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熟悉一些常见的基本操作。
【活动方案】活动一、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区别及联系物理变化(举2例):1.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举2例):物理性质(举2例):2.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举2例):3.将适当概念的序号填空: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活动二、小结基本操作要点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固体和液体药品取用药品分类固体液体状态或方法粉状块状倾倒法滴加法主要仪器___或纸槽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称、量及误差分析4.物质的加热【课堂反馈】1.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 B.胆矾溶液存放于细口瓶中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用排水法收集易溶或可溶于水的气体C.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D.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碳酸钠粉末3.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4.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蜡烛燃烧后看到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C.往锌粒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氢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5.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A.23.8g B.32.6gC.32.3g D.27.4g6.两同学在做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重点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书写遵守两个原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这两点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物质的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都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号左右两边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材先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指出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即这个化学方程式是配平的,接着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学方程式并非都这么简单,并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配平思路。
教材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较全面地说明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步骤。
教材简单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
环节1 课前自学准备课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
课前预习1.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标明化学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4)等:短线改成等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导学案
课题2 氧气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 (2021,黑龙江龙东地区)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
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来炼钢B.氧气可用来灭火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A.河水清澈B.黄河水浑浊C.有鱼虾D.河边空气好【知识回顾】1.空气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含量分别是多少?2.举例说明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教授新知】【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瓶新收集的氧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小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实验2-2】书本P34思考与讨论:1.你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2.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该现象发生?3.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方法指导】如何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叙述你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二)【实验2-3】【实验2-4】以及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文字表达式1【实验2-3】⑴燃烧匙中放少量硫,加热,知道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⑵将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入纯氧中。
永清县七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习目标】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难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打开弹簧夹后,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约占原广口瓶体积的1/5。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师生合作】阅读课本P26,填写以下表格: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银白色固体变红色,容器里体积减少约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汞+氧气氧化汞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师生合作】请教师演示教材P27的“实验2-1”,同学们观察并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实验记录。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导管、弹簧夹、烧杯、红磷、水、火柴实验装置实验原理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气体减少,从而使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中,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放热;(3)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H 2O )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2021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要把导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错误;
故选:B。
学习小助手
本节课的重点是氧气的制法、收集及性质验证的操作。在上实验活动课之前要复习好与本节有关的知识点,明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在实验室里结合理论进行实验。
归纳小结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学习反思
导学测评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集气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答案】(1)气泡没有连续均匀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留有气泡;收集满气体后没有在水中盖上玻璃片,而是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合理即可)
(2)防止集气瓶内氧气被排出而影响实验
跟踪演练
9.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 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______。
【答案】(1)①.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橡胶塞、导管、集气瓶、水槽②. A ③. F(2)使药品充分受热
(3)连接烧杯的导管另一端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烧杯内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装置图:(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放棉花)
(3)操作步骤:(检测目标3)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什么样的 性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4.阅读课本 P29-30,讨论以下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备 注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三、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 P30 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30 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 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阅读课本 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 常生活经验,讨论以下问题: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燃烧?
C.只②,③和④
2.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备 注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些污染物造成的?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四、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拓展阅读】课本 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知识要点一、空气成分的发展史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1774年法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实验过程: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Hg)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汞+ 氧气—→氧化汞(HgO)液气体固体他研究剩佘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N2)。
(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O2),氧化汞(HgO)—→汞+ 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燃烧消耗容器内空气中的,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的体积。
(2)实验装置:①仪器:、、、、弹簧夹②药品:、水(3)实验步骤:①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并做上记号②连接装置③检查装置的④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⑤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⑥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说明:集气瓶内加少量水:一是为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二是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大量(五氧化二磷小颗粒),等待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②装置必须;③点燃红磷前,先。
④等待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填“占”或“不占”)有体积,消耗了集气瓶内的,冷却后,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约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
2022-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一册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绪论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学导学流程【预习导学】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4.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伏伽德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复备栏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2.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习内容一 空气的组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加热氧化汞(2)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课本中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讨论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的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温馨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总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名师归纳】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存在的原因有:(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没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2.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
【反馈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2.现有一充满空气的瓶子,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D )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①液面上升小于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 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1.空气的组成的测定探究;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课前预习】一、温故知新(回忆学过知识,完成下列题目,同桌课下合作完成)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知预习空气的组成________国化学家__________最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利用红磷燃烧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操作:点燃_________中的过量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装置______________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____,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水量约占瓶中原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_计算,氮气占________,氧气占___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________。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回顾已知1.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宏观解释化学变化就是种类改变。
2.在化学变化中,分成更小的粒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
微观解释化学变化就是种类改变。
二、自主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呢?【归纳】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归纳】化学反应中有六个不变、三个一定变、二个可能变(简称三变六不变两不定)六不变:原子的不变、原子的不变、原子的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变、元素的和不变。
三变:物质的一定变,分子的一定变,物质的一定变。
两不定:分子的可能变,元素的可能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归纳】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是有的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或有气体参加反应,因而反应后留下的物质质量减轻或增加。
所以此类化学反应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学法指导】1.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分析:化学反应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在整个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只对化学反应有意义三、精讲点拨1.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和扩散到空气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 5.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5.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课时累计课时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2分钟)1、领会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义。
2、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及化学意义。
3、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学习难点: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二、夯实基础(10分钟)1、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S+O2→KClO3→P+O2→KMnO4→Mg+O2→H2O2→知识点一:书写化学方式的原则和步骤2、自学课本P99.100,完成以下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一是要必须以为基础;二是要遵守。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3标明反应条件○4检查【注意事项】:有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客观事实:不要凭空捏造○1根本不会进行的反应○2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MgO2 等。
质量守恒: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三、能力提升(20分钟)1、一些配平方程式的办法例:配平:Fe2O3+C---Fe+CO2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
将奇数的原子用2、4、6、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保护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1.氧气能和。
2.氮气的性质,能。
3. 等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通电能
4.空气污染物分为和。
有害气体有:、、等。
【知识点二】空气的保护
阅读书上内容,了解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模块三形成提升
1.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A.做燃料
B.加快炼钢速率
C.用于登山或潜水
D.供给动植物呼吸
2.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里常填充 (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和氩气
D. 二氧化硫
3.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4.“验电笔”中常充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A.氧气 B.氮气 C. 空气 D. 氖气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
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
下列情况对表中空气质量指标不会
产生影响的是()
A.焚烧垃圾 B.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C.太阳能的利用 D.汽车排放的尾气
模块四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
氧气的用途有:和。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是。
【我的困惑】:[34698 878A 螊36761 8F99 辙viT28893 70DD 烝!-
26576 67D0 某40418 9DE2 鷢29786 745A 瑚28809 7089 炉24259 5EC3 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