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合集下载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老年人跌倒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退、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自身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他们跌倒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

本文将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1. 生理上的原因老年人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都会有所减退,如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视力、听力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等,这些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会导致骨折的概率增加。

2. 环境的不利因素社区环境中存在许多老年人跌倒的隐患,如地面的不平整、台阶、门槛等地方容易绊倒、滑倒;室内灯光昏暗,难以看清楚地面;家具摆放不当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3. 自身行为习惯一些老年人由于自身的行为习惯,如不注意踩实脚下、走路匆忙、饮酒过量、鞋子不合脚等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4. 其他因素社区治安状况不好或者犯罪率高,老年人会担心被抢劫而加快行走速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对策1.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老年人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一些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2. 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整治,保证地面平整、路灯充足、楼梯和门槛处设置防滑措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3. 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协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所需,如购物、外出等,同时也要教育老年人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避免一些危险的行为。

4. 定期进行体能锻炼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能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加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5. 进行心理疏导老年人心理上的不稳定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社区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精选全文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对策,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住院老人,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跌倒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不能单一。

标签:跌倒;老年患者;预防管理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

老年人跌倒是指意识清楚的老年人非故意性地跌倒在地上。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老年患者增多,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原因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住院后环境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

有文献报道,医院内>65岁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达到30%,成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跌倒不仅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后期寿命会减少10%~15%,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显著下降,约25%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可在6个月内死亡。

中国医院协会2008 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就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

因此,预防跌倒的发生,保证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老年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1.1生理因素据调查,跌倒病死率随年龄递增,>80岁几乎达50%,年龄越大,跌倒危险越高,发生跌倒的比例也越高[2-3]。

老年人视觉、听觉等功能减退,不容易看到或者听到有关跌倒的警告信号,老化过程中肌肉张力及强度减弱,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运动范围缩小,导致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身体姿势平衡控制能力降低,行动不灵活。

同时,老年人神经传导减慢,中枢反应时间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规避危险,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坠床的紧急应对预案与操作

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坠床的紧急应对预案与操作

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坠床的紧急应对预案与操作背景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坠床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紧急应对预案与操作,以确保老人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老人的房间和床铺,确保环境安全,没有杂物或障碍物。

2. 提供适当的辅助设施,如扶手、滑阻垫等,以降低老人摔倒的风险。

3. 给予老人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增强其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老人摔倒的风险认知,并研究正确的紧急应对方法。

紧急应对预案与操作1. 发现老人摔倒或坠床- 立即呼叫紧急救护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情况,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如老人的姓名、年龄、位置等。

-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确保老人的安全。

如果可能,将老人移动到安全的位置,避免进一步受伤。

- 尽量保持冷静,耐心等待医护人员的指导。

2. 检查和评估老人的状况- 注意老人的呼吸和意识状况,如果老人无法正常呼吸或失去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检查老人身体的任何明显的伤势,如骨折、擦伤等,并避免进一步移动或转动老人,以免加重伤情。

3. 提供适当的急救和护理- 根据老人的状况,如需要,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 如有必要,立即通知老人的家属或紧急联系人,并向他们提供准确的情况说明。

4. 记录和报告事故- 记录详细的事故经过,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等。

确保记录准确可靠。

- 向养老院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总结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坠床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应对。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立即发现并评估老人的状况、提供适当的急救和护理,我们可以确保老人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记录和报告事故也是重要的一环,以促进事故的调查和改进。

养老院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保障老人的权益和福祉。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跌倒是指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

跌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更多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5:1~2:1)是因为老年女性活动少、肌力差、平衡受损、认识能力受损等因素比老年男性严重所致。

由于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中一项很受重视的课题。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

方法:选取本院202*年7月一202*年7月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4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造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结果:45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跌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患者跌倒后无损伤4例(8.89%)、轻度损伤12例(26.67%)、中度损伤10例(22.22%)、重度损伤9例(20%)。

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与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跣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有关。

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加强对其进行预防跌倒的相关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完善医院的相关设施,以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分析方法:从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45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发生跌倒不良事件;②患者年龄均,60岁。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②意识不清楚。

