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野望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 12 课唐诗五首》2019 年同步练习
卷(野望 1)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10.0 分)
1.(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
句(写景句): ______, ______。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
愿而归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
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薄暮: ______
徙倚: ______
犊: ______
禽: ______
相顾: ______
采薇: 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5 小题,共50.0 分)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 。
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释】: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
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②顾藉:顾念。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
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
B.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
“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
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
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
D.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
挂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情调
低落。
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
诗人的心境。
C.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
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
D.“飞鸿摩月堕孤音”中“摩”“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
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
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
四、其他(本大题共 5 小题,共25.0 分)
8.为加点字注音。
东皋 ______徙倚______犊______
9.《野望》中,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10.《野望》一诗中,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1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解析】答案: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注意“徙”的写法);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注意“晖”的写法);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注意“犊”的写法);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
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傍晚
【小题 2】徘徊
【小题 3】小牛,这里指牛群
【小题 4】鸟兽,这里指猎物
【小题 5】相互看
【小题 6】代指隐居生活
【解析】( 1)句意为: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
薄暮:傍晚。
(2)句意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徙倚:徘徊。
(3)句意为: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4)句意为: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5)句意为: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相互看。
(6)句意为: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答案:
(1)傍晚;
(2)徘徊;
(3)小牛,这里指牛群;
(4)鸟兽,这里指猎物;
(5)相互看;
(6)代指隐居生活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还要
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
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
3.【答案】
【小题 1】D【小题2】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
的表述,逐项判断正误。
ABC .分析正确。
D .有误;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颈联,写
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两联都抒发了诗人惆怅、孤
寂的情怀。
而非“喜悦之情”。
故选: D。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
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D .分析正确。
C.有误;颈联中的“返”与“归”,指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
归,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而非“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故选: C。
答案:
(1) D
(2) C
参考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4.【答案】
【小题 1】( 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
意: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注意抓住“牧
人”“犊”“猎马”“禽”的特点描述。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
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
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的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傍晚时分,诗
人望着山野景色,看到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不禁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伯夷、
叔齐,心情抑郁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的“采薇”之句。
这里诗人借伯夷、叔【小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几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欲题 2】望。
答案:
(1)示例: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
气象。
(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
和隐逸山林之志。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
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
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
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
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
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
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
“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
一格。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
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
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
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
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
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5.【答案】【小题1】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
怅、孤寂的情怀。
【小题 2】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
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小题 3】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题干已经指明了答题区间。
答题时
先分析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诗人的情感。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
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颔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两句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
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山山、
树树,秋色、落晖中展现的画面是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
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 3)本题是对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写景的技巧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等。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写静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的是动景,因而是动静结合。
答题时先指出手法“动静结合”,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
答案:
( 1)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
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
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
然和谐。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
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
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
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 -句子 -段落 -篇章),分别是修辞
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
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
稽古。
6.【答案】【小题1】18.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起来十分壮观。
每当
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
(符合诗意即可,2分)
19.借景抒情( 1 分)表现了诗人站得高,看的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
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 1 分)(意思对即可。
共 2 分)
【小题 2】
【解析】略
略
7.【答案】【小题1】C
【小题 2】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D .正确;
C.错误,应为由写景转入抒情;
故选: C
(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BC .正确;
D.错误,应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
故选: D
答案:
(1) C
(2) D
译文:
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
那
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
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
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
知不觉地向我入侵。
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是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
和作。
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描绘出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
颔
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
颈
联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
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挂心呢。
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
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
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
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8.【答案】gāo xǐyǐdú
【解析】答案:
gāo; xǐ; yǐ; dú。
本题考查字的读音。
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
习中要多加注意。
9.【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
目远望。
“望”一语双关,写出表面意思和暗指意思即可。
表面意思是在东皋纵目远望,深层意思要结合背景,明确东皋是作者的隐居之地,作者“望”的原因是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答案: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
重用。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
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
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解析】《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
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
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
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
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
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
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
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
句的鉴赏);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
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10.【答案】根据“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意: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
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
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运用白描手法和动静结合方法。
答案:
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
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
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
归图。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把握。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
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
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
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
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
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11.【答案】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可以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
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然后结合上下句去联想和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
充出来。
落晖:落日的余光。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
光。
答案:
每一层树木甚至连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染上了秋天那灿黄的颜色,一座座山卵好像也随着那
落日一起沉下来,田野的每一个角落都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描绘的画面。
如何鉴赏诗歌:
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
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
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
的情感。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
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12.【答案】“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里的苦闷、
孤独、惆怅和抑郁。
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
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
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
诗人唱着《采
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答案:
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孤独、惆怅和抑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