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海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总结

合集下载

丹海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总结

丹海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总结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下载可修改编辑!辽宁省丹东至锡林浩特东港至海城段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年度总结报告目录1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5)1.1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5)1.2监控量测和质量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5)2任务及来源 (6)3监控量测和质量检测依据及主要内容 (7)3.1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依据 (7)3.2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主要内容 (7)42009年度工作量汇总 (17)精品文档,知识共享,下载可修改编辑!5监控量测项目测量结果及总结 (18)5.1掌子面状态观察 (18)5.2拱顶下沉量测 (19)5.3周边收敛量测 (28)5.4初衬与二衬之间压力量测 (37)5.5二衬混凝土表面应力量测 (38)6质量检测结果及总结 (39)6.1断面检测结果及总结 (39)6.2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及总结 (45)6.3初期支护雷达检测结果及总结 (45)6.4二次衬砌雷达检测结果及总结 (47)7结论及建议 (55)8丹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参数附表 (56)附表1 罗圈背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56)附表2 旧岭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57)附表3 杨家堡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58)附表4 佟家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59)附表5 二道河子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59)附表6 乔家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60)附表7 韩宝寺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61)精品文档,知识共享,下载可修改编辑!精品文档,知识共享,下载可修改编辑!1 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目的及意义1.1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必要性现场监控测量,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调整参数提供依据,它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隧道施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是按科学制定的并已为实践所证明的原则和思想修建隧道,其基本精神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开挖方法、支护形式、测量及地层预处理等)抑制围岩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更经济;而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就是通过现场监控测量围岩、支护的变形信息,并及时反馈到下一阶段的设计和施工中实现的。

隧道监控量测资料学习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资料学习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经理部所属各分部: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切实做好本标段隧道监控量测工作,预防突发性事故,保障隧道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为施工决策提供服务,根据《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结合施工图纸、标段特点,制定了《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分部认真贯彻执行。

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计划》及附表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京福铁路客专闽赣II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6)通隧(2008)0301-41~43设计图(7)合福隧参0-1~30设计图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书1.隧道工程概况宜万铁路W11标段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建始县境内,线路里程:DK168+500~DK184+000,全长15.5km。

本标段隧道10座-7196延米,详见表1-1。

表1-1 隧道工程项目表(2)地质本段线路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势延绵,起伏较大,植被发育,相对高差150~300m ,局部地段为中低山区、二级阶地垄岗区及信江一级阶地;中低山区山势陡峻,相对高差300~500m;二级阶地垄岗区岗地坳谷相间,地形较开阔,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45~175m ;一级阶地多呈狭长条带状,地势平缓,起伏不大,地面标高34~142m不等。

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出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积岩及第四系松散地层。

主要沉积岩系有石泥质砂岩、页岩、泥岩和灰岩等,及火山—沉积岩系凝灰岩、凝灰熔岩和凝灰质砂岩等,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全新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等,淤泥质土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和谷地,厚5~50m;上、中更新统主要为黏土,具弱膨胀性。

隧道岩溶中等发育,钻孔遇洞率30%,线岩溶率15~20%,多无充填,个别充填粉质黏土,以水平径流带为主,主要表现为倾斜和近水平的溶洞;(3)水文地质本段线路所经地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隧道测量总结

隧道测量总结

隧道测量总结隧道测量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隧道测量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工程开始的围挡,地面基础设施的施工,盾构的出洞进洞,直至工程的竣工验收都有着测量工作人员的汗水结晶,更是智慧与科学的体现。

隧道测量的误差主要由地面控制、联系测量、地下控制及盾构仪的精度四方面构成。

为了减少误差确保贯通,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对前期测量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更好地做好下一步工作。

一、控制测量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是重中之重。

对于长隧道或曲线隧道,确保盾构推进能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及全线贯通,主要取决于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1.地面控制测量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对地下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较为复杂,主要控制其测量终点横向点位误差即终点的横向位移。

这是盾构机能否顺利进洞的关键因素之一。

终点的横向点误差是由测角误差和边长误差的共同影响所产生。

开工前由业主提供地面控制网。

我们严格按照要求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保证其点位成果的正确。

平面控制我们选用了Leica的TC402进行观测,此仪器为二秒级,其相对精度均符合规范。

高程控制我们也按规范进行联测,选用DINI12的精密电子水准仪,使精度达到0.3毫米。

2.联系测量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隧道正确贯通,就必须将地面控制网中的坐标、方向及高程,经由竖井传递到地下。