45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为62~75(67.78±2.53)岁。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45例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具体病症、病程、治疗情况、护理情况,并收集相关科室对跌倒患者不良事件原因的记录;同时收集跌倒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情况、体重指数、活动能力等信息;以及收集患者跌倒部位、程度等记录资料,并进行分析。

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跌倒不良事件是指病人或者住院就诊者因为身体不稳定或外界环境因素而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摔倒或跌落的状况。

跌倒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造成严重影响,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责任和风险。

因此,医疗机构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原因分析:1.病人个体因素:跌倒不良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病人的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患有多种疾病或慢性病、行动能力受限等。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平衡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跌倒。

2.医护人员个体因素:医护人员在照顾病人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忽略或者误判的情况,例如忽略了病人转移或活动的频率、过于依赖或信任病人的自身判断能力导致未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3.环境因素:包括医院内部和医院外部的环境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楼道的狭窄、地板的湿滑、设备的故障等。

外部因素包括室外天气状况(如雨水积聚)、地面的崎岖不平等。

4.患者药物治疗因素:一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病人晕眩、头晕或诱发低血压等副作用,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整改措施:1.病人个体因素:针对老年人等高风险患者,应提前检测出病人的基础状态,评估其跌倒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预防计划。

例如,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手杖)、进行肌力锻炼和平衡训练等。

2.医护人员个体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对跌倒风险的认识,充分了解和掌握跌倒预防的知识和技巧。

此外,完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落实病人的观察、评估和协助转移措施。

3.环境因素:医院应设计和改造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和防滑性能的楼道和地板,维护设备使其正常运转和安稳。

在公共区域和病房内,摆放标识警示牌,提醒病人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患者药物治疗因素: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使用其他药物等,并根据个体情况权衡潜在的副作用和效益,减少风险。

跌倒不良事件的防范和整改需要全员参与,包括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

患者跌倒的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的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的防范措施1、做好入院高风险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时从年龄、跌倒史、疾病、服药情况、自理能力、步态、精神状态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填写风险评估表,根据得分高低确定风险高低,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定期再次评估。

2、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变化特点,预料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作出准确的护理判断。

对评估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或精神症状等安全隐患的患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要求家属陪伴并采取护拦、约束带等合理措施,说明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步态不稳的患者行走一定要有人搀扶。

对于烦躁、谵妄的患者, 应及时加床栏,需要约束的患者,与家属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向其讲明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和约束的必要性,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创造安全环境保持病房光线充足,地面防滑,保洁人员在进行拖地等卫生处置时尽量保持拖布不滴水,确保病区地面清洁干燥。

如有积水、油脂及食物等废弃物及时处理并摆出警示牌以防跌倒;室内、楼梯及通道的杂物要及时清除;走廊、卫生间设立稳固扶手。

病室夜间有足够的照明,呼叫器置于患者床头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

4、加强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要认真做好患者的安全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院内设施的使用、安全警示牌的含义。

告知其发生的跌倒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避免突然变化体位,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

5、提高安全意识护士需要认识到跌倒的风险和危害,特别是老年病房的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对跌倒高风险的病人,护士应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将患者病情、可能跌倒的危险因素、护理采取的措施做详尽的说明,并在床头及走廊等处张贴防跌倒标识。

6、制定跌倒应急预案护理部统一制定跌倒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患者跌倒,立即进行现场处理,将对患者的伤害降至最低。

7、落实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有助于全院范围内资源共享,提高警惕,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原因,探讨针对措施。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发生跌倒的21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住院患者跌倒分险评估表及干预措施。

结果:21例跌倒患者中跌倒发生的实际情况显示跌倒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跌倒史、用药、活动能力障碍、护理人员等有关。

结论: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动态分险评估,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安全意识,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标签:跌倒危险因素预防对策近年来,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越来越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医疗机构的重视。

