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成都十三五规划
成都十三五规划成都市十三五规划是指成都市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主要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任务。
下面以700字为例,列举了一些规划的主要内容。
首先,成都市将着力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成都。
同时,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包括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升产业链的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成都市将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人民满意的工程项目。
加快推进城市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效率。
此外,成都市还将加强城市功能区规划,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成都市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升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
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促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
最后,成都市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此外,成都市还将推动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以上便是成都市十三五规划700字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划,成都市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成都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模板】
成都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模板】
一、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法和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的
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成都市内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城市绿地规划
第三条
城市绿地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并结合成都市
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编制。
第四条
城市绿地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合
理布局各类绿地。
三、城市绿地建设
第五条
城市绿地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按照成都市城市绿地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六条
城市绿地建设应注重生态建设和景观绿化,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和布局方式。
四、城市绿地管理
第七条
城市绿地管理应健全管理机制,确保绿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八条
城市绿地管理应加强对绿地的巡查和保护,及时治理绿地违法行为。
五、法律责任
第九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本规定由成都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实施。
六、附则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其他与本规定相冲突的规定,由本规定优先适用。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内在要求。
成都环保工作要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改善成都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此基础上,持续增加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确保在服务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第一,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意见》进一步明确,全市要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到2020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
要推进工业减排,加强火电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要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建设工地实行扬尘在线监测,深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
要加强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和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
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从燃煤锅炉、工业企业、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方面开展污染治理,“成都蓝”频现,成效可圈可点。
2015年,成都空气质量PM10、PM2.5年均浓度相较于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基准年的2013年下降了28%、34%,提前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到2017年PM10、PM2.5的改善目标,下降幅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前列,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
为实现《意见》提出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成都还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专项治理,扎实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工业企业废气整治、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饮食油烟整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举措,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确保完成各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和考核细则确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强化臭氧治理,针对成都近两年臭氧污染加重的实际,将进一步加大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围绕臭氧污染的前体物即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控制,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努力减轻臭氧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达标率。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页)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完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相 关法规,明确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形成对环境保护的有效约束。
推进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合理布局环境监测站点,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 、生态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
污水收集与处理
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
再生水利用
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用于绿化、冲厕等,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垃圾分类与减量
通过垃圾分类和减量措施,减少城
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垃圾进行焚烧并利用其热能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
垃圾填埋与无害化处理
对不能焚烧的垃圾进行填埋或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与治理
声源控制
通过限制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建设隔音屏障等 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城市绿化带建设
利用城市绿化带吸收噪声,减轻噪声对居民的影 响。
噪声监测与执法
对城市噪声进行监测和执法,确保噪声控制在国 家标准以内。
03
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规划目标与原则
规划目标
将成都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 城市。
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空间均衡、适度发展;公众参与 、共建共享;科学规划、改革创新。
0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水质目标
制定并实施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确保地表水水 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为了保护和提升成都市的市容环境质量,维护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这些条例的实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该条例对于城市建设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
通过明确制定街道、公园、广场、建筑物等公共场所的保洁要求,要求市容设施的规划、建设、安装和维护。
条例还对建筑物外观、绿化、垃圾分类、垃圾收集和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提高了城市整体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其次,该条例规定了市容设施的管理责任和监督机制。
据此,市政府、城乡规划部门、环境卫生部门、市容管理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被赋予了责任和权力来监督和执行这些规定。
