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追问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问,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什么是追问呢?“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或深化或纠偏,“穷追不舍”,有利于学生的正确理解。
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在教学中“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教师的追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
诸如“还有吗”“好不好”之类的追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追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追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追问的艺术性。
对于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在探究中追问——挖掘深度
学生思考中,难免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缺乏深度。
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例如
以“浩浩荡荡”词语教学为例:
……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众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
我说,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
生: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这样补充对是对了,但还不太准确。
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
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
大家行动一致、方向一致,这才叫浩浩荡荡。
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
这回可没有“人”了,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
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它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对词语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或宽广,常常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到此为止。
我们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词语和文章,这其中,追问就是很好的手段。
二、在困惑中追问——纠正歧义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是不足为奇的。
这时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而应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平添一些美丽。
很多时候可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偏颇的解读,学生对自身的错误理解就会更深刻、记忆就会更牢固。
例如《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
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
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
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
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
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
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
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
那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吗?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
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呢?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利用追问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真知。
通过追问,可以激发学
生强烈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
三、在留白中追问——丰富文本
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诸多课文在内容和情节存有“留白”,这些“留白”之处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扩展想象空间。
教师要善于借助教学文本,把握契机,在文本的留白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发掘文本,促成拓展延伸,从而丰富文本。
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
师:“写信教子”的段落中省略号的作用什么?
(学生说是省略了信的内容,我随即提问:那高尔基还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生1说:高尔基可能会说:“儿子,在家要懂得好好照顾母亲,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同时要多关心邻居,努力做一个所有人都需要你的人。
”
生2说:高尔基会说:“儿子,你在学校里要认真听讲,勤奋学习,开拓进取。
课后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会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学生。
”生3说:高尔基会说:“儿子,爸爸在岛上很好,你和妈妈不必牵挂我,我会早日养好身体,与你们团聚的。
”
……
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丰富了原文内容,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高尔基教子有方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
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
”追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它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
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迅速地判断,自然地引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
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使这种教学技术更趋成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思想的成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