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8]鄱阳湖困局:不枯水,便死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很多签字仪式不一样,南昌滨江酒店 6 号楼的会场氛围有些尴尬。 1 月 19 日下午,曹文宣、 李文华、 刘兴土等院士悉数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鄱 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专家聘任仪式。 掌声中,曹文宣走上前台,与江西省农业厅签订了《鄱阳湖水生动物资源现 状及其水利枢纽对水生动物影响与对策》 课题合作协议。 之后,李文华、 刘兴土、 韩其为、王浩等院士分别从江西省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一本红彤彤的聘书。按照 会议说法,他们分别将对课题领衔研究。 会后有人议论,难道这些院士被招安了?因为,四个月前他们还是该项工程 的主要反对者,现在怎么和江西一起“搭台唱戏”? 著名水生生物研究专家曹文宣早前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面访时曾说,如果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一旦上马,将阻断长江江豚及洄游性水生动物与长江联系, 对稀有动物保护产生重大影响,危及渔业基因库安全,“那时,鄱阳湖夏天是一 湖清水,到冬天可能就是一湖死水。” 一时间,江西成为众矢之的。 有网友说:“这些罪人毁的已不是长江的生态, 它们要毁掉长江,毁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面对各方谴责,和曹文宣一起出席 签字仪式的李文华院士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没有被招安,也不担 心江西省给我们任何压力,之所以接受聘任,是因为国家任务来了,我们将本着 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综合考虑,研究该工程到底该不该上,该怎么做。” 不死水,便枯水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仅有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 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高洪水位时容积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 如果加上已被 人工控制的鄱阳湖诸多湖汊,容积相当于三峡水库蓄水至 175 米的库容。另外, 鄱阳湖汇聚了江西版图 97%以上区域的水系,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生态 安全的“绿肺”,也是唯一代表中国入选世界生命湖泊网的淡水湖。 让江西引以为豪的不仅如此。鄱阳湖是东亚地区为数不多的重要的生物通 道。 这里的浅水域和沼泽强烈吸引着白鹤和其他候鸟,在这里蹚着水伺机用喙戳 鱼,简直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每年冬季,全球几乎所有的濒危动物白鹤跋山涉水,从西伯利亚飞来,在鄱 阳湖过冬。另外,东方白鹳、白额雁、鸿雁、大天鹅和白枕鹤的大部种群也把这 里当做了越冬生存的另一个家。 但 1997 年,绿肺已被横过一刀:一座横跨鄱阳湖的大桥建成。 中科院水生所
豚类专家郝玉江说,从那时起,鄱阳湖水文水境已起变化,一些早出晚归的江豚 因湖口中桥墩的干扰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枯水一线,洪水一片”是鄱阳湖素有 天象。然而,现实中的鄱阳湖正遭遇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枯水困境。 据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去年 10 月 12 日,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导致鄱 阳湖比正常年份提前约 40 天进入枯水期。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提前了至少 100 天。 尤其三峡大坝高程蓄水后,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期来得更早更长。还是去年 10 月,洞庭湖遭遇了建国六十年来最严重的水危机,难觅昔日浩瀚无际的湖光美 景,超低水位导致渔民无鱼可捕,生计陷入困境。之后,经三峡水库泄洪得以缓 解。“如果再不对枯水期实施人工干预,若干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还在 江西省科学院担任研究员的谭晦如曾对媒体这样担忧。 而这一人工干预,和中国几乎所有江河水的遭遇一样,最终体现为恢弘的拦 水大坝,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反坝声惊动国务院 鄱阳湖的现实困境貌似不可避免,不枯水,便死水。 但看起来,这似乎并没有软化反坝者的坚强之心。2009 年的一天,得知鄱阳 湖建坝可能上马的消息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和曹文宣、李文华、 刘兴土等 15 名院士学者在京开了一个紧急碰头会,形成了一份“关于江西省拟 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情况的反映和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一旦运行不仅将影响下游南京、 上海等大城市的 供水安全,而且必然延长鄱阳湖换水周期,降低其自净能力,从而导致已处于中 度富营养化的水质更趋恶化,难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曹文宣院士对南方周末 记者说,大家认为该工程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长江流域历史发展规律, 与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现代流域综合管理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不宜立即 决策,应该单独论证。 会后,包括他在内 15 名参会的院士学者在建议书上签名,并上送国务院。 江西省获悉后,当即派人进京说明情况,承诺不在湖中建坝,也不发电,并立 即着手修编规划。该省一水利官员还说,他们可以把湿地迁地保护。 在场的曹文宣院士听后颇为生气,他半开玩笑的说,如果要把湿地迁地保护 的话,那你们一定要在原湿地上空竖一块大大的告示牌,告诉白鹤、 白鹳们,你们 搬家了,你们该去哪里找新家。 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鄱阳湖建坝建闸一直引人关注。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
