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传说故事和导游稿和特产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星岩传说故事和导游稿和特产是什么
传说故事:
肇庆古时候叫做端州,那里有个星湖,清洌洌的湖水环抱着七座挺拔秀丽的岩峰,这就是七星岩。
七星岩的来历,得从上古时候女娲补天讲起。
相传女娲炼石补天,可是她炼了七七四十九日,只炼出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石子,还缺一种白色的补天石。
为了这她日思夜想,不得安睡。
正为难时,她手下的七只神羊回来了。
这七只神羊是管布雨的雨工,它们布雨完毕回来后吿诉女娲说:“娲皇,我们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能知过去未来的仙人。
他说,只要借到北斗七星,放在炉中同石子一起炼,就能使那些石子炼成白色。
”
女娲听了,皱起了眉头。
原来,北斗七星是玉皇御车上的的七颗宝石,由北极仙翁看管。
那老头不肯轻易出借东西。
但为了补天,女娲还是拍拍神羊的脖子说:“那好吧,我们一起去找那老头。
”女娲和神羊来到银河边,只见北极仙翁正划着竹排,哼着歌在自己寻乐呢。
女娲说明来意,费了不少口舌,那老头果然不肯借。
女娲没有办法,只好说:“你不借北斗七星,我炼不成石子补不成天,看天塌下来压死你这老头吧。
”北极仙翁一听,沈思默想了一说:“压死我老头事小,看你夸下海口补不成天,还算什么娲皇。
好吧,看在老交情上,助你一臂之力吧。
可是讲定了,半月
内如期归还。
”
北极仙翁便带女娲和神羊来到北辰石室,从玉帝御车上摘下七颗晶亮的星星。
老头又派了七个仙女和女娲一起去炼石子,叮嘱她们按时将带回。
于是,七个仙女袖好了星星,执一根赭鞭,和女娲一起到炼石的地方去了。
到了炼石场,女娲先命神羊把北斗七星琢成石头模样。
神羊吹口气,调来了甘露,滴在七颗星上,便日夜不停地磨起来。
神羊的角磨钝了,嘴唇磨起了泡。
过了七天七夜,把第一颗星星磨得像仙人居住的昆仑北角的阆风山,就把这颗星叫做阆风;第二颗磨得像玉皇大帝御座后面的玉屏风,就叫它做玉屏:第三颗磨得像北极仙翁的宝库北辰石室,便叫它石室;第四颗磨得像擎天柱不周山,便叫它天柱,第五颗磨得像广寒宫中的蟾蜍,就叫它蟾蜍:第六颗磨得像女娲的手,便叫它仙掌;第七颗磨得像独自盘坐低头思索的长老,便取名为辟支。
七颗星被磨成宝石后,在炼石炉中炼了七天七夜,白色的
炼出来了,女娲非常高兴。
谁知那七颗星星,自从被磨、炼过之后,有了灵性,它们都不想再做御车上的装饰品了。
七颗星私下和神羊商量:“我们不想回北辰石室去了,那里太冷清,把我们带到一个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好去处吧。
”神羊见自己千辛万苦
磨成的宝石,竟有如此好志向,十分高兴,就说:“我们时常外出布雨,看到岭南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等到娲皇把你们归还北极仙翁的时候,就在路上找个机会,一起到那里安家去吧。
”
到了傍晚,归还七星的期限已到,女娲就请七个仙女骑上她的七只神羊,带上七星回去。
说:“到鸡啼时分,你们就可回到银河,把星星放下去就行了。
”
七个仙女带了星星,手执赭鞭,便起程了。
她们手里赭鞭也是个宝贝,遇有可食的谷物,便会发光报信。
神羊心想.借这个机会寻些五谷种籽带去,送给下面的乡亲吧。
于是七只神羊沿途留心,遇到赭鞭放光地方,立即降下云头,寻见谷穗,衔在嘴里。
一路上赭鞭放了五次光,走在前头的五只羊嘴里衔了五种榖穗。
第一只衔的是稻,第二只衔的是粱,第三只衔的是粟,第四只衔的是黍,第五只衔的是稷。
走在后边的两只神羊嘴里还空着。
七个仙女赶了大半夜路,都疲倦了,一个个在神羊背上打盹。
神羊见这是个好时机,就请来风伯帮忙。
霎时间,北风呼啸,云涛汹涌,七只神羊藉着风势,向南边天际飞奔。
七个仙女清醒过来,赶忙挥起赭鞭,想制住神羊。
可是抽断了赭鞭,神羊却仍旧向南狂奔。
这时,那个能知过去未来的仙人,正在鼎湖山下同土地神聊天,忽见北风呼呼,云层翻滚,他马上叫道:“不好,坏事了!你马上赶到鼎湖山
上,在最高地方放一只鸡笼,笼里放只报晓鸡。
快!”
