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第3章-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结构-答案
风力发电技术与风电场工程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的功能是将风轮获取的空气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2、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结构分为叶轮、机舱、塔架、和基础等几大部分。
3、机舱内布置的传动系统,由主轴、齿轮箱、联轴器和发电机等构成。
4、机舱底座是机组主驱动链和偏航机构固定的基础,并能将载荷传递到塔架上去。
5、铸造底座一般采用球墨铸铁制造,铸件尺寸稳定,吸振性和低温型较好。
6、整流罩是置于轮毂前面的罩子,其作用是整流,减小轮毂的阻力和保护轮毂中的设备。
7、风电机组的基础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根据当地地质情况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基础周围还要设置预防雷击的接地系统。
8、塔架的基本形式有桁架式塔架和圆筒式塔架两大类。
桁架式塔架优点为制造简单,成本低,运输方便,缺点为通向塔顶的上下梯子不好安排,塔架过于敞开,维护人员上下不安全。
塔筒式塔架优点是美观大方,塔身封闭,风电机组维护时上下塔架安全可靠。
9、塔架高度主要依据风轮直径确定。
10、风电机组的基础主要按照塔架的载荷和机组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结合高层建筑建设规范建造。
11、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传动系统包括轮毂、主轴、齿轮箱、制动器、联轴器以及安全装置等。
12、齿轮箱的作用是传递扭矩和提供转速,通过两到三级渐开线圆柱齿轮增速传动得以实现,一般常采用行星齿轮或行星加平行轴齿轮组合传动结构。
13、齿轮箱输出轴(高速轴)通过柔性联轴器与发电机轴连接。
14、联轴器通过绝缘构件阻止发电机磁化齿轮箱内的齿轮和轴承等钢制零件,避免这些零件发生电腐蚀现象。
联轴器上还设置有扭矩限制装置用以保护传动轴系,防止过载运行。
15、偏航系统功能就是跟踪风向的变化,驱动机舱围绕塔架中心线旋转,使风轮扫掠面与风向保持垂直。
16、机舱的偏航运动是由偏航齿轮装置自动执行的,它是根据风向仪提供的风向信号,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通过传动机构使机舱旋转,让风轮始终处于迎风位置。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A、中国精神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中国共产党D、中国人民答案:A2、()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国共产党D、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答案:C3、()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答案:A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爱国主义答案:D5、()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答案:B6、重视并崇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文化生活D、政治生活答案:B7、以下()不是表现为对矢志不渝的坚守理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兼相爱,交相利”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答案:C8、都江堰设计巧妙,成效卓著,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中持续使用,体现的中国精神内涵是()。
A、伟大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答案:A9、19世纪波兰音乐家肖邦离开祖国时曾带了一瓶祖国的泥土,在巴黎临终时,他嘱托亲人和朋友“我希望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肖邦的做法体现了爱国主义中的()。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答案:D10、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答案:B11、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9分)1.账户是根据( A )开设的。
A 会计科目B 财务状况C 报表项目D 资金运动2.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庄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 )。
A 借方B 增加方C 贷方D 减少方3. 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D )。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两个或两个以上4.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 )。
A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B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5.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B )。
A 资金运动变化规律B 会计等式平衡原理C 会计账户基本结构D 平行登记基本原理6. 借贷记账法下的“借”表示( A )。
A 资产、费用增加B 负债增加C 所有者权益增加D 收入增加7.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3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7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 )。
A 借方4 000元B 贷方8 000元C 借方5 000元D 贷方5 000元8. 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
A 重记经济业务B 漏记经济业务C 借贷方向相反D 借贷金额不等9. 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 B )作用。
A 统驭控制B 补充说明C 指导D 辅助10. 负债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 B )。
A 借方B 贷方C 借方或贷方D 一般无期末余额11. 某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 5 000贷:实收资本 5 000该分录表示( B )。
A 一个资产项目减少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B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5 000元C 一个资产项目增加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D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5 000元12. 某企业“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共有三个二级明细账户,其期初余额为8 000元,明细账分别为:甲厂借方4 000元,乙厂借方2 500元,则丙厂为( A )。
第三章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六.补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A.欠供应单位料款B.所有者投资C.银行存款D.未分配利润2.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A.会计科目B.账户C.会计科目和账户D.会计科目或账户3.会计科目是()A.会计报表的名称B.会计账户的名称C.会计账簿的名称D.会计要素的名称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A.一个B.两个C.两个或更多D.全部5.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A.只能在借方B.只能在账户的一方C.只能在贷方D.可能在借方和贷方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A.总是相等的B.总是不等的C.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7.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A.增减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C.单式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8.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主要为了()A.便于登记账簿B.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C.提高会计工作效率D.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9.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11.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短期借款D.制造费用12.本月共购入材料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3 500元,退回200元,月末结存为2 000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A.300元B.700元C.500元D.900元13.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经济业务的内容C.静态会计方程式D.动态会计方程式14.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A.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的规则决定C.企业会计准则决定D.每个账户的基本性质决定15.某单位会计员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在一起讨论账户借贷双方登记的内容,其正确者是()A.小赵说:借方反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减少,收入增加。
第三章 借款费用练习题.
