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赏论文图文稿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赏
文物鉴赏——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赏我国是世界上很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
从禹铸九鼎开始,到现在也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
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请同时社会上的主要金属用具,从农业所用的农具、到生活所用的器皿、到军事所用的刀剑,无一例外的都有着青铜器的影子。
知道春秋战国铁器的广泛应用才取代了青铜器,算起来,青铜器前后称霸了两千年。
所以我国的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有必要学会对青铜器进行鉴赏,不仅是为了学习青铜文化,更是为了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剑,到那一件件酒具、小器皿。
无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芒,所以古代青铜器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是指青铜器的外形、造型十分独特,每个字、每幅图画,都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而青铜器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精致绝妙的外形、多姿多态的图画。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丰富、品相繁多,很少有面目完全一致的青铜器,因此拓宽了艺术欣赏的视野。
尤其是其中精品迭出,看了使人叹为观止。
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出土一件三联甗,其构造前所未见。
以前发现的这种器具都是单体的,而三联甗则是由并列的三个甑和一个长方形案状的鬲组成的,犹如长条桌上放着三只带耳的蒸锅。
案上有三个圈形灶孔,用来承置甑体。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在不断出土,而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也越来越多,所以要对青铜亲进行鉴定。
而针对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也要学会鉴赏,才能保持青铜文化的连续性。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
不能一味的打击。
“熟坑”是传世青铜器的表面特征制作的。
所以首要的是学会辨别“熟吭”青铜器的真伪,由于青铜器的外表上要打蜡,把表面的锈层、地子全覆盖在蜡层的下面。
鉴别熟坑铜器的真伪,首先要看足、口沿处露铜的部位,有红地子层的是真器,再将熟坑青铜器外面的蜡层擦掉,用氨水反复擦拭,再将硝酸滴上几滴,如果能看到露铜色的是仿器,如不露铜地子是真器。
青铜器鉴赏
青铜器鉴赏青铜器鉴赏熠熠生辉光耀四方——秦晋豫冀周朝青铜器荟萃1、↑ 《熠熠生辉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由陕西、山西、河南、河北4省文物局主办,20家文博单位支持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于2016年10月24日至2017年2月24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展馆南展厅展出。
汇展了各类青铜器文物精品206件(组),其中有100余件(组)都是一级文物,很多重器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出。
秦晋豫冀四省青铜器荟萃,集中反映了两周时期诸侯国青铜文化风貌,概述了两周时期应国、晋国、芮国、中山国、霸国等9个代表性诸侯国的故事,融合了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前249年时期历史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完整性。
▼成王剪桐分封晋侯“成王剪桐”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讲的是成王登基后,将一片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叔虞,说要拿这个玉圭分封叔虞为诸侯,史佚请成王选择吉日册封叔虞,成王以为自己不过在说玩笑话,但史佚坚持认为“天子无戏言”。
于是成王践行诺言,将叔虞分封到唐这个地方,国号为“唐”。
唐国就是晋国的前身。
从成王开始,到康王晚期,西周的大部分诸侯分封于这一时期。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这显示了周初封建诸侯的治国成效。
晋国的领地在今山西南部,这里曾经是夏朝的中心地区,也是戎狄杂处之地。
周王室制定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即杂用夏朝的政治制度和戎狄的规则,成效显著。
晋侯墓地出土的三足瓮、兔尊等青铜器反映了晋文化与戎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晋国筚路蓝缕的开疆历史。
↓晋叔家父方壶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50.8厘米,1994年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省博物院藏(下同)。
2、↓杨姞壶高28厘米3、↓大鸟纹卣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35.8厘米,1994年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藏(下同)。
4、↓龙纹方彝高24.4厘米5、↓双耳壶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52厘米,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出土。
青铜器论文
青铜器论文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之一,其纤细精巧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造型设计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首先,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道工序。
