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的测量通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的测量通用版
【本讲主要内容】
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的测量
1. 知道小量程电流表(表头)的构造原理,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

2.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3. 理解欧姆表测电阻、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原理,会正确操作。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 电压表、电流表 1. 灵敏电流表(G )
(1)构造:主要由永磁体和放入其中的可转动的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电流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从表盘上即可读出电压或电流的数值。

(3)三个主要参数:内阻g R :电流表线圈的电阻。

满偏电流g I :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也叫电流表的量程。

满偏电压g U :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4)三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g U =g I g R
2. 电压表(V )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的量程g U =g I g R ,当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如图所示,因为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所以叫分压电阻。

电压量程扩大的倍数g
U U n =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U=g I g R +g I R 解得:g g
g g R )1U U (R I U R -=-=
即电压表的量程扩大n倍时,需要串联的分压电阻R=(n -1)g R 。

(2)电压表的内阻=V R g R +R ,即V R 等于g R 与R串联时的总电阻。

3. 电流表(A )
(1)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的量程为g I ,当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如图所示,因为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所以叫分流电阻。

电流量程扩大的倍数g
I I n =。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g I g R =(I-g I )R 解得:)
1I I (Rg
I I R I R g g
g g -=
-=
即电压表的量程扩大n倍时,需要串联的分压电阻R=1
n R g -。

(2)电流表的内阻A R 等于g R 与R并联时的总电阻。

二. 电阻的测量 1. 伏安法测电阻
(1)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I
U
,只要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R的电流I,就可以求出R的电阻。

(2)两种测量电路的方法
①电流表的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测量的电压(U)大于R上的实际电压(R U ),即U>R U 。

根据R=
I
U
可知,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大于真实值(x R ),即R>x R 。

当A R <<R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此时由电流表分压引起的误差较小。

②电流表的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测量电流(I)大于流过R的实际电流(R I ),即I>R I 。

根据R=
I
U
可知,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小于真实值(x R ),即R<x R 。

当V R >>R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此时由电压表分流引起的误差较小。

③总结: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结果偏大;小电阻用外接法测量结果偏小。

即“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2. 欧姆表测电阻
(1)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可以直接从表盘上读出电阻值,其结构如图,其中G为灵敏电流表,满偏电流为g I ,内阻为g R ,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0R 为调零电阻。

(2)当红黑两表笔不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两表笔间的电阻为无穷大。

(3)两表笔短接时,调节0R 使指针满偏,此时r
R R E
I 0g g ++=。

(4)当红黑两表笔间接入待测电阻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r
R R R E
I x 0g g +++=

则每一个x R 对应一个电流I,在刻度盘上标出与I所对应的x R 的值,由上式看出,I与
x R 不成比例,故欧姆表的刻度盘的刻度分布不均匀。

3. 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1)观察1R 、2R 的阻值是否为最大,如果不是,将1R 、2R 的阻值调节到最大; (2)合上1K ,断开2K ;
(3)调节1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4)合上2K ,调节2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5)记下2R 的阻值,当1R >>2R 时,则有g R =2R 。

【解题方法指导】
一. 电表的改装
例1. 某灵敏电流表改装为多用电表,其内阻g R =200Ω,满偏电流A 200I g μ=。

现把它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然后再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试计算附加电阻的阻值,并画出电路图。

解析:灵敏电流表改装成的电流表,只需要在电流表上并接适当阻值的电阻1R ,如图
甲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Ω=Ω⨯-⨯⨯=-=--067.010
2006.020010200I I R I R 6
6g g
g 1 根据题意量程为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只要再串接一个分压电阻2R 即可。

电路如图乙所示。

Ω=Ω⨯⨯-=-=
-999.46
.02001023I R I U R 6g
g 2
整个电路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例2. 电流-电压两用电表的电路如图所示。

小量程电流表G的量程是1mA ,内阻是100Ω。

两个电阻的阻值是1R =9900Ω,2R =Ω,试问: (1)双刀双掷电键接到哪边是电流表,接到哪边是电压表 (2)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各是多大
解析:根据电流表的改装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电压表的改装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即可确定电键的位置,算出量程。

(1)电键接到c 、d 上是电流表;接到a 、b 上是电压表。

(2)当电键接到c 、d 上时,电阻2R 与小量程电流表G并联,原电路简化如图甲所示。

小量程电流表满偏时,通过电阻2R 的电流为A 099.001
.1100
001.0R R I I 2g
g =⨯=
=
'
所以电流表的量程为A 1.0A )099.0001.0(I I I g =+='+=
即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
当电键接到a、b上时,电阻1R 与小量程电流表G串联,原电路简化如图乙所示。