土地神不知何事,但见他说得这样急,就马上照他所说的,化作一缕青烟,往鼎湖山上去了。
那仙人自己也跳上一块竹排,沿着西江顺流而下。
施神法用竹篙去拨弄鼎湖山上的那只鸡笼。
笼里的雄鸡被惊醒,以为天亮了,便“喔喔喔”地啼叫起来。
七个仙女听见雄鸡叫,以为到了银河,连忙从袖中掏出七星。
七星已经迫不及待,便跳了下来,变成了七座岩峰。
太阳出来了。
土地神见出现了七座岩,便去问那仙人。
那仙人把竹篙插进河底,稳住竹排,笑瞇瞇地说:“可危险啦,昨晚我叫你提鸡笼上鼎湖山的时候,女娲的七只神羊,正带着这七座岩往东南面奔跑。
我算了一下,如果任它们跑下去,天亮时正好跑到珠江口,如果七座岩落下去堵住了水,人们就要遭殃了。
所以我让雄鸡提前报晓,七星就落到这里啦。
如今,嘴衔谷穗的五只神羊已经到了那里。
另外两只,就留在这里和七星岩作伴。
它们原是布雨的雨工,在这里正好管理河道上的蛟龙。
”
土地神举目望去,果然看到一只神羊正在驱使一条蛟龙,让龙牵引着河水,从龙门山流出去。
另一只神羊赶着另一条蛟龙,把西江河水引向南流去,使七星岩这一带的河道成了一个湖。
再抬头一看,放在鼎湖山上的鸡笼,已变成了一座高山。
那仙人撑的竹排,变成了一座城。
那支竹篙呢,变成了一座塔。
这就是今天七星岩下的沥湖、鼎湖山上的鸡笼山、端
州城和端州塔的来历。
导游稿:
七星岩位于肇庆城北约3公里处,是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游人到此游览的历史可上溯到一千多年前。
1982年,取七星岩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称为“星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9年、XX年星湖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面前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
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
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
“星湖”一名最见诸文字是在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五个湖组成。
总面积约为6.49万平方米。
清代陈恭尹写了一首《七星岩提名歌》:“娲皇未补星辰漏,神人驱石如云走。
赭鞭鞭断云不前,天风吹落西江口。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七星岩“盖帝车之精所成”。
这就是七星岩得名之由来。
七星岩共七岩,呈两列长条状,南列自西至东为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边的阿坡这七座岩。
特产:
1.端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并称“文房四宝”,在我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最为著名,它的石质坚实而润滑,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古称端州)的烂柯山和北岭山一带,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当时的端砚无图案花纹装饰,十分简朴。
据说到了唐中叶时,一名老砚工路经端溪,看见有两只仙鹤落进溪水中再没有起来,他张网捞捕,捞起了一块石头,石中有鹤鸣声,他把石橇开,奇石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上面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后来砚工们纷纷仿制,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工艺品的开始。
2、四会沙糖桔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2
四会沙糖桔
沙糖桔最初产自四会市黄田镇沙糖村,因而得名沙糖橘。
地域范围四会市行政区域内的龙莆镇、地豆镇、威整镇、罗源镇、迳口镇、大沙镇、东城街道、石狗镇、黄田镇、贞山街道、江谷镇、下茆镇、城中街道,共十三个镇、街道特定品质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
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
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
该产品
驰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文化典故四会沙糖桔,原名十月桔(以下简称:沙糖桔),原产四会,是四会沙糖桔主栽品种之一。
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
沙糖桔是四会传统土特产,又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并被《羊城晚报》誉称“一枝独秀”。
四会沙糖桔知名度比较高,广东沙糖桔主要为四会沙糖
3、封开油栗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3
封开油栗
封开油栗封开油栗历史悠久,由于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在省内外享誉盛名,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
封开油栗主产于长岗镇,覆盖罗董、杏花、渔涝、河儿口、七星、江口、大洲等八个镇。
封开油栗是中国板栗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因其源于皮薄油亮、脆甜口香而得名,是封开一个著名的优良干果特产。
2006年“封开油栗”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同年8月被中国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称号。
2007年,封开县成为“中国油栗之乡”。
封开油栗历史悠久,由于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在省内外享誉盛名,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主产于长岗镇,覆盖罗董、杏花、渔涝、河儿口、七星、江口、大洲等八个镇。
