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数据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性。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计算机机房
(2)极域电子教室教学系统。
(3)相关病毒演示flash和阅读材料资源包(4)杀毒软件包
(5)学习本课后的自我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设计
点评:
该教学设计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了解学习者的特征。
该节课重点突出,目标全面、准确、具体,整体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符合新课改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技能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用“游戏中奖”的精心设计情境引入,以学生身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熟悉的内容引入计算机病毒,使学生更迫切去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病毒和防治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设计的一、二个活动,通过大量观看视频、回答老师提问、自主学习的环节,认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性。
通过教师讲解计算机的预防措施和清除办法,教师设计的活动三,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预防方法和掌握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用课件“测测你的信息安全指数”,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防治计算机
病毒的能力。
教师设计了学习评价表,学生自评了解自己本节课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查缺补漏,也让教师了解本节课自己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流畅。
特别是打破了以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局面,教师收集了典型案例和资源库,充实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形象生动、具体的感知计算机病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传播途径,能够有意识的去防范病毒,不去传播病毒,具备最基本的道德意识。
整个教学氛围轻松、融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让学生讲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计算机遭遇病毒后的现象和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解决的。
有条件的老师可演示几例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现象。
注意一定要在你的掌控下,能方便杀毒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