这个传递工作称为竖井联系测量,是联系测量中常用地一种。

坐标与方向地传递又称为定向测量,通过定向测量,使地下平面控制网与地面上有统一地坐标系统。

而高程传递则使地下高程系统获得与地面统一地起算数据。

提高测量精度及分析测量误差通常我们可采用附和或闭合路线来完成这项工作。

定向工作可分为几何和物理方法。

但隧道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很特殊的一个部分,前期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无法按常规的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

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隧道施工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量测分析。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分析的重要性及其相关内容。

一、监控量测技术的重要性1. 提高施工安全性隧道施工涉及到地质、地下水等复杂环境,施工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监控量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地质变化、裂缝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2. 保障隧道工程质量通过监控量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及时加以修复,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

3. 降低工程风险监控量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的成功率。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1. 地质监测地质监测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岩层位移监测、地下水渗流监测等。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地质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2. 结构监测隧道结构的监测是为了检测隧道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隧道内部温度、湿度、变形等情况的监测。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隧道结构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结构问题,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营。

3. 施工监控隧道施工期间需要进行施工监控,包括施工设备监测、施工环境监测等内容。

通过这些监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施工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监控量测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监控量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保证数据能够及时、精确地传输到监控终端。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监控量测的数据量比较庞大,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监测结果。

隧道监控量测总结报告

隧道监控量测总结报告

隧道监控量测总结报告隧道监控量测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本报告旨在总结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

一、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连接两个地区的作用。

然而,隧道的特殊环境和复杂结构使得其安全运行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隧道监控量测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振动等,以及监控隧道结构的变形和破损情况。

通过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以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三、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隧道监控量测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实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隧道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振动等参数。

监控设备则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传输和处理监测数据。

同时,还可以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控,以提高安全性。

四、隧道监控量测的应用隧道监控量测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隧道建设阶段,可以通过监控量测来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和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隧道运营阶段,可以通过监控量测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此外,隧道监控量测还可以用于预测隧道的寿命和维护周期,为隧道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五、隧道监控量测的优缺点隧道监控量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同时,监控量测还可以帮助隧道管理者预测隧道的寿命和维护周期,提高维护效率。