第三章借款费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应( )。
A.计人营业外收入B.冲减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C.计人当期财务费用D.冲减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2.企业因资产支出数超过专门借款数,为此于2011年又借入了两笔一般借款,1月1日又借人了200万元,3月1日借入了600万元,资产的建造工作从2010年8月1日开始。
假定企业按季计算资本化金额。
则2011年第一季度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为( )万元。
A.400 B.200 C.800 D.6003.借款费用准则中的专门借款是指( )。
A.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B.发行债券收款C.长期借款D.技术改造借款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A.发行公司股票支付的佣金B.发行公司债券支付的佣金C.借款手续费D.借款利息5.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活动重新开始。
A.1年B.3个月C.半年D.两年6.下列不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是( )。
A.投资性房地产B.无形资产C.存货D.应收账款7.某企业于2010年10月1日从银行取得一笔专门借款6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的建造,年利率为8%,两年期。
至201 1年1月1日该固定资产建造已发生资产支出600万元,该企业于2011年1月1 日从银行取得1年期一般借款300万元,年利率为6%。
借入款项存人银行,工程于2011年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011年2月1 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2011年10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
工程项目于2011年3月31日至201 1年7月31日发生非正常中断。
则2011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为( )万元。
A.7.5 B.32 C.95 D.39.58.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 )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
A.群众B.公众C.受众D.人民2.公共关系也称作()。
A.群众关系B.人群关系C.公众关系D.受众关系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A.消极公众B.积极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4.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A.边缘公众B.稳定公众C.周期公众D.临时公众5.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A.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6.组织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是()。
A.首要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内部公众7.所有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
A.国际公众B.媒介公众C.政府公众D.顾客公众8.根据()分类,公众可以划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两类。
A.组织的内外对象B.关系的重要程度C.关系的稳定程度D.组织的价值取向9.逢节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时节的考生及家长等属于()。
A. 临时公众B. 稳定公众C. 边缘公众D. 周期公众10.()的态度倾向往往成为公共关系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因此常常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必争之地”。
A. 顺意公众B. 逆意公众C. 边缘公众D. 受欢迎的公众11.()处在对外公共关系的第一线。
A. 内部公众B. 外部公众C. 社区公众D. 顾客公众12.()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但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A. 顾客公众C. 内部公众D. 社区公众13.公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特定的组织相关的。
这指的是公众的()。
A. 群体性B. 共同性C. 多样性D. 相关性14.()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A. 首要公众B. 内部公众C. 稳定公众D. 顺意公众15.因为飞机航班误点而滞留机场的旅客、足球场闹事的球迷等属于()。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理解练习答案解析
第三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 )A.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C. 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D. 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2.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是( )A. 下降的B. 0C. 负的D. 以上都可能3.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A. 阶段ⅠB. 阶段ⅡC. 阶段ⅢD. 以上都不对4.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A. 递增且为正;B. 递减且为负;C. 递减且为正;D. 上述三个选项中只有A不可能。
5.以下各项中可能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是()A.TC=0.6Q3-10Q2+300QB. TC=2Q3-10Q2+300Q+100C. TC=10Q2-3Q3+300Q+100D. TC=10Q2-3Q3+300Q6.等产量线特性()A. 一般斜率为负B. 凹向原点C.不同的等产量线只有一个交点D. 以上说法都对7.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P L、P K是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A. P L/P KB. P K/P LC. -P L/P KD. -P K/P L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9.理性的短期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A. MP>AP阶段B. MP下降阶段C. AP下降阶段D. 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产量TP开始下降时,边际产量MP也开始下降B.只要边际产量MP下降,总产量TP一定下降C.边际产量MP曲线必定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边际产量MP下降,平均产量AP 也一定下降11.生产者均衡时()A. MP L/MP K=P K/P LB. MRTS LK=MP K/MP LC. MRTS KL=MPK/MPLD. 以上都不对12.L型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A.无穷大B. 保持不变C. 为零D. 以上都有可能13.规模报酬考查的是()生产A. 短期B. 长期C.短期和长期都可以D. 以上都不对1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是()A. 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B. 不考虑技术是否变化C. 所有要素投入同时改变D. 以上三条都不适用15.与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相类似的,是消费者理论中的( )A. 价格—消费曲线B. 恩格尔曲线C. 收入—消费曲线D. 预算约束线16.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A. 