的数据(包括现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7、交流:写出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性原则
(1)种类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

自身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设对照组
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条件对照: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而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

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
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确定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例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27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根据实验对照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属于 A ;乙组属于 B ;丙组属于 D 。

A.实验组B.条件对照C.自身对照D.空白对照
【例3】下图的甲是在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装置;若要证明植物放氧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和有光条件下放氧必须有植物参与,则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乙和丙
2、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⑴自变量(亦称实验变量):
是指实验中要研究和控制的因素或条件。

⑵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
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⑶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
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⑷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
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例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27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同种蝌蚪和相同饲养条件属于。

(2)甲组加入的甲状腺激素是
(3)甲组的变化和结果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
(4)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

A.定时喂食B.定时换水C.定时观察D.用药量合理
D、A、B、D
(5)实验中选同种、同时孵化的大小相同的蝌蚪来做实验,其目的是。

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归纳:一些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吹气;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彩色玻璃(薄膜)滤光
(8)获得单一的细胞器——细胞匀浆超速离心
(9)动物细胞破裂――蒸馏水渗透胀破;搅拌;离心
(10)杀灭细菌―――煮沸;烘烤;酒精;高浓度NaCl;含青霉素培养基
(11)控制容器的温度——用保温瓶或绒棉来隔热,避免生物所产生的热会散失至四周。

或用水浴加热、恒温箱保温。

(12)避免种子上的微生物影响——实验前利用福尔马林等对萌发的种子进行消毒。

3、等量原则
1)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2)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洁净度等要完全一样。

(3)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

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4)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4、科学性原则
(1)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例6】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下列材料用具: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试管,离心器,三脚架,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火柴,清水等。

(1)在实验过程还需要一种试剂是,实验的的原理是
答案:斐林试剂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60℃水浴加热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
对策: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含有游离的醛基或游离酮基),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利用该反应,可证明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因此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若在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有紫色反应,则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因此,当含有大量油滴的植物细胞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内含有呈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4、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5、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活体染色剂,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形态和分布。

(2)明确实验要求和目的,确定实验思路科学性
【例7】用最简易的方法鉴定高杆小麦是纯种还是杂种。

基本思路:用自交方法进行鉴定
【例8】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图示形态的实验方案,并说明其原理。

基本思路:
用将花盆横放,利用茎的负向地性方法进行实验
对策:实验思路很多时候隐藏在题目中,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3)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P13)
【例10】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
原因: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有多对相对性状
(2)质壁分离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原因:有中央大液泡,且有颜色,容易观察
(3)新鲜的黑藻嫩叶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

原因:新陈代谢旺盛,叶片较薄
(4)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伴性遗传的实验材料
原因:染色体少,便于分析;繁殖快;果蝇有差异显著的相对性状;取材方便;果蝇个体小,在较小的空间可以大量繁殖。

(5)赫尔希选用噬菌体为实验材料,通过侵染细菌的实验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原因:成分简单,增殖较快
(6)验证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还原糖、脂肪选用的材料要求
含量高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易于观察
对策:注意考纲要求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力求每个实验的选材原因清晰;
注意课本中的科学史所涉及到的经典实验,理解每个实验中的选材原因
(4)设计实验步骤要合理
【例11】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a-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
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
用50~60℃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②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例12】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剪取根尖后需要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小方格里的酵母菌数量是等于小方格的内部所有的细胞数目加上四条边的数目
D.培养根尖时的温度应保持在4℃左右
【例13】下列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C.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例14】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
增加,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增加。

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
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
为。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3)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
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
是。

(4)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5)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

用半透膜能除去析
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的硫酸铵通过,不允许大分子蛋白质通过
答案:20% 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不能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铵浓度范围有重叠
对策1:要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如P14-15
实验名称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①50-65℃水浴加热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乙需要等量混合后再加入反应液中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①蛋清液需要稀释
②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
3、脂肪的鉴定原理花生子叶切片要薄
4、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①甲基绿吡罗红试剂需要现用现配
②显微镜观察时需要选择染色浅,分布均匀的区域
5、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①临时装片应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象的干扰;
③必须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心,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6、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①实验的试剂浓度要适宜,对生物无毒害作用;
②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要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鳞片叶表皮边缘的细胞,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对策2:要熟记常用试剂的作用,力求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如:P15
HCl——①根尖细胞的解离
②改变溶液的pH
③配制解离液的HCl浓度:15%
④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HCl浓度:8%
CaCO3——中和有机酸,防止叶绿素的破坏
SiO2——使研磨充分
斐林试剂——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苏丹Ⅲ、Ⅳ——脂肪的鉴定(苏丹Ⅲ染色后橘黄色,苏丹Ⅳ染色后红色)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的鉴定(反应颜色紫色)
二苯胺试剂——鉴定DNA(反应颜色:蓝色)
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
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进行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

健那绿——专一染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剂
溴麝香草酚蓝——鉴定鉴定CO2
(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
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变成灰绿色
(5)实验结果的科学性Array对实验得出的数据应先记录,后整理,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透露给我
们的最大的信息量。