小量程电流表满偏时,加在小量程电流表G和1R 上的总电压为 V 10V )9900100(001.0)R R (I U 1g g =+⨯=+= 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10V 。

方法总结:解决电表改装问题的关键是 (1)掌握好电阻串并联的特点。

(2)抓住不变量。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通过表头的电流不变;把电流表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表头两端的电压不变。

二. 伏安法测电阻
例3. 有一电阻x R ,其阻值大约在40Ω~50Ω之间,需要进一步测定其阻值,手边现有器材 代号 规格
电池组 E 电动势9V,内阻约为Ω 电压表 V
量程0~10V ,内阻为20k Ω 毫安表 1A 量程0~50mA ,内阻约为20Ω 毫安表 2A
量程0~300mA ,内阻约为4Ω 滑动变阻器 1R 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 2R
阻值范围0~1 700Ω,额定电流
电键K 导线若干
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电路,如图所示,实验要求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画出电流-电压关系图线。

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而且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在实验中应该选择图 所示电路,应选代号是 的毫安表和代号是 的滑动变阻器。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器材与实验装置选择的试题。

对实验器材与实验装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条主要原则: (1)毫安表的选择
先估算电路中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 使用1A 表时有A 14.0R R E
I 1
A x m =+=>0.05A ,已超过1A 表的量程。

使用2A 表时有A 18.0R R E
I 2
A x m
=+=
'<0.30A ,未超过2A 表的量程,为遵循安全
性原则,应选用毫安表2A 。

(2)电路的选择
44452000R R x V ==,114
45
R R 2A x == 由于
x V R R >2
A x R R
,为了遵循准确性原则,应该选择电流表的外接法。

(3)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根据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时,一般要选择总阻值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这样的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故应选1R 。

例4. 某同学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备用的器件有: (A )电流表(量程0~100μA ) (B )标准电压表(量程0~5V)
(C )电阻箱(阻值范围0~9 999Ω) (D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 999Ω) (E )电源(电动势2V ,有内阻) (F )电源(电动势6V ,有内阻)
(G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 Ω,额定电流) (H )电键、导线若干。

(1)若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并想要得到较高的精度,那么从以上备用的器件中,可变电阻1R 应选用 ,可变电阻2R 应选用 ,电源E应选用 。

(用字母代号填写)
(2)如果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 (A )合上1K ; (B )合上2K ;
(C )观察1R 的阻值是否为最大,如果不是,将1R 的阻值调节到最大; (D )调节1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E )调节2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 )记下2R 的阻值。

把以上字母的代号,按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的空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上述步骤F中测得2R 的阻值为600Ω,则电流表的内阻g R 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Ω。

(4)如果将电流表改装为量程为0~5V 的电压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_____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___Ω的电阻。

(5)在如图所示的器件中,一部分是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所需的,其余是校对所需的。

画出改装和校对在内的电路图。

(要求对0~5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
然后将器件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

解析:(1)在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g R =2R 的条件是1R >>2R ,而保证1R >>2R 的条件是E>>g I g R ,所以可变电阻1R 应选用(D);2R 应选用(C);而电源应选用(F)。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C )(A )(D )(B )(E )(F )。

(3)当1R >>2R 时,
g I 2
1
g R =g I 212R ,所以g R =2R =600Ω。

(4)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应串联高阻值的分压电阻,以扩大量程,增加内阻,分压电阻的阻值为Ω=Ω-⨯=-=
-49400)60010
1005
(R I U R 6g g 。

(5)要求对0~5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所以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
电路;改装表与标准表应并联。

电路与连线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对实验器材选择的一般步骤为 (1)找出实验中唯一性的器材。

(2)画出实验的原理图。

(3)估算待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最大值。

(4)考虑能否使电表半偏以上。

(5)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合适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及合适电压的电源。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本考点是电学实验考查的基础,纵观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是电学实验,特别是理科综合。

而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的测量是考查的主线,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考点在高考理综考试中的分值一般在12~16分。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2004年理综Ⅱ)用图中的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x R 的阻值(900~1 000Ω):电源E,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动势约为V;电压表1V ,量程为V,内阻1r =750Ω;电压表2V ,量程为5V,内阻2r =250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3
1。

试画出测量电阻x R 的一种实验电
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表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1V 的读数用1U 表示,电压表2V 的读数用2U 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x R 的公式为x R =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电路连线及数据处理。