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B.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C. 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D. 两种生产要素同时以相同比例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17.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素不变D. 上述都正确18.在生产者均衡点上有()A.MRTS LK=P L/P KB.MP L/P L=MP K/P K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D.上述都正确19.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则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A.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D.上述三者都不正确。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讲解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
假设2013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
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 )元。
A、借方3000B、借方1400C、贷方1400D、贷方30002.某公司从2012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材料资料如下:A、1B、5C、-5D、103.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13年7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万元。
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2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5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万元。
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13年7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万元。
A、10B、15.8C、15D、19.24.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2013年4月份销售收入500万元,销售成本460万元,4月末存货成本300万元。
5月份购入存货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60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40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2013年5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A、448B、484.8C、540D、440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
A、20200B、21400C、23804D、250046.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该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200元,该批甲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有熔点没有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确定熔点。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沥青、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4.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5.如图是“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之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的温度不超过熔点D.烛蜡熔化过程中升温变缓说明烛蜡是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石蜡是非晶体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7.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乙有熔点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石蜡二、填空题9.民间数九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湖面河水结冰,水结为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第三章 会计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B.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C.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D.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2. 下列属于会计的基本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收入-费用=利润3. 关于试算平衡法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和记账规则4. 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 )。
A.增加记借方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贷方D.期末无余额5.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四要点中的“依据相同”是指( )。
A.总分类账要根据明细分类账进行登记B.明细分类账要根据总分类账进行登记C.根据同一会计凭证登记D.由同一人员进行登记6. 下列关于单式记账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B.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和相互平衡关系C.单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D.这种方法适用于业务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7.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借方B.借方或贷方C.贷方D.借方和贷方8. 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
A.实收资本B.应付账款C.固定资产D.管理费用9. 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B.借:管理费用贷:所得税费用C.借:所得税费用贷:银行存款D.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 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增加额记借方B.增加额记贷方C.减少额记借方D.期末无余额11. 年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本期负债减少5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20万元,则期末资产总额为( )万元。
【税收学】第三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最能做到按能力支付税收的征税标准是()。
[厦门大学2012研]A、人丁B、财产C、所得D、消费【答案】C【解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测度可具体分为收入(所得)、财产和支出三种尺度。
收入通常被认为是测度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最好尺度。
2、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在()过程中应依据的准则。