此外,法律还明确了社会公众的义务,要求他们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和整洁,维护公共秩序。
同时,该条例还对环保和生态保护提出了要求。
条例规定了在城市建设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减少噪音和污染,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该条例还强调了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条例规定了公民和组织有权举报违反该条例的行为,并且鼓励市民参与到市容环境的管理和改善中来,共同建设美丽的城市。
此外,条例还要求市政府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市民对于市容环境管理的认识和意识,提高整体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条例的有效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成都市的市容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实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该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一、引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套综合性措施和政策。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非常必要。
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 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生态保护与恢复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首要任务。
通过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 污染治理与减排目标污染治理与减排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重点任务。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动污染物减排,改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3. 资源合理利用目标资源合理利用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基本原则。
通过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1.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络,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及时掌握环境质量,为制定科学的治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推动企业和个人更加自觉地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3. 推动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功能。
4. 加强污染治理与减排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加强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实现污染物减排指标。
5. 促进绿色发展增加绿色经济投资,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加速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绿色消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机制1.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多级监督检查机制,包括中央、地方和第三方机构,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环境保护规划方案
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世界上,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
本环境保护规划方案旨在提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确保我们的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环境现状分析1. 大气污染问题当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排放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
大气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问题。
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3. 生态系统失衡问题开发建设过程中,过度开发和破坏了许多珍贵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三、环境保护目标基于对环境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保护目标:1. 减少大气污染:降低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推广节水措施。
3. 保护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
四、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拟定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强化环境监测:建立全面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 实施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4. 提倡循环经济:加强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环境保护规划框架为了有效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建议制定以下环境保护规划框架:1. 建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力。
2. 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环境数据的及时共享和公开透明。
3. 组建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成都市2024年环境统计公报
一、概述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省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为了了解和监测成都市的环境状况,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工作,我市每年都会发布环境统计公报。
本文将对2024年成都市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大气环境2024年成都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但在冬季,由于气象条件不利,部分区域受到污染物累积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全年平均浓度最高的污染物是PM2.5,平均浓度为75.3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
此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也有所下降。
三、水环境2024年成都市的水环境质量相对稳定,水质达到可饮用水标准的水体有95.7%,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同时,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也保持较好,未出现安全隐患,供水安全水平高。
四、土壤环境成都市的土壤环境整体较好,农田土壤环境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土壤中主要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元素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说明土壤污染状况较为良好。
五、声环境成都市的声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噪音污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主要噪声源包括道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噪声。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加强了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管理,通过设置隔音屏障和加强交通指挥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六、生态环境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和湿地面积等。
2024年,成都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稳定,各项指标保持在较好水平。
湿地覆盖率达到12.6%,森林覆盖率为38.2%,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达到4300万亩。
七、环境管理成都市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环保机构对349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和跟踪检查,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规范行为。
市环保局还加强了环境监测网络和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八、环境保护投入成都市加大了环保投入力度,提升了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对成都市的意见建议
对成都市的意见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提出,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交通拥堵问题:成都市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建议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如地铁、公交等,并优化交通线路,提高公
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
同时,可以鼓励市民采用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城市规划与绿化:成都市在城市规划和绿化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仍有一些区域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建议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和绿化工作,提
