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赏

合集下载

青铜器鉴赏ppt

青铜器鉴赏ppt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 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 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 的一种器物。进人封建社会以后, 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
司母戊大方鼎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重 875公斤。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说为 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雄伟,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 青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 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 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
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
铲、凿等 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
器)鼎、鬲、豆、爵、角、觚、 尊、壶等。
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
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 酒器为主。
炊煮器有鼎、鬲; 食器有簋、盂、豆; 酒器有觚、觯、爵壶; 水器有盘、鉴。
中国古代青铜器 类别及作用
青铜饪食器 青铜酒器 青铜兵器 青铜盥水器 青铜乐器 青铜杂器
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 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 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 宝。大盂鼎属於瑰丽凝重这一类,铭 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现藏 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铭文
内壁有铭文 291字,内容为周王 告盂,殷代因酗酒 而亡国,周代忌酒 而兴,要盂一定要 很好地辅助他,敬 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同时记载给盂的赏 赐。
大克鼎
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 重,重201.5公斤,底部三足已 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 显得沉稳坚实。内壁铸刻的长 篇铭文共计290字,记载了周王 对克的册命辞,重申对其官职 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 奴隶,于是克叩拜谢恩,称颂 天子的美德,并铸造大鼎来祭 祀师华父。

文物鉴赏-青铜器

文物鉴赏-青铜器

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填空1、青铜器鉴定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名称,辨别真伪,判断时代和评定价值。

评定价值就是揭示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必要的时候还要评估其经济价值。

2、西周中期前段的夔龙纹呈S 形,头上有绶带形的冠,无腹足,尾下卷作刀形。

3、编钟最早见于西周早期,一般三件为一组;西周晚期一般八件为一组。

4、伪刻的花纹表现出三平一硬。

即主题花纹与地纹一样平,花纹与器表一样平,主题花纹的表面一样平,阴线的棱角硬。

5、四耳簋流行于西周早期,弇口带盖圈三足簋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二、选择(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鼎、鬲、甗的圆柱形足出现在商代早期。

(×)2、提梁卣出現在商代晚期,消失在西周中期后段。

(√)3、窃曲纹出现在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

(√)4、蜗身兽纹,状如蜗牛卷体,大头咧嘴,卷唇獠牙,头上有触角,其下有一爪伸出。

这种纹饰流行在西周早期前段,西周早期后段消失。

(√)5、有一件铜鼎,窄沿方唇,口微斂,鼓腹圜底,三蹄足,口沿上有一對立耳。

頸部裝飾着三列云雷紋組成的列旗獸面紋。

这件鼎是真品。

(×)6、百乳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乳突较平坦,周长而尖锐。

(√)三、解答题1、商周青铜器铸造遗痕主要有哪些?答:商周青铜器的铸造遗痕主要有:1、范线,2、支钉(或称垫片),3、往往残留有范土。

2、一件伪造的商周青铜器与原器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往往要比原器重,为什么?答:原因有三。

1、商周青铜器距今两三千年,埋藏地下,经过长期浸蚀氧化,表面略有膨涨,因而比重下降。

而伪器没有经过这个过程,仍然是铸造时的重量;2、真器口沿厚,腹壁较薄,一般图录记载的厚度都测自口沿,有的图录还没有记载厚度,伪器的壁厚只能按照图录的尺寸,甚至自行设计,其结果器壁、器底都较真器厚;3、真品为范铸而成,鼎耳、鼎足、簋耳之类的里面都包有范芯,范芯为泥土做成,比重较青铜为轻;而伪器系失蜡法铸造,这些部件全为青铜铸成,因而显重。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独特,艺术鉴赏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青铜来制作各种器物,如鼎、觚、爵等。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铜矿石,并将其熔炼成铜液。

然后,将铜液倒入模具中,待其凝固后,再进行后续的打磨、雕刻等工艺。

最后,通过上色和抛光等处理,使青铜器呈现出美丽的外观。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所需要的技术和工具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

铸造青铜器需要高温熔炉和精密的模具,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因此,制作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大量的劳动和时间,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这也使得青铜器成为了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只有他们才能拥有并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品。

青铜器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独具特色,其艺术鉴赏价值也非常高。

青铜器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雕刻精细。

其所呈现的图案和纹饰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的是动物形象,有的是人物故事,有的是神话传说。