马哲睿:在苏里格气田的合作中,我们也是采用的传统合作模式。 尽管其不被 称作产品分成合作合同,但实际上还是一个产品分成协议。 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 你不知道生产出天然气之后,气价是多少。 市场化气价符合中国利益 南方周末:你认为合理的气价是如何构成的? 马哲睿:气价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因为不同气田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我 们希望中国气价应同油价一样,是一个市场价格,而不是一个固定价格。 当然我也 认为这需要一些时间,还需要务实,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 我认为一个市场主 导的气价也是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消费者才真正为他所消耗的天然气 埋单。 南方周末:具体在苏里格气田上,依据目前的气价,道达尔投资合算吗? 马哲睿:如果只是考虑这个项目,当前中国的气价还是偏低。 我们希望未来中 国的气价能更高一些。目前的投资实际上是出于长期考虑。 南方周末:你和中国的国家发改委沟通过气价问题吗?调整到合适的气价,他 们有没给你一个时间表? 马哲睿:发改委官员的反应是微笑,告诉我要有信心,说长期来看气价会越来 越接近市场价格,而且说价格的调整要非常聪明、顺畅地来做,不能是突变性的。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成本中,应该真实地体现大宗商品 以及能源的价值,所以最终这不应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当然考虑 到中国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这一点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我们也有其他原因可以乐观。目前中国购买使用越来越多的液化天然气,这 是国际价格。另外,中国开始引入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管线运输的天然气, 这也是国际的价格。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将会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重要的是消费 者支付的一定要是真实的能源价格水平,这样才能鼓励他们更有效率地利用能 源。 油价公式还需要完善 南方周末:2009 年中国实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为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你 对运行一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评价? 马哲睿:有一个定价公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公式不能体现石油价格上升 的全部潜力时,这样一个公式就会出问题。我们内部也有争论,如果油价持续上 涨,当达到比如每桶 130 美元的时候,当前油价公式就会导致我们油品没有任何 利润。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接受零利润的情况。这也是所有有意在中国开展炼制
“能源价格,不应是政治问题” 能源价格,不应是政治问题”
——道达尔公司全球 ——道达尔公司全球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 年 01 月 28 日 来源: 南方周末
ຫໍສະໝຸດ Baidu
■绿色世界观 发改委官员的反应是微笑,告诉我要有信心,价格的调整要非常聪明、 顺畅地 来做,不能是突变性的。 能源的价值,最终不应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接受零利润的情况。 这也是所有有意在中国开展炼制业 务的公司共同的担心。 □本报记者曹海东发自北京 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施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试图调整天然气价格,以求告 别行政干预,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不断开放上游的勘探、生产业务领域。 这对青睐中国市场已久的外资石化公司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开放”信号。 如何评价这些价格调整信号,这些外资石油公司进军中国市场还会遇到哪些 规则性障碍,南方周末记者近期专访了道达尔全球 CEO 马哲睿 (ChristophedeMargerie),道达尔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气公司,在中国 业务众多。 马哲睿表达了对中国式规则的关注,他说,中国合作伙伴和外资石油公 司都在学习和了解之中,只有这样才是双赢。 上游勘探领域正被“放开” 南方周末:历经多年谈判以及筹备后,道达尔已经正式在内蒙古苏里格气田 和中石油开展合作。 很多人认为,中国开放上游的石油勘探市场给外资石油公司, 这只是一种象征,你怎么评价? 马哲睿:政府是政府,企业是企业。如果这类合作能够让中国政府关注到,并 且赞赏的话,我们会非常高兴。 但是对我们来讲,苏里格项目本身只是一个产业合 作项目,其依据只会是技术以及项目在经济上的表现。我个人很欢迎中国政府在 上游勘探领域能支持外资企业的参与,这种支持态度有助于我们和中石油的谈 判。 当然,中国政府也非常希望我们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一些作用,比如怎么帮助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合作项目上做得更加成功。 南方周末:你们对苏里格这个上游勘探领域的合作项目预期如何?遇到的最 大困难是什么?
大坝规划经年受挫 反建阵营奉命调研
鄱阳湖困局:不枯水,便死水? 鄱阳湖困局:不枯水,便死水?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 年 01 月 28 日 来源: 南方周末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大湖池,天鹅在晨曦中戏水,大雁在 欢歌,白鹤、白琵鹭翩翩起舞…… CFP/图
鄱阳湖枢纽工程早期效果图 如果鄱阳湖大桥算是斩向长江绿肺的第一刀的话,那么,绿肺或将遭受更惨 烈的第二刀:未来一年,鄱阳湖中可能开建一条长约 2.8 公里的拦湖大闸。 枯水现状是推进者的说辞,死水后果却是反对者的担忧。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泊的命运,正被裹挟进一场前所未有的利益角力。 □本报记者吕宗恕发自南昌、武汉 院士被招安?