[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A、收入初次分配B、资源配置C、收入再分配D、征收管理【答案】C【解析】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就收入分配而言,也就是税收对收入再分配应依据公平准则3、()强调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的大小,应根据各个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所享受到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
A、受益原则B、纳税能力原则C、公平原则D、平等原则【答案】A4、在市场对经济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从效率出发,税收的目标是()。
A、保持税收中性B、强化税收杠杆作用C、税收收入最大化D、以上都不对【答案】A5、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应当使税收成本最小化,这就是()原则。
A、最少征收费用B、便利节省C、税收经济效率D、税务行政效率【答案】D6、在西方税收原则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税收原则的人是()。
A、威廉·配第B、尤斯迪C、亚当·斯密D、瓦格纳【答案】B7、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收因税基的缩小而减少,从而减缓了经济的衰退程度,刺激经济复苏。
这体现了税收的()。
A、内在稳定器作用B、相机抉择作用C、横向公平D、纵向公平【答案】A8、明确提出税制建立必须遵循“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四原则的人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瓦格纳D、西斯蒙第【答案】B【解析】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高度,明确加以系统阐述的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了税制建立的四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四项原则。
经济法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经济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债务人在不转移其房产据有的状况下,将该房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该种担保方式在法律上称为()。
A、抵押B、质押C、保证D、留置2、以下对于抵押权设定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抵押权是抵押物的标的物B、以乡镇、村公司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C、用正在建筑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物登记记录的内容与抵押合同商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抵押合同的内容为准D、抵押合同能够采纳书面形式订立,也能够采纳口头形式订立3、依据《物权法》的规定,能够用于抵押的财富是()。
A、土地所有权B、公司所有的机器C、学校的教育设备D、依法被扣押查封的财富4、依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对于住所建设用地使用权时期届满后续期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自动续期B、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国有,不得续期C、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赞同,能够续期D、经不动产登记机构赞同,能够续期5、物权是鉴于物而产生的权益,以下属于民法上物的是()。
A、冬季里的第一场雪B、镶在嘴里的金牙C、注册的商标D、佩带的领带6、依据物的分类标准,以下物中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A、台灯与桌子B、沙发与柜子C、杯子与杯盖D、房子与窗户7、甲将一台电脑无偿借给乙使用,限期为3个月。
在借用期内,甲和丙订立了买卖该电脑的合同,但未对电脑的交托问题进行商定。
以下有关该电脑交托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丙有权恳求甲立刻交托电脑B、丙有权随时恳求甲交托电脑,但应当给甲必需的准备时间C、丙有权恳求乙立刻交托电脑D、丙有权随时恳求乙交托电脑,但应当给乙必需的准备时间8、依据规定,当事人以以下财富设定抵押,抵押权自登记时建立的是()。
A、正在建筑的学校教课楼B、正在建筑的商品房C、正在建筑的列车D、汽车A、2月15日B、3月23日C、4月8日D、5月11日10、以下对于抵押权与出租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2、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中修订过301条款。
13、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
第三章 辅助生产费用练习题参考答案[6页]
第三章辅助生产费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某企业设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及提供的劳务量如下表: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有关会计分录。
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0×年×月表中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分配率=3000/7500=0.4运输费用分配率=6000/11250=0.533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5000——二车间 4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0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6000二、某企业设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500元,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为10000元,其提供劳务数量如下表: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200×年×月表中交互分配率及对外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交互分配率=9500/10000=0.95运输费用交互分配率=10000/20000=0.5修理费用对外分配率=(9500+375-475)/9500=0.989运输费用对外分配率=(10000-375+475)/19250=0.52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交互分配分录(可不编制会计分录,直接在明细账中登记): (1)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75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375(2)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75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475对外分配分录:借:制造费用 15787管理费用 3713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4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100三、利用第一题资料,用计划成本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解:表4—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200×年×月表中的差额分配率计算如下:修理费用差额分配率=(3000+390-2700)/(4500+3000)=0.092运输费用差额分配率=210/11250=0.0187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第三章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疾病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呼吸系统由_和_组成,前者又包括_、_、_、_、_。
2.鼻中隔由_、_和_构成,内衬_。
3.喉既是_器官,又是_器官。
上界平_,下界达_。
4.环状软骨由前部低窄的_和后部高阔的_构成,是喉软骨中唯一的_软骨环。
5.环杓后肌起自_止于_。