这些图案和纹饰不仅是装饰,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反映。

通过欣赏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受到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铜器的鉴赏还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商代的青铜器多以祭祀和宗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则更加注重装饰和华丽,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富裕和奢华。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和变迁。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对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有较深的了解。

通过学习与欣赏青铜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同时,青铜器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只有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青铜器,才能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汉代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汉代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汉代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汉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文化和艺术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代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汉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为收藏家提供一种独特的收藏品。

首先,要想准确鉴赏汉代青铜器,就需要了解汉代青铜器的特点。

汉代青铜器的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在器型方面,常见的有尊、壶、盘、爵等,其中尊是最具代表性的器型之一,它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纹饰方面,汉代青铜器常常以动植物纹和神话传说为主题,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其次,对于收藏汉代青铜器,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真伪鉴定,要选择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鉴定,以确保所购买的青铜器是真品。

其次是器物的保存和修复,汉代青铜器经过了数千年的风吹日晒,容易出现锈斑、裂纹等问题,收藏者需要合理保存和修复,以保持其完整性和观赏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购买渠道和价格,建议选择正规的古玩市场或拍卖行购买,以避免购买到假货或赝品。

在汉代青铜器的收藏中,还有一些知识与技巧。

首先是要了解汉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只有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地鉴赏和收藏。

其次是要多与专业人士或其他收藏爱好者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最后是要保持对汉代青铜器的热爱和耐心,因为真正热爱收藏,才能使收藏品更具价值。

总的来说,汉代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深入了解汉代青铜器的特点、真伪鉴定、保存修复和交流学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汉代青铜器收藏家。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热爱和关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共同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

青铜器艺术鉴赏

青铜器艺术鉴赏

各时期代表性作品欣赏
妇好觚(商代) 觚:饮酒器
兽面纹鬲 商代中期
龙虎铜尊(商代) (尊:盛酒器)
龙纹扁足鼎 商
司母戊鼎(商后期)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
高58.6厘米 重近34.5公 斤 上边长 52.4厘米
尊盘
尊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铜敦
青铜方尊 西周早期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
期 ),青铜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
变抽象时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
期,即又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
凤鸟纹
凤鸟纹 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 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 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 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 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 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 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 物,麒麟源自兽类,凤 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 岩画、陶器、青铜器、 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 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 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 有孔雀的影子,有鹰、 鸮的特征且与鸡、 雁、 鸭也有联系。
铜爵(夏代)
通高22.5厘米 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 二里头出土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
商周時期的貴族飲酒有著十分嚴格的制度規定。《禮記• 禮器》記載:“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 卑者舉角。”貴族們使用酒杯,依身份高低貴賤而有嚴 格的區別,只有身份最高貴的貴族才能使用銅爵。在當 時,用銅爵飲酒,並非專爲飲食,更是著重於“禮”。 正因爲貴族們使用不同等級的酒杯,後來出現了公、侯、 伯、子、男五等爵位。 也因爲爵是最高等的酒杯,王能夠賞賜一件青銅爵,對 於貴族來說是莫大的恩寵。歷史上就曾出現過因爲賞賜 青銅爵而致使君臣交惡的重大事件。 那是在2700多年前,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招 來殺身之禍,鄭國國君會同其他各路諸侯勤王救駕,保 護周平王遷都洛陽,立下了汗馬功勞。100年之後,周 惠王在位。鄭國國君厲公設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將王后 使用的鞶鑒(一種有帶子的銅鏡)賞賜給鄭厲公。不久, 另一個諸侯國虢國的國君向惠王要賞賜時,惠王竟然賞 給虢公一件青銅爵。虢公得到賞賜的爵,自然顯得高貴; 鄭厲公沒有得到爵,自然顯得身份遠遠低於虢公。故此, 鄭厲公聞聽此訊勃然大怒,對惠王十分怨恨。後來,鄭 國乾脆不聽從周王的命令,還把周王派來的使者給扣壓 了。

如何辨别青铜器真伪的方法

如何辨别青铜器真伪的方法

如何辨别青铜器真伪的方法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

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二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

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

至于款识,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

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四铜质与器式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

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

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青铜器鉴定方法铸造辨伪法:从铸造技术进行辨伪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铜器各时代的冶铸工艺。