高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文化遗产保护: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宽窄巷子、锦里等。
建议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同时推广成都的文化旅游,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教育资源配置:成都市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区域的学校资源较为紧张。
建议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和公平性。
5.人才引进与培养:成都市近年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
建议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
来蓉发展。
同时,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提高城市的人才竞争力。
6.社会治理创新:在社会治理方面,建议成都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社
区建设,提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力。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建议,具体还需要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措施。
成都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成都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 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概述,包括城市开展背景、总体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2. 城市开展背景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省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对成都市的支持力度加大,成都市经济不断开展壮大。
在城市开展过程中,成都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交通拥堵问题、城市根底设施建设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以标准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可持续开展。
3. 总体规划目标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 综合开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
-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 空间优化: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交通便捷: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社会公平:注重人民群众的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 主要内容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涵盖以下内容:4.1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根据城市开展需要,成都市制定了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的开展结构。
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4.2 产业开展规划成都市将重点开展现代效劳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通过引导和支持各类产业的开展,提高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此外,成都市还将大力开展旅游业,打造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4.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划。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例如,加大生态绿化和水源保护力度,加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等。
4.4 交通规划成都市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推动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和智能化。
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水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成都市为了保护三岔湖水环境,制订了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一、三岔湖简介成都市三岔湖位于成都市东北部,距离市区仅有五十公里,占地面积约两千六百八十亩。
三岔湖地势平坦,湖水是成都市东北部一级水源。
三岔湖周边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涵养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成都市一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二、三岔湖取水的重要性成都市三岔湖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地,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保护、水源保障、旅游开发等多重功能。
成都市水利部门每天从三岔湖取水达到24万立方米。
三、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内容2018年5月,成都市贯彻“水为先、保护为重、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了环保意识强、保护措施严格、治理效果突出的“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如下内容:1、加强监管:设立专职水质监测人员,保持三岔湖的水质监测全覆盖。
准确掌握三岔湖水质情况,建立三岔湖水环境监测数据中心,用于追溯重大事件的源头和过程,以及水质监督执法。
2、加强保护:明确划定保护范围,禁止沿岸工业企业和渣土站的设立,对沿岸建筑和河道面积实行严格限制,严格禁止未经准许的采矿和乱占草木等现象。
保障三岔湖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持续的保护。
3、加强治理:鼓励采用生态环境友好型技术,推进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河道修复等生态治理工作。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三岔湖。
四、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意义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将对三岔湖水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条例的制定标志着成都市对水环境保护问题更加重视,成为了全国水环境治理的典范。
从长远性来看,草拟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目的就是为保护水源、守护环境、保护生态、维护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福祉。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篇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
结合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土地综合整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场镇改造等,努力将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4个整县推进示范县和龙泉驿区同安镇、青白江区城厢镇等24个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专栏7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线路1.北新干道示范线,建成北部现代商贸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线。
2.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建成国际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示范线。
3.成龙路-东二路-成洛路示范线,建成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线。
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7.30•【字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1年6月18日由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21年7月29日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7月30日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6月18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21年7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移动源污染防治第四章固定源污染防治第五章重污染天气防范和应对第六章区域协同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防治结合的原则。
本市应当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建立政府监管、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联防联控防治机制。
第四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支出。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区(市)县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的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加强隐患排查。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卫1、大气环境咨询题及治理措施在开展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开展瞧活动中,成都市环境保卫局坚持把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践行环保科学开展,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围绕“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1天〞的民生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攻坚克难,下功夫解决突出环境咨询题,今年1—7月份,空气要紧污染物浓度值与往年同期相比,可吸进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落%,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下落%。
