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 计》
抓意象 悟情感 析手法
(一)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 犬、禽雀、眠蚕等。 表现对闲时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 悦的心情。
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等。
(二)野径、古木、径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 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 樵夫、寺僧、道人等。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孤寂的情怀。 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思考: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教你读诗: 1.抓标志: 山居,意象有柴扉、落晖、松树、荜门、绿竹、红莲、 渡头。 2.看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
感 的隐逸之乐。
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
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
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 苦闷。
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
情(反衬)。
@《创新设 计》
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
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 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
标 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
志 吟咏对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 松林、野老、柴门、桑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复习概括
教材链接:《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题材特征 内 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 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 内容情感 内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 容 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 爱自然。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 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 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 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 情。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司空曙(唐)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视听结合(绘声绘色) 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正侧结合、以及白描、拟人、对比等 “手法题”答题模式: 手法+诗中具体表现+表达的情感(效果)
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 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等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思考: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句中意)而“稀”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效果)。 王维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夏,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 菱而归的景象。(景)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情)。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1.诗的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译句), 为我们呈现出一副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 运用等),作以简要分析。
画面意境—— 恬淡宁谧, 清新淡雅, 明丽绚烂, 雄浑壮丽, 清冷空寂等等。
源自文库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诗人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 乐景,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者哀景写哀情的。
3.读诗句:
①(关键词句)“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 采菱归”。 ②[景、事] (写景)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
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 ( 叙事 ) 诗歌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
生活和心态,虽是生活惬意,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
之情。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描写
参考答案: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概括) 前四句写“野径”“桑麻”“离边菊”,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 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脱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 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表现了陆鸿渐的洒脱疏放。(分析)
注意:诗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不一定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思考: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 诗的后四句情景交融。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 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 (景),表达了作者对乡
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唐)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乐景写哀情(反衬),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 伤的心情。
绝句
杜甫(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喜外弟卢纶见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