首先,艺人需要选择优质的铜矿石进行提炼和熔炼,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延展性和韧性的铜块。
然后,通过锻打、拉伸和弯曲等手法将铜块变成所需的零件。
接下来,艺人需要进行铸造,将熔化的铜液倒入已经制作好的模具中,等待其凝固后取出,最后进行打磨和镀色等工序,使青铜器呈现出亮丽的表面。
其次,青铜器的造型设计非常独特,充满了艺术创造力。
青铜器常常以人物、动物或神话故事为主题,通过精细的雕刻和铸造技术,将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青铜器的造型设计非常注重比例和平衡感,同时通过曲线的运用,使作品显示出流畅和动感。
这些造型设计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最后,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器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礼器、祭器、军事器械等,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经济的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此外,青铜器的铭文和纹饰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综上所述,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历史价值重大。
通过对其制作工艺的考察,可以了解到古代艺人的巧妙技艺;通过对其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通过对其历史价值的探讨,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
青铜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遗产。
[论文]青铜器鉴赏
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别的几点问题摘要:青铜器古称“吉金”,是我国夏商周三代文明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永恒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青铜时代及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保存下来的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练,是研究这一青铜制造为特征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青铜器。
因而青铜器的鉴别也日益成为收藏界与文物界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青铜器分类仿造伪造。
一、中国青铜器的发展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以铜为主,颜色呈青,因而将青铜铸成的器物称为青铜器。
中国青铜时代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21世纪开始到公元5世纪止。
经历1500年,大体与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相始终。
中国青铜器早期文化正值夏王朝时期,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为典型的代表,山东岳石文化,黄河上游的四坝文化,辽宁下家店文化等都相继出现了早期青铜制品。
其中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饰品,人们已掌握冶炼,翻模制法,雕刻铸造青铜器的一整套工艺技术中期青铜器文化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
这时期的商早期以河南二里岗为代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以河南安阳殷墟为代表;西周则以陕西周原、丰镐遗址为代表。
此时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青铜冶炼技术达到高峰。
商代中期已具备大多数器种,并开始出现铭文。
商晚期的铜器种类丰富,盛行装饰繁缛的花纹,铭文字数见多,西周晚期仍继承晚商传统。
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为青铜文化晚期,这时开始铸造大量青铜币。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出土大量铸铸青铜货币的铜范。
春秋晚期至战国,铜器装饰普遍采用错金银、鎏金、镶嵌、针刻等新工艺,纹饰也日益简单化。
战国晚期日用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
二、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皿的造型特征和各类器的发展演变情况是研究青铜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青铜器鉴别的重要方面。
青铜器爵赏析作文
青铜器爵赏析作文Bronze vessels are ancient Chinese artifacts that hold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These vessels were commonly used for ritual purposes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serving as symbols of power and prestige for the ruling class. 这些器物在商周时期常用于宗教仪式,是统治阶级权力和威望的象征。
The intricate designs and craftsmanship of these vessels reflect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Chinese artisans, showcasing their skill and creativity. 青铜器的复杂设计和工艺反映了古代中国工匠的艺术成就,展示了他们的技巧和创造力。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ronze vessels is the zun, a type of wine vessel with a tall body and flared mouth. 最著名的青铜器之一是尊,一种具有高身和张口的酒器。
