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提升卷附答案 (山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培优提升题
全册综合复习提升试卷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全册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中考真题)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经历是
A.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协商解决西安事变
D.任北伐军总司令
2.(2019·河北中考模拟)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中,清政府一批开明派官员出于靖内患、御外侮的目的,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

当时洋务派开明官员“靖内患”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
A.镇压太平天国
B.抵抗英法联军
C.查禁鸦片走私
D.消灭义和团
3.(2019·广西中考真题)图表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

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目的是()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4.(2018·内蒙古东胜二中初二期中)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5.(2018·廉江市实验学校初二期末)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其自身的独裁统治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其中不包括的是()
A.逼迫清帝退位 B.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破坏《临时约法》 D.解散国会
6.(2019·北京初二期末)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璃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璃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救亡图存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军队建设
7.(2019·福建中考模拟)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是因为袁世凯
A.复辟帝制B.取消帝制C.成为临时大总统 D.镇压二次革命8.(2019·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C.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步伐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2018·河北初二期末)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理由是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D.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0.(2019·尉氏县丰华学校中考模拟)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D.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1.(2018·河南初二月考)14-16世纪西欧发生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事件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2.《古田军号》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将于2019年择档在全国院线上映,献礼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

古田会议上确立了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3.(2019·云南中考模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分别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后
B.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
C.长征胜利和七七事变后
D.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后
14.(2019·福建初三月考)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

这一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5.(2019·四川中考模拟)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①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9·山东中考模拟)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渡江战役
17.(2019·湖南中考模拟)下图是民国三十六年的《土地执照》,图片反映的“土地执照”
A.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
B.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
C.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D.大大巩固了新中国革命政权
18.(2019·辽宁初二期末)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是
A.侯德榜
B.卢作孚
C.荣宗敬
D.张謇
19.(2019·内蒙古初二期末)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时代风貌。

这个我国实行的文化方针分不开,下列属于文化方针的是
A.和平发展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求同存异
D.兼容并蓄
20.(2019·广东广雅中学中考模拟)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是因为A.中共三大决定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B.孙中山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国共两党都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D.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建议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21.(2018·安徽初二期末)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

(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4)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__。

22.(2018·河北初二课时练习)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

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3.(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

24.(2019·贵州中考模拟)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大转移是:________。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3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________。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是:
________。

(4)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________。

25.(2018·吉林初二期末)写出在上海发生的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内容。

(1)1842年之条约,尝被迫通商之苦。

______
(2)1915年之杂志,举民主科学之旗。

______
(3)1919年之运动,扬工人罢工之威。

______
(4)1921年之会议,谱开天辟地之章。

______
三、判断题
26.(2018·甘肃省永昌县第六中学初二期中)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这是一部生活片。

()
27.(2019·黑龙江初一期末)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8.(2019·黑龙江初二期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内战的序幕。

29.(2019·吉林中考模拟)民主与法制一直是近代以来各阶层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

(1)图一展示的法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经过协商,在图二会议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3)图三根本大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图一和图三展示的法律书均具有共和国宪法性质,但阶级属性不同。

(5)图四的“拨乱反正”主要是针对践踏民主与法制的大跃进而进行的。

(6)图四中“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7)以上图片共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法治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的历程
30.(2019·辽宁初二期中)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四、简答题
31.(2018·内蒙古东胜二中初二期中)国共在近代史上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都取得过重大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2)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32.(2019·天津中考模拟)填表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应的内容。

五、综合题
33.(2019·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中考模拟)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图1所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它的名称是什么?图2报纸报道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八路军早在8月下句改编完毕后即赴晋作战,由八路军115师插入敌后,侧击平型关日军,晋军71师以正面团城口出击。

——《八年抗战中的中国军队:1937-1945》(何柱宏)(2)材料二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它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基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断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哪一重要原因?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4.(2019·黑龙江初二期中)爱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真挚永恒的情感。

某校八年级学生要进行一次“树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演讲活动,他们需要查找一些近代历史的资料,并且撰写演讲稿。

现在就请你帮助他们查找一下资料吧!
资料一:了解近代社会现状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在哪次战争之后?资料二:爱国之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农民阶级发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请你说出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3)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这里说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1935年12月,面对日寇的不断入侵,北京的爱国学生再次走上街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请问这是哪次运动?
资料三:爱国之士
(5)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的抗日战争之际,歌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

《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
(6)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团结合作、共同作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

请说出这两次战役的指挥员分别是谁?
感悟:树爱国之心,行爱国之举
(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
35.南京是一座泡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两幅地图中的南京分别见证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你们曾在南京住过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出面前的街道是什么样子,那是我所看到的最悲惨的景象。

公共汽车、小汽车翻倒在街上,东一具、西一具地躺着脸已发黑的尸体,所有的房子和商店不是被洗劫一空就是被烧毁。

安全区内的街上挤满了人,而在区外,除了日本兵,看不到其他人。

——[美]魏特琳《魏特琳日记》(2)材料二中“最悲惨的景象”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合众社的一位记者描述了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今晨南京秩序已完全恢复。

大批民众一早就聚集街头,等着瞻仰共军的雄姿。

共军的卡车往来奔驰在街头,民众并不害怕共军,却都兴奋地渴望看到人民解放军。

成千上万的南京市民一群一群地挥舞着小旗,欢迎他们,愈到市中心欢迎的人愈多......
—-《1949解放》(3)材料三所述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
1.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

孙中山在中共与苏俄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故A符合题意。

领导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协商解决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蒋介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林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所以,洋务派开明官员“靖内患”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小结】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思考此时期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发生的事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

3.D
【解析】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目的是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京师同文馆是1862年洋务派为了培养人才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清政府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

京师同文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以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是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是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并不一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故B不符合题意。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是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故C符合题意。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是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客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入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后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A项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的措施,不是之后的,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棋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救亡图存是戊戌变法,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AB不符合题意;D项军队建设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运动爆发。

故正确答案为A。

B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1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图2事件是五四运动,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选项ACD看法不正确,选项B看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斗争,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最早提出对内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外主张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故C 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与反帝反封建的本质特征不完全吻合,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小结】
抓住题干关键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解题的关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具备这一特征。

10.A
【解析】
【详解】
从题干中“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项是国共合作的实现才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而不是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了两党合作,D项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是五四运动。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人们的思想的控制,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殖民者想要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以便于掠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为此进行了新航路开辟的活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1929年在福州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D选项符合题意。

1927年8 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27年8 月7日中
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选项不符合题意。

1927年10月中共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3.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而观点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

①③都属于史实,而②④则很显然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属于观点,所以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②④,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

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BC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7.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当时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时间是解放战争时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是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时间是解放战争时期,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是抗日战争时期,B项错误。

大大巩固了新中国革命政权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D项错误。

故ABD错误,C项正确。

本题注意民国纪年,通过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进而推出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8.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侯德榜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与题干不符,故A符合题意。

卢作孚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与题干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荣宗敬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申新纺织厂等企业,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与题干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很大,因而被称作“状元实业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故B符合题意;和平发展、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0.C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