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1.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
(《卜算子·咏梅》)
(4)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5)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___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中人!
二、对比阅读(共1题;共10分)
2.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以上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和宋代的________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快乐的(鱼儿),忽然向着远处游过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B.(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慢慢消失。
C.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有诸峰山,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
D.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描写潭水的清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鱼互相取乐的情景。
B.[乙]文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暗示了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人迹罕至。
C.[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有动有静,修辞方面也都运用了比喻。
D.[甲][乙]两文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各自游览的过程。
(4)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①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课外阅读(共1题;共8分)
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①,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③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
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④。
(注释)①絜:同“洁”。
②庑:泛指房屋。
③不肖:不贤,没出息。
④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参与制定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听信赵高邪说,参与废长立幼。
后为赵高所忌,惨遭腰斩灭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________
②度楚王不足.事___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A.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也会像老鼠一样没有才能,那是由环境造成的。
B.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好像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一个人品行是否高尚,就像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D.一个有才能的君子也会像老鼠一样品行低劣,那都是由环境造成的。
(3)有人认为,李斯年轻时就一心想当“仓中鼠”。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结合选文,简要说明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
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让世界读懂中国
①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基础,读懂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
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看,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③从中国魅力中读懂中国。
去年以来,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
桃花酒、琵琶酥……一道道取法自然、制作精美的家常美食所折射的中国古老农耕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厚重文明史的一部分,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
从一碧万顷的河北塞罕坝,到波光粼粼的云南滇池,从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青山绿水、大美中国的画卷徐徐铺展。
④从中国发展中读懂中国。
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按照任何一个国际组织的现行标准,中国仍是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逐梦路上,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盈科而进,笃定前行。
今天的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⑤从中国主张中读懂中国。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连续举办三届进博会,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与各国共享经验、向各国慷慨伸出援手,到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深刻地影响和造福世界。
⑥读懂中国,携手中国,一起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1)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才……
B.倘若……便……
C.虽然……但……
D.既然……就……
(2)第③段中“桃花酒、琵琶酥”体现了________的魅力。
(3)对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
A.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全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B.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中国,正展现出越来越多的迷人魅力。
D.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漫长,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
(4)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5)小A同学读了本文之后,搜集了下列材料,并认为还可以让世界从另一个视角读懂中国。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帮助小A将观点补充完整。
(小A的观点)让世界从________中读懂中国。