作用_、_,受_支配。
6.鼻旁窦共有_对,计有_、_、_、_。
7.肺根内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_、_,_。
8.气管位于_与_之间,起于_下缘,向下达_平面。
9.胸膜由_构成。
壁胸膜可分为_、_、_、_四部分。
10.纵隔的前界是_,后界是_,上界是_,下界是_,两侧界为_。
二、判断改错题1.临床上常将鼻、咽、喉和气管称为上呼吸道。
2.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下鼻道。
3.上颌窦因与上颌第2前磨牙、第1和第2磨牙根部邻近,只有一层薄的骨质相隔,故牙与上颌窦的炎症或肿瘤均可互相累及。
4.喉包括单一的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及甲状软骨。
5.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黏膜称为声带。
6.右主支气管短而粗,与气管中线延长线间的嵴下角大,异物不易进入其内。
7.肺位于胸膜腔内,膈肌上方,纵隔的两侧。
8.肺尖经胸廓上口伸入颈根部,在锁骨内、中1/3处上方3cm。
9.胸膜隐窝是脏、壁胸膜相互移行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达不到其内。
10.前纵隔内有胸腺、胸廓内动脉纵隔支、胸骨心包韧带及气管等结构。
三、选择题【A型题】1.呼吸系统()A.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B.鼻、喉、气管称上呼吸道C.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成D.支气管树和肺泡均有气体交换功能E.肺不具备内分泌功能2.鼻()A.分2部,即外鼻和鼻腔B.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C.外鼻仅以软骨为支架D.鼻腔向前借鼻孔与外界相通,向后借鼻后孔通喉咽部E.节鼻甲的黏膜血管丰富,位置浅表,易出血,称为易出血区3.开口于上鼻道的结构是()A.额窦B.上领窦C.蝶窦D.筛窦前组E.筛窦后组4.喉支架中成对的软骨是()A.甲状软骨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杓状软骨E.舌骨5.上颌窦()A.位于上颌骨的额突内B.前壁为上颌骨体前面的尖牙窝,骨质较厚C.后壁与颞下窝毗邻D.上壁是眼眶下壁E.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6.环状软骨()A.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B.位于甲状软骨上方C.是成对的软骨D.后部为低窄的环状软骨弓,前部为高阔的环状软骨板E.与舌骨有膜相连接7.喉的连结()A.分喉软骨间的连结和舌骨与喉的连结B.舌骨与甲状软骨上缘间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甲状舌骨外侧韧带C.环甲关节在环杓后肌牵引下,甲状软骨在冠状轴上作前倾和复位运动D.环杓关节是由环状软骨弓的关节面与杓状软骨肌突构成的E.弹性圆锥上缘游离增厚,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称为声韧带8.喉肌()A.系横纹肌,受迷走神经支配B.环甲肌收缩是开大声门裂C.环杓后肌的功能是松弛声带D.喉上神经支配环杓后肌E.喉返神经支配除环杓后肌以外的所有喉肌9.喉口()A.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围成B.吞咽时喉随咽上提并向前移,会厌封闭喉口C.其外侧凹陷是会厌谷D.向下与声门下腔直接相通E.喉口上方与鼻咽部相通10.气管()A.上平第7颈椎下缘B.下至第3胸椎体下缘C.由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D.气管软骨由14~17中个完整的透明软骨环构成E.气管切开术常在第2-3气管软骨环处施行11.肺()A.位于胸膜腔内,膈肌上方,纵隔两侧B.其表面被覆壁胸膜C.透过胸膜可见许多呈多角形的区,为一个肺段D.呈浅红色,质柔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E.肺内因含空气,相对密度比水轻12.肺尖()A.钝圆,经胸廓上口伸入颈外侧区B.在锁骨中、内侧1/3段向上突至锁骨上方2.5cm处C在锁骨内侧1/3段向上突至锁骨上方2.5cm处D.在锁骨外侧1/3段向上突至锁骨上方2. 5cm处E.包在肺尖上方的胸膜称脏胸膜13.肺根()A.是出入肺门的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的总称B.内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C.内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肺动脉、上肺静脉、主支气管D.左肺根内结构排列自上而下是:左主支气管、肺动脉、下肺静脉E.右肺根内结构排列自上而下是:肺动脉、上叶支气管、肺外脉14.肺的毗邻()A.两肺门前下方均有心压迹B.右肺门后方有胸主动脉C.右肺门上方是上腔静脉D.左肺门上方有肺动脉干E.左肺门后方邻食管15.支气管肺段()A.是每个肺段支气管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B.呈三角形C.尖端朝向肺门,底位于肺的表面D.仅是形态学的基本单位E.通常左肺有10个肺段,右肺只有8个肺段16.胸膜()A.是衬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肺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B.被覆于胸腔各壁内面的称为壁胸膜,覆盖于肺表面的称为脏胸膜C.壁胸膜可为分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D.脏胸膜仅贴附于肺表面,不伸入叶间裂内E.脏、壁胸膜之间的宽大腔隙称胸膜腔17.胸膜隐窝()A.是脏胸膜与壁胸膜相互移行处的胸膜腔B.在深吸气时,肺缘可达到其内C.肋纵隔隐窝,右侧较大D.肺纵隔隐窝仅在左侧E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18.纵隔()A.是两侧肺之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締组织的总称B.稍偏右,上宽下窄、前短后长的矢状位C.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D.两侧为肺门E.上界是胸骨柄上缘,下界是膈19.下列哪个结构还在后纵隔内?()A.气管杈B.食管C.胸主动脉D.膈神经E.胸导管20.下列哪个结构既在上纵隔,又位于下纵隔?()A.食管B.上腔静脉C.下腔静脉D.主动脉弓E.左颈总动脉【B型题】A.筛骨泡B.半月裂孔C.筛漏斗D.筛泡E.蝶筛隐窝1.额窦开口于()2.上颌窦开口于()A.环杓后肌B.杓横肌C.环甲肌D.甲杓肌E.杓斜肌3.使声门裂开大、声带紧张的喉肌是()4.使声襞变短而松弛的喉肌是()A.鼻和咽B.鼻、咽和喉C.鼻和喉D.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E.气管和各级支气管5.构成上呼吸道的结构是()6.构成下呼吸道的结构是()A.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B.纵隔胸膜与胸膜顶返折形成C.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向上延续D.肋胸膜与纵隔胸膜相互移行处E.膈胸膜与纵隔胸膜之间7.构成胸膜顶的是()8.构成肋纵隔隐窝的是()A.胸廓上口B.锁骨上缘C.颈静脉切迹D.胸骨柄E.胸骨角3.纵隔的上界是()10.上、下纵隔的分界标志是()【X型题】1.鼻腔()A.由骨和软骨围成的腔B.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两半C.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及犁骨构成D.每半侧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E.鼻前庭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2.喉腔()A. 上起喉口,与鼻咽部相通B.喉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壁和杓间切迹围成C.喉腔侧壁的黏膜皱襞上方为声襞,下方称为前庭襞D喉腔中的声襞与前庭襞之间的部位为喉中间腔E.候中间腔两侧经前庭襞和声襞间的裂隙称为喉室3.支气管()A.左、右主支气管是气管的一级分支B.气管中线与主支气管下缘间的夹角称为嵴下角C.左、右主支气管通常有5~6个软骨环D.左主支气管短而粗,气管内异物多易进入左主支气管E.全部各级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树状,称为支气管树4.左肺()A.短而宽B.左肺门上方有奇静脉C.后方有胸主动脉D.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E.心切迹下方有一突起,称为左肺小舌5.肺()A.位于胸腔内B.右肺体积和重量大于左肺C.肺尖向上突到颈根部D.肺底又称为膈面E.深吸气时,肺缘可伸入肋纵隔隐窝6.气管()A.分颈部和胸部B.上平第6颈椎体下缘C.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D.