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优秀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
”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
“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
“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
”妈妈说:“你真了不起。
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
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
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
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
我根据妈妈给我的
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
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
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
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
结果令我目瞪口呆。
原来是
45000÷90这道题。
“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
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
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
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手抄报资料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
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
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
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马虎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本文由本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
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手抄报: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希尔伯特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马克思
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拉奥
柯西
(Augustin Louis Cauchy 1789-1857)
如果认为只有在几何证明里或者在感觉的证据里才有必然,那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给我五个系数,我将画出一头大象;给我第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人必须确信,如果他是在给科学添加许多新的术语而让读者接着研究那摆在他们面前的奇妙难尽的东西,已经使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展。
陈省身
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
科学需要实验。
但实验不能绝对精确。
如有数学理论,则全靠推论,就完全正确了。
这科学不能离开数学的原因。
许多科学的基本观念,往往需要数学观念来表示。
所以数学家有饭吃了,但不能得诺贝尔奖,是自然的。
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件好事。
诺贝尔奖太引人注目,会使数学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
一个数学家的目的,是要了解数学。
历史上数学的进展不外两途:增加对于已知材料的了解,和推广范围。
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
我思故我在。
我决心放弃那个仅仅是抽象的几何。
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思想的问题。
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
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最具威力的知识工具,是一些现象的根源。
数学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上帝必以数学法则建造宇宙。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
虽然不允许我们看透自然界本质的秘密,从而认识现象的真实原因,但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形:一定的虚构假设足以解释许多现象。
因为宇宙的结构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创造,因此,如果在宇宙里没有某种极大的或极小的法则,那就根本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祖冲之(429-500)
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刘徽
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
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
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
这就是结构好的语言的好处,它简化的记法常常是深奥理论的源泉。
在数学这门科学里,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
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发展,才能表现她的国力强大。
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科学研究的方法经
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1716)
虚数是奇妙的人类棈神寄托,它好像是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一种两栖动物。
不发生作用的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考虑了很少的那几样东西之后,整个的事情就归结为纯几何,这是物理和力学的一个目标
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 1814-1897)
几何看来有时候要领先于分析,但事实上,几何的先行于分析,只不过像一个仆人走在主人的前面一样,是为主人开路的。
也许我可以并非不适当地要求获得数学上亚当这一称号,因为我相信数学理性创造物由我命名(已经流行通用)比起同时代其他数学家加在一起还要多。
魏尔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 1815-1897)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龙文学校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150×5 700÷700 11×60 420÷6 72÷24 50×0×6638÷90≈ 98×120≈ 645÷79≈ 563÷70≈
二、用竖式计算708×25 140÷26 63×180 625÷25250×80 508÷29
三、填空
1、最大的九位数是,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并用“亿”作为单位,约是;最小的六位数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书是。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大小,得越大,角就越。
3、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0×()<505 27×()<390
5、在□里填上“<” “>”或“”。
160×2□300 30×180□19×300 120×20□10×240
6、如图,已知∠1∠2,∠340°则∠1∠
27、钟面上 9 时,分针和时针成的角。
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条高。
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10、□÷△12……24,□里最小要填。
1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且,对角也。
1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
四、判断
1、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
2、两位数乘三位数,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积一定是五位数。
()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
5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五、选择
1、被除数除以 26,除数,商不变。
A、不变 B、乘 26 除以 26
2、烙饼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没面需 2 分钟,妈妈烙 7 张饼,至少需分钟。
A、12B、14C、6 D、153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A、长方形
B、梯形
C、四边形
D、长方形和正方形
4、平行四边形有条不同的高。
A、1 B、2 C、无数
六、列式计算。
1.、42 个 205 相加,和是多少?
2、756 里面有多少个 18?
七、操作题过 A 点分别做 1 和 2 的垂线和平行线。
八、应用题
1、某牛奶厂每天向市场供应纯牛奶580 箱,王叔叔一次只能运70 箱,王叔叔几次才能运完?
2、李老师步行上班,他每分钟走75 米,从家到学校共用了25 分钟,其间在路上买报纸花了 2 分钟,他家距学校有多远?