The zun is often decorated with intricate designs and inscriptions that convey symbolic meanings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尊常常装饰有复杂的设计和铭文,传达象征意义和历史信息。
These vessels were used in ritual ceremonies to offer wine to ancestors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spirit world. 这些器物用于宗教仪式,向祖先祭酒并与灵界沟通。
青铜器论文
青铜器上凤鸟纹的研究中国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与青铜器同时产生。
青铜器纹饰荡漾着朴质、原始的美感。
青铜器纹饰大致可分为: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火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和人物画像。
而凤鸟纹是主要的纹饰之一,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
(一)凤鸟纹的分类凤鸟纹包括凤鸟和各种鸟属的图案,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
凤鸟纹多由冠、角、眼、喙、凤体、尾羽组成。
从青铜器上凤鸟的纹饰来看,凤的冠多为羽状,有的是多齿冠,宽尾下垂,装饰华丽;有的是长冠,一条逶迤的长冠垂于颈后,可达背部,尖端向上或向下卷曲;还有一种花冠,是表示凤冠华丽的绶带。
有长羽飘举的,也有垂于胸前的,冠尖端上卷;喙多为闭合的弯钩尖状,和鸷鸟的喙相似,个别的鸟喙是张开的;有的鸟纹有角或毛角,角的形致大致有弯角、长颈鹿角、和尖角。
根据冠饰、角形、等的差异,凤鸟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多齿冠凤纹冠作多齿形,宽尾下垂,装饰华丽,盛行于商末夏初(见图一)。
②花冠凤纹花冠是凤头部长出冠的修饰,代表凤冠华丽的绶带。
花冠或作长羽飘带状,垂于胸前,或垂至足部,再向上卷。
花冠凤纹盛行于西周时期(见图二)。
③弯角鸟纹在鸟的脑后有一弯角,角根较宽并向下弯曲,角尖向上,此种鸟纹盛行于商末周初(见图三)。
④长颈鹿角鸟纹鸟头上有长颈鹿角,与兽面纹所见长颈鹿角相同,但作横向安置,盛行于商末周初(见图四)。
⑤尖角鸟纹鸟的角根粗大,上端尖锐如牛耳状,盛行于商末周初。
(见图五)⑥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特长喙,大多见于西周中期(见图六)。
⑦鸾鸟纹鸾鸟是鸣声优美的神鸟。
形象如鸡,举首而立,多饰在乐器钟的鼓部击打处(见图七)。
⑧鸱鸮纹多为鸱鸮的正面形象(见图八),特别强调鸱鸮的大圆眼,头上有一对毛角,两翅较大,有的只表现鸱鸮的头部和两翼。
此种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
⑨雁纹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见图九),作曲颈伫立的群雁状,具有北方地区的风格,属春秋中晚期。
(二)凤鸟纹与政治、宗教的关系青铜器纹饰具有很强的时代风格。
关于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欣赏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关于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欣赏姓名:陈大鹏学号:1015161203 专业班级:10环艺本2写作时间:2011年11月20日指导教师:彭水清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材料。
在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自然铜也称为红铜。
这个自然铜由于它的熔点是很高,红铜熔点是1080多度,不易熔化。
所以在出现的时期,只能是用锻打的方法来制造一些小件的工具和装饰品。
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红铜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离现在是9000多年。
在那个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绝大多数还是石器。
所以那个时期在考古学上称为铜器石器的并用时代。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摸索,生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制陶技术的这个发展。
因为对陶器来讲,烧陶器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
那么这样的话就对熔铜就不困难了。
在经过相当时间的摸索,逐渐地就认识到了在铜料当中掺上锡和铅可以降低它的熔点可以降到八九百度。
那么这样就很容易了,这样的话就可以铸造用它来铸造更多的工具和武器,铸造一些器皿。
这些被造出的东西称为青铜。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广泛应用于当时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和数量都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响。
当时的人们的饮食起居用的这些器皿,就是所谓礼器,礼器,青铜的,乐器。
一直到车马上的装饰,建筑上的花纹,最后到武器。
那么前面讲的这些都是维护着当时的等级制度的。
当时的武器,就是直接和国家机器、军队直接相关的。
所以古书上就有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打仗。
所以这所谓的“祀”和“戎”,这就和青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么样地广泛地使用,在其他的国家应该说是少有的。
它同当时的生产、科技、艺术等这些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各个国家的博物馆都有青铜器,但凡是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都是以青铜为很突出的凝聚了古人智慧的青铜器,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当时高超的冶炼技术、生产规模和铸造工艺。
青铜器鉴赏论文
论青铜器鉴赏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
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