由气管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E.软骨由呈“C”形的透明软骨环构成7.胸膜腔()A.是密闭的浆膜腔B.两侧胸膜腔在肺根处相通C.腔内呈负压D.其位置最低的是肋膈隐窝E.间隙内仅有少许浆液,可减少摩擦8.壁胸膜()A.依其衬覆的部位不同,可分为3部分B.胸膜顶高出锁骨上方2.5cmC.壁胸膜各部返折处可形成胸膜隐窝D.膈胸膜覆盖于膈上面,二者紧密相贴,不易剥离E.肋胸膜仅衬覆于肋骨和胸骨内面9.胸膜的体表投影()A.两侧胸膜前界在第3胸肋关节处相互靠拢B.其两侧前界在第5胸肋关节处相互分开C.两侧胸膜前返折线之间,呈倒三角形区,称为胸腺区D.其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E.其下界在肩胛线与第12肋相交10.下纵隔()A.其上界为胸骨角与第4胸椎体下缘B.两侧为纵隔胸膜C.心脏与胸骨体之间为前纵隔D.中纵隔内有出入心的大血管,如升主动脉等E.膈神经位于后纵隔内四、名词解释1. Littel区2.鼻旁窦3.喉结4.声门裂5.弹性圆锥6.气管隆嵴7.左肺小舌8.肺根9.肺段10.肺韧带11.胸膜顶12.胸膜腔13.肋膈隐窝14.心包区15.纵隔五、问答题1.简述鼻腔外侧壁的形态结构。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铁盐、亚铁盐》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盐、亚铁盐》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铁元素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形成,人体内的铁大部分是+2价的铁,2+Fe易被人体吸收,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可将难吸收的3+Fe,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Fe转化为2+FeCl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B.向2Fe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2FeCl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D.3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稀盐酸溶解Mg(OH)2:H++OH-=H2OC.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2+=Fe3++CuD.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H++OH-=H2O3.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只有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4.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正确,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 .Fe 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Fe 2O 3而呈红色 C .FeO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呈+2价 D .含Fe 2+盐溶液遇KSCN 溶液显红色6.下列关于Fe 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e 3+不可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中B .Fe 3+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 .Fe 3+具有氧化性,能与金属锌、铁、铜等反应D .Fe 3+溶液中滴入含硫氰化钾的溶液,有红色沉淀产生7.为探究某食品包装袋内一小包脱氧剂中的还原铁粉是否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盐酸,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 .若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变质B .若滴加KSCN 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铁粉未变质C .若依次滴加氯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全部变质D .若滴加KSCN 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全部变质8.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A .锌粉B .镁粉C .铁粉D .铝粉9.下列除杂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2MgCl 溶液中混有少量3FeCl :加入足量镁充分反应后过滤B .2FeCl 溶液中混有少量3FeCl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2CuCl 溶液中混有少量3FeCl :加入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 .2FeCl 溶液中混有少量2CuCl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10.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描述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2CO-存在3SO-存在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24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时,则一定有Cl-存在C.加入3D.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一定没有2Fe+存在11.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12.列物质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①氯水、②硫酸亚铁、③烧碱、④漂白粉、⑤过氧化钠A.除⑤外B.除②③外C.除①④外D.均易变质13.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Fe2+,现象为产生深蓝色沉淀。
会计基础_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_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账户的增加发生额与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都应在该账户的()。
A.借方B.贷方C.相同方向D.相反方向2.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联系是()。
A.互不相关B.内容相同C.结构相同D.格式相同3.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
A.在借方B.在贷方C.无法确定方向D.为零4.某账户的期初余额为900元,期末余额为5 00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为600元,则本期增加发生额为()元。
A.3 500B.300C.4 700D.5 3005.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其他应收款6.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业务不同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7.各账户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结构不同C.记账符号不同D.经济用途不同8.()不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A.实用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权责发生制原则D.合法性原则9.下列有关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完全相同的B.会计科目是账户设置的依据C.按照会计科目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账户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D.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它没有格式和结构10.“预付账款”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类科目。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成本11.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A.应收账款B.累计折旧C.预收账款D.预付账款12.账户的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
