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DR与CT对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平台骨折DR与CT对照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DR平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3DCT)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进行DR、CT平扫、3DCT、MPR检查及技术处理。
结果:CT在显示胫骨髁间嵴、韧带、半月板形态、髌后脂肪垫、关节腔积液、骨折分类方面有较好效果。
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还能发现关节内夹有的碎骨片。
DR平片在显示胫骨平台压缩程度,关节脱位,折端轴线对位情况有优势。
结论:DR是基础,CT是主要手段,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诊断,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DR平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既可由于轻微伤如摔伤造成也可由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和砸伤造成。
由于胫骨平台骨折形式多样,如常见的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软组织并发伤较多,诊断难度加大,治疗方法的选择也非常困难,所以必须及时[1,2]、准确、全面地做出明确诊断,对其损伤范围、程度、分型。
稳定性及软组织受累情况做出明确判断,治疗应该遵循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治疗的目标应该是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正常的力线进行坚强的固定,最大程度地保护软组织,早期行功能锻炼,以期最终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2012年1~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经DR平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3DCT)及多平面重建(MPR)的影像特点对比分析,以了解他们的应用价值及限度。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7~80岁,平均50岁;车祸29例,摔伤15例,重物砸伤6例。
按照Schatzker分型[3]:Ⅱ型5例,Ⅲ型7例,Ⅳ型19例,Ⅴ型14例,Ⅵ型5例。
检查方法:根据受伤部位行膝关节正侧位平片,CT扫描采用GE16排螺旋CT机,患者仰卧前后位,根据DR平片及临床定位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层面与关节面垂直,层厚2~5mm,螺距1.5~1.75,层厚1.25mm间隔重建。
重建方法:多平面重建矢状面,冠状面,选择最佳方法,角度显示骨折线累积范围,关节面形态,骨折片位置、大小、数量等。
以任意旋转角度,配以软组织及骨窗观察。
结果
有3例DR平片未发现胫骨平台骨折,但髌上囊有积液,行CT三维重建后发现胫骨平台有凹陷性骨折。
漏诊关节半脱位4例,DR易漏诊细小骨折、隐匿性骨折及关节轻微移位,CT扫描显示骨折线和骨折碎片的数目较DR为多,且DR对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血肿、游离碎骨片移位情况及数量更是难以准确
判断,对骨性关节面损伤详情难以观察。
三维重建能再现骨关节损伤的全貌,故DR对骨关节损伤有诸多局限性。
50例患者中有29例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骨折情况与CT检查结果相符合。
讨论
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骨与关节的损伤,DR作为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有廉价、普及、接受的射线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做为首选检查,但对于复杂的骨折常需多方位的投照,检查者必须祛除固定的石膏、夹板等外固定物,患者较痛苦,有时患者还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不宜过多搬动。
而CT检查不需祛除固定的石膏、夹板等外固定物,患者不需过多搬动,而且螺旋CT检查除速度快外,还可利用螺旋整体数据多平面重建[4]。
在解剖结构上,胫骨平台构成膝关节的下缘,以骨松质为主,呈平台状,而股骨髁则呈半圆形结构较坚实,间接暴力通过股骨髁时往往不引起髁部骨折,传递到胫骨平台,引起平台骨折,也称胫骨髁骨折。
轻微的平台骨折,常因骨折线相嵌而模糊不清,传统DR正侧位对胫骨平台骨折易漏诊在标准DR正位片上[5],胫骨平台前部投影显示为两条稍带弯曲弧形的曲线,在这两条曲线下的骨质投影大部分是胫骨平台后部的重叠影像,在标准侧位片上,各个平台的细节很难准确地反映出来,这主要受胫骨前后部、两平台重叠投影及胫骨髁间嵴的影响,又因胫骨上端关节面正常情况下向后倾10°~15°,鉴于上述情况,在标准膝关节DR正侧位上很难显示胫骨平台有向后10°~15°的后倾角特征。
分析有利于确定合适的内置物和复位器悈,明确需要植骨的量。
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证骨折暴露完全且软组织损伤最小亦有指导意义。
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中的主要目的:①进一步明确复杂骨折。
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软组织重叠多,或因伴有骨关节病,影响对膝关节外伤改变的判断,有的因创伤严重,难以投照标准体位。
②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制定术式。
三维成像有助于医师全面观察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这是治疗方案及术式的前提。
③评估预后,由于石膏或外固定的干扰DR难以对手术复位、固定的效果作出准确判断,三维重建祛除干扰,清晰显示断端对位、对线及骨痂生成情况[6]。
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高,能发现DR不能发现的裂纹骨折,部分纵行骨折,关节腔内骨折碎片,并可准确描述骨折碎片的数目、形态、大小、位置及其来源。
特别是MPR可观察多部位的损害,识别小的骨皮质断裂,为明确诊断、及时就医及事故当事双方处理纠纷提供直接的依据。
CT检查还可与健侧进行对照,更好地观察显示复杂骨折。
同时能显示周围软组织、关节腔积液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半月板损伤是胫骨平台骨折常见并发症,CT表现为半月板密度不均匀,呈低密度,或形态异常,轮廓不规整等。
本50例中有,3例明显提示半月板损伤,后经手术证实。
参考文献
1罗从风,陈云丰,高洪,等.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6):326-329.
2张国柱,蒋协远,王满宜.CT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40):326-329.
3王树金,邱锡定,陈建红,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30):257.
4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43.
5王书智,孙丽敏,叶一彬,等.脛骨平台骨折的CT应用和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6):419-420.
6周科峰,秦民益,陈君坤,等.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7):75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