青铜器鉴赏
战国青铜荷蕾形汲酒器鉴赏这件青铜汲酒器于1992年临淄闻韶街道办事处商王村战国商王墓地M1出土。
这件青铜汲酒器外形奇特、十分罕见有球形器、长柄以及龙首衔环组成。
这件荷蕾形青铜汲酒器通高65.2厘米,柄外径1.4厘米,内径0.8厘米,球形器腹径7.2厘米,底径3.6厘米。
它的底部是形如荷蕾的球形器;球的上方为竹节形长柄,长柄的内部是空筒,柄外表为四节竹节形,顶端连接着封闭的龙首衔环。
长柄与球形器上下贯通,在长柄的上、下各饰一周箍状纹,在第一节竹节出有一方孔。
球形器表饰含苞待放的荷纹,球形器底部正中有一圆孔。
汲酒器的顶端封闭的龙首衔环,这件汲酒器上的龙首造型独具匠心、十分生动、龙口大张、气势不凡,与中国古代应龙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帝命令应龙大战蚩尤,应龙制造了一场洪水体能消耗较大无力飞天便蛰居人间,后又随大禹治理黄河洪水。
应龙即可生水又可治水的能力,也就是这荷蕾形青铜汲酒器的功用。
将这件青铜汲酒器球形器在下长柄在上垂直放入酒中,就有球形器底部的圆孔进入球形器中,空气则由柄上的方孔排出,当酒由下而上缓缓向龙口方向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用拇指压住方空,将青铜汲酒器从酒中提起。
松开拇指球形器内的酒则会缓缓流出。
这件荷蕾形青铜汲酒器的最大容量为240毫升,而且在整个汲酒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漏酒的现象。
这件荷蕾形青铜汲酒器的设计非常巧妙,并且巧妙的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在汲酒的时候器内气压小于器外气压,当放开拇指后器内外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则以自身的压力流出——它能够从口径较小的深腹盛酒器中将酒完全汲取出来,而且操作简单,体现出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
这件荷蕾形青铜汲酒器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利用大气压原理而铸造成的青铜器。
同时这件战国时期的汲酒器,也是迄今为止最早使用大气压强原理的例子,比1654年欧洲著名的雷根斯堡实验早近两千年。
由此可见,这件荷蕾形青铜汲酒器不但做工精巧,构思独特,更兼具简单与实用的功能,不愧为酒器家族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青铜器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别论文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许多器物上还有铭文,是古代文物中的一大门类,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以来,成为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考古发掘的出土品,另一部分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世品。
对中国古代青铜是的鉴定,主要是之对青铜器进行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和辨别。
在当代社会,我们要识别一件古铜器的真假,应该掌握古青铜器鉴别的要点。
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同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科技手段当然不能落下,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能谱分析,即是将大量通过科学发掘和部分传世青铜器物作为标准器,将其元素含量按年代排序收集到数据库中,再将待鉴器物的元素含量数据与之对比,得出待鉴器物是否与标准器相符合的结论X光电子能谱法即是一种表面分析方法,提供的是样品表面的元素含量与形态,而不是样品整体的成分。
其信息深度约为3-5nm。
如果利用离子作为剥离手段,利用XPS作为分析方法,则可以实现对样品的深度分析。
固体样品中除氢、氦之外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进行XPS分析。
X射线激发出来的光电子,根据光电子能量。
可以标识出是从哪个元素的哪个轨道激发出来的电子,如Al的2s、2p 等。
由谱图可知,该薄膜表面主要有Ti, N, C, O和Al元素存在。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表面元素的定性分析。
定性的标记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来进行。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的存在,如荷电效应导致的结合能偏移,X射线激发的俄歇电子峰等,因此,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XPS谱图中峰的高低表示这种能量的电子数目的多少,也即相应元素含量的多少。
同时,我们应更好的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冶炼制作及发展过程,就会更好的做出判定。
秦以前(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是指在纯铜中加入锡、铅等金属,冶炼而成的合金。
青铜器鉴赏论文
论青铜器鉴赏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
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
文物鉴赏论文(青铜器)
文物鉴赏论文(青铜器)题目:青铜器的文物鉴赏摘要: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篇论文将重点研究青铜器的文物鉴赏,探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样式特点以及文化背景,并对青铜器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解读。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关键词:青铜器、文物、鉴赏、制作工艺、样式特点、文化背景、价值评估一、引言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因此,青铜器的文物鉴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是了解其价值和真伪的关键。
本部分将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鎏金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青铜器品质的影响。