[材料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材料二]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材料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鸽白鸽红
①这段时间,娟好的鸽子都要扑啦啦飞到对面阁楼上,那里有豆或饭粒供它们享用。
一个年轻人嘬着嘴呼唤鸽子,有时还抚着最小最白的那只交谈几句。
警报凄厉的年头,谁会有这般闲情?她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发现那人对小鸽子动人地一笑,腮边便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许是第六感应吧,他突然抬起脸来朝这边望望,一闪身不见了。
他也爱鸽子?娟好开始心神不定起来。
飞回来的小白鸽乖巧地停在主人手掌上,亮亮的眼睛像在说话,她不由地低低问一句,他告诉你什么了?鸽子咕咕的倾诉叫人生出满腹惆怅。
②尽管他没露过几次面,那对酒窝却深深地印在娟好的脑海里,睡神都赶不走。
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她鼓足勇气写下一张纸条:我替鸽子谢谢你。
躲在阳光的阴影中她忐忑不安地看着小白鸽飞往阁楼,很快便瞠目结舌——鸽腿上的纸条使他神情突变,嘭地关掉了小木窗。
娟好委屈得眼圈发红,再没勇气去侍弄那些生灵,直至第三天,哑巴女佣咿咿呀呀从楼上冲下来。
鸽子怎么啦?娟好腾地站起身,似乎是等候已久!原来小白鸽受伤了,正在阁楼下的瓦梁间挣扎呢。
娟好针扎似的心疼,情急之中找来根竹竿探身去搭救,差一点儿就摔出窗外!这时阁楼的窗帘刷地拉开,他向她使劲摇头摆手,然后慢慢地将大半个身子伸出去,一点点接近那只鸽子……娟好便从空气里嗅出一股诱人的气息来,抬起头,1932年的大上海,依然天蓝云白。
③哑巴女佣抱回鸽子时,它已经得到了专业水准的包扎。
残存在屋里的酒精味儿令娟好神思悠悠,也叫踏进门来的一个人顿生狐疑:好,家里发生了什么?她闻声耷拉了眼皮,爸爸,你讲过半个月以后才回家的。
自打父亲成为复兴社一员起,她横竖看他都不顺眼。
在上海滩舞刀弄枪的父亲比在老家开诊所时阴沉多了,他俯身托起小白鸽,仔仔细细察看它的伤口。
清创、上药、规范包扎,我女儿肯定没这么能干,附近又没有诊所……他突然间压低了嗓门,谁这么大方,还给鸽子用全上海严加控制的消炎药?这话使娟好倒退了好几步。
你一定得说,马上就说!他上前摇着她的肩膀急吼吼地喊叫,女儿却把头转开了——在好多人眼中,父亲他们这种人是四处狂吠的犬呢,她可不想让阁楼里的年轻人受到伤害。
困兽似的转几圈,他忽地和颜悦色起来,好,你倒是不知道,附近的几条街都被封锁了,要抓一个来上海买药的共产党呢。
十七岁
女儿脸上掠过的惊诧和慌乱,足以使父亲热血沸腾:这个弄堂里说不定真有一条大鱼!想了想他丢下一句话,听着,从现在起,你不准出门一步。
父亲急匆匆地离去了,娟好忽然打个冷噤,拔腿就往楼上跑。
④鸽子们已开始在阁楼附近咕咕啄食,年轻人抬起头来时恰与窗边的娟好四目相对,少顷他笑了笑,这恐怕是最舒心的笑了——一刻钟后他将跟人一起护送药品到苏区,那里有全中国最清新的空气。
纸醉金迷的大上海,让人留念的只有这几只鸽子,它们往阁楼边一站就能给战友报平安呢。
对面的女孩扬起手臂想跟自己说什么?他再次回她一个笑,便关上了阁楼窗。
他真是那个身陷重围的共产党?娟好突然着急万分,捡起块石头刚要投向阁楼,有双强有力的手钳住了她,一团毛巾随即塞进她嘴里……抓住共产党就意味着赏金和升迁,父亲太明白不过,他来不及报告和搬兵,只得铤而走险了!
⑤娟好的父亲把年轻人和他的同伴堵在了弄堂口,他背上的女儿满脸是血(那其实是鸽血)。
先生,救救我的孩子,搭你们的车送她上医院吧。
亲手击昏女儿的父亲,其声音居然充满悲情。
看清伤者是鸽子的主人后,年轻人犹豫着拉开车的后门……
⑥第二天,《申报》头版有条重磅新闻:昨日午后,一辆别克轿车冲入黄浦江,车上三男一女无一幸存。
有迹象显示,这是一起走私违禁药品的重案……该记者全然不知车里曾有过一场惨烈搏斗,更不晓身负重伤的年轻人最后驾车跃进江水时,眼里满是些飞去来兮的鸽子。
(1)阁楼上的年轻人也喜欢鸽子,具体表现在:
①________;②年轻人嘬着嘴呼唤鸽子;③________;④救助受伤的鸽子,并为它包扎;⑤________;⑥牺牲前,眼里满是鸽子。
(2)对第②段年轻人出手搭救受伤的小白鸽这一情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除了娟好对年轻人的误解,表现了年轻人善良的内心。
B.年轻人担心娟好的行为会暴露自己,表现他的小心谨慎。
C.为第③段娟好的父亲回家后产生的一系列怀疑作铺垫。
D.为第⑤段年轻人决定救“满脸是血”的娟好埋下伏笔。
(3)下列对本文故事背景的概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1932年的大上海,天蓝云白,空气清新。
B.1932年的大上海,人来人往,纸醉金迷。
C.1932年的大上海,警报凄厉,危机四伏。
D.1932年的大上海,白色恐怖,血雨腥风。
(4)简要分析第⑤段“年轻人犹豫着拉开车的后门”时的复杂内心。
(5)对本文中的“年轻人”是不是英雄,同学们产生了争论。
下面是小C未完成的课堂讨论发言稿,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帮他将发言稿写完整。
我认为“年轻人”是英雄,而且是一个既善良又勇敢的真正的英雄。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4分)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上海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座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荣膺该奖项。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是上海智慧城市的最强支撑。
[材料二]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指向,“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到2341个,其中超过80%具备全程网办能力,累计办件量超过6000万件,市民企业办事越来越“像网购一样方便”。
“一网统管”创造性地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保障。
目前,已经建成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联动处置系统,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持续为政府精细化管理增效赋能。
[材料三]
《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较去年提高3.91,七年以来保持持续增长。
综合来看,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依次为2020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的前三名。
从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来看,新型基础设施指数排名前三名为虹口区、黄浦区和普陀区;智慧应用指数排名前三名为徐汇区、浦东新区和黄浦区;发展环境指数排名前三名的为浦东新区、徐汇区和普陀区。
(1)小E同学将上海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信息发到朋友圈,马上得到了四条回复:
百合: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领跑全国,可喜可贺。
冰蓝:什么事都能在网上办妥,魔都上海,我的爱。
小囡:在上海办事就是高效,为我们的城市点赞吧。
笃定:上海智慧城市发展“七连增”,真切感受到。
小E同学发现有一条回复不恰当,赶紧@________,写道:________。
(2)小E同学的爷爷不理解什么是“一网统管”。
小E想到几个具体事例,你认为其中最容易被爷爷接受和理解的是()
A.防控疫情中一旦有人确诊,后台系统第一时间就能“排兵布阵”。
B.浦东机场打造了一条由“入境转运”到“落地管控”的闭环之路。
C.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D.居家隔离的某市民悄悄出门遛狗,前脚出门、后脚就被劝返回家。
(3)小E是黄浦区的学生,阅读了[材料三]后,小E针对黄浦区写下了一句简短的评价,大家认为很恰当。
你认为小E的评价是: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7.题目:我还是那个我吗?