然而,隧道监控量测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

六、结论隧道监控量测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和结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验报告[详细]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验报告[详细]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验报告目录1.概述 (1)1.1.工程、地质概况 (1)1.1.1.工程概况 (1)1.1.1. 地质概况 (1)1.2.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2)1.2.1.隧道施工完成情况 (2)1.2.2.隧道支护设计参数 (2)1.3.检测内容 (3)1.4.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1.5.检测仪器 (4)2.检测结果 (5)2.1.锚杆施工数量、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2.1.1.锚杆施工数量 (5)2.1.2.锚杆施工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2.2.锚杆抗拔试验 (8)2.3.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缺陷 (9)2.4.隧道初衬后净空断面 (9)2.5.防水层施工质量 (11)3.检测结论与建议 (13)3.1.检测结论 (13)3.2. 建议 (15)受XX高速公路项目办委托,xxx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于对XX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进行施工质量检测.1.概述1.1 工程、地质概况1.1.1 工程概况XX隧道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70+238~ZK74+010,长3772米,最大埋深约为154米;右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70+235~YK74+035,长3800米,最大埋深约168米.隧道进口高程约2036971米,出口高程约2090.359米,隧道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50圆曲线上,右线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00的圆曲线上.1.1.2 地质概况隧址区位于黔西北高山去,山脊由南向西北横亘,山脊两侧为面积较小的山湾,形成山丘、山脊于鸿沟相见形态,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拟建隧道轴线处地面高程介于2218.07~2486.41米之间最低点位于隧洞进口,最高点位于隧道洞身段K123+340的山脊顶部.隧址区地貌形态为熔岩、剥蚀低中山地貌单元.隧道进口段为溶蚀侵蚀曹谷边一自然斜坡,坡向91~108°,左洞坡角约为68°,右洞破角约为37°,灰岩裸露,地表多为灌木丛;出口段也为一自然斜坡,坡向285°,坡角约13~24°,地表多为耕地,斜坡上部为陡坡,局部灰岩、泥质灰岩直接露出,地表多为灌木丛.覆盖层:第四系残坡积层(Q el-dl)灰白色,稍湿,稍密,碎石为灰岩,含量60%,磨圆分选差,表层含植物根茎.基岩: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组(Pβ)深灰,暗绿色隐晶至细晶玄武岩、杏仁、拉斑玄武岩、2夹粗玄岩、火山角砾岩、泥岩.区内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深灰、暗绿色隐晶至细晶玄武岩、杏仁、拉斑玄武岩、夹粗玄岩、火山角砾岩;上段为粉砂岩、泥岩夹炭质页岩或煤线和薄煤层.1.2 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1.2.1 隧道施工完成情况截止,XX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XX隧道施工完成情况,见表1-1.表 1-1 XX隧道施工完成情况1.2.2 隧道支护设计参数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围岩支护设计等级,见表1-2、表1-3.表 1-2 XX隧道围岩支护设计表表 1-3 XX隧道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1.3 检测内容本次为XX隧道第18次施工质量检测,检测段为: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检测参数及其相应抽检频率、桩号范围,见表1-4.表 1-4 XX隧道施工质量检测项目频率汇总表1.4 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1.《XX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70-2009);4.《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 / TC22-2009);5.《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 /T 182-2009);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5 检测仪器表 1-5 XX隧道检测投入仪器设备表2 检测结果2.1 锚杆施工数量、长度及锚固密实度2.1.1 锚杆施工数量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锚杆施工数量抽检结果,见表2-1.表 2-1 XX隧道锚杆施工数量检测结果表2.1.2 锚杆施工长度及锚固密实度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 YK71+605~YK71+645段锚杆施工长度抽检结果,见表2-2、表2-3.表 2-2 XX隧道左洞锚杆施工质量抽检结果表左洞检测段抽检设计Φ20、L=2.5米药卷锚杆43根,合格34根,合格率为79.1%.表 2-3 XX隧道右洞锚杆施工质量抽检结果表右洞检测段抽检设计Φ20、L=2.5米药卷锚杆37根,合格30根,合格率为81.1%.2.2 锚杆抗拔试验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锚杆抗拔检测结果,见表2-4.表 2-4 XX隧道锚杆抗拔试验结果表2.3 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缺陷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 YK71+605~YK71+645段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结果,见表2-5、表2-6.表 2-5 XX隧道左洞钻孔检测喷射混凝土厚度结果表表 2-6 XX隧道右洞钻孔检测喷射混凝土厚度结果表2.4 隧道初衬后净空断面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 段、进口右洞 YK71+605~YK71+645段共抽检6个断面,抽检结果见表2-7、图2-1.表 2-7 XX隧道左、右洞初衬后净空断面抽检结果表点号实测与设计净空断面差值(单位:米)ZK71+840 ZK71+860 ZK71+880 YK71+615 YK71+625 YK71+64510.300 0.326 0.263 0.176 0.337 0.401 20.238 0.329 0.028 0.252 0.342 0.341 30.186 0.390 0.199 0.229 0.343 0.225 40.127 0.253 0.287 -0.964(风袋) 0.561 0.157 50.275 0.250 0.243 0.459 0.380 0.240 60.353 0.258 0.26 0.584 0.333 0.234 70.350 0.249 0.265 0.777 0.345 0.312 80.280 0.339 0.345 0.913 0.245 0.250 90.312 0.345 0.356 1.001 0.281 0.20510 0.350 0.246 0.413 0.749 0.264 0.22711 0.272 0.086 0.482 0.45 0.390 0.41312 0.185 0.478 0.606 0.407 0.447 0.52913 0.098 0.500 0.566 0.434 0.395 0.21714 0.178 0.398 0.322 0.557 0.609 0.23815 0.250 0.460 0.376 0.421 0.545 0.32416 0.276 0.379 0.494 0.452 0.592 0.36917 0.142 -1.009(风袋) 0.439 0.33 0.919 0.32818 -0.831(风袋) 0.202 0.171 0.183 0.746 0.28519 0.169 0.218 0.179 0.285 0.670 0.13020 0.165 0.180 0.238 0.283 0.751 0.09821 0.181 0.191 0.463 0.176 0.886 0.163ZK71+840 断面YK71+615 断面图 2-1 XX隧道初衬后净空断面典型图2.5 防水层施工质量XX隧道进口左洞ZK71+790~ZK71+795段、进口右洞YK71+568~YK71+580段二衬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见表2-8.表 2-8 XX隧道二衬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表3 检测结论与建议3.1 检测结论表 3-1 隧道左洞施工质量检测结论表表 3-2 隧道右洞施工质量检测结论表3.2 建议通过对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对施工单位在今后的施工中提出如下建议:1、在初期支护的施工中,锚杆数量、长度、注浆饱满度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让锚杆端头略外露于喷射混凝土表面,以便于进行锚杆数量统计和施工质量检测;并预留部分足够长度,以便于进行锚杆拉拔试验.2、初衬喷射混凝土应按照设计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工工艺,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喷射混凝土背后出现脱空现象.3、隧道开挖轮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严格控制欠挖,尽量减少超挖.。