三、青铜器的样式特点青铜器的样式特点包括器形、纹饰和铭文等方面。
本部分将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青铜器进行分类和比较,总结出青铜器的样式演变规律,并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青铜器的文化背景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部分将以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为例,探讨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青铜器的价值评估青铜器的鉴赏不仅仅是对其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认识,还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本部分将通过对青铜器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分析,评估青铜器的价值,并探讨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六、结论通过对青铜器的文物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探索青铜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同时,对青铜器的价值评估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的重视,青铜器的研究和鉴赏将继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灼灼青铜、神韵辉煌——滕州市博物馆精美青铜器赏析
AppreciatION 鉴赏1AppreciatION 鉴赏2在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提高,制造业发达,青铜铸造技术成熟,青铜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其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思、古朴的纹饰著称于世,是中国文物瑰宝中的一朵奇葩。
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不仅让后人惊叹于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其独特的青铜文化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商周之际,滕州境内小国众多,除屡见经籍,至今仍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滕、薛、郳、邾等国外,还有诸多“地小位卑”、不得称爵著名、不达于天子,更不得列于诸侯、泯没无传的小国。
它们虽然失载于典籍,却为今天的考古资料所证实,如虖台、灵丘等国。
上述诸国,均在不同时期,分别遗留下诸多宝贵灼灼青铜 神韵辉煌——滕州市博物馆精美青铜器赏析葛海洋编辑|王 越AppreciatION 鉴赏的文化遗产和青铜珍宝。
其中薛国、滕国更以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清晰的历史脉络,著称于历史长河中。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为今天的人们再现了当时贵族优裕奢华的生活场景,也为研究当时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实物,为中国独特的青铜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现拣选滕州市博物馆馆藏部分精美青铜器以飨读者。
滕侯鼎(图1)通高27厘米,口径11.5厘米×16厘米,腹深15厘米,重5.03千克。
为典型的商末周初方鼎造型,平面为圆角长方形,附耳,子母口加盖,盖上有四小钮,呈卷龙状,可却置为一小俎。
腹部鼓出且下垂,下承四柱状实足。
其纹饰装饰复杂,盖及口沿下均饰夔龙纹、鸟纹各一周,腹部装饰饕餮纹四组,足部饰蝉纹及卷云纹。
滕侯鼎盖内及腹底内壁分别铸有相同的6字铭文“滕侯作宝尊彝”(图2)。
滕侯鼎腹部有四组浅浮雕饕餮纹,此纹饰屈曲婉转,神秘而威严,与整体造型浑然一体,彰显着器主人的身份尊贵和神圣不可侵犯,亦将饕餮纹的神秘、肃穆发挥得淋漓尽致。
商末周初兽面纹鬲鼎(图3)通高20.4 厘米,口径16.5厘米。
此鬲鼎为立耳,方唇,斜壁微鼓,分裆较低,下承三细长柱足。
青铜器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青铜镜上出现铭文,其年代大约在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在考古学术界,倾向于西汉早期的占多数。
这是因为西汉早期有铭文的青铜镜虽罕有,偶尔尚可一见,战国时期有铭文的青铜镜,就非常难得一见了。
该镜直径9 厘米,缘高0.3厘米,三弦钮,素宽凹弦缘。
钮外有一周凹宽素弦纹将镜背分为二区。
外区以三个菱形纹、三个博山炉形纹做六分度分布。
镜钮区三弦钮旁铸有阳文“千金”二字,字体为小篆,三个博山炉心部各铸有铭文一,合起来应为“宜子孙”三字。
三个菱形纹饰中心部也有三个字,字体虽清晰,但不易辨识。
这样,该镜虽小却有铭文八个,能辨识的有五个,这在同时期的战国镜中是非常罕见的。
战国时期,青铜镜虽小,但和其他青铜器一样,还不能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不是人人都能用之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相对丰富,使青铜镜这种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生活器具,在整个社会的使用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在这面青铜镜的铭文中可略见一斑。
这面镜子的铭文“千金”二字,“千”是量词,“金”为名词。
在中国古代,“金”有几种释读。
“可以释为黄金,也可以释为赤铜,同时也是几种金属的总称。
“千金”二字,我认为是表明铜镜的价值,蔡先生更肯定为“千金富贵”吉祥语,如果把博山炉中“宜子孙”三字连起来释读,即为“千金富贵宜子孙”,看来其祥瑞吉利的寓意更接近这几个铭文的本意。
从以上铭文的释读可以知道,从商周青铜器铭文多属纪铸器物的因由,到战国晚期青铜镜最早出现铭文即为表现吉利祥瑞或价值之语,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镜已具有商品化的倾向。
说明了使用青铜镜的社会阶层开始有了变化。
不管怎么说,铭文开始在战国晚期青铜镜上出现,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极大的丰富了青铜镜的文化内涵,为书法艺术在青铜镜上展现自己的魅力提供了表现空间,并且成为中国古代青铜镜的一大艺术特色。
