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洪:踩着时代步点做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恩洪:踩着时代步点做改革
作者:周彩丽
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38期
冯恩洪被称为“ 有远见卓识,‘ 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冒着“右倾”风险进行德育改革,到首创“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构筑跨世纪的教育工程,到建立第一个集团校、让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寻常百姓家,他研究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始终踏着时代前进的步点做改革,在中国教育
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建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他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九十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陈至立同志为他颁发“教育领军人物”奖。
德育改革,让学生接触“禁区”
学生可不可以戴手表、穿皮鞋、烫头发?在今天,这些完全不是问题,但在20世纪70年
代末,中国才走出“十年浩劫”,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奏响,很多人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追
求这些事物,尚与“ 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画等号。
1979年,冯恩洪在上海培光中学担任班主任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彼时,外来新兴事物在社会上流行,却被禁入校园。
老师、女青年可以烫发,学生不可以;社会上年轻人爱唱的歌曲《青春啊青春》,学生传唱时被要求将歌词中的“爱情”改为“热情”;学生偷偷戴手表,检查组来校,学生便把手表都摘下来,检查组一走又戴上;校规规定
女生不可以穿皮鞋,学生拿着《青年一代》杂志的刊文,称中跟皮鞋可以使女青年更健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录音机、电子计算机等都进入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还
要继续将这些与资产阶级画等号吗?禁能禁住吗?在社会和学校的人为鸿沟面前,学生怎能分
清“健康”与“污染”?
“社会转型、各种观念碰撞冲突是现实,但学校不能同社会隔开,教育引导工作得针对新
时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冯恩洪试图探索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方法。
敢不敢让学生接触一些
所谓的不健康的东西和禁区,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次电视台预告放映电影《红与黑》,电影中有拥抱接吻镜头。
学生家长怕孩子受“污染”,说要关掉电视机,老师也不主张看。
学生好奇,纷纷来问冯恩洪。
“禁锢只会激起学生
的好奇心,既然电视台能播,青少年为什么不能观看?”冯恩洪不仅让学生看,还组织学生讨论,给他们讲解作品中平民、青年一代从充满希望到希望毁灭的遭遇,讲作品抨击当时教会的
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庸俗的社会意义。
社会开放,经济发展,学生的思想渐趋活跃,对过去奉为信条的东西开始动摇。
在校园里,冯恩洪常听到一些刺耳的笑声:当校领导宣布召开“三·五”学雷锋题词大会时,学生发出哄
笑“现在学雷锋还时髦?”当老师说召开“破‘实惠’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主题班
会时,学生又是哄笑——“大道理又来了。
”
冯恩洪清楚,说教式德育已不奏效,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
有一次,冯恩洪从学生的作文中得知学生间举行生日会,班里一个留守儿童也要过生日了,他想组织生日会,赋予新的意义内容。
几位班干部说,在学校公开过生日、买蛋糕,担心被人
说成“搞资产阶级人性论”。
冯恩洪也踌躇,老的路子走不通,新的方法又不敢做,最后他拍
板“如果错了,我改,让实际效果来检验”。
这场生日会上,抱怨“人都是自私的”青年,感
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受到关怀的学生,感动地说要“ 争做时代好青年”,“ 过生日”活动变
成了“ 理想教育”主题班会。
1980年,《文汇报》报道了冯恩洪的德育实践,在上海乃至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文章
发表的当晚,上海黄浦区区委宣传部发内参,批评这是一篇“ 右倾”的代表文章。
《文汇报》每周用3个版面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多。
1985年7月6日,作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特邀的基层教育代表,冯恩洪出席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的香山工作会议,谈自己的德育改革。
会后,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
副主任彭佩云对冯恩洪说:“今天的发言太好了,面对改革开放,中国的德育往何处去,老办
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莽办法不行,你交了一张极好的答卷。
”
那次会议特邀代表一共两人,一个是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一个就
是冯恩洪。
也是在此次会议上,彭佩云说出“我们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 北魏南冯”的称号从此传出。
冯恩洪的德育改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为德育改革,冯恩洪被戴上“ 右倾”“ 资
产阶级”的帽子,丢了“ 上海市人大代表”荣誉,丢了“ 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
当时的
“逆潮”之举,后来被证明是精准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的顺势之为。
而对冯恩洪来说,他只是贴
近学生发展需要,让德育建筑在顺应时代和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
实施素质教育,构筑跨世纪的教育工程
从北京回来,冯恩洪从普通中学的班主任直接升任为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此后在建平中
学拉开了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向21世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改革帷幕。
这位全国模范班主任出身的校长,到校后的第一项改革,便是站在学生立场,反对应试教育。
起因是冯恩洪收到学生的一封信,里面写着一首诗:“老师,您听我说/作业不要太多太多,活泼的年轻人怎能系上过重的秤砣……”冯恩洪说:“学生对我敞开心扉,作为校长,我应该
倾听学生心灵的呼唤,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
彼时,不只是建平中学,为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抢跑抢分”
现象在很多学校都存在。
冯恩洪认为这违反教育规律。
“已经疲惫不堪的孩子继续延长时间并
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为什么不关注他进入课堂学习过程的情绪状态?”