商周时期,极大部分青铜器是用陶范法铸成。

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有数块陶范拼合浇铸后留下的范痕,即范线。

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有所变化,范痕会随着变化,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迹,这即使是最熟练的工匠也难免做到。

有的铸器表层纹饰不多,合铸面较大,合范痕迹容易忽饰,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迹的。

后代伪者不知道占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讲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

表面较精细,无需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却往往与原器物的时代特征相去甚远。

另外,陶范所铸铜器为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会在内外范之间垫一垫片,因材质跟铜液有异,锈迹也就不同,而失腊法铸器却无需垫片,锈迹自然一致。

古代金属器与器皿鉴赏

古代金属器与器皿鉴赏

古代金属器与器皿鉴赏古代金属器与器皿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代表了古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它们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本文将通过对古代金属器与器皿的分类和特点的介绍,为读者带来一次精彩的鉴赏之旅。

一、青铜器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器物之一。

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青铜器包括各种形制的鼎、尊、爵、觥等,它们的形状各异、线条流畅,具有雄伟大气的艺术效果。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铸造、浇注、开脱等。

在这个过程中,艺人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工艺技巧,还要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

青铜器鉴赏的重点在于形制和纹饰。

形制包括器物的外形、大小、比例等,通过观察器物的整体构造和线条的流畅程度可以判断其制作水平的高低。

纹饰则是青铜器中的装饰元素,多表现为动物、植物、图案等,这些纹饰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龙纹代表着尊贵和权势。

二、铜镜铜镜作为一种古代金属器与器皿,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铜镜的制作精良,其光洁度和反光度都非常高。

镜面上常常刻有各种纹饰,如龙纹、凤纹等,通过这些纹饰的排列和设计,展现出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铜镜鉴赏需要关注的是其反光度和纹饰的刻制。

反光度高的铜镜代表着制作工艺的高超,蕴含着古人追求完美的态度。

而纹饰的刻制则体现了古人的创新精神和对美的追求,通过观察铜镜上纹饰的内容和质量,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

三、陶器陶器作为古代金属器与器皿的一种,因其制作简便、适应性强而广泛流传。

陶器的形制和纹饰各异,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地域特色。

比如汉代的彩陶器,采用彩绘技法,通过绘制多彩的图案和形象,烘托出古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需求。

陶器的鉴赏重点在于形制和装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陶器形制和装饰风格各异,通过观察器物的形态特征和纹饰的构图,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青铜器鉴赏

青铜器鉴赏

正始二年造铜弩机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 魏 兵器 长11.9厘米 弩机是中国自先秦以来广泛使用的轻型兵器。“正始二年”是公元241年,这时, 魏、蜀、吴三国仍在进行战争。三国末年全国人口约1600万,吴国有23O万、蜀 国有94万,魏国和灭吴以前的西晋则有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实力强大。
康候斧
铜斧
长信宫灯
西汉 通高48厘米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 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 墓。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嵌错龙凤方案 战国
通高36. 2厘米,案框长47.5厘米 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 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感受青铜器
青 铜 礼 器 — 盛 食 器

青 铜 礼 器 — 盛 酒 器

青 铜 礼 器 — 饮 酒 器

青 铜 礼 器 — 水 器

青 铜 礼 食 器

青 铜 礼 器 — 盛 食 器

青 铜 礼 器 — 盛 食 器

青 铜 礼 器 — 煮 食 器
矢镞
春秋后期 长7.5cm,宽2.2cm,重 0.0185kg
此矢镞锐锋,两翼张开,翼 端呈收削之势。 青铜镞始见于二里头文化遗 址中,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兵 器之一,商代早期已大量使 用。西周时期可见带铤双翼 镞,有的双翼还呈镂空状。 春秋时期常见的形制有翼型 和无翼型,其中翼型镞之双翼 出现了收削的趋势。
铁刃铜钺 ( yue月)
商朝时期 兵器 1977年北京市平谷县出土 长8.7厘米
经化验,这件铁刃铜钺刃部的铁 不是人工冶铸的铁,而是用陨铁 锻造成薄刃后,浇铸青铜柄部而 成。就世界范围而言,人类往往 在青铜时代使用陨铁制成兵器或 工具,当冶铁术发明后,则不再 用陨铁制器。

