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范中林?咳喘并二便失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医名方』范中林咳喘并二便失禁
名医名方范中林经典医案咳喘并二便失禁
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享年94岁,蜀中现代名医,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深受火神郑钦安思想影响。

在掌握六经辩证规律治疗若干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

70年代末由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写了《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范氏用药悉本《伤寒论》,组方严谨,以味精量重为特点。

从学者甚众,早期弟子唐步祺,是其突出的一位。

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慢性气管炎、肠炎、尿道萎缩)验案赏析
叶××,男,68岁。

成都市居民,盲人。

【病史】患慢性气管炎十余年,经常头昏头痛,咳喘痰多,不能平卧;其后,二便失禁五、六载,每日大小便约二十余次,每解小便,大便即出,时稀时秘。

成都某医院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慢性肠炎、尿道萎缩。

经常服用氨茶碱及多种抗菌素等,病情未见改善,自觉全身发凉,四肢乏力,恶心呕吐不已。

1975年转某院就诊,曾服清热中药及抗菌素后,至深夜,忽感心烦,四肢冰冷,大小便顿失控制,神志昏迷约半小时方苏醒,数日后又出现口眼歪斜,诊断为“面神经麻痹”。

经针灸治疗,口眼歪斜有好转,余证如故。

长期病魔缠身,痛苦不可言状。

1975年12月来诊,按太阳少阴同病论治,服药两月基本痊愈。

【初诊】时腹痛,每日大便频繁,常呈灰白粘液;间有秘结,如筷头状,临厕努挣,憋胀难忍。

小便淋漓不尽,量少刺痛,欲解而不畅。

咳嗽、痰多,稀白。

心累喘急,只能半卧;头昏头痛,恶寒乏力,四肢清冷。

面色苍白,体虚胖。

舌质淡,微紫暗,前半部无苔,舌根部白腻夹黄而厚,脉沉微。

此为太阳寒实郁久,阴邪深结于脏,肺失
肃降,肾气内伤,下焦不固,以致二便失常。

乃少阴寒化,兼太阳表实证。

法宜内护元阳而散寒,外开腠理而固中。

以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制附片30克(久煎) 甘草15克四剂
【辨证】患者早年双目失明,生活艰苦无人照顾,以致沉疾迁延,病情日益复杂,阴阳及表里虚实交错;患者面苍白,舌质偏淡微现紫暗,苔白厚腻;加以脉沉微,肢冷、恶寒、心累、乏力,显系心肾阳衰,气血不足。

应属阴、寒、里、虚,病入少阴之证。

察其腹胀痛之证,虽非阴证虚寒所独有,但阳证实热则与此又不同。

本例腹胀,时痛时止,时利时秘,恶寒无热,口不渴;舌质淡,前半部无苔,舌根部白滑而腻,显然,此为阴盛腹痛胀满之象。

二便失其约制,又与热迫大肠或热结旁流而下利者不同。

患者多年来时溏时秘,常有便意;秘而并不坚硬,溏而排泄不尽。

解小便时,大便憋胀欲行;解大便时,小便复觉淋漓不尽。

由此可知,此证当属少阴寒化,下焦失固之二便失禁无疑。

病入少阴,必损及心肾与膀胱诸脏腑。

以本例而言,其根本首在肾阳虚衰。

今久病之后,肾气日衰,开阖失司,二便排泄随之失调。

肾累及脾,脾失健运,故更增腹胀满。

脾湿盛,致大便色白;上泛为痰,阻塞气机而咳嗽痰多。

肾之元阳衰微,必影响肺气之肃降,加重气机之不畅,致使患者不能平卧:此乃患者多年以来,诸证蜂起,相互缠绵,迁延不愈之病根。

患者初诊时,恶寒、头痛,舌质淡润而苔白夹黄,乃兼有太阳外感表实之邪。

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表实不解。

为此,投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兼顾阴阳表里。

附子与麻黄并用,寒气散而不伤元阳,救其里而及其表;且以甘草缓之,微发其汗也。

此与单纯治疗少阴虚寒里证,或病仅属太阳表实,脉阴阳俱紧而发汗者,径庭也。

【二诊】上方服四剂,恶寒、咳嗽、头痛等减轻。

太阳表寒初解,腹胀、便难等稍有好转。

但阴寒凝聚于里,非通下不足以破其结。

惟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

查前人固有少阴急下三证之说,但有严格
之界限。

此证与少阴三急下证又不相同,应为少阴寒证阴结为主的二便失常,乃少阴之变,而非少阴之常,当用温通之法。

为此投以阴阳共济,寒热同炉之大黄附子汤主之。

处方
生大黄9克川附片45克(久煎) 辽细辛3克四剂
服药四剂,二便皆觉通畅;憋胀、急迫等多年痛楚消失;咳喘、痰涎亦进而减轻。

以后改服理中汤,随证加减,又服药月余,调理而安。

1978年12月10日,至患者家中访问,得知几年来身体一直良好。

老人兴奋地说:往年冬季,早已卧床;病愈至今,既无手足清冷,又无恶寒咳喘之病,二便亦已正常,对范老十分感激。

【按语】本例上、中、下三焦,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多脏腑皆已受病,互相连累和交织。

病之症结,在于肾阳虚衰,致使下焦佚固,咳喘缠绵。

病邪传变之趋向,为寒湿浸入太阳,日久失治,阳消阴长,邪进正衰;病传少阴,则寒化益深,机体抗病力更弱,以致缠绵数载,变证蜂起。

病情虽然如此复杂,由于紧紧抓住六经辨证的基本线索,故其特征、本质和各个阶段之主要症结清晰可见,从而为临床施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