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第3节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教案浙科浙科高中第一册生物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1.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
(1)扩散
①方向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②结果扩散使得该分子或离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③实例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通过扩散出入细胞,酒精、甘油等脂溶性物质也以这种方式跨膜运输。
(2)渗透
①概念一般来说,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
②方向渗透作用的方向是从水分子数相对较多的一侧进入水分子数相对较少的一侧,也就是溶液中的水分子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低的一侧进入浓度高的一侧。
(3)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①当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目相等,即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相等时,红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当细胞外水分子相对较多,也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相对低时,红细胞在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胀大甚至破裂;植物细胞在水中也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膨胀,但不会像红细胞那样发生破裂,因为细胞壁限制了植物细胞的过度膨胀。
③当细胞外水分子相对较少,也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相对高时,红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失去水分而导致细胞皱缩;植物细胞也会因渗透作用失水,质膜以及质膜以内的部分因收缩而发生质壁分离。
2.活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1)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由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的差异,植物细胞可能因为吸水、失水引起细胞形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2)方法步骤
①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用镊子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约0.5_cm2,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后盖上盖玻片。
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ⅰ.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可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同时还可能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紧地贴着细胞壁。
ⅱ.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_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观察细胞的变化,可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ⅲ.绘图记录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观察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被动转运
(1)被动转运
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称为被动转运。
这种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
①特点这种转运方式是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也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必须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
②需要载体转运的原因细胞所需要的许多种小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外侧的浓度虽然常比细胞内高,但由于它们不溶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者是体积太大,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此时需借助于细胞膜中的一类载体蛋白将分子或离子转运到细胞内。
③载体转运的机制载体蛋白分子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后改变形状,把分子或离子转运至膜的另一侧。
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二、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并且消耗能量
1.主动转运的特点
(1)逆浓度梯度的转运。
(2)要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ATP。
(3)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2.主动转运与易化扩散的比较
(1)共同点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都会发生形状变化。
(2)最大的区别主动转运需要ATP提供能量,而被动转运不需要这种能量。
3.主动转运的生理意义
由于有能量的供给,主动转运就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转运分子或离子,可以逆着浓度梯度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物质。
因此,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它可以保持细胞内部某些物质的浓度与周围环境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三、有些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1.胞吞、胞吐的分子特点
某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等进入细胞。
2.胞吞、胞吐的过程
首先会被一部分细胞膜包起来,然后这一部分细胞膜与整个细胞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
如果把这一部分物质运送到细胞内侧,就称为胞吞;如果把这一部分物质运送到细胞外侧,就称为胞吐。
3.胞吞、胞吐的实例
变形虫的摄食过程就是胞吞作用,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酶(如蛋白酶)的分泌就是通过胞吐作用实现的。
4.胞吞、胞吐的特点
在胞吞、胞吐过程中发生细胞膜的融合与断裂,它也需要能量的供应。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扩散和渗透都是物理现象。
` ( ) 2.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红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引起的现象完全相同。
( ) 3.物质跨膜的渗透比易化扩散速率要大。
( ) 4.植物的根需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离子,而土壤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往往低于根细胞中的浓度,吸收离子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 ) 5.进出细胞的物质并不一定都通过跨膜转运来实现。
( ) 提示:1.√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不会胀破。
3.×易化扩散的速率比扩散和渗透要大得多。
4.×是主动转运。
5.√
被动转运
1.类比法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与失水的结构基础
2.细胞吸水、失水的判断方法
(1)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2)根据重量或长度变化(如萝卜条)来判定:若重量增加或长度变长,则吸水;反之则失水。
3.扩散与易化扩散的比较
被动转运
的方式
扩散(渗透)作用易化扩散运输方向都是顺浓度梯度
是否耗能都不耗能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否是
运输小分子有机物的特点气体分子或脂溶性物质小分子或离子不溶于细胞膜的脂双层中,或者是体积太大,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
直接影响运输速率的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
除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
大小之外,转运蛋白的数量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已知实验前甲、乙、丙细胞内部溶液浓度相等),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对三种溶液浓度的大小作出比较。
提示:由分析可知,外界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三种溶液浓度 c<b<a。
(2)当甲细胞达到平衡后,比较甲、乙细胞内部液体的浓度大小。
提示:浓度甲>乙。
(3)若丙换成洋葱表皮细胞,则其会胀破吗?为什么?