3、一辆长途客车 3 小时行了 174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 15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4、王刚开车从县城到王庄,去时 40 千米/时,用了 3 小时,返回时用了 2 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爸爸到家具城买椅子,没把椅子 66 元,爸爸付出 400 元,找回 4 元,爸爸买回几把椅子?
6、下面是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表。
小组性别人数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男生 20 10 8 15 女生 16 14 12 18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四年级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男生□女生(1)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2)请提出数学问题,并回答。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街上的菜铺可真多呀!我和妈妈看的眼花缭乱。
我妈妈开始挑选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终于在一个菜铺挑到了她认为好的西红柿,西红柿是2元钱一斤,她买了1斤9两,她给了卖菜的3元,卖菜的找给了我妈妈1毛钱。
她又买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买了2斤2两,她给了卖排骨的50元,卖排骨的找给了她39元。
她又买了土豆,土豆是1元钱1斤,她买了3斤3两,她给了卖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
她又买了豆芽,豆芽是1元钱1斤,她买了5两,给了卖菜的1元,找了5角。
她又买姜,姜是2元1斤,她买了1斤半,给了卖姜的10钱,找了9元。
她买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二: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87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
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
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
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
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
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
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
(只)。
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三: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95字)9月26日星期日晴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
”“我买3斤。
”爸爸说道。
老板称了3斤。
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
”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
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
”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
”我答道:“找回2元。
”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四: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99字)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妈妈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
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
“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很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
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
“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妈妈。
妈妈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
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
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单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五: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20字)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
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
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
”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
我说:“16.6元。
”“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
”爸爸爽快地说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
我说:“还剩13.6元。
”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
”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
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六: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3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
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5.00元,大书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
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一个。
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
“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 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一:四年级数学日记(430字)1月15日星期三晴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
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
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
见有很多人。
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
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
就这样我们分起了蛋糕,我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
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二:四年级数学日记(420字)6月6日星期三晴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
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
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
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
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
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
身之地。
”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
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
”我听了点了点头。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三:四年级数学日记(421字)6月6日
星期三晴
这几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
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
199元3罐的买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四:四年级数学日记(430字)6月6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
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
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
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五:四年级数学日记(457字)6月6日星期三晴
森林里举行了一年一次的“数学竞赛”。
开始了,小鸟说:“听好了,世界上任何数相加,乘以所有的数,积是几?”下面一片安静。
“等于0”。
小鸡叫道:红队加十分。
小鸟又说:“2+21+211=7,让这个算式成立”。
聪明的狐狸说“2+2+2+1=7,这个算式就成立了”。
蓝队加十分。
下面雷声般的掌声。
小鸟说:“有7个口袋,里面的钱都少于20,最小多少?最多多少?”
话刚说完,小狗就说:“最少带28元,最多带112元”。
“ 哇!真是天才呀!蓝队加20分”。
“1+2+3+4+5+6+7+8+9=35,只改动一个数让算式成立”。
免子说:“只用把+5改成-5,一加一减,不是正好相10吗”。
红队加10分。
这是最后一道题了,价值30分,听好了,“在参加英语比赛,一班不是第一名,三班不是最后一名,四班是第三名,二班在三班前面,你知道排名的顺序吗?”
小猫在声说:“我知道了,二班第一名,三班第二名,四班第三名,一班第四名。
”蓝队加30分。
小鸟说:“本次数学竞赛赢了红队,蓝队以60比20,红队。
”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六:四年级数学日记(442字)
6月6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
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
消耗。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
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
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
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
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
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
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
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
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七:四年级数学日记(477字)6月6日星期三晴
我打从上六年级以来,数学上还真未碰过太难的题目,可最近,有道题算式让我绞尽脑汁了!
这难题题目是:一片牧场,牧场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长,牧场可供15头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
那么,这片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一天?
我研究了半天,一头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几斤,几筐,怎么办呢?忽然,我灵光一闪,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设为一个单位,不就迎刃热而解了。
假设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头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这个牧场原有的草量加上这20天新生的草。
还可以算20头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这些之后然后怎么计算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门路:
300-200=100,这100不就是20天新长出的草与10天草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