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期论文
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年级二〇一三级
学生姓名、学号王力 134201250086
完成日期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在经历巨大的低谷和挫折之后,终于在中国开出灿烂的花朵,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发展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可实现性,同时还具体的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这一部分是我收获比较多的部分,虽然并不是本文的核心思想,本文的核心思想是论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
这一部分让我了解了社会主义开始发展时期的艰难性以及曲折性,同时通过阅读本文,我认识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例如欧文将自己全部财产在美洲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
我个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称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应该加大宣传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历史功绩,而不是过多的强调他们的空想性。
尽管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
第二个部分,我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
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这句话可以作为这个部分的核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它们使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这一部分一开始通过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来批判形而上学思维的错误,同时详细的介绍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有用之处以及他的错误地方。
通过对以往的哲学体系进行详细的论述,来证明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之后,又以1831年在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以及在1838-1842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即英国的宪章派运动做例子,说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第三部分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向全社会以及全世界人民进行宣传的理念,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的未来。
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以及资本主义的未来简单地概述为三个阶段,即:(1)中世纪社会:(2)个体的小生产;资本主义革命:起初是工业通过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实现的变革;(3)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走向科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但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由于科技的飞跃发展以及现在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使得资本主义的矛盾看上去不如以前那么明显和那么得激励,但从2008年开始发生的金融危机却充分的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趋势,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依旧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身矛盾。
而最近的全球规模的华尔街大规模游行示威也正显示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对于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灾难的不满,这些都在这篇文章中深刻的体现出来,体现了恩格斯的伟大的预见性。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而这两种认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认识社会世界。
而对于社会世界的全面认识,同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自然、认识自然、把握自然。
我们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予以把握,就要深刻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认识论层面处理好社会和历史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关系这个哲学的最高命题和基本问题出发,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
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整个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中介。
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
”而发展就是创新,发展要在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不能重新回到被马克思所消除了的以往历史理论的主要缺点上去。
社会主义要生存就要发展,而只有发展才能创造和谐。
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由此可见,我们要建设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因此,当下我们要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科学发展。
当然,和谐社会建设更是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离不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层认识和把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他们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始于列宁,毛泽东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邓小平初步构筑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之科学,更不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而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解
决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它为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事实上,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举世瞩目,其原因就在于近2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及实践的成果正如埃菲社等国际媒体所说的“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扭转了本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拯救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威望”。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科学化、民主化的政治得到实践和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形成了自由、民主、文明的社会,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将更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的同时完成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线上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创新点包括: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它是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
共产党员只有努力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先进性,才可能使自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而党的先进性只有通过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实践、通过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才能培育和显示出来。
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使党在物质文明的建设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只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使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树立起鲜明的旗帜。
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党在政治活动中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从而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推向前进。
第二、“三个代表”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的力量源泉问题。
我们党担负着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重任。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而发展的动力则来自先进生产力的物质力量、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三大力量的集中概括,是一个辩证的有机统一体,它全面地解
决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的力量源泉问题。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概括和凝聚了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是新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制定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线的进一步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国内外现实条件,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多个方面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创新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在人本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第二、在公平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第三、在价值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第四、在荣辱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第五、在环保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它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因此,理论本身应该随着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而有所不同,也应该随着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这些都要求我们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为基础,以所处的时代历史条件为转移,用发
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创新的应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中,这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永葆生命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