提示:不会胀破,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对细胞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2.如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与装置1的液面高度一样吗?
提示: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可推测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高于装置1的液面。
(2)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应对该农作物采取怎样的措施?
提示:图示显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农作物严重缺水,应及时灌溉。
(3)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完全相同吗?
提示:不完全相同。
图B中的⑦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②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
1.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C.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D.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D[人工制成的半透膜,如玻璃纸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水柱a表现为先上升后保持不变,B错误;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水柱b表现为先上升,后由于葡萄糖透过半透膜浸入清水中,水柱b将下降,C错误;根据B、C选项可知,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D正确。
]
2.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成熟植物细胞的质膜及质膜以内的部分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
C[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可能因为细胞壁的束缚作用导致细胞液浓度仍高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正确;成熟植物细胞的质膜及质膜以内的部分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低温能影响细胞膜上分子的运动,因此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
速率,D正确。
]
3.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化扩散相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高
B.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
C.扩散速率只由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决定
D.参与易化扩散的载体蛋白对被转运的物质有专一性
D[根据图示曲线,在一定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下,易化扩散比扩散的转运速率高,超过这一浓度,扩散的转运速率比易化扩散的高,故AB错误;扩散速率是由被转运分子的浓度决定的,故C错误;参与易化扩散的载体蛋白对被转运的物质具有专一性,故D正确。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1.溶液种类与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关系
(1)当溶质分子为蔗糖等分子时,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中,当发生质壁分离后,在n 点时,若滴入清水则发生质壁分离的被动复原,如图中曲线a所示,若不作处理则如曲线b 所示,实验过程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2)当溶质分子为葡萄糖、KNO3、乙二醇等时,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从而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能够自动复原,如图中曲线a所示。
2.实验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实验材料的选择。
要选取成熟的、液泡带有一定颜色的植物组织进行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时,应在载物台上操作。
(3)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
过低,不足以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过长;过高,可能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合作探究:如图是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操作步骤:
(1)步骤D的观察与步骤B观察到的结果相比,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E处理后,步骤F中的观察结果相比D中的观察,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该现象发生的外因是_________。
(3)该实验以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为材料,优点是________。
(4)该实验有没有设置对照?是如何设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其中第一次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质壁分离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2)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3)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便于观察(4)有,本实验的对照方法是自身对照(5)观察正常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状态,以便与处理后的状态形成对照。
(6)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会杀死细胞。
若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快,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1.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B.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亮视野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能力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时,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A错误;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颜色浅,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暗视野,B错误;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时其细胞液也具有一定的浓度,因此细胞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C错误;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由于原生质层内外溶液浓度差增大,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D正确。
] 2.下图中A、B分别代表处于清水和溶液X中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某细胞处于B状态,则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
A.渗透吸水 B.渗透失水C.渗透平衡
(2)若溶液X为0.5 mol/L的KNO3溶液,观察到细胞状态变化为A→B→A,请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也用KNO3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状态变化却始终为A→B,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浓度称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该表皮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蔗糖溶液哪一浓度?_________(填编号);蔗糖溶液作用的最佳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可能已达到平衡,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也可能是处于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因此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可能是渗透吸水、渗透失水或渗透平衡,故选ABC。
(2)因为细胞既能吸水,也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溶液,故若溶液X为0.5 mol/L的KNO3的溶液,观察到细胞状态变化为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此变化过程为:KNO3可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逐渐复原。
某同学也用KNO3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状态变化却始终为A→B,最可能的原因是KNO3溶液浓度太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因为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浓度称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如表可以知道,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故有20个左右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为B,即等渗浓度为浓度B,20个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时间是30秒左右。
答案:(1)ABC (2)KNO3可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逐渐复原KNO3溶液浓度太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浓度B 30秒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主动转运与胞吞、胞吐