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重视的议题之一。

老年病人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视力、听力下降,药物等因素易引起跌倒。

我院自2013年开始使用住院患者跌倒评分表,对评分4分及以上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发生跌倒患者进行信息系统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科室进行讨论分析。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发生跌倒的21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6例;65-75岁13例,75岁以上8例;疾病种类:脑梗塞4例,冠心病3例;消化道出血3例,肿瘤患者3例;糖尿病2例;前列腺增生1例;吞咽困难1例;右眼闭角型青光眼1例;肺气肿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1例;胆囊炎1例;其中9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1.2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患者跌倒前定向力、跌倒的原因、时间、地点见表一2跌倒相关因素分析2.1 年龄与生理因素: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患者跌倒危险性增加,跌倒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患者呈高度跌倒危险[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感觉系统下降,听力、视力,触觉等功能下降,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同时老年人骨骼、关节退行性变化导致步态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老年病科,是治疗老年疾病的综合性内科,主要治疗的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多学科、跨专业的各类老年病。

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除了遭受病痛折磨外,还会发生各类护理不良事件。

跌倒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为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为寻求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原因,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的12例跌倒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后发生跌倒并致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头部损伤的老年患者,共12例。

男8例,女4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3岁。

其中糖尿病患者3例,高血压病人4例,冠心病3例,脑梗患者2例。

1.2 发生地点:12例发生跌倒的地点为病房走廊、床边、卫生间。

1.3 跌倒产生的伤害:患者跌倒可能会导致颅内出血、腰椎骨折、擦伤等2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2.1 跌倒与年龄、性别因素有关: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视敏度减退,反应迟钝,行走速度和步态异常,平衡功能差。

本研究表明,跌倒多发于71~90岁的年龄段,占跌倒总例数的98%。

这说明年龄越大,发生跌倒的可能性越大。

另外,在本研究中,跌倒的男性占63%,远远多于女性,这与其他研究的结论一致[1]。

2.2 跌倒与疾病因素有关:有的老年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常使病人伴有头昏、运动及感觉障碍,导致病人跌倒的危险系数增加。

有研究者认为,体力和智力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高。

也有资料显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降低,视力、听力下降,平衡功能减退,思维紊乱,易受激惹等原因,使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性增高[2]。

所有这些观点均支持了本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防范对策。

方法对12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防范措施有跌倒风险评估、改善环境、高危患者的特别护理、健康教育等。

结论加强安全管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重视环境和设施安全建设,不断改进护理措施,从而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标签: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措施跌倒是住院患者常发生的事件,更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问题。

跌倒所导致的伤害,轻者为擦伤、瘀血或软组织损伤,重者可能为骨折和脱臼、脑部损伤或颅内出血,甚至发生死亡。

跌倒导致患者身心压力,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外,还可能因心理上害怕跌倒,更限制其活动或依赖性,逐渐演变失能。

同时,也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单位的信赖。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

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收治住院患者中,共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12例,12例均为软组织挫伤。

1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1.1外在原因1.1.1环境因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室内灯光昏暗,路面湿滑或不平坦,步行途中的障碍物,物品摆放位置不恰当,环境中防护设施不全,跌倒最易发生在床边和厕所。

还有,老年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造成跌倒。

1.1.2衣着原因患者穿着过长过大的衣裤或穿着易打滑鞋底的鞋子,在行走时,极容易发生跌倒。

1.1.3缺乏协助有些患者自我评估意识缺乏,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不想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所致跌倒。

1.2内在原因1.2.1年龄因素老年人生理功能随着年龄逐步衰退导致的平衡功能、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等下降,从而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1.2.2疾病因素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病,导致患者机体虚弱,反应迟钝。

解析跌倒事件原因并提出预防整治对策

解析跌倒事件原因并提出预防整治对策

解析跌倒事件原因并提出预防整治对策跌倒事件是医院、养老院、学校等场所常见的安全问题,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体伤害,还可能引发法律责任。

为了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本文档将深入分析跌倒事件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整治对策。

一、跌倒事件原因分析1.1 环境因素1.1.1 地面湿滑- 雨雪天气、清洁剂残留等导致地面湿滑,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1.1.2 地面不平整- 地面凸起、破损等不平整情况容易造成行人绊倒。

1.1.3 缺乏照明- 光线不足的场所容易导致视觉不清,增加跌倒概率。

1.1.4 设施设备缺陷- 台阶、楼梯、扶手等设施设计不合理或维护不及时。

1.2 个人因素1.2.1 生理因素- 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机能减退或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跌倒。