要求:
1)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 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句子默写
1.【解析】【分析】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既需要背诵、理解和记忆,也需要书写正确。
如“沧海、弊”等。
故答案为:(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只有香如故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点评】中考中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二、对比阅读
2.【解析】【分析】(1)《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这篇散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醉翁亭记》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A.句中重点字词:佁然:静止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相乐:互相取乐。
选项解释错误;B.句中重点字词: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选项解释错误;C.句中重点字词:环:环绕;皆:副词,都;滁:滁州;其:代词,它,指滁州城;诸:众,许多;壑:山谷。
选项解释错误;D.句中重点字词: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于:在。
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
(3)A.由[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可知运用侧面描写,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也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心情。
选项表述错误;B.[乙]文全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
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
选项表述错误;
C.由[甲]文中“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可见鱼儿忽静忽动,这动静交错的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由[乙]文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可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悦目泉声动听,相映成趣。
由[甲]文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石潭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由[乙]文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亭子比喻成了鸟的翅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醉翁亭外形的美丽。
选项表述正确;
D. [乙]文先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引出醉翁亭,再写山林的人事,按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甲]文选段中没有用到移步换景的手法。
选项表述错误;故选C。
(4)①句意是: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作者是因为小石潭的鱼水之趣暂时乐而忘忧,但是孤凄悲凉的忧思却又因其境过清,而生出悄怆幽邃、凄神寒骨的悲凉之意,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无法排遣的孤凄之情。
②句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结合语境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抒发了他贬谪后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故答案为:(1) 1、柳宗元2、欧阳修 (2)D(3)C(4) ①表现了作者无法排遣的抑郁苦闷(忧伤凄苦)之情。
②表现了作者借山水之乐米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心情。
(或“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之情”)【点评】(1)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结合原句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句及其作者的心情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要求考生一是注意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同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心情进行分析理解。
【参考译文】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三、课外阅读
3.【解析】【分析】(1)①句意思是:于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
从:跟从,跟随。
②句意思是: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
足:值得。
(2)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
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关键词:贤:有出息;不肖:没出息;自处:自己所处的环境。
故选B。
(3)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李斯年轻时就一心想当‘仓中鼠’”。
一种理解为:做人就要做仓中鼠,享尽荣华富贵。
李斯从“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巨大反差中认识到人与人的区别,就如同仓中鼠与厕中鼠的区别。
富贵者如同仓中鼠,锦衣玉食而安安稳稳;贫困者如同厕中鼠,布衣蔬食却提心吊胆。
那一刻,李斯顿悟了,做人就要做这仓中鼠,享尽荣华富贵。
李斯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可以看作想走一条获得富贵功名的捷径。
从这个角度看,是赞成题干中观点的。
一种理解为:做“仓中鼠”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寻找适合的舞台。
李斯由“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区别中认识到来环境的重要性,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是为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寻找适合的舞台。
后来他助秦王统一天下,说明他有“治国平天下”之志。
从这个角度看,是不赞成题干中观点的。
故答案为:(1) 1、跟从,跟随2、值得 (2)B(3) 示例一:赞成。
李斯从“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巨大反差中认识到环境对自己的重要,为了拥有像“仓中鼠”一样的安适环境,作为楚国人的李斯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就是想走一条获得富贵功名的捷径。
示例二:不赞成。
李斯由“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区别中获得感悟,想到要为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寻找适合的舞台。
后来助秦统一天下,说明他不但有“治国平天下”之志,而且能凭借真才实学,实现自己的志向。
【点评】(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注意词语的一些同特殊的用法。
(3)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事件以及文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进行分析概括。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
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
李斯于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
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
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
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
四、现代文阅读
4.【解析】【分析】(1)A.“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基础”这句话表明“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必备条件,“理解与认同”之后,才有可能“沟通”与“合作”,故本句应该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即“只有……才……”;故选A。
(2)由第3段“桃花酒、琵琶酥……一道道取法自然、制作精美的家常美食所折射的中国古老农耕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厚重文明史的一部分,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可知,桃花酒、琵琶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3)原句“从一碧万顷的河北塞罕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