截止8月18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03天,优良率达88%。
据了解,该局在今年工作中一是明确治理目标任务。
市环保局坚持把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纳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紧内容,认真筹划,精心实施。
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在全市环保系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机制。
依据国家环保模范都市、全国文明都市、生态都市等创立标准,明确了中心城区、郊区(市、县)、乡镇、村2021年~2021年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在内的59项环保整治目标,纳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目标治理。
同时,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梳理的根底上,细化了59项环保指标,拟制了考核实施细那么,明确了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考核标准,扎实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特别是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治理执行率100%、按进度要求对4蒸吨〔含〕以上燃煤锅炉实施在线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考核细那么和扣分标准,促进各区〔市〕县、乡镇〔含村〕大气质量到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指标要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城乡环境治理实际,全市环保系统将燃煤及机动车污染防治纳进国家八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深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在2006年实现了二环路内禁煤的根底上,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三环路内经营、工业、效劳保障性燃煤和生活燃煤及绕城高速内居民、商家、企事业单位使用燃煤情况,与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三环路内禁止使用燃煤的通告?,市区两级财政拿出2800多万元,对3万余户生活燃煤居民进行清洁能源补贴。
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9.21•【字号】•【施行日期】2009.10.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9年6月10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9年7月22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根据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第三章容貌管理第一节建(构)筑物容貌管理第二节道路、桥梁容貌管理第三节标语和宣传品管理第四节夜景灯饰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第二节废弃物管理第五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第六章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及服务管理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工作环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下列区域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一)中心城区;(二)区(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区;(三)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四)工业集中发展区、农村新型社区等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
前款第四项所列区域范围,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公布,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条本市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适用本条例。
本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扬尘治理、建筑垃圾管理等事项,适用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页)
06 实施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措施
制定和完善环境治理和保护政策法规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制度体系,确保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 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严格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惩罚,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有效 性。
推进环境信息公开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提高公众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知 情权和参与度。
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
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地域。
规划期限
五年规划,分为近期(2021-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30年)两个阶段。
02 成都市环境现状分析
自然环境现状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 中心,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适合多种植 物生长。
成都市的地形复杂, 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形交错分布。
符合国家标准。
噪音监测
在城市的主要道路、机场和工业 区等设置噪音监测设备,实时监 测噪音强度,评估噪音污染程度
。
环境质量评估方案
空气质量评估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城 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分析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来源,提出
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
水质评估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对城市的水质 进行评估,针对不同区域和污染物 制定相应的水质改善方案。
水质改善
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成都市的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和河流、湖 泊等水体的环境质量。
土壤修复与保护
通过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成都市的土壤环境 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实施步骤
资金保障
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环境 治理和保护规划方案,明确各阶段的目标 、任务和措施。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加强监管
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和管理 ,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
04
重点工程项目及实施方案
大气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及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工业废气治理、燃煤污染治理、交通尾气治理等,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 面提高空气质量。
项目类型
大型工程项目、工业项目、城市交通项目
主要技术
规划意义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国其他城市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示范和借鉴。
02
成都市环境现状分析
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PM2.5和PM10超标
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频繁出现PM2.5和PM10超标现象,对市 民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超标
噪声污染投诉量大
由于噪声污染严重,市民对噪声污染的投诉量大,成为市民 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03
治理和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策略
1 2
工业污染控制
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提高工业污染排放标准 ,实施清洁生产技术。
能源结构调整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消耗,降低二氧 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3
城市交通管制
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项目及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推广 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回收 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类型
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工业固体废 弃物项目
主要技术
垃圾焚烧技术、垃圾填埋技术、垃 圾资源化技术等
噪声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及实施方案
01 02
实施方案
总投资估算:以上各项治理和保 护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为50亿元。