A.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发生额B.期初余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C.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D.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13.下列账户中,期末一般无余额的是()账户。
A.库存商品B.生产成本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14.总分类会计科目一般按()进行设置。
(最新原创)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A .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的正压力大小为G 2B .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压力为G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 物体叠放在A 、B 上;D 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的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 的重力B .B 对A 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 .斜面对D 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 .D 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3.将质量为1.0 kg 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 随拉力大小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 取10 m/s2)( )A .0.3B .0.5C .0.6D .1.04.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2- 3 B.36 C.33 D.325.(2019·浙江新高考名校创新卷(五))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 ,下图中弹力F 画法正确且按效果分解合理的是( )6.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7.如图所示,用绳子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10 m。
《管理会计》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B.税后利润C.税前利润D.贡献边际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
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B.必然等于13 500元C.必然小于13 500元D.可能等于13 500元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
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A.0元B.1 000元C.5 000元D.6 000元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A.14 000元B.10 000元C.6 000元D.4 000元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时()A.不将其作为费用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1、C2、D3、B4、C5、B6、D7、B8、B 9、A 10、D 11、C 12、D 13、B二、多项选择题: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若凭证类别只设置一种,通常为()。
A、记账凭证B、收款凭证C、现金凭证D、银行凭证正确答案:A解析:若凭证类别只设置一种,通常为记账凭证。
2、应收账款核算系统中录入的销售发票的发票号在本年内不能()。
A、跳号B、重复C、跳号或重复D、可跳号重复正确答案:C解析:为了严格控制企业的销售业务,应收账款核算系统中录入的销售发票的发票号在本年内不能跳号或重复。
3、()用于查询各账户的明细发生情况,用户可以设置查询条件查询明细账。
A、总账B、明细账C、余额表D、多栏账正确答案:B解析:明细账用于查询各账户的明细发生情况,可以设置多种查询条件查询明细账,在明细账查询窗口下,系统一般允许联查所选明细事项的记账凭证及联查总账。
4、下列属于往来单位的是()。
A、客户B、个人C、部门D、项目正确答案:A解析:往来单位包括客户和供应商。
5、工资管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不包括()。
A、设置工资项目B、设置工资类别C、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D、工资变动数据的录入正确答案:D解析:工资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基础信息和录入工资基础数据。
设置基础信息包括设置工资类别、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设置工资类别所对应的部门、设置所得税。
选项D是工资管理模块日常处理业务。
6、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中,执行()操作后,才能开始处理下一个月的业务。
A、生成凭证B、账簿输出C、结账D、对账正确答案:C解析: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中,执行结账操作后,才能开始处理下一个月的业务。
7、在报表管理系统中,保存报表的默认扩展名是()。
A、.repB、.xlsC、.docD、.txt正确答案:A解析:报表的保存类型“*.rep”。
8、会计科目设置的顺序是()。
A、先设置下级科目,再设置上级科目B、先设置明细科目,再设置一级科目C、先设置上级科目,再设置下级科目D、不分先后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的顺序是先设置上级科目,再设置下级科目。
9、工资核算系统中的工资项目定义和内容,是根据()的实际需要建立的。
A、销售商B、用户C、开发人员D、系统正确答案:B解析:工资核算系统中的工资项目定义和内容,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建立的。
10、不属于工资变动数据的是()。
A、奖金B、事假扣款C、岗位工资D、事假天数正确答案:C解析:奖金、事假扣款和事假天数属于工资变动数据。
11、应付账款中的单据查询不包括下列的()。
A、采购发票B、付款单C、其他应付款单D、预收款单正确答案:D解析:预收款单属于应收账款中的单据查询。
应付账款中的单据查询主要是对采购发票和付款单等单据的查询。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报表格式设计内容的是()。
A、单元属性B、行属性C、画表格线D、报表重算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报表格式设计的内容。
报表格式定义主要包括定义报表尺寸、定义报表行高列宽、画表格线、定义单元属性、定义组合单元、设置关键字等。
13、在账务处理模块中,若会计科目编码定义为一级3位、二级3位、三级2位、四级2位、五级2位,则科目编码5210011009表示的是()代码。
A、四级B、三级C、五级D、六级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会计科目编码规则的“33222”可知,科目编码5210011009表示的是四级代码。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会计科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顺序B、增加的会计科目编码必须遵循会计科目编码方案C、删除会计科目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D、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可以进行删除正确答案:B解析:增加会计科目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先设置上级会计科目,再设置下级会计科目;删除会计科目应循序自下而上的顺序,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删除的会计科目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15、银行对账单录入的内容不包括()。
