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
讳习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
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东亚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
以下为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第一: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古人避讳字有八种方法第三: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古人拆字以避讳第五:
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用形似字以避讳第七: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古人字画看不懂了吧!
=====================================礼记(资料图图源网络)避讳制度起于周礼,但周代为防止避讳扩大化,仍作了种种限制,如“诗书不讳,临文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等等。
但自从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之后,避讳的走向是趋于繁苛甚至形成法律;而且连带形成了皇帝的语言霸权。
例如“朕”字,本是古代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后成了皇帝的专有代词。
极端的例子是《容斋续笔》卷四的《禁天高之称》:“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
官名有犯,皆改之。
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
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
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这种情况历史上虽持续不长,但反映了帝王们被专制制度扭曲的灵魂。
避讳以名讳为主,故命名的学问随避讳
制度同时发生。
《礼记·内则》说:“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
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前三点是针对所有人讲的,有普遍性,郑玄注说:“终使易讳。
”日月与国名皆常用词,因难避讳而不可用;“隐疾”句郑玄注:“难为医也。
”此条有不雅及使用不便之意。
世子即太子,将为天子或诸侯王者,与世子同名易于触讳。
汉语谐音字是个汪洋大海,名字联想的内容也可为人招来麻烦。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说:北宋词人宋祁与其兄宋郊布衣时名动天下,时人称“二宋”。
宋仁宗时宋郊为知制诰,仁宗想重用他。
有小人进言说:“姓符国号,名应郊天”。
“郊”是冬至时天子南郊祭天之名,进言者的分析,是说宋郊之名有“践天子位”的潜在含义。
又说:“郊者,交也,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详(祥)。
”此说使“宋郊”二字又成了宋朝灭亡的谶言。
结果宋仁宗暂未重用他,宋郊就改名为“庠”,字“公序”。
后宋郊仕途亨通,以司空职务退休,享福寿而终。
“郊”字的分析属于一词多义,“郊”“交”联想属于一音多词。
这样犯忌讳,是人起名时难以预料的。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到讳字的时候,要按规
定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谓之“写白”,如孔丘
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有时候就写做“正”。
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
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做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儿了。
但是《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却是直书不讳,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研究认为:《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
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
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只要避
开国、官、山川、隐疾、牲畜、器币就行了。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
早在先秦古
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
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
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
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
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
”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宋朝的官方曾经修订了一部《礼部韵略》有大宋皇帝的名字、庙号之类要回避的字,其中高宗赵构的“构”字同音回避的字最多,达到55个,一网打尽了与“构”读音相同甚至相近的所有汉字。
其他皇帝的名字需回避的大多数在二三十字左右。
总共是325个字必须回避,也就是说在那时候,至少这325个字必须禁止使用:不能书写、不能读出、不能用于起名,等等。
幸亏赵宋天下没有千秋万代,否则,说不定所有的汉字都被这样禁止回避了。
回避皇帝的名讳,是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做后盾的。
唐朝的法典《唐律疏议》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就是说,由于笔误或口误,书写或说出皇帝的名讳,就要挨板子;如果起名犯讳,就要流放三年。
当初满清入关,
顺治皇帝福临曾说,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名字中的“福”而使
天下人无福,表示人们不必讳“福”,但后来的满清法典《大
清律例》的规定,与唐朝差不多,无心的犯讳也是要打数十上百的板子的。
前面已经说过,满清时期有人编字典犯讳,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被砍了头,按照法律,当然不该有如此严厉的惩处,但是,专制社会的法律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取决于圣意。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
帝之名进行避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
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
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
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
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
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
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
缺笔法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
改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改字音。
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
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
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
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姮[hé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名叫刘彻,韩信有个谋士,乃秦末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因为避讳而闹的笑话: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
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
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
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
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
念成“五爹”。
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
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
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
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
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与“灯”字谐音,为避此讳,只得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结果,老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迂腐地坚持避讳固然闹了不少笑话,不过,巧妙地避讳,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机智。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名叫阿九的老头子外出赶集去了,恰好有一个自称阿九叔的人登门讨债,儿媳妇对他说:“我公公赶集去了,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
”那人说:“阿九伯欠我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叫他九月九日送到我家里,我名叫阿九叔,住在九里湾。
” 阿九伯回来后,聪明的儿媳妇巧妙地避开了公公的名字中的“九”,说道:“刚才有人来找您老人家,不知他是四五叔,还
是三六伯,他说公公欠他一千少一两银子,叫你重阳节那天,送到他家里,他住在八里湾过去,十里湾过来。
”公公听明白了儿媳妇的话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