1.2.2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头晕、嗜睡等不适,增加跌倒风险。

1.2.3 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影响当事人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1.3 管理因素1.3.1 安全教育不足- 缺乏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当事人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1.3.2 应急预案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使得跌倒事件处理不够及时和妥当。

二、预防整治对策2.1 环境改善2.1.1 加强地面防滑处理- 定期检查并清洁地面,增设防滑设施,如防滑垫、警示标识等。

2.1.2 优化地面平整度- 定期检查并及时修复地面破损、凸起等不平整情况。

2.1.3 保障充足照明- 优化照明布局,确保各区域光线充足,特别是在楼梯、走廊等关键区域。

2.1.4 完善设施设备- 设计合理的设施,定期检查并维护楼梯、扶手等设施设备。

2.2 个人关怀2.2.1 关注特殊人群- 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给予更多关注,提供针对性措施。

2.2.2 药物安全管理- 加强药物管理,提醒当事人注意药物副作用,必要时进行干预。

2.2.3 心理辅导-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在眼科病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疾病因素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和坠床事故。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还增加了家庭和医疗机构的负担。

为此,分析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1.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听觉、平衡能力和肌肉关节功能逐渐减弱,导致其容易发生跌倒和坠床。

2. 疾病因素:老年患者常常患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感觉异常、乏力、头晕等症状,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3. 环境因素:眼科病房的环境布局、设施设备及床铺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如床栏未升起、地面湿滑、障碍物摆放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跌倒和坠床。

4. 药物因素:老年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5. 心理因素:老年患者在疾病和环境改变的压力下,可能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下降,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6. 护理因素: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评估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可能导致跌倒坠床事故的发生。

二、眼科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对策1. 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老年患者及家属讲解跌倒坠床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全面评估患者:护理人员应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疾病、环境、药物、心理等因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3. 改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摆放障碍物;确保床栏升起,防止患者坠床;合理调整病房光线,提高患者视觉感知能力。

4. 严格药物管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那些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的药物,确保患者安全使用。

5.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眼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眼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对策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进入,老年患者在 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 眼科老年患者多且有不同程度视力障碍, 住院期间由于环境改变,生活习惯改变和 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很多国 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 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1]。为此,我们 提出切实可行措施,将患者易跌倒的不安 全因素降到最低,杜绝眼科患者住院期间 跌倒摔伤事件的再发生。
3 预防及对策
3.1 营造安全病区环境
保障患者安全病区、暗室内物品及检 查仪器放置规范、有序,病室光线充足, 地面干燥、平坦、防滑无障碍物,走廊、 卫生间等患者易跌倒的区域安装扶手、在 浴室有防滑地胶垫、行动不便患者厕所有 坐便椅,在拖地后需及时放置“地滑,小 心跌倒”的防滑标识。病床高度合适,老 年行动不便患者的床位有护栏,体现“以 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2.2 设施及环境因素
对医院环境及设施不熟悉,地面不平, 破损,浴室、卫生间有积水湿滑,物品布 局不合理,病房或走道有障碍物,病床过高, 床脚刹未固定,病床未加护栏,暗室内光 线较暗,没有适应暗环境就接受检查等跌 倒潜在危险因素。
2.3 药物因素
眼科大多数患者如白内障、视网膜脱 离术前需用散瞳药物检查眼底,滴此类药 物后出现视物模糊、畏光、对光敏感等症 状,青光眼患者使用甘露醇等降眼压药物, 甘露醇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静注甘露醇 后血浆渗透压升高。经肾小球迅速滤过, 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减少集合管对水重 吸收,导致肾排水增加,同时尿中钾排出 也增多 [3] 可能出现低血钾,导致肌无力, 发作性软瘫。另外,一些老年患者患糖尿 病或高血压,长期口服降糖药、降压药或
3.2 做好预防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指导
(1)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情况仔 细填好预防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单,对 于跌倒高危患者,给予戴红色腕带做好标 识,床头悬挂高位跌倒病人警示标识牌以 提醒其他护士并做好交接班。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意外事件,容易导致骨折、致残、甚至死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老年人跌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跌倒的危险因素
1.身体状况:老年人体能下降,肌肉和骨骼变得脆弱,视力、听力和平衡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跌倒。