隧道监控量测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个人工作总结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工作周期内,我负责对隧道监控系统进行量测和数据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

下面是我的工作总结: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监控设备进行隧道内部的测量。

我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准确地收集和记录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我深入了解了隧道结构和监控系统的原理与工作方式。

我对隧道内部的安全设备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我在工作中更加细致地进行测量和分析。

此外,我在数据分析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能够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隧道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成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最后,我在与同事和领导的合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能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并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我通过这个工作周期的工作,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升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为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我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处理大量监控数据时,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疏漏,导致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因此,我计划学习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隧道监控量测工作需要随时关注最新的监控技术和设备,以及安全标准的更新。

因此,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好地与同事沟通和协作,以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监控量测工作。

我会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同事共同进步,共同攻克工作中的难题。

此外,我还计划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课程,积极跟进新技术的发展,保持时刻敏锐的专业嗅觉。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检测工作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检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隧道的安全通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某隧道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工作,现将总结如下:首先,我们对隧道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通过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我们对隧道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排水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发现了一些裂缝、腐蚀和磨损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隧道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我们对隧道的通风系统和照明设施进行了检测。

通风系统和照明设施是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检测,发现了一些通风设备不稳定、照明设施故障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行。

最后,我们对隧道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设备进行了检测。

隧道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设备是保障隧道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发现了一些安全设施损坏、紧急救援设备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隧道检测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隐患和问题,并及时进行了维护和修复。

但同时也意识到,隧道的安全工作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隧道的检测和维护,确保隧道的安全通行。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进行隧道检测工作,为隧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高速隧道监控年度总结(3篇)

高速隧道监控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单位高速隧道监控中心紧紧围绕高速公路安全运营和提升服务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强化人员素质,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了隧道内交通的安全、畅通。

现将2023年度高速隧道监控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加强安全监管,确保隧道安全运营1. 完善监控设施:2023年,我单位对隧道监控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增高清摄像头、车辆检测系统等,提高了监控覆盖范围和实时性。

同时,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强化日常巡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隧道内车辆、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对重点时段、路段进行重点监控,确保隧道安全畅通。

3. 应急演练:组织开展了多场隧道火灾、交通事故等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与地方消防、交警等部门的联动,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二)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出行体验1. 文明服务:加强对监控员的服务意识培训,要求监控员在处理问题时,态度温和、语言文明,为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2. 信息发布:通过隧道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发布隧道内交通状况、天气预报、安全提示等信息,方便司乘人员出行。

3. 投诉处理: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司乘人员反映的问题,确保投诉渠道畅通。

(三)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1.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在隧道监控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辆检测、交通流量分析等功能,提高监控效率。

2. 数据共享: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工作亮点(一)监控覆盖范围扩大通过设备升级和优化,隧道监控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对隧道内车辆、交通状况的全面监控。

(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通过应急演练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确保了隧道安全运营。

(三)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文明服务和信息发布,司乘人员出行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1. 监控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较长,部分设备性能有所下降。

隧道监控量测员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员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员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员是隧道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监控隧道结构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以及隧道内部的环境情况。

他们通过各种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隧道进行全面的量测和监控,确保隧道的运行安全和顺畅。

首先,隧道监控量测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监
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隧道结构和材料的特性,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技术,以及对隧道施工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判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准确地监测和评估隧道的运行状况。

其次,隧道监控量测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隧道工程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关乎着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监控量测员的工作必须严谨认真。