建平中学杜绝加班加点补课和加大学生作业量,在其他学校都把学生关到六点钟才放学的
情况下,建平中学早早放了学。
校内外的舆论压力汹涌而至。
教师不无焦虑地质问:“校长,你还要不要质量?你不给我
们时间,不让加班加点补课,哪来的质量?”冯恩洪态度始终坚定:加班加点在建平中学没有
立足之地,题海战术在建平中学同样属于坚决取缔之列!
很多年后,有人评价,这是冯恩洪针对应试教育
的弊端,率先发出的黄钟大吕般的呼喊与断喝。
冯恩洪给老师们下死命令:如果加班加点
搞疲劳战将扣除奖金,他甚至跑到文印室没收正在印刷的试卷。
他一再推心置腹地对老师们说:
“我们的教育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吗?严格地说,我们是在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学校
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应考机器,而要造就共和国的高素质公民。
”
基于这一目标,冯恩洪在建平中学做了“ 两减法一加法”。
1986年,建平中学的数学课由一周11节减少至5节。
那时教育部标准是一周6节数学课,但为了升学率,很多学校都腾出时间给难学的主科数学让路。
冯恩洪说:“我不能为了一校之
私利,冲撞标准践踏规则。
教育也不能低效,要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利用率。
”
教导主任提醒冯恩洪:“ 你是政府看好、我们也看好的校长,你这一刀砍下去,万一质量滑坡,建平校长就不是你了。
”年少气盛也有自信有魄力的冯恩洪回答:“ 当不当建平校长是组织的事,当不了建平校长,我能当中国最好的老师。
”
可喜的是,砍掉一半数学课,并没有砍掉一半的质量,建平中学的升学率从73%上升到98%。
第二个减法,每堂课时长由45分钟减少至40分钟。
1986年初开学后,冯恩洪连续4个月
听了69节课。
他发现45分钟的课程内容,用不着40分钟就能讲清楚。
“如果每堂课能砍掉5
分钟该多好!”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做了一个重大变革——每节课缩短5分钟,把这些时
间用在课外活动上。
第三步做加法。
在很多高中学校仅有14门国家课程时,建平中学在国家课程之外开设了
124门校本课程,组建了72个学生社团(建平中学也是中国第一批开设学生社团的学校之一),合起来共210门“ 课程”。
冯恩洪将国家课程视为“ 服从”课,将校本课程和社团视为“选择”课。
“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实施的是‘就范教育’,学生只能服从、不能选择。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允许选择的
经济。
如今既已站在市场的门口,就要对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进行积极探索,选择
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道路。
”建平中学的“规范+选择”育人模式从此形成,下午3点以后全是“ 选择课”。
学校不再是压抑人的潜能的场所,而是学生发展的乐园。
1987年,冯恩洪在“规范+选择”的基础上,提出“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培育“五育”合格,学有所长的学生。
冯恩洪说:“ 一个学生将来不当医生,不搞生物工程,为什么一定要他的生物课考85分
以上?我看75分可以,65分也合格。
将来,每个毕业生服务于社会的,应该是他的特长方面。
一个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应该让他通过选择,用到他特长方面去。
我们建平所做的,就是使
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完全地得到发展,改‘ 补短教育’为‘ 扬长教育’。
”
建平中学为一个年级的学生提供六张课表:数理逻辑强的学生,历史、地理及格即可;语
言能力强的学生,数学每周只上3节,只作考查,成绩不计入总分;视觉空间能力强的学生,
每周要上4节美术课;对于肢体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体育就是主科……
当后来中国教育界接受多元智能理念时,冯恩洪早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
冯恩洪说,全面
发展是对一代人的要求,一代人中有思想家,哲学家,舞蹈家,钢琴大师,这叫一代人的全面
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合格加特长,每一个人的特长都发展了,这一代人群星灿烂。
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文《合格+特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访谈录》,上海
市教育局(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连续两周学习讨论“合格+特长”,时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
袁采对冯恩洪说:“你阐释了一个被升学率掩盖的真理。
”
1993年,《人民教育》刊文《构筑跨世纪的教育工程》,报道了建平中学的教育改革模式。
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发表长达四万余字的报告,向全国推出“建平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驻
华大使馆把全文翻译成英文,发回国内,称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信号”,中共18个省教育厅发红头文件,全面学习建平模式。
1994年,全国各地每月来建平中学学习的人数过万。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