青铜器鉴赏要点:造形、纹饰、铭文

青铜器鉴赏要点:造形、纹饰、铭文

青铜器鉴赏要点:造形、纹饰、铭⽂青铜器鉴赏要点:造形、纹饰、铭⽂从以下五个⽅⾯鉴赏和研究青铜器:造形、纹饰、铭⽂、功能、⼯艺。

艺术特征:狞厉神秘厚重典雅精美奇巧……⼀、造形青铜器的造形决定其名称和分类。

例如“钟”类的青铜器,是筒形上顶封闭的打击乐器。

⼜可细分,下缘呈直线的名为“镈[bó]”,呈弧线的名为“钟”,钟顶有环形⽤以悬挂的称为“钮[niǔ]钟”,有柱形附环的则称为“甬[yǒng]钟”。

青铜器的造形⾸先取决于实⽤性。

⿍早期就是炊煮器,所以有⾜利于下⾯⽣⽕。

其次造形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最有代表性的是⿍,最初是实⽤器,商周时成为王权的象征。

礼制介⼊器⽫的造型后,⼀个突出的变化趋势就是体量增⼤,偏离正常的使⽤范围,商代的后母戊⼤⽅⿍,是古代世界最⼤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公⽄,⽅⿍不如圆⿍实⽤,但礼器的成分加重了。

经济、⼯艺、审美等因素也会影响造形变化。

⼆、纹饰纹饰包括花纹和装饰。

花纹例如饕餮[tāotiè]纹(或称兽⾯纹,是最常见的纹饰),夔[kuí]纹、鸟纹、窃曲纹、重环纹等,⼤多约定俗成。

装饰例如⿍的⽿部,早期⽴⽿多,后期因为要加盖,就采⽤附⽿,不影响盖⼦的开合。

莲鹤⽅壶顶部的仙鹤,栩栩如⽣。

青铜器的造形相对稳定,但纹饰变化很快,具有“时尚性”,⾮常敏感地随时变迁,就如⼥孩⼦的流⾏发型⼀样。

纹饰是青铜器的语⾔,器⽫的造形和纹饰可以告诉我们器物的时期和地区。

三、铭⽂铭⽂是青铜器上的⽂字,蕴含的信息⾮常重要,往往能使我们知道器主是谁,什么时间以及发⽣了什么事。

王国维先⽣提出历史研究的“两重证据法”,就是要通过出⼟的实物资料与古代典籍之间相互对照,从⽽揭开历史的真相。

陕西宝鸡出⼟的西周逨[lái]盘,长篇铭⽂记录了⾃⼰的家族史,如何辅佐从周⽂王到周宣王的12位周王,从⽽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的西周诸王名号。

此外铭⽂有书法价值,著名的有⽑公⿍、散⽒盘、墙盘等。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文化和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夏朝的青铜器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独特魅力,更展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鉴赏价值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来探讨夏朝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鉴赏价值夏朝的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更在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首先,夏朝的青铜器在造型上多具有一种简约而大气的风格,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

例如,夏朝青铜器的器身常呈现出饱满而圆润的曲线,线条简洁流畅,彰显出古人对于和谐与美的追求。

其次,夏朝的青铜器在纹饰上独树一帜,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夏朝青铜器的纹饰多为动植物、人物以及神话传说等元素,这些纹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在研究古代文化与宗教信仰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夏朝青铜器的纹饰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夏朝的青铜器在工艺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

夏朝的青铜器使用的是铜制材料,而在后世的青铜器中常常添加其他金属元素,使得器物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夏朝的青铜器采用了鎏金、鎏银等技法,增加了器物的装饰效果和质感。

制作青铜器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铸造、敲打、雕琢等,这些工艺展现了古代中国人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夏朝的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铸造模具制作、铸造、敲打和雕琢。

首先,铸造模具制作是青铜器制作的第一步。

在铸造模具制作过程中,工匠制作出正、副模具,用于铸造青铜器的器型和纹饰。

正模具使用泥土或木材制作,副模具则用于制作器具的两个侧面。

其次,铸造是青铜器制作的核心步骤。

在铸造过程中,工匠将已经制作好的模具填充上熔化的青铜液体,让其冷却凝固成型。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控制铜液的温度和充填的量,以确保铭文和纹饰能够完整地出现在铜器表面。