解析:(1)本题中给出两个电压表,而且量程和内阻都是已知的,考虑将电压表1V 用为电流表,电压表2V 测电压,可考虑用伏安法测电阻。

待测电阻x R 阻值较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小故用分压式连接。

则实验电路原理图方案如图。

(2)实物连线如图
(3)由电路图有x R 两端的电压U=2U -1U ,通过x R 的电流为I=
1
1
r U 所以x R 的电阻的公式为x R =11
1
2r U U U I U -=。

又解:方案二(1)本题中给出两个电压表,而且量程和内阻都是已知的,则电压表1V ,
2V 也可以用为电流表测电流,可考虑用伏安法测电阻。

待测电阻x R 阻值较大,滑动变阻
器电阻小故用分压式连接。

则实验电路原理图方案如图。

(2)实物连线如图
(3)由电路图有x R 两端的电压U=1U ,通过x R 的电流为I=1
1
22r U r U - 所以x R 的电阻的公式为x R =
2
112211r U r U r r U I U
-= 阅卷反馈:本试题对考生的实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考查考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创新能力,主要是实验器材的创新,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实质也可以等效为电流表使用。

部分考生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束手无策。

例2. (2005江苏)将满偏电流g I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为电压表并核对。

(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1K ,调节R ,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2K ,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的
指针调节到满刻度的
3
2
,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g R =_____________Ω。

(2)将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0R = Ω的电阻。

(3)将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命题意图:考查电表的改装和电阻的测量。

解析:(1)1K 、2K 闭合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32g I ,电阻R '的电流为3
1
g I ,则有32g I g R =3
1
g I R '所以有g R =R '/2=100Ω。

(2)根据g I g R +g I 0R =3V ,解得0R =9 900Ω
(3)电路图与接线图如图所示。

阅卷反馈:本题为课本基本学生实验的再现和创新,难度不是很高,一定要理解测量电
阻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综合测试】
1. 以下关于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电流表G 与电阻并联改装而成的 B. 都是电流表G 与电阻串联改装而成的
C. 它们本身都有内阻,只是电流表的内阻一般很小,而电压表的内阻一般很大
D. 电流表的内阻肯定比用来改装的电流表G 的内阻小,而电压表的内阻肯定比用来改装的电流表G 的内阻大
2. (2006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将一个改装的电流表接入电路进行校准,发现待测表的读数比标准表的读数偏大,如表头G 的I g 是准确的,出现的误差可能是下述哪种原因引起的( )
A. R g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 R g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所并联的R 并比公式R I R I I g g
g 并'=-计算出的R 并'偏小
D. 所并联的R 并比公式R I R I I g g g
并'=
-计算出的R 并'偏大
3. 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 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 B. 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 C. 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 D. 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
4.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分别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得某电阻R x 的值分别是R 1和R 2,测量值(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R 1、R 2和该电阻真实值R x 之间的关系是( )
A. R R R x 12>>
B. R R R x 12<<
C. R R R x 12>>
D. R R R x 12<<
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只要仪器选得正确,可保证没有系统误差
B. 用伏安法测电阻,不论是用电流表外接法,还是电流表内接法,都存在系统误差
C. 伏安法测电阻,存在系统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D. 用欧姆表测电阻,既准确又方便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V和,电流表的内阻为02.Ω,那么有关待测电阻R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A. R
x
B. R 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C. R x的真实值为998.Ω
的真实值为1002.Ω
D. R
x
7. (2005年海淀统考)在采用半偏法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时,准备了6V蓄电池和一节干电池;47.kΩ电位器和470kΩ电位器,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
A. R1应选用47.kΩ电位器,而电源应选用6V蓄电池
B. R1应选用470kΩ电位器,而电源应选用干电池
C. R1应选用kΩ电位器,而电源应选用干电池
D. R1应选用470kΩ电位器,而电源应选用6V蓄电池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之间加有稳定不变的电压,先后用两只标准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读数分别是和。

那么,若将两电表同时并联到R1的两端,读数将()
A. 分别是和
B. 都小于
C. 都大于
D. 都是
9. 有一个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为900Ω,由于没有电流表,需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的电流表则应该_____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___Ω的电阻,当用改装好的电流表去测量某一电流时,指针的读数为,则对应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10. 有一未知电阻R x,为了较准确地测出电阻值,先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进行测试,利用甲电路测得的数据为“,”,利用乙电路测得数据为“,”,那么该电阻测量值较准确的数值等于_____________Ω,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情况是_____________。

(甲) (乙)
11. (湖南模拟)如图所示,当S 掷于1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当S 掷于2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为使R 的测量值较准确些,S 应掷于何处测量R 的测量值为多大
12. (荆州检测)一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R 1100=Ω时,电流的量程扩大到I A 13=,当该电流表串联一分压电阻R 2300=Ω时,电压的量程扩大到原来的4倍,问要使该电流表的电流量程扩大到,则应并联一多大的分流电阻
13. 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一个阻值为50Ω的定值电阻,器材规格如下: A. 电池组(6V ,内阻很小)
B. 电流表(0~50mA ,内阻20Ω)
C. 电压表(0~3V ,内阻5k Ω)
D.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
E.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并用箭头标明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即将闭合电键前所处的位置。