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成为了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协调性的意义以及实现协调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城市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而环境保护规划则是指对城市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首先,城市治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
城市治理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只有通过城市治理,优化城市的布局结构,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才能为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
城市治理不仅仅是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城市治理的方向。
二、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的意义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协调性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可以使城市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在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协调性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可以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建筑等,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实现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的路径实现城市治理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成都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
成都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所带来的发展挑战。
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该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规划目标成都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城市与人民的和谐共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如下:1. 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2. 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市的便利性和可达性;3.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4. 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5.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内容优化城市布局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将重点优化成都市的城市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将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建立起一个多中心体系,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加强生态保护措施,保护城市的绿地和水域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城市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成都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在公共交通方面,将加大对地铁、轻轨等交通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舒适度。
在基础设施方面,将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成都市将通过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方案,促进城市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将加大对创新创业和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成都市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
成都水土保持方案
成都水土保持方案1. 引言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水土保持问题。
由于成都市地势复杂、水系众多,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份成都市的水土保持方案,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2.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成都市的水土保持现状进行分析。
成都市地势较为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
同时,成都市水系发达,有大量的河流、湖泊和水库分布在周边。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自然因素以及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成都市的水土保持问题比较严重。
主要问题包括:•土地流失:由于过度开发和土地利用不当,导致大量的土地流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质污染:农田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导致农业产生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
•水源涵养能力不足:由于过度开发和破坏水源涵养地,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方案。
3. 成都水土保持方案3.1 土地流失治理为了解决土地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合理的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乱建乱占。
•林草覆盖增加:通过植树造林和合理的草地建设,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建设防护设施:在易发生土地流失的地区建设防护设施,如建立土坝、河道整治等措施,防止土地流失。
3.2 水质污染防治为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建立水污染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水污染监测网络,及时监测水质情况,对超标的水体进行治理和处理。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源涵养地,建立河湖湿地保护区,并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3.3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浪费和过度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1、大气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坚持把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践行环保科学发展,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围绕“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1天”的民生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攻坚克难,下功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今年1—7月份,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7.4%,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下降32.8%。
截止8月18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03天,优良率达88%。
据了解,该局在今年工作中一是明确治理目标任务。
市环保局坚持把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认真筹划,精心实施。
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在全市环保系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机制。
依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等创建规范,明确了中心城区、郊区(市、县)、乡镇、村2009年~2010年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在内的59项环保整治目标,纳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目标经管。
同时,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细化了59项环保指标,拟制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考核规范,扎实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特别是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经管执行率100%、按进度要求对4蒸吨(含)以上燃煤锅炉实施在线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考核细则和扣分规范,促进各区(市)县、乡镇(含村)大气质量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指标要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城乡环境治理实际,全市环保系统将燃煤及机动车污染防治纳入国家八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在2006年实现了二环路内禁煤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三环路内经营、工业、服务保障性燃煤和生活燃煤及绕城高速内居民、商家、企事业单位使用燃煤情况,与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三环路内禁止使用燃煤的通告》,市区两级财政拿出2800多万元,对3万余户生活燃煤居民进行清洁能源补贴。
从今年5月1日起,实现了三环路内禁煤。
为防止燃煤污染反弹,先后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车辆200台次,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经营、工业性燃煤进行清理,对违规使用燃煤行为进行查处,先后查处无证销售燃煤设备厂60家,取缔非法生产燃煤和烽窝煤厂80家。
各区(市)县结合开展燃煤整治,推进了老城区清洁能源改造和新城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禁煤区,工业进园区,推广型煤固硫生产技术,规范有序使用燃煤。
开展了高污染机动车“双限”工作。