2.服药情况:一些药物会影响老年人意识清醒度、平衡能力等,易导致跌倒。

3.居家环境:老年人家居环境狭小,地面不平整、有障碍物等也是跌倒的高发因素。

4.生活习惯:老年人的起居习惯不同于年轻人,他们会在半夜下床去厕所,这时往往视力较差,容易摔倒。

二、预防对策
1.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适当的体育活动、正确的营养摄入、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减少跌倒风险。

2.合理用药:老年人遵从医生开的药品用量和使用方式,避免自行增加或减少药品的使用剂量。

3.优化家居环境:保持室内通风、采光、保持地面整洁、减少家居过多装饰等,避免老年人受伤。

4.预防生活习惯:结伴出行、提供夜灯、便携式扶手等助行设备,预防老年人夜间跌倒;合理规划家中设施并告知家人,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日常活动,以降低跌倒风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但又非常危险的现象,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事件,需要逐一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让老年人得到有效的保护,构建健康、温馨、安全的居家环境。

病人滑倒、掉落的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病人滑倒、掉落的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病人滑倒、掉落的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引言
病人滑倒、掉落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

患者可能因为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衰弱、头晕、意识障碍等而有滑倒或掉落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病人滑倒、掉落的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
1. 对患者进行评估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和认知状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滑倒、掉落风险评估表,对不同级别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2. 提供协助设施
医疗机构应提供协助设施,如扶手、支架、防滑垫等,以帮助需要特别关注的患者行动。

3. 定期巡视
医护人员应定期巡视病房和其他设施,如厕所、洗手间等,检查是否存在滑倒、掉落的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4. 提供培训
医疗机构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意识和技能,加强病人滑倒、掉落风险评估、预防和处置的技能。

应急预案
即使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仍然有可能发生病人滑倒、掉落的意外事件。

因此,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护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应急反应机制
2. 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及时调动急救队伍,减少人员伤亡
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并主动承担责任
4. 做好家属和社会公众的情绪疏导工作
结论
病人滑倒、掉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评估、防范和应急预案,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1. 引言1.1 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的重要性在社区中,老年人的跌倒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减退,平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跌倒的情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跌倒是导致老年人受伤、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年有大量的老年人因为跌倒而造成骨折、头部受伤等严重后果,给个人健康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而且老年人跌倒问题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一定压力,增加了医疗成本。

老年人跌倒问题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一旦发生跌倒,老年人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甚至可能永久地影响其活动能力。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的关注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措施,可以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对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状况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身体状况因素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逐渐减弱,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也会下降,容易导致走路不稳,摔倒。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环境因素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中狭窄的走道、地面的湿滑、家具的摆放不当等都会成为老年人跌倒的隐患。

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障碍物更易造成危险。

药物因素也要引起重视。

老年人常常需要长期服用各种药物来控制各种慢性疾病,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平衡感和视觉功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了解和注意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在正文的后续部分将详细介绍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对策。

2.2 1. 身体状况因素老年人跌倒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而身体状况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伤害和死亡。


据统计,老年人跌倒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因此,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非常重要。

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身体衰弱,肌肉失去弹性,关节灵活性降低,视力和听力下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环境因素:家庭中存在许多危险物品,如电线、地毯、家具等,容易使老年人绊倒,失去平衡感。

而一些室外环境,如路面凹凸不平、路面湿滑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
险。

3.疾病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老年
人头晕、晕厥等不适,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对策:
1.保持健康:老年人应该定期参加健身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以减
少跌倒的风险。

2.改善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平整、干燥、通风,保持室内明亮,摆放家具
时要避免过高或过低。

同时,要避免室内或室外的杂乱,会影响灵活性和行动。

3.预防疾病:老年人应避免患有和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身体疾病。

4.避免药物风险: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要遵照医生建议,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在服药
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药物不当使用带来的危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很危险的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的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
风险。

如果出现跌倒事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手术防范,以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老年人跌倒是社区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老年人跌倒也是可以预防的,只需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跌倒的基础。