14. 如图所示,P 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 为50厘米左右,直径D 为10厘米左右,总阻值约为几欧),镀膜材料的电阻率ρ已知,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 、N 。

现给你米尺,电压表V ,电流表A ,电源E ,滑动变阻器R (0~50欧),电键K 和若干导线。

请设计一个测定膜层厚度d 的实验方案。

(1)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

(2)在虚线框内用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3)计算膜层厚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

15. (2000年·全国,16)以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
电阻(R1)
滑动变阻器(R2)
电池(E)
电键(K)
导线若干
量程10mA,内阻r1,待测(约40
Ω)
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
量程10V,内阻r3=10kΩ
阻值约100
Ω,作保护电阻
总电阻约50
Ω
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一组为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004年北京理综)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

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其中: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内阻约为100Ω;
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μA;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Ω;
R2是滑动变阻器;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图1
(1)根据电路图1,请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图2
(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μ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μA。

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图3所示,电阻箱R1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Ω,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 g=_____________Ω。

图3
(3)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位置,都要保证两块电流表的安全。

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____________(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 200kΩ
B. 20kΩ
C. 15kΩ
D. 20Ω
(4)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

既要满足上述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是最佳选择。

A. 1kΩ
B. 5kΩ
C. 10kΩ
D. 25kΩ
【综合测试答案】
1. 答案:CD
解析:G表改装为电流表时要并联分流电阻,越并总电阻越小,所以电流表的电阻较小;G表改装为电压表时要串联分流电阻,越串总电阻越大,所以电压表的电阻较大.
2. 答案:AD
解析:读数偏大有两个原因,表头的内阻小了或者分流电阻的阻值大了.
3. 答案:A
解析:读数小了是因为分压电阻小了,串一个小电阻即可修正.
4. 答案:A
解析: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5. 答案:B
解析:伏安法测电阻无论用哪种接法都存在系统误差;内接法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外接法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欧姆表测电阻方便但不准确,只能粗测 6. 答案:AC
解析: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的内接法,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测得的结果为待测电阻与电流表的电阻之和. 7. 答案:D
解析:在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g R =2R 的条件是1R >>
2R ,而保证1R >>2R 的条件是E>>g I g R ,所以可变电阻1R 应选用470Ω电位器;
而电源应选用6V蓄电池. 8. 答案:B
解析:越并电阻越小,分压越小. 9. 答案:并联 5Ω 解析:并联电阻的阻值为g g
U 3R 53I I 0.6900
=
=
Ω≈Ω--
示数为g g U 1.2I I 0.6A 0.24A U 3
=
=⨯= 10. 答案:700Ω 测量值偏大
解析:电压表的读数不变,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较大,说明电流表的分压可忽略,但电压表的分流不可忽略,待测电阻为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结果偏大。

3U 2.8R 700I 410
-=
=Ω=Ω⨯ 11. 答案:S 应掷于2处测量 测量值Ω
解析:电压表的读数变化不大,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较大,说明电流表的分压可忽略,但电压表的分流不可忽略,待测电阻为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结果偏大。

U 2.05R 10.25I 0.20
=
=Ω=Ω 12. 答案:25Ω
解析: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g I ,内阻为g R ,则有:g g 11g
I R R I I =-①
g g 2g g I (R R )4I R +=②
g g 33g
I R R I I =-③
由方程②解得g R 100=Ω代入①中有g I 1.5A =再代入③中有3R 25=Ω。

13. 答案:见图
解析:由于所测的电阻为小电阻,测量电路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供电电路采用分压式电路. 14. 答案:(1)l 、D 、U 、I (2)如图(a )所示 (3)DU
lI
d πρ=
解析:测量电路如图(a )所示.设镀膜厚度为d,图(b )则导电金属膜的截面积s 为
222D D
s (
)(d)Dd d Dd 22
=π-π-=π-π≈π 由伏安法得金属膜的电阻为U
R I
=
由电阻定律有s l
R ρ=
由以上三式解得DU
lI
d πρ=
15. 答案:(1)电路如右图所示。

(2)22
11
I r r I =
解析:22
11
I r r I =,其中1I ,2I 分别为电流表1、2中测得的电流,2r 为电流表2的内阻。

16. 答案:(1)略 (2)Ω、Ω
(3)B (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