他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隧道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隧道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他们还需要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隧道监控量测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隧道工程中,监控量测员需要与工程师、施工人员、运维人员等多个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他们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监测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协助解决隧道运行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总的来说,隧道监控量测员是隧道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的工作直
接关系着隧道的安全运行。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湛的技术,他们为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望隧道监控量测员们能够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隧道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一、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对现场监控量测取得的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特别是拱顶下沉、水平净空收敛、地面沉降三种变位,直接反映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的稳定状态,必须及时整理并反馈到施工中去。

本节着重介绍以上三种变位的数据整理和应用。

拱顶下沉、水平净空收敛、地面沉降等三项变位的监控量测结果,应及时以报表的形式上报给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同时,监控量测人员还须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规律,预测变位趋势,并反馈于设计和监理,指导施工。

1.监控量测结果报表的整理每次监控量测后应及时按表10-5的形式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整理,以报表的形式上报,并作为施工单位工程竣工的资料存档。

表10-5 监控量测结果报表2.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在施工期间,监控量测结果除了以报表形式上报有关单位外,监控量测人员还应及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及时绘制变位与时间(距离)的关系曲线,并对数据进行回归,进行变位预测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人员须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绘制成拱顶下沉、地面下水平净空收敛随时间和距工作面距离变化的曲线——散点图。

通常,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和距工作面的距离,纵坐标为变位值。

同时,要注明监控量测结果所对应的施工工序,以便直观了解变位随施工的变化情况,以检验各施工阶段工艺是否合理、工序安排是否紧凑。

回归分析是目前对量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最终位移值和位移速率。

目前常采用以下函数作为回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u=A(e-Bt0-e-Bt)双曲函数:式中u——某一时刻变形值,mm;A、B——回归系数;t——量测时间;——测点初读数距开挖时的时间,d;tnT——量测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

二、监控量测数据处理要求(1)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并绘制测值变化量和变化速率时态曲线以及距开挖面关系图;对于地表下沉值还应绘制测值沿隧道纵向和横向的变化量以及变化速率曲线。

隧道监控量测运用3月份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运用3月份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运用3月份总结你好,我是施工单位的一名技术员,负责做隧道的监控量测,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欢迎与我联系。

隧道监控量测运用3月份总结1、隧道监控量测原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隧道内交通安全检测应符合 JTGT50—2009《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根据测量基准、传感器种类及布置方式等不同,隧道内交通安全检测有三种方式。

(1)高架法:将测量仪器架于隧道顶部,测得隧道断面图像后绘制成地形图。

测量结果可作为进洞前车辆超限判别依据。

(2)曲线法:测量设备沿隧道轴线设置两个量测断面,将隧道横断面连续记录下来,并根据断面之间的距离推算所选择的位移变化率。

当有列车经过时产生相应的纵向位移,然后按照隧道横断面处与量测断面之间的距离关系,就能够求得与该车道平行的反射断面曲线形状。

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将其转换为位移值。

此方法最适合在直线段使用。

(3)多点激光雷达法:隧道横断面图像投影到激光扫描平台上后由二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多点激光扫描仪在地面已标定的点,因此能提供准确的空间坐标。

采用一次多次采集激光扫描法。

这种方法只需要在两侧预埋测量传感器。

而且在进入隧道前对围岩变形情况也已经了解,从而节省开挖时间。

同样需要事先知晓量测位置的大小,否则也会造成较大误差。

2、监控量测项目:隧道监控量测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自动安全装置检查;初期支护及开挖监控量测;施工中期衬砌监控量测;竣工验收阶段监控量测;开展日常监控量测等。

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五点需要特别引起重视:(1)洞口临边防护是必须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洞口管理”条例。

首先把安全放第一,隧道洞口存在的危险主要表现在:火灾、坍塌、瓦斯爆炸等。

火灾易燃物众多,很容易蔓延;坍塌即土质疏松,遇水膨胀;瓦斯爆炸浓度在1%~2%,若发生泄漏极易引发事故。

再加上隧道洞口没有安全警示牌、标志,致使驾驶员麻痹大意,侥幸心理作怪,导致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个人总结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个人总结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个人总结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个人总结1在高速公路上,隧道监控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我在参与隧道监控工作中的个人总结如下:1、了解监控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隧道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报警系统、照明设备等。

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保障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

2、隧道监控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比如,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车辆和交通规则,以及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巧。