对声将很可能令计划被迫推迟。 反对者之一的国际鹤类基金会苏立英博士说,“听到鄱阳湖要建坝的消息, 我几天睡不好觉”。 之后,她所在的基金会先后拟出了两份紧急报告递交给中国 有关方面。2009 年 3 月,拉姆萨尔公约秘书处曾写信给外交部长杨洁篪提醒,公 约缔约国必须“维护所有拉姆萨尔指定拉保护区的生态特性。 ”之后,15 名院士 专家学者致信温家宝说,无论建坝建闸,水域覆盖面积的显著变化将引发湿地植 被的根本变化,进而影响濒危白鹤等鸟类的食物链及栖息地环境。 更重要的提醒是,“必须从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长江保护与发 展的基本规律,尊重难以人为控制的江湖关系。 ”同时,研究该工程的替代方案, 通过优化三峡工程的调度方案,解决枯水期鄱阳湖地区用水和生态环境保护问 题。 据了解,温家宝总理在联名书上作重要批示后,鄱阳湖枯水调控工程就从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中被分离出来,单独论证。 为了寻求支持,江西省多处用力。曹文宣说,他两次接到江西有关方面的电 话,邀请他去当地作进一步评审、指导,均被他婉拒。中科院水生所的王丁也表 示,他也曾接到相关方面的邀请,不过并未前行。 但最新的耐人寻味的事实是,本月 19 日,包括曹文宣在内诸多曾持反对意见 的院士被奉为座上宾,受聘于江西力推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课题研究专家。 “假如研究结论是否定的,该工程何去何从?”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江西 省人大副主任胡振鹏说,如果研究最终结论“建闸弊大于利”,那么江西省还得 尊重专家的科学意见,鄱阳湖水利枢纽也可能就此搁浅。 但胡振鹏强调,据其研究,坝改闸后,只要科学确定枯水期水位控制和闸门 运行方式,对湿地、候鸟、泥沙、水质等可以不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只是洄游 鱼类(包括长江江豚)如何过闸,还需进一步论证,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他 最后补充说,江西省最终的目标还是想建这项工程,关键是怎么建,建成什么样 子。
孙晓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获批,并不意味着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也获批准,也能马上开工建设。 又一场熟悉的大坝角力才刚刚开始。 江西省的妥协 在鄱阳湖建坝,其设想早有历史。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就计划拦坝蓄水, 抬高水位,打通赣粤运河,后因经费问题未能实施。 上世纪七八十年,江西省再起动议,又因资金不足等原因而搁浅。 拦湖建坝, 蓄水发电,航运旅游,是几代江西领导人的梦想。 到 2005 年前后,江西省仍没有放弃“调枯控洪”的设计规划,甚至把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叫做“控湖工程”。 江西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魏文杰记得,有一 回,长江水委领导得知控湖规划后当即表态,“想控洪,免谈”。 去水利部的结果 更意外,“该项目不仅不可行,还缺乏规划依据。 ”后来,江西省频频进京寻求专 家支持。一次面谈中,江西省一水利系统官员的回答令曹文旭院士大跌眼 镜,“全国到处可以建坝,为什么就江西省不能建?如果我们真的建成了,到时候 下游要水,就得拿钱来。 ”“长江之水就是你江西的吗?”反问后,曹文宣慢慢才 明白,除了枯水期应急之策外,建坝可能还是一些省份官员“抢水夺利”的新途 经。 不过,江西始终未能如愿。多次遭挫后,他们于 2009 年上半年转变了思路: 调枯不调洪,将坝改为闸,汛期行洪,枯水前落闸蓄水。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振鹏是新思路的最早倡导者。 月 20 日下午,他在办公室 1 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鄱阳湖新的枯水调控工程就是基于低矮滚水坝原理,调枯不 调洪,改用闸门控制,可以使洪水期更接近天然状态,枯水期能够灵活运用,实现 适应性管理。“据我了解,此方案已得到有关专家的大致认可。” 为建闸铺路 未来,鄱阳湖中或真将竖起一道闸。 这究竟是一道怎样的拦湖大闸?据江西省的最早规划显示,该闸建于鄱阳湖 湖面最窄处,也就是星子县的屏峰山与长岭之间,长约 2.8 公里,混凝土结构。 建闸提倡者之一胡振鹏说,按照现有技术,能对未来的坝闸进行适应性管 理,以期达到与自然情况基本类似的水流水文状态,从而不影响鄱阳湖水环境。 但即便妥协如此,恐怕依旧不能轻松过关。 2008 年江西省政府就此专门开会 并制订了时间表,计划工程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工。现在,众多强烈的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