尤其那些纪年铭文、铭文和铜镜纹饰能相得益彰、互为明证的青铜镜,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研究青铜镜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提供了绝好的、具有标准器功能的第一手资料。
青铜器文化作文
青铜器文化作文
《神奇的青铜器文化》
嘿,你知道吗,青铜器这玩意儿可老神奇啦!我记得有一次去博物馆参观,那里面摆放着好多好多的青铜器啊,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我慢悠悠地走到一个展柜前,看到了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它有着复杂的纹路和独特的形状。
我就忍不住凑近了仔细瞅,那上面的线条啊,仿佛在给我讲述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我当时就在想,在古代,人们是咋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来的呀!他们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看着看着,我好像穿越时空了一样,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工匠们在那精心打造这些青铜器,叮叮当当的声音都在我耳边回响起来了。
再看看其他的青铜器,有的高大威猛,像是战场上的勇士;有的小巧玲珑,特别可爱。
每一件都那么独特,那么有魅力,看得我都舍不得离开了。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对青铜器文化越发感兴趣了,也真切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神奇的青铜器文化,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索、去领略呀,可别小瞧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再去细细欣赏欣赏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去感受它们带给我的奇妙体验。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关于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关于纹饰)————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与其特点极其文化内涵纹饰是青铜器皿上的装饰纹样,雕或浮雕铸成,题材广泛,各类纹饰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纹饰的种类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建筑纹五大类。
几何纹:是指以点、线、圈组合成的图案纹样,它包括凹凸弦线、线纹、网纹、方格纹、圈带纹、雷纹、乳钉纹、瓦纹、贝纹等。
弦纹,系指轮旋而成的铸纹,它包括凹纹弦纹和凸弦纹两种,一般在器表饰凹弦纹或凸弦纹一至三道,有的单独使用,有的与其他纹饰为伍。
多见施饰于鼎、盉、鬲、甗与腹外表,流行于商周,沿用至两汉。
乳钉纹,系指凸出器表呈乳钉状的纹饰。
有的排列单行,有的布成方正,有的置于方格内,多见施饰于鼎、簋、盂等腹外表。
始见于商代,盛行于周代。
直线纹,系指以连续的直线条或长短有序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何形纹饰。
除了条文粗细有别外,没有多大变化。
此外,也有将线条凸起或凹陷者,旧称沟纹。
斜线纹,系指以短线均匀地平行排列呈八字形构图或向左右展开构图的几何纹饰。
常见施饰于鬲、壶上。
通行于西周中期和春秋晚期。
云雷纹,系指以连续的回旋线条勾勒而成的集合图纹。
有的作圆形,有的作方形。
常见施饰于器皿的颈,足表,也有作地纹的。
流行于商周,沿用至春秋战国。
勾连雷纹,系指以近似“T”形勾连成的图案,其地填以雷纹。
始见于商,盛行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乳钉雷纹,系指以倒置的三角形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的纹样。
此纹从商代一直延续至战国。
目纹,系指以圆形或方框内中部加一点或一横为晴,构成的目形纹,或为两边斜角的几何纹,中间点缀突出的晴。
流行于商中晚期至周初。
涡纹(又名火纹),系指在一圆圈内沿施饰等距分布呈旋转状的短弧线,圆圈内中央又点缀一小圆圈。
始出现于商代早期,且为单个连续排列,到中晚期至春秋战国,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
多见施饰于罍、鼎、斝、瓿的肩部和腹部。
此类纹盛行于商周。
绳纹(又名陶纹),系指由两条以上波纹交错扭结构而成的绳索状纹。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青铜器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青铜器工艺作者许军展G1*******资料参考:中国工艺美术期刊中国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青铜器工艺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
工艺美术—作品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二、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青铜器工艺可以说是中国工艺美术辉煌灿烂的一支奇葩。
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青铜器是由青铜(多为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其中锡和铅的成分都必须大于2%。
另有十多种配方)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
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三星堆青铜器之美——美文欣赏
三星堆青铜器之美——美文欣赏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和象牙等文物已超过5万件,一度被外国人称为人类第九大奇迹,而这其中最神奇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
“千里眼、顺风耳”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稀世国宝,不但让人惊叹于当时的工艺巧妙,而且文物背后还折射出很多让人着迷的文化想象。