A、入账日期B、结算方式C、余额D、借贷方发生额正确答案:C解析:录入的对账单内容一般包括入账日期、结算方式、结算单据字号、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由系统自动计算。
16、()是以工资数据为基础,对按部门、人员等方式分类的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产生的结果供决策人员使用。
A、工资发放条B、工资汇总表C、工资分析表D、工作表正确答案:C解析:工资分析表是以工资数据为基础,对按部门、人员等方式分类的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产生各种分析表,供决策人员使用。
17、会计报表系统中,报表数据产生溢出,是由于表栏的宽度()数据的实际宽度。
A、等于B、大于C、小于D、小于等于正确答案:C解析:会计报表系统中,由于表栏的宽度小于数据的实际宽度,导致了报表数据产生溢出。
18、在会计核算软件中,以代码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该提示该编码所对应的()。
A、经济业务摘要B、凭证编号C、凭证日期D、会计科目名称正确答案:D解析:以代码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该提示该编码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19、下列功能不属于工资核算系统的是()。
A、输入各种工资数据B、工资计算和发放C、工资费用汇总和分配D、成本核算正确答案:D解析:输入各种工资数据、工资计算和发放、工资费用汇总和分配都属于工资核算系统。
20、总账系统第一次投入使用时也有类似手工的建账工作,是()。
A、设置会计科目B、设置账套C、设置凭证类别D、系统初始设置正确答案:D解析:总账系统第一次投入使用时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录入科目期初余额、设置凭证类别等,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初始设置,这与手工建账有类似之处。
21、辅助核算一般要设置在()会计科目上。
A、一级B、二级C、总账D、末级正确答案:D解析:辅助核算一般设置在末级科目上。
某一会计科目可以同时设置多种相容的辅助核算。
22、会计核算软件在某月进行月末结账以后,系统应能自动控制()。
A、不得再录入当月凭证B、不得录入下月凭证C、不重再进行凭证查询D、不得再进行账簿打印正确答案:A解析:当月结账后,不能再录入当月的凭证。
23、月末结转时将要生成新月份的工资数据表,在该表中需要清零的是()。
A、变动数据项B、固定数据项C、字符数据项D、数值数据项正确答案:A解析:月末结转时将要生成新月份的工资数据表,在该表中需要清零的是变动数据项。
而固定数据项将原封不动转入下一月份。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初始化包括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B、系统级初始化包括操作员的权限设置C、系统初始化工作必须完整且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D、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是模块级初始化的内容正确答案:D解析: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是系统级初始化的内容。
25、关于记账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记账工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处理B、记账一般采用向导方式,使记账过程更加明确C、未经审核的凭证也可记账D、第一次记账时,若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不能记账正确答案:C解析:未被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在电算化方式下,记账凭证经审核签字后,由有记账权限的操作员发出记账指令,由计算机按照预先设计的记账程序自动进行合法性检查、科目汇总并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备查账等。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科目设置内容的是()。
A、科目初始余额B、是否外币核算C、是否辅助核算D、余额方向正确答案:A解析:科目初始余额的录入应在账务处理模块的初始化中进行设置。
27、账务处理模块初始设置不包括()内容。
A、设置凭证编号方式B、出纳凭证是否需要出纳签字C、录入初始数据D、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正确答案:D解析: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是在系统级初始化中设置的。
28、对账的内容不包括()。
A、总账和明细账B、总账和辅助账C、明细账和辅助账D、总账和报表正确答案:D解析:对账主要包括总账和明细账、总账和辅助账、明细账和辅助账的核对,为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用户应该经常进行对账。
29、月末结账时,账务处理系统应提供()功能。
A、删除当月所有凭证、账簿B、自动将当余额转入下月C、强制打印当月凭证D、强制打印当月账簿正确答案:B解析:月末结账时,账务处理系统应提供自动将当余额转入下月功能。
30、影响折旧计提的因素不包括()。
A、原值变动B、减值准备C、净残值D、部门转移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影响折旧计提的因素。
部门转移不影响折旧的计提。
31、某企业会计科目使用3-2-2-2的全编码方案,则1010101科目是()。
A、二级科目B、三级科目C、四级科目D、一级科目正确答案:B解析:该企业的会计科目编码方案是3222,每个数码表示该级的级长,一级科目编码级长为3,二级科目编码级长为2,三级科目编码级长为2,四级科目编码级长为2,所以1010101是三级科目。
32、下列不能进行结账工作的情况的是()。
A、本月记账凭证已经全部记账B、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辅助账对账正确C、科目余额试算不平衡D、其它启用的子系统已结账正确答案:C解析:对科目余额试算不平衡,不能进行结账。
33、会计软件中的账务处理系统以()为数据的处理起点,它是账簿数据和报表数据的主要来源。
A、记账凭证B、科目汇总表C、账簿D、原始凭证正确答案:A解析:记账凭证是账务处理的起点,也是账表数据的主要来源。
34、下列关于凭证审核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审核人员和制单人员不能是同一人B、审核凭证只能由有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C、已经通过审核的凭证可以直接被修改或删除D、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必须进行修改,并通过审核后方可被记账正确答案:C解析:已经通过审核的凭证不能被修改或删除,如果要修改或者删除,需要审核人员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由制单人进行修改或删除的操作。
35、()是报表数据之间关系的检查公式。
A、计算公式B、报表舍位平衡公式C、报表审核公式D、报表运算公式正确答案:C解析:报表审核公式是把报表中某一单元或某一区域与另外某一单元或某一区域或其他字符之间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用于审核报表内或报表间的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36、应收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中,不属于基础信息的设置的是()。
A、设置会计科目B、设置对应科目的结算方式C、设置账龄区间D、设置基本信息正确答案:D解析:基础信息的设置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对应科目的结算方式、设置账龄区间。
基本信息的设置属于控制参数的设置。
37、在账务核算系统中,“应收账款”科目通常设置()辅助核算。
A、项目B、往来C、部门D、个人正确答案:B解析:在账务核算系统中,“应收账款”科目是通过单位往来辅助核算的。
38、下列不属于部门档案内容的是()。
A、部门编码B、名称C、负责人D、人数正确答案:D解析:设置企业部门档案一般包括输入部门编码、名称、属性、负责人、电话、传真等。
39、当会计科目有数量核算时,账簿格式一般设置为()。
A、普通三栏式B、数量金额式C、外币金额式D、数量外币式正确答案:B解析:账页格式一般分为普通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外币金额式等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