1.利用模型图判断物质转运方式
甲为主动转运,乙为扩散作用,丙、丁为易化扩散。
2.列表比较胞吞与胞吐
胞吞胞吐
过程
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2表示物质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其中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作用,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图2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图3、4表示O2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其中图3表示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作用或易化扩散,图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
图4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合作探究:1.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
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易化扩散,因为排出的盐分顺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2)若上图为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图中哪一过程表示钾离子的吸收?(用数字表示)
提示: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钾离子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如图中④表示。
(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C6H12O6方式相同,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什么?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前者其原因是缺少ATP;后者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的活动。
2.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
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胞吞“瘦素穿肠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
1.下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
A.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B.Ⅰ和Ⅱ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D[Ⅰ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扩散;Ⅱ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B错误;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性激素为脂质小分子,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C错误;二氧化碳和氧气是以Ⅰ方式即扩散进入细胞的,D正确。
]
2.将相同的植物根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植物根细胞吸收M 的速率,对下图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扩散
C.细胞吸收M速率受到载体影响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C[植物根细胞吸收M的速率在通入空气前后不变,因此确定不需要消耗能量,不是主动运输的过程,A、D错误。
植物根细胞吸收M的速率在30 mmol/L和50 mmol/L中相同,因此可知细胞吸收M的速率与浓度无关,不是自由扩散, B错误。
植物根细胞吸收M的速率与能量无关,在浓度增大时吸收速率不变,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关,是协助扩散的过程,C正确。
]
3.下图是葡萄糖和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易化扩散
B.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为主动转运
C.Na+由小肠腔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转运
D.Na+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D[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可知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A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顺浓度梯度出小肠上皮细胞,说明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B错
误;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易化扩散,C错误,D正确。
]
三看法快速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背诵
1.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
运动的现象。
一般来说,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的扩散称为渗透。
2.被动转运是指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
至浓度较低的一侧,这种转运不需要消耗能
量。
3.易化扩散是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
浓度低的一侧,也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必须
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
4.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的机制:载体蛋白分子
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后改变形状,把
分子或离子转运至膜的另一侧。
将分子成离
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5.主动转运的特点有逆浓度梯度的转运,要
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ATP,必
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6.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
的方式,它可以保持细胞内部某些物质的浓
度与周围环境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7.某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等,进出
细胞需要胞吞、胞吐。
在胞吞、胞吐过程中
发生细胞膜的融合与断裂,它也需要能量的
供应。
A.扩散B.渗透作用
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
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A正确;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溶液中溶质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B错误;易化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需要载体蛋白,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D错误。
]
2.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两种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吸水能力与其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有关
B.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细胞吸水需要消耗能量
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
D.水分子不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为扩散
B[根毛细胞吸水能力与其细胞液中水相对含量有关,例如细胞液水的相对含量少,根毛细胞吸水能力强,A正确;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细胞失水,可通过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失水,都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据图分析,水分子通过水通道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C正确;水分子不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D正确。
]
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无色溶液中,测得其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细胞内外浓度差最大
B.t2时液泡颜色与t0时刻相同
C.t3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
D.t1后的变化是因为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B[据图可知,t0~t1段液泡体积逐渐减小,说明开始时细胞液的浓度比细胞外溶液浓度低,此时细胞失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A错误;t2时液泡的体积与t0时刻相同,两者颜色相同,B正确;t3后液泡体积不再变化,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错误;从t0时就有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t1后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原因是物质经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后导致t1时刻后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从而发生细胞吸水,D错误。
]
4.一般来说,物质进出细胞有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5种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B.只有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