与市公安交通经管局联合拟制的《关于调整高污染机动车限制通行区域和时段的通告》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将高污染车限行区域从二环路扩大至三环路范围,同时加大对高污染机动车“双限”工作的专项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
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扬尘整治“三大工程”,加强了运渣车规范经管和对工地扬尘的防治监管。
小春收获季节,及时致函德阳、眉山等相邻市政府,协调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
同时,与市级相关部门加强秸秆焚烧巡查、督查,落实目标经管、情况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控制了秸秆焚烧污染。
三是健全大气环境日常监管和应急机制。
强化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每天发布环境空气质量。
建立部门和区(市)县联动的大气污染应急处置机制,分四级预案应对不同等级的大气污染。
4月下旬,针对因输入性浮尘造成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重度污染的罕见天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市环保局、城管局、气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亲自督导,及时对重点区域交通管控、部分建筑工地关停湿化、主要公共绿地冲洗降尘、一些重点企业限产限排,并采取人工增雨等综合措施,有效缓解了大气污染。
完善应急预案,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兴蓉公司、川化集团、西部化工等专业公司,建立应急人才和处置队伍,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
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用科学方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开展了秸秆焚烧发电可行性研究,变禁烧为综合利用,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春秋两季秸秆无序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启动了“成都市大气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与服务应用研究和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着眼从预测预警上提高大气治理和应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做到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2、城乡环境治理当社会热议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时,省、市早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打造。
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始伊始,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要求是“成都城乡环境保持全国一流、走在全省的前列”。
为此,我市便高起点分层次确定城乡环境治理规范。
按照这一规范,中心城区的治理规范按全国文明城市的规范、县城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场镇按国家卫生城市,乡村按“四好”、“四清”规范进行环境治理。
灾区按照科学重建规范提升环境质量,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主要环境指标总体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统筹城乡,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我们有自己的成都特色与模式。
”正如省治理办相关负责人所说,面对千头万绪、面广的现状,如何破解一个个的难题,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我市从机制入手,开始特色机制与模式经管之路。
成都建立了“统一指挥,部门牵头,分级负责,属地为主”推进机制,明晰市、区(市)县及部门的工作责任,明确属地党委、政府是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党委、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以目标经管、工作督查和行政效能建设为主要手段,推进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场以人民群众评价为最高规范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从中心城区到县城到场镇再到村庄,全域成都以积极的姿态置身于这场以改善环境为核心目标的战斗中,其涉及的广深和深度在成都市前所未有。
(2)、首次设立“问题库”和数字城管在成都,强化督促检查,强化考核评价,强化责任追究,始终伴随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程中。
为了形成全市上下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合力”,成都市将治理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五项重大决策部署目标之一,进行严格考核。
去年8月,在成都数字化城市经管中心,两个系统开始运行——城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经管系统和城管电子监察系统。
“问题库”经管系统,主要受理和办理市治理办各推进组从不同渠道收集并交办的城市经管问题。
电子监察系统,则主要是行政效能问责和效能评估通报,严格责任追究,落实行政问责制,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成效不大的有关单位,严格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高处置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两大系统的建立,为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数字化城市经管奠定了基础。
”成都市城管局局长郭晓鸣说。
(3)、3亿元资金“以奖代补”领导重视是治理的关键,而投入则是一大根本。
市政府建立了以奖代补工作经费机制,拿出3亿元资金,对各区(市)县日常经管及设施建设进行以奖代补,通过考核发放。
同时,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经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思路,中心城区和部分县城、乡镇以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了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市场化改革,引入社会资金和专业公司参与垃圾处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营运,初步形成公司化经营、专业化经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4)、社会监督参与“妈妈劝导员”立功在市政府对各区的考核中,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地环境情况进行测评,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公开发布。
同时,开通”12319“举报投诉热线。
从去年3月至11月,成都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6036件,其中“12319”热线受理市民投诉和咨询达12457件,处置率高达98.72%。
与此同时,创新文明劝导方式。
去年,成都在中心城区聘请330名50岁左右女性,组建“妈妈文明劝导队”,每天定人、定点、定时段,对中心城区主要街道乱吐痰、乱扔烟头、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和劝导。
让孩子们加入文明劝导员队伍、让市民当一天环卫工人、推广“门前双五包”责任制、在农户试点开展“门前三包”创新性的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了群众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5)、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下河排污口截污工程、雨污分流工程,全方位改造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成都正高强度推进基本设施建设。
(6)、全域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域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是成都环境治理中的一大亮点。
在前三年建设的基础上,2009年,成都着力扩大收运覆盖面,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模式,新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46个,加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共覆盖2895个村(社区),惠及农村人口548万人,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5%、村庄达到86%以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全面建成,实现全市域全覆盖。
成都市舆情中心调查显示:七成多受访群众对垃圾收运处理工作表示满意,其中场镇受访群众的满意度为85.38%,灾区过渡安置点为79.07%,村庄(社区)为78.66%。
(7)、“城中村”消失了在成都天府立交桥下、火车南站站后,曾经存在约8100平方M的“城中村”,如今已焕然一新。
行走在桂溪红光村,曾经的简易砖瓦房、窝棚、房中房等违法建筑群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土地和白色的围墙。
这里曾有临时住户414家,约2千多人散乱居住在4.5公里长的铁路沿线边,污水四溢、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
为彻底消除这一顽疾,2009年6月,成都高新区借助铁路沿线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宣传动员工作,成功对火车南站站后全部违章搭建进行拆除,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
(8)、立交桥下焕然一新桥下喂牛,桥旁种菜,以前的成雅立交桥下,是脏乱差“据点”,过往行人无不掩鼻而过,群众反映非常强烈。
高新区拆除了这里约7000平方M违法建筑,清理垃圾和建渣、疏通边沟及修复保坎等,投入200万元实施3个节点绿化景观建设,绿化面积约达1.5万平方M。
(9)、出入城通道拆除违法户外广告针对中心城区10条主要出入城通道沿线户外广告设置存在的问题,9月初,我市全面启动了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城通道环境容貌专项治理行动。
截至目前,共拆除违法户外广告21207块。
(10)、“七乱”得到有效治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章乱建的“七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城市经管的薄弱区域,2009年开展的城郊接合部环境综合治理,按照环卫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的规范,专门为这些薄弱区域配套完善了市政环卫设施,实现了道路有人扫、垃圾有人清、市容有人管、设施有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