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冯恩洪从20世纪
80年代起就高高举起素质教育大旗,向应试教育发起攻击。
他在建平中学做的这些大胆而富有
创造性的工作成为当年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被人誉为“在微观领域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创办集团校,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
冯恩洪在建平中学实施的教育改革,使建平中学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名校。
1993年,学校
的录取比例达到38∶1。
悬殊的比例带给冯恩洪的是惶恐。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愿望?是‘校门八字开,没有高分莫进来’,还是让名牌学校走近人民大众?经济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教育改革要不要给人
民带来实惠?成倍地扩大招生人数,即使升学率从100%下降到90%,或者80%,我们对社会的
绝对贡献是大了还是小了?面对功在社会、损在自己的事情,作为共产党人的我们是上,还是
退缩?”这是冯恩洪当时的心理斗争。
l993年,冯恩洪提出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办学思想。
1994年,由建平高级中学、建平西校、平和双语学校、浦发中学、职业培训中心5所学校组成,以公立学校为主体,多种
办学形式相结合,实施多层次多类型教育的集团化和专业化管理的教育集团组建成立了,《中
华英才》以《冯恩洪与第一个教育集团》为题报道了这一创举。
任建平中学校长时,冯恩洪总是第一个进校、最后一个出校的人,当同时有多个校区时,
他问自己,首先进哪所学校?发展带来思考,18个月后,一部25万字的《教育管理手册》出台,这是一套全员全程最优化质量保证系统,被冯恩洪称之为教育ISO9001。
这套标准把学校
的价值体系量化细化到所有岗位,把“建平模式”、管理人才输送到各个分部,扩大了办学规模,产生了连锁效应,使让1400名学子受益的建平文化扩大到后来的8个校区、让16000多名孩子受益。
2003年,建平中学处于辉煌期,冯恩洪却递上一纸辞呈。
这一次,还是为了让优质教育进
入寻常百姓家。
冯恩洪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涯大约由16800节课构成,让“优质教育进入
寻常百姓家”,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根植于教育最基本的细胞——课堂。
他走进全国各地的
学校,对课堂改革进行悉心指导。
这些年,冯恩洪遍访中国16个省的1400所学校,指导学校老师的课堂教学。
到2018年初,累计听了近5000节课。
他发现,课堂中“教材、学生、教师”三大关系之间的组合出了问题,老师的教学理念也有问题,侧重于帮学生积累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冯恩洪教给老师“ 问题、合作与合适”的课堂三要素,教给他们分层教学、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发展的理念,颠覆了1400所学校的课堂,改变了教育的价值观。
2014年,冯恩洪
汇集包括22名专职老师、60多名兼职老师的专家团队,推出“中国好课堂”项目,从一个人
变成一群人推广好课堂。
“抓住课堂这个基本细胞,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影响并带动整个教育有机体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冯恩洪及“中国好课堂”的夙愿和使命。
教育改革,始终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德育改革,到构筑跨世纪的教育工程,到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什么冯恩洪总能走在教育改革的潮头,为什么他的教育理想总能领先于时代变成现实?
冯恩洪说:“ 教育要着眼于明天的需要,着手于今天的准备。
这个准备,需要我们捕捉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校长要能够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革可能提出的要求,要永远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并把它组织到学校管理当中去。
“如何具备这个敏感?一是学习。
1979年德育改革,把我一个年轻的、凭着热情工作的老师一下子带到争论的漩涡中。
从那时开始,我养成了每天自学一个小时的习惯,一直到今天。
每天一小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要做什么,能不能做,该怎么做,我自己能把握,我在大的问题上的安排从没有失误过。
其次,我出访过42个国家,进过160所国际名校,放在国际视野下,我深刻知道我在哪里,我要去到哪里。
此外,不把教育目的放在升学率上,以人的发展为本,眼前就豁然开朗。
“为改革填新章,匪为论短长。
我们不应该蹉跎岁月,要想条件成熟了才改革,对不起,你干脆宣布不改革,条件是争取来的。
“ 曲高和寡,自古亦然。
改革必然曲高,没有曲高就没有希望;然而,改革要力戒和寡,改革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
我很幸运,改革过程中赢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但是这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我觉得这很正常。
改革的过程,我们不要期望鲜花和掌声,鲜花和掌声是出现在终点上的。
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