例16】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

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
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
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2)从上述实验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分析】表中显示几组对照?
有光与无光;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同的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比较
①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光有关;②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③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对策1:熟记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P16
①光合速度——02释放量;CO2吸收量;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度——02吸收量;CO2释放量;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浓度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对策2:放射性元素标记法的应用
①一般常用的放射性元素有:15N、3H、2H、32P、14C、18O、35S
②用放射性因素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可验证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分子能保持连续性,从而说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③用放射性元素15N标记研究DNA的复制过程,可说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④用4H标记氨基酸,可以研究氨基酸在细胞内合成分泌蛋白所经途径
氨基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⑤用放射性元素18O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H2O
H218O+CO2→18O2H2O+C18O2→O2
⑥用放射性元素14C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途径
14CO2→C3→C6
⑦用放射性元素32P标记胸腺嘧啶可研究DNA的合成去向及细胞分裂的情况
⑧用放射性元素32P标记尿嘧啶可研究RNA的合成去向及蛋白质的合成情况
5、平行重复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必须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

【例17】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2.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

(二)材料用具:
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甲、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0 mg · L – 1,10 mg · L – 1,0.1 mg · L – 1,1g ·L –1,0.01 g · L – 1)
(三)实验步骤:
1.取5个试管,编号。

在1 ~ 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2.在5个试管中各放入2粒某种子,浸泡24小时。

3.取5个培养皿编号(1 ~ 5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1 ~ 5
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1 ~ 5号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

盖上培养皿盖(假设氧气充足)。

(四)观察与收集数据:
(五)分析与讨论:
问题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纠正:
①②③
问题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乏对照,应再设置一对照试管,加5 mL蒸馏水,编号6
步骤2中的种子数目过少,应改为30粒
步骤3中的滤纸不应该用蒸馏水浸湿,而应该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
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
三、各类实验题解题策略
★实验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实验操作题
实验操作题主要考查实验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实验步骤与程序。

要求考生必须参与实验,仔细观
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这一类的题目,有的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的是以要求改正或完善实验步骤的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例1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马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
性弱于原生质层
B .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 .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 .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例19】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
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
纸、 。

(2)A 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细胞中小颗粒呈
色。

(3)B 组实验的X 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 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 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

答案:(1)盖玻片、载玻片 (2)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橘黄
(3)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使细胞液呈紫色,便Array于观察
对策:
(1)要熟悉考纲要求的所有实
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
等。

(2)观察类实验中通常运用显
微镜对目标进行观察,为使观察
的结果更清晰,常借助染色技
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在复
习中要善于归纳.(见后)
(3)要注意被观察细胞所处的
生理状态。

如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的
细胞都是死细胞,所以不能选择
一个细胞观察它有丝分裂的全
过程,而只能观察多个细胞的瞬
间状态(死亡时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流动过程中的
细胞都是活细胞;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的细胞也是活细胞.整个实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但要注意其质壁分离的程度,质壁分离过度,细胞会脱水死亡。

2、实验原理题
实验原理题常以某一生物实验为题材,对实验过程的有关细节进行考查,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材、试剂的使用和实验环境条件的控制等。

通常题目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有关问题,以考查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实验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例21】健康人的尿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

除了肾脏等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

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

请完成下面的实验,验证某人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尿。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为0.1g·mL -1NaO
双缩脲试剂B(质量浓度为0.01 g·mL-1的CuS04溶液)。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各加入某人在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2mL
②先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的__________________,振荡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4滴
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均匀。

③对比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

答案: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并且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双缩脲试剂A 双缩脲试剂B A试管中的溶液为淡紫色;B试管中的溶液为较深的紫色
对策:
(1)要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将所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

(2)记住待检测物质与某种鉴定试剂反应,产生一种特殊颜色来达到鉴定的目的。

3、实验设计题
3.1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名称:是一个关于什么内容的实验
2、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个事实
3、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5、条件:完成实验必备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6、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
7、观察、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认真观察和科学的手段测量并准确地记录
8、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9、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3.2完全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记忆):
(1)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3)找出单一变量,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无关变量如何控制
(4)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
(5)设计实验步骤:
①材料的预先处理(如材料是要用液体,但题目中给的是固体材料;如溶液的配置和浓度的设置)
②实验的前测(如生理实验中需要对实验前的材料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等)
③给相同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材料)编号或分组A、B、C或1、2、3;
④根据实验要求加入(等量;生理条件一致或其他等同条件的语句)实验材料,说明A为对照组,B、C为实验组
⑤确定单一变量的设置,同时确保其他培养实验条件一致(如实验试剂的成分体积等量,实验器具大小型号相同,处理方法相同等;排除其他无关变量),实验时间多少,观测哪些具体指标
⑥实验结果的处理(如观测的现象是什么,是否需要统计即对数据的整理,是否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图表或图象,设计表格等)
(6)结果的分析(对应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
验证性实验如“验证……”、“证明……”都可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

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惟一,大多有三种可能:
①变量促进结果;②变量抑制结果;③变量与结果无关
【例22】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