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起居中避湿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起居中避湿邪
作者:王世杰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夏季湿气重,一方面是气候的原因,这是自然因素,我们只能想办法避开。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人体自身的原因,在牛活起居中的不当行为导致湿气过重,伤害身体,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牛活方式,注重生活细节,在牛活起居中避湿邪。
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因天气酷热而降低睡眠质量。
同时重视午睡,午时睡眠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它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放松休息。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调理内在气机,使体内气血调达,人体机能活动健康有序,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以步行、瑜伽、太极等较舒缓、微微汗出的运动为最佳。
最好在清晨进行,让阳气驱逐湿邪。
有的人夏天常常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这就是体内湿气重的缘故。
越是这样越是要活动,否则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越久,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病症。
空调适度长期呆在冷气房内或对着电风扇吹,容易使人体的毛孔郁闭,体内的湿热不能发散,“关rJ留寇”。
室内外温差太大,还会使人对室内外温度变化难以适应。
不要因为贪凉而把空调开得太低,尤其是在有汗的情况下,不宜吹太凉的风。
睡觉的时候,人体抵抗力较差,更不能太凉。
电风扇也不可吹得过久,以免破坏出汗的均衡状态,使人感到头痛、头昏、腿酸、手软等全身不适症状,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开窗通气如果门窗紧闭,空气无法充分流通,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会损伤人体阳气。
室内的悬浮微粒和灰尘聚集屋内,一旦被人吸入就容易出现鼻炎、咽炎、咳喘等呼吸道疾病。
所以,夏季天气晴朗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自由流通,利用自然光将阴霾潮湿之气驱散。
在沐浴、烹凋时打开抽风机或窗户,让空气流通,避免水汽堆积,保持室内干燥。
当然,在阴雨天气还是要适时关闭门窗。
谨慎冲凉许多人喜欢在夏季外出归来后冲冷水浴,认为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事实上,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冲冷水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郁热不能散发,汗湿滞留体内就会牛病。
还有可能寒湿之气乘虚而入,生出祸端。
应该先将身上的汗擦干或待汗发散之后,再用温水冲澡,既可冲去灰尘、汗水,又让人凉爽。
洗完澡后,应让身体保持干燥,足部保持清清干爽,用毛巾擦干后可再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夏不坐木我国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夏季气温高,湿气大,久置露天里的木制椅凳被露打雨淋,表面看似乎是干的,其实内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会向外散发出湿热之气,如坐久了,会诱发皮肤病、风湿症等湿热病证。
夜不露宿盛夏有人喜欢在外露宿,这习惯不好。
因为人在睡眠时整个机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若遇冷风袭来,露水加身,湿气易致头痛、关节不适和腹泻等病发牛。
也不要打地铺,不要盖潮湿的被子。
淋雨后及时处置夏季多阵雨,脚在水里,湿气浸淫,容易受细菌、病毒等侵害而患皮炎、皮疹、脚气等皮肤病;穿着潮湿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
所以,遇到下雨被淋湿,应尽快擦干身体,换上千衣服和干袜子。
民间有淋雨后喝点姜水、白酒的说法,对除湿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