近年实施样板示范带动战略,县农业部门先后在长岗镇办起五千亩油栗示范基地,同时长岗镇油栗基地又被列入省“一乡一
品”项目扶持开发,并注册了“奇香皇”牌商标,促
4、德庆贡柑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4
德庆贡柑
中国第一柑德庆贡柑,原产于广东省德庆县,其果色金黄,皮薄光滑,肉质脆嫩,爽口无渣,果汁丰富,清甜可口,香蜜浓郁,风味极佳。
该果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秋冬季节极具消滞止渴作用,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被水果业界推称为当今健康时尚的水果新贵。
德庆贡柑的历史背景和由来历史上,德庆贡柑栽培始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载,宋绍兴年间,宋高宗到德庆府,品尝了德庆的地方特产柑桔后,连连称赞,此后德庆柑桔被尊为御用贡品,贡柑之称由此而来。
据专家考证,德庆贡柑是橙与桔的自然杂交种,因而集橙的外形美观、色泽金黄、风味浓郁与桔的肉质细嫩鲜滑、表皮易剥、爽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于一身,口感极佳,兼有袖子清香爽甜的风味,是甜橙、糖桔、蜜柚三者优点的集成者。
地理经济学者研究,德庆县气候温和,环境独特,极宜贡柑生长德
5、封开杏花鸡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5
封开杏花鸡
封开杏花鸡,产于肇庆市封开县杏花、渔涝一带。
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因此它有三大特点:两细、三黄、两短,即: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身短、颈短。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
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
市面价约20多元一斤。
( 肇庆)中华名鸡——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是封开著名的特色品牌——金凤凰牌,产于封开县杏花镇。
其外貌特征为“三黄”(羽黄、咀黄、脚黄)、“三短”(颈短、身短、脚短)、“两细”(头细、肢细);其体形特征为体形细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其体质特征为骨细皮薄、肌纤细嫩,以皮脆肉滑、味道鲜美著称;其营养成份(因为品种、养殖环境、养殖饲
6、肇庆裹蒸粽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6
肇庆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
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
用料包制特别。
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
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
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 肇庆)肇庆裹蒸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3个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
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据
7、文鲤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7
文鲤
文鲤文鲤(鲩)是鼎湖区名贵的出口土特产品。
产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文朗,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
文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
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
这样清蒸之文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钦差大臣到肇庆出巡,吃过文鲤后,叹之为“难得的美味珍馐”,并立即派人将其火速呈送回京城,献给慈禧太后。
太后品尝过后,龙颜大悦,给文朗颁赐了“岭南第一塘文鲤王”的匾额。
文鲤产量极少,目前以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为主。
文鲤的主要特点是形体怪异而肉质肥美,生成一副头细、膊缩、鼻陷嘴勾,背部略有缩骼形的小人相;鱼身两侧却偏偏天生三条金线,且腹部发达,在水中游
8、肇实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8
肇实
广东的城镇街头,杂货店内几乎都有“肇实”出售,中医开药,时有用它,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国探亲、旅游之余,十有八九都要寻购此物带走,为何“肇实”受到如此青睐?这是同它的用途分不开的。
肇实者即芡的果实也,用于煲汤或作中药材。
它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和健脾的功效。
肇实是茨实中最好的品种。
肇实正名芡实,属睡莲科。
肇庆所产的芡实颗粒大,药力强,故称为肇实。
肇实是肇庆传统名优特产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土特产,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肇实有收敛、滋养、强壮之功效。
多用于炖肉、煲汤或入药,能健脾止泻,滋阴补肾,清热祛湿,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肇实是肇庆市传统的名优土特产。
应用于焖、煲、炖等方法,可制作的品种有肇实瓜盅,香芋肇实煲、香煎肇实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