接下来是敲打。

在铜器凝固后,工匠需要将铜器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敲打和修整,使其形状更加完美。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二、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
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源自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 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 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形成独特的体系。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 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 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 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 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 个正面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瓜大张 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 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 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君 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 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青 铜 器 分 类
闻名铜器的欣赏
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 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 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 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 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 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 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 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 “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 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 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 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 标志。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期 ),青铜 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变抽象时 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期,即又 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的,而后, 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再到人化的功能演变。青铜器功能内容的演变, 制约并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

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

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

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鉴赏辩别一件古董铜器,仅仅了解青铜器的历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工艺等还是不够的。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古董铜器收藏鉴定方法,一起来看看。

1、青铜器的锈色青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

行家们说:“青铜器坠水千年,那么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青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青铜器,由于铜质差异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青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

拿到一件青铜器,先要用眼看,假设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那么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假设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青铜器是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青铜器,伪锈就会脱落,假设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青铜器,假设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2、青铜器的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青铜器,假设过轻或过重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青铜器实物,听其声响,假设声微细而轻脆那么可;假设声浑浊,发出“嗡”音,那么需提高警惕了。

3、青铜器的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青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青铜器花纹简单;商代青铜器花纹那么华美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青铜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青铜器花纹那么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青铜器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青铜器精细。

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青铜器的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

至于款识,那么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区分。

商代青铜器款识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青铜器款识沿袭波磔体;春秋时青铜器款识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锋利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文物鉴赏论文(青铜器)

文物鉴赏论文(青铜器)

文物鉴赏论文(青铜器)题目:青铜器的文物鉴赏摘要: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篇论文将重点研究青铜器的文物鉴赏,探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样式特点以及文化背景,并对青铜器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解读。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关键词:青铜器、文物、鉴赏、制作工艺、样式特点、文化背景、价值评估一、引言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因此,青铜器的文物鉴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是了解其价值和真伪的关键。

本部分将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鎏金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青铜器品质的影响。

三、青铜器的样式特点青铜器的样式特点包括器形、纹饰和铭文等方面。

本部分将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青铜器进行分类和比较,总结出青铜器的样式演变规律,并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青铜器的文化背景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

本部分将以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为例,探讨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青铜器的价值评估青铜器的鉴赏不仅仅是对其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认识,还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本部分将通过对青铜器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分析,评估青铜器的价值,并探讨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六、结论通过对青铜器的文物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探索青铜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同时,对青铜器的价值评估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的重视,青铜器的研究和鉴赏将继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贾文忠: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贾文忠: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青铜器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艺术品当中只有青铜器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

从夏代起源,经过商周,秦汉至宋代金石学诞生,青铜器从单一的收藏,变为一种学问,一种研究对象。

青铜器的价值被世界公认主要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外国人进入中国,发现中国的青铜器造型独特,做工精美。

在西方国家里,18世纪才出现抽象派和印象派的青铜器造型,在中国3 00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外国人非常喜欢我们的青铜器。

如今像牛尊、羊尊、马尊等大部分流散在国外,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地位在世界上可与西方的油画、雕塑相提并论,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有一个专门的中国青铜器馆。

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

如今盛世兴收藏,青铜器更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宝贝。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青铜,是指红铜和其它元素的合金,如铜和锡的合金为锡青铜,铜和铅的合金为铅青铜,其他的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等。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锡和铅的合金,即锡青铜和铅青铜。

其实当年刚生产出来的时候是黄澄澄的,经过时间、空气和地下埋藏、腐蚀等过程才形成了后来的一层绿锈。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

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

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春秋晚期是初期的铁器时代,但是铁器时代的到来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代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有新的发展。

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在产品的其他领域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汉代的青铜铸造工艺,仍然呈现出美丽的余辉。

虽然青铜器走向了衰落,但是铜镜在唐朝又走向了新的高峰。

佛像从北魏开始,一直到唐、明、清,制作水平都很高。

商朝的青铜器鉴赏古代艺术品的审美价值

商朝的青铜器鉴赏古代艺术品的审美价值

商朝的青铜器鉴赏古代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商朝的青铜器鉴赏古代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其中,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商朝青铜器的鉴赏价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代艺术品。

一、历史背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约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在商朝时期,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以及贵族社会的象征物品。

商朝的青铜器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审美特点商朝青铜器的鉴赏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上。