铸造青铜器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青铜器要浇注成功,需要同时有多个浇注口,需要协同完成,因此一定是一个匠人团队,而且有施工图纸,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通天神树。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三星堆的文字呢?三星堆的文字不在青铜器上,而是在别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不易保存,所以我们没有发现文字。
根据祭祀器物,包括大立人,青铜神树等,几乎所有人都毫不怀疑认为三星堆属于祭祀遗址,且是规模宏大的祭祀遗址。
如今出土这些的这些器樽,又说明了三星堆不仅是祭祀遗址也是生活遗址,大量礼器出土的遗址。
殷商时期,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王国,在进行祭祀活动中大量使用了青铜器,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人、动物、植物的立体塑像和人兽形状的饰件,成为早期巴蜀青铜器的典范之作。
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巴蜀青铜器孕育出了与当时中原青铜器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美学典范,在阴柔的古代东方艺术中开辟出一处鲜明活跃、别具一格的领域。
了解了三星堆的真正历史,你还会觉得三星堆遗址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遗址吗?比三星堆早早进入青铜文明的二里头遗址、诸多二里岗文化遗址、殷墟等,都不比三星堆差。
当然,我们不否认三星堆的伟大,毕竟他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至少在西南地区,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市,在1929年被当地村民清理水沟时发现。
后来,考古专家们经过勘察,直到1980年才展开深入的发掘和清理,并陆续出土了900多件各种造型怪异的青铜器。
例如,2.6米高,180公斤重的世界最大青铜立人,还有3.8米高的世界最高的青铜神树,以及百余件纵目大耳的青铜人像面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鉴赏论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论青铜器鉴赏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着名。
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
(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
纹饰内容有时同器物用途有很大关系。
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神灵的尊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看去有怵目惊心之感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之为素面。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中国青铜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1兽面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
饕餮(tāo tiè)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左传·文公十八年》。
古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
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
后来不少着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兽面纹的特点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
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2.龙纹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
据研究,炎、黄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德天威。
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
从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
同时,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青铜器上的龙纹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着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
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西周早期的龙纹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到了西周中晚期,龙纹更趋抽象化,只有将早期龙纹同其对比观察,才能从中看出发展轨迹。
这是因为在周人的观念里青铜器纹饰的宗教含义已不如商代强烈,由“象物”形式转向图案化,气氛活泼轻松,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当然,也含有祥瑞意义。
3, 凤鸟纹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
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源自鸟类。
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
在这些凤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雁、鸭也有联系。
4. 动物纹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犬、猪是着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鹿、犀、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
这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物的侧面或全躯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等。