这样可以在监控过程中迅速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高速公路隧道监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监控人员可能需要连续几个小时盯着监控屏幕,细致观察车辆的每一个动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

同时,还要保持警觉,防止忽略细微的异常。

4、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也是隧道监控工作的重要素质。

监控人员需要与其他监控人员和路政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共享信息和资源,及时响应交通状况的变化。

通过及时沟通和协调,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保障高速公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5、对于隧道监控工作来说,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监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交通规则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一名隧道监控人员,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总之,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监控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隧道监控工作,确保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个人总结2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作为高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线路,也增加了道路安全的保障。

然而,为了确保隧道中的安全性和畅通性,隧道监控系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对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检测工作总结
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则
是保障交通运输畅通的关键。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隧道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次的工作成果。

首先,在本次隧道检测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包括激光
扫描仪、无人机巡检等。

这些设备和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我们对隧道结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照明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和评估。

通过对隧道结构的检测,我们及时发现并修复了一些隐患,确保了隧道的结构安全;对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检测,有效地提高了隧道的通风和排水效果,保障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排水畅通;对照明设施的检测,保障了隧道内的照明效果,提高了隧道的可见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对隧道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完善。

通过对隧
道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测,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管理漏洞,并进行了及时的整改和完善;对应急预案的检测,提高了隧道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地应对了各种突发情况。

总的来说,本次隧道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
力的保障。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隧道检测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我们将继续保持对隧道的检测和管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为交通运输的畅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总结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总结

xxxx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隧道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隧道工程为xxxx隧道,起点位于xxxx,终点位于交界口村,全长2889米(左右幅合计)。

隧道工程施工是本合同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工程。

二、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

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进行科学严谨的监控量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1、施工监测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

(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2、监测实施原则(1)监控工程安全与改进设计、指导施工相结合,以监控工程安全为主。

(2)监测将侧重地质条件差、结构受力复杂及工程薄弱环节等重点部位,并将各监测项目的测点(线)布设在该部位,设置成重点监测断面。

(3)将重点监测断面与一般监测断面、临时监测断面相结合,以重点监测断面为主。

(4)选用稳定、可靠、新型、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

(5)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获得的观测资料能够满足反馈施工设施、综合评价工程的工作状态、预报和控制工程安全等要求。

隧道监控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工作总结引言隧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隧道内交通安全和畅通,隧道监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隧道监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监控设备选型、监控系统布局、监控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监控设备选型在隧道监控工作中,监控设备的选型直接影响到监控效果和工作质量。

在本次工作中,我们根据隧道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了高清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和烟雾探测器等多种设备进行监控。

高清摄像机用于实时监控隧道内的交通状况,红外热像仪能够检测隧道内的火灾和热点,烟雾探测器则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的设备组合能够提高监控的全面性和灵敏度,确保隧道内的安全。

监控系统布局为了全面覆盖隧道的监控需求,我们合理布局了监控系统。

根据隧道的长度和拓扑结构,我们设置了多个监控点,并建立了监控控制中心。

各个监控点分布在隧道入口、出口、中间位置等关键位置,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监控控制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监控主机和显示设备,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监控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监控工作的效果和性能,我们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统计。

首先,我们对监控设备的画面质量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通过观察高清摄像机的画面,判断画面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是否达到要求。

其次,我们对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测试。

在不同的条件下,模拟了各种可能的故障和干扰,并对系统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最后,我们对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模拟火灾和烟雾等紧急情况,检测报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评估手段,我们可以了解监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本次监控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总结了一些改进方向。

首先,监控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加强,特别是对摄像机镜头和红外热像仪的清洁工作。