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功能的变化、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环境因素和行为习惯等。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弱,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常见的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眩晕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一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药等,可能对老年人的平衡和注意力产生副作用。

家庭和社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狭窄的走道、缺乏扶手的楼梯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过度活动或不活动等,也会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基于以上的危险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对策:1. 进行身体锻炼:老年人可以参加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2.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如视力下降、骨质疏松等,减少跌倒的危险。

3. 管理药物: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避免药物对平衡和注意力产生不良影响。

4. 安全环境:家庭和社区环境应平整、干燥,避免杂物堆放和地面的障碍物。

楼梯应设置扶手,浴室和厕所应安装防滑设备。

5. 合适的鞋子:老年人应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应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鞋跟不要太高或太低,以保证行走的稳定性。

6. 建立自信心:老年人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信心独立行走,并及时告知家人和邻居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老年人跌倒是一个可预防的问题。

社区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帮助老年人了解跌倒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摘要】阐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提出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重点是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完善环境和防跌倒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和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使更多的老年住院患者免受跌倒的伤害和影响。

【关键词】跌倒;老年住院患者;危险因素;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16-02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骼系统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而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移动功能下降,易引起跌倒[1]。

3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跌倒一次或多次,而且老年跌倒概率随年龄递增,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几率高达50%[2]。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对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危险因素1.1 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运动功能衰退,如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觉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老年人感知能力减弱,运动反应变慢,加之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因而常常发生意外跌倒损伤[3]。

1.2 疾病因素老年疾病具有多病共存、并发症多、相互影响、病程长、疗效差、致残率高的特点,这使得老年跌倒发生的几率、风险与危害显著增加。

脑卒中和帕金森氏病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使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而且产生相关的运动控制障碍,影响人体平衡功能,是导致老年跌倒的重要疾病因素[4]。

祁爱英等[5]研究显示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环境应对能力下降,可进一步加强跌倒的风险。

另外,老年糖尿病常合并的周围血管病变使患者足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供养神经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之一[6]。

心血管患者由于患者心脏受损,心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引起患者心悸、疲乏无力、头晕,如合并低钠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头晕眼花、疲乏无力症状更加明显,患者跌倒的可能性加大[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0 0 —1 4:3 0 1 4 :3 0 —1 7 :3 O
1 . 1 资 料 :2 0 1 0年 l O月 至 2 0 1 2 年 1 2月 ,我 院 发 生 2 1例
老年 住 院 患者 跌 倒 事件 ,其 中 ,男 1 5例 ,女 6 例 ;年龄 7 3 ~ 9 O岁 ,平 均 8 3岁 。 1 . 2 方 法 :采 用 鱼 骨 图 分 析 法 ,并 阅 读 医 生 的 病 程 记 录及
[ 2 ]张稳 柱 ,宋 明才 .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术 后 血 管 缝 合 器 的 血 管 并 发 症
分析 [ J ] . 岭 南心 血 管 杂 志 ,2 0 0 8 ,6 ( 6 ) :l 9 0 — 1 9 1 .
[ 3 ]陈 达 开 ,林 捷 ,林 芳 ,等 . P e r c l o s e 血 管 缝 合 器在 股 动 脉 特 殊 穿
病 房 座 椅 旁 6 2 8 . 5 7
3 1 4 . 2 9
2 1 9 . 5 2 4 . 7 6
1 4 . 7 6 1 4 . 7 6
2 9 .0 5
浴 室
O 8 :0 0 1 2 :0 0
刺 部 位 的应 用 [ J ] . 心 血 管 病 防 治 ,2 0 0 9 ,6 ( 9 ) :1 8 7 — 1 8 8 .
管 缝 合 器 能 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缩 短 止 血 时 间 和制 动 时 间 ,提
老 年 住 院 患 者 跌 倒 原 因 分 析 及 预 防 对 策
夜) ,分 别 统 计 各 班 次 发 生 跌 倒 的 患 者 数 量 ,疾 病 按 该 次 人
右大腿烫 伤合并感 染 1 用 药
院第 一诊 断分 类 。运 用 百 分 率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