5兽体变形纹兽体变形纹是不具备某一些动物的整体形状,只有象征性的兽体残余的变形,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动物。
这些动物的头部被省略了,体躯也随着图案而变形。
它们在青铜器上表现的形式有鸟兽合体纹、兽目交连纹、兽体变形纹、波曲纹、鳞纹、蕉叶纹、鱼翅纹等。
6几何纹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
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青铜器上属于几何纹的形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要纹饰的机会非常少。
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里,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现。
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
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菱形雷纹、网纹7连珠纹是小圆圈的横式排列,旧称圈带纹。
这是青铜器中出现最早的纹饰之一。
已有实体的连珠纹,有作单行或双行排列,周围以弦纹作界栏。
商代早期的连珠纹.已是空心的小圆圈,它已作为主纹。
但这一纹饰大多在兽面纹、龙纹、雷纹的上下栏作为次要的纹饰。
弦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条。
有的青铜器上仅有弦纹,没有其它纹饰,简洁朴素,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直条纹是连续的竖直线条组成的纹饰,除条纹粗细外,没有多大变化。
商代晚期到西周时代的簋、尊、卣、觯的腹部有直条纹,方座簋的方座中间也往往饰直条纹,春秋时代已不多见。
横条纹旧称平行线纹、沟纹、瓦纹。
是宽阔的横条作突起或凹陷的槽,初见于西周中期,有通体饰横条纹的,也有腹上部间以其它纹饰的。
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代还继续使用。
斜条纹就是弦纹作45度排列,大多饰于分档鼎及鬲的下腹部,初见于商代二里冈期,西周时代还有使用。
云雷纹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凹旋线条是雷纹。
商代早期已有用连续带状云雷纹作为主纹出现的。
商代中期兽面纹的主体,有用大量的云雷纹构成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乌纹的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而且云雷纹低于主纹,起了陪衬作用。
春秋战国之际粗犷的兽面纹、龙纹的体躯上,也有各种云雷纹变形图案。
战国开始,云雷纹发展成为线条活泼的流云纹。
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云纹壶已用金银片镶嵌非常华贵。
百乳雷纹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要纹饰。
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
百乳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
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则既长又尖锐。
曲折雷纹旧称波形雷纹。
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
粗线条的雷纹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
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期的纹饰。
钩连雷纹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所填雷纹为细线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
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很富丽的钩连雷纹,粗细线条有用金、银和绿松石镶嵌的。
三角雷纹外围是三角形,内填以雷纹,三角形的一角作向上或向下连成横列,形成大的锯齿带状,角向上饰在簋腹上部,角向下则饰在腹的下端。
这类纹饰盛行于商末周初。
晚期的三角雷纹作倒顺三角形交错排列,金银片或金银丝的镶嵌一一相间二. 人物画像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场面,这类纹饰在青铜器上出现较晚,初步摆脱了规律化的对称图案,用流畅的线条,结合绘画和雕刻手法,描绘出各种动景。
如宴乐、弋射、采桑、狩猎等活动,还有徒兵搏斗、攻城、水战等战争场面。
这一些用绘画形式表现的画像,是以后绘画艺术的先驱。
青铜器的铭文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
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铭文,大都是刻成或錾成的。
据统计,金文约有3005字,其中可知有1804(60%)字,较甲骨文略多。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
带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共有多少?由于器物的散佚和着录的交叉重复,很难作出精确的统计。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的《殷周金文集成》的着录数量最多,编号为11407,这个数字尽管不能全部反映有铭金文的实际数量,但已大得惊人了。
铭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夏代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铜器铸造技术也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简史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葬,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
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的铜罍,其肩部铸有三个文字形花样,有人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是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