其次,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备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009 年度工作量汇总 ......................................................................... 17 5 监控量测项目测量结果及总结 .......................................................... 18
(四) 观察所用仪器设备及工具
数码相机、裂缝观测仪、卷尺、笔、记录本等。
3.2.2 周边位移量测
隧道围岩周边各点趋向隧道中心的变形称为收敛。所谓周边收敛量测主要是隧道内壁面 两点连线方向的距离的变形量的量测。收敛值为两次量测的距离之差。
(一) 量测断面间距布置
量测断面间距布置根据围岩级别来定,具体布置见表 3-1。
(二) 观察内容
(1)掌子面地质水文条件、岩性、结构面产状、有无断层,是否偏压、围岩类别,掌子面 自稳情况,地下水的影响情况等,并拍照做好记录。
(2)对初期支护效果观察包括:锚杆的锚固效果、喷层的光洁度、喷层有无裂缝,裂缝的 部位、长度、宽度、深度,喷层是否把钢支撑全部覆盖。
(三) 观察时间及频率
每次爆破和支护后进行
6 质量检测结果及总结 .......................................................................... 39
6.1 断面检测结果及总结 ................................................................................... 39 6.2 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及总结 ....................................................... 45 6.3 初期支护雷达检测结果及总结 ................................................................... 45 6.4 二次衬砌雷达检测结果及总结 ................................................................... 47
附表 1 罗圈背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56 附表 2 旧岭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57 附表 3 杨家堡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58 附表 4 佟家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59 附表 5 二道河子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59 附表 6 乔家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60 附表 7 韩宝寺隧道施工参数附表 ....................................... 61
3.1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 《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29-1999)。
2 任务及来源
丹海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全长为 143.152 公里,该路段共 7 座隧道,单洞总长 15514 米。受辽宁省高速公路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丹海高速公路第 2、4、5、6、7、8、9 共 7 个合同段的施工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工作。各标段隧道名称及长度如表 2-1 所示。
序号 1
表 2-1 丹海高速公路各标段隧道概况
标段名称
隧道名称
二标
罗圈背隧道
隧道长度
左线 (m)
右线 (m)
1940
1970
2
四标
旧岭隧道
1595
1620
3
五标
杨家堡隧道
1040
1102.5
4
六标
佟家隧道
155
155
5
七标
二道河子隧道
621
561
6
八标
乔家隧道
760
760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计
九标
韩宝寺隧道
1500 7611
1650 7818.5
按照《丹海高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内容,依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各隧道施工中有关监测项目的设计,目前开展的主 要工作内容有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和隧道质量控制项目等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2监控量测和质量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 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 护、衬砌的可靠性;
➢ 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 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 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 于未然;
4
1 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1.1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现场监控测量,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 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调整参数提供依据,它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隧道施工的一个必 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按科学制定的并已为实践所证明的原则和思想修建隧道,其基本精神 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开挖方法、支护形式、测量及地层预处理等)抑制围岩变化,最大限度地利 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更经济;而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就是通过现场监 控测量围岩、支护的变形信息,并及时反馈到下一阶段的设计和施工中实现的。因此,快速、 准确地进行现场监控测量和反馈,是隧道施工的关键。
3.1 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依据 ............................................................................. 7 3.2 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主要内容 ..................................................................... 7
备注
量测频率根据围岩实际状况可做适当修改
起拱线 施工基面
图 3-1 一条测线
(三) 量测频率
1.5m 起拱线
1.5m
施工基面
图 3-2 两条测线
起拱线 施工基面
图 3-3 三条测线
量测频率见表 3-3。
时间
表 3-3 周边收敛量测频率
1~15d
16~1 个月
1~3 个月
>3 个月
量测频率
1 次/天
1 次/2 天
1~2 次/周
1~3 次/月
3.2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主要内容 3.2.1 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
细致的目测观察,对于监视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方法,它可以获得 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目测观察是新奥法量测中的必 测项目。
(一) 观察目的
(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7
(2)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围岩类别
表 3-1 周边位移量测断面间距布置
断面间距(m)

10

20

30
8
备注

50
(二) 量测断面测线及测点布置
量测断面测线布置根据围岩级别来定,具体布置见表 3-2。
围岩类别
表 3-2 周边位移量测断面测线布置
测线条数

3

2

1

1
量测断面上各测线位置如图 3-1 至图 3-3 所示。
备注
辽宁省丹东至锡林浩特东港至海城段高速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 2009 年度总结报告
(2010.1.05)
目录
1 隧道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 5
1.1 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 5 1.2 监控量测和质量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 5
➢ 通过监控量测,判断初期支护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 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
今后类似工程或该施工方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5
➢ 通过质量检测,判断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相应的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到对隧 道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5.1 掌子面状态观察 ........................................................................................... 18 5.2 拱顶下沉量测 ............................................................................................... 19 5.3 周边收敛量测 ............................................................................................... 28 5.4 初衬与二衬之间压力量测 ........................................................................... 37 5.5 二衬混凝土表面应力量测 ...........................................................................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