1 6 O ・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0 1 3年 1 0月 第 3 5卷 第 5期
F u j i a n Me d J , Oc t o b e r 2 0 1 3 , Vo 135, No . 5

易 引起 烦 躁 、腰 背 酸 痛 、 睡 眠 差 、 排 尿 困 难 等 舒 适 度 的改 变 。本 研 究 中应 用 缝 合 器 止 血 时 间及 下肢 制动 时 间 明显 短 于
参 考 文 献
[ 1 ]胡 大 一 ,马 长 生 . 心 脏 病 学 实 践 [ M]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2 0 0 4 :8 0 9 .
治 疗 患 者 术 后 需 多 饮 水 有 利 于 造 影 剂 排 出 ,传 统 压 迫 止 血 常
常 因制 动 患 者 产 生 排 尿 困难 ,尿 潴 留 采取 导尿 术 ,增 加 感 染 机 会 ,应 用 血 管 缝 合 器 避 免 了上 述情 况 ,同 时减 轻 了护 理 人 员 的工 作 量 。通 过 比较 分 析 ,冠 状 动 脉介 入 治 疗 术 后 应 用 血
人 T 压 迫 组 ,且 患 者 可 免 受 弹 力 绷 带 加 压 包扎 的痛 苦 ,可 早 期 下 床 活 动 ,缩 短 卧 床 时 间 ,烦 躁 、腰 背 酸痛 、睡 眠 差 等 症 状 可 大 大 减 少 ,皮 下 血 肿 渗 血 也 很 大 程 度 地减 少 。 由 于介 入
高患 者 的舒 适 度 ,减 轻 患 者 的 痛 苦 ,提 高 了 手 术 的 成 功 率 , 与传 统 的止 血 方 法 相 比 ,在 护理 上有 明显 的优 势 。
患者 跌 倒 的措 施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病 床 旁
厕 所
9 4 2 . 8 6
7 3 3 . 3 3
≥9 0

4 . 7 6
病 房 外
3 1 4 . 2 9
疾 病 2型 糖 尿 病
慢 性 阻 塞 性 肺疾 病 冠 心 病
痴 呆 高 血 压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 ( 福州 3 5 0 0 0 1 ) 刘 晓 慧
老年 住 院 患者 由于 疾 病 、药 物 及 环 境 等 方 面 的 原 因 ,容 易发 生跌 倒 ,跌 倒 的后 果 直 接 影 响 其 生 活 质 量 ,并 给 家庭 增 加 经 济 负 担 ,甚 至 引 起 医疗 纠 纷 。因 此 ,如何 预 防跌 倒 成 为 老年 住 院 患者 护 理 安 全 管 理 的重 要 问 题 , 目前 ,越 来 越 多 的
年 龄 7 0 ~7 9
8 O ~8 9 项目
表 1 2 1例老 年住 院患 者 跌 倒 事 件 发 生 情 况
项目
跌 倒 的 地 点 4 1 9 . 0 5
1 6 7 6 . 1 9
医 院将 跌 倒 纳 入 护 理 不 良事 件 报 告 管 理 中 。本 文 对 我 院 2 1 例老 年 住 院患 者 跌 倒 不 良事 件 进 行 分 析 ,提 出 预 防 老年 住 院
脑 梗 死 骨 折 肝 癌
1 1 1
4 . 7 6 4 . 7 6
1 7 :3 0 —0 1 :0 0 0 1 :0 0 —0 8 :0 0
5 2 3 . 8 1 2 9 . 5 2
4 . 7 6 跌 倒 造 成 的 后 果 4 . 7 6 骨折 头 面 部 血 肿 8 3 8 . 1 6 2 8 . 5 7
5 2 3 . 8 1 跌 倒 的时 间
护理 记 录单 的记 录 , 回 顾 性 分 析 2 1 例 跌 倒 事 件 。 根 据 护 士
的班 次 ( O 8 :0 0 —1 2 :( ) ( ] 、1 4 :3 O一 1 7:3 0 白班 、1 2:( ) ( ) 一 1 4:3 0中午 班 、 l 7 :3 O—O 1 :0 o上 夜 、0 1 :0 0 —0 8;0 0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