首先是形制上的丰富多样。

商代青铜器的形制非常丰富,包括鼎、爵、觚、簋等多种器型。

每种形制都有其独特的寓意与象征。

其次是纹饰上的精美细致。

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非常精美,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自然景观、人物故事等多个方面。

这些纹饰不仅丰富了器物的装饰效果,更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特征。

再次是制作工艺上的精湛技艺。

商朝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铸造技术的进步为青铜器的制作带来了更高的精确度和装饰效果。

三、文化内涵商朝青铜器作为古代艺术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宗教信仰的反映。

商代人民相信神灵的力量,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祭祀活动中。

青铜器上的神话传说纹饰、祭祀用途的器型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依赖。

其次是社会等级的象征。

商朝社会分为上、中、下三等,青铜器被贵族阶层广泛使用,成为展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物品。

更重要的是,商代青铜器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意识。

青铜器上的纹饰和器型,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四、艺术价值商朝青铜器的鉴赏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其作为艺术品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首先是其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商代青铜器独特的形制、纹饰和制作工艺,展现了古代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1.邢侯簋(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圆明园珍贵文物,成型于
西周时期)
①作用: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

②形制特征: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

③纹饰:腹身饰两两对应的象纹,四垂耳上装饰着精美的兽纹
④铭文: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

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铭文拓片
该邢侯簋是邢侯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

周公,是周朝有名的贤臣和政治家,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儿子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又竭尽全力辅佐成王,稳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

周公死后,周成王为报答周公辅佐之恩,便封周公的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封地就是今天河北省的邢台。

姬苴受封后,为祭祀父亲周公,铸造了大批青铜器,邢侯簋便是其中之一。

⑤历史:1921年间盗墓者在邢台的邢侯墓中盗得,卖到河南洛阳文物市场后,被当时英国籍的希腊巨富尤莫伐拉斯购得,由于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他都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竟是中国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回到英国后他便把邢侯簋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并一直在该博物馆保存至今。

(附):康侯簋(仍藏于大英博物馆,原属圆明园收藏,成型于西周,其价值不亚于邢侯簋,可以说禹邢侯簋是一对苦命兄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类器物器形的鉴定 即使同一类型的铜器,由于出现时间不同,形体也有很大变化,这也是断定器物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例如,铜爵是铜器中出现最早的一种酒器,在商代早期,爵多束腰、平底,三足短小,无柱,通体素面无纹;商代中期的爵,三足变长,也没有明显的束腰了;商代晚期的爵已经多为釜底、高柱,足也呈三棱状了;西周早期爵与商晚期无大差别,到西周中期爵的数量则显著减少。春秋初期,铜爵已经根本不见了。
楼主对铜器感兴趣可以去博宝宝珍商城看看。
对古代铜器的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和辨别。古代铜器是指青铜时代的铜器及汉代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的铜质器物。中国铜器起源很早。1975年甘肃省东乡县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单范铸铜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古代铜器的鉴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有关的文字记载。《韩非子说林下》中就曾谈及齐人与鲁人对铜器真伪的辨识。宋代以后,因文物大量造伪,致使鉴定问题更为突出,并出现了许多有关的专著,如北宋吕大临编辑的《考古图》和随后出现的《宣和博古图》,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高濂作《遵生八笺》,直至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西清古鉴》和嘉庆初年阮元编录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综合历代的经验,古代铜器鉴定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凭借眼力和经验,进行观察、鉴定的传统方法;一种是根据仪器化验、探测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铜器的作伪与鉴定 自宋代以后,铜器作伪现象日益增多,以假乱真,真假莫辨。在鉴定时,除上述鉴定方法外,还应从铸造技艺和锈色上加以区别。这需要对历代作伪方法有较丰富的知识。铜器作伪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全器均系伪器;②器真铭文伪;③器真纹饰伪;④器真铭文、纹饰皆伪;⑤铭文真器伪;⑥器身有真有伪;⑦一件器物由两件或 3件真器部分残片拼凑而成;⑧器身真,但附件(盖、提梁等)伪等。这些需要我们从器物类别特征、年代、时代风格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铜器铭文的伪作有摹刻、蚀刻、钻刻、增刻、拼凑等不同方法,这也需要通过释读文字、断定字体、分析铭文与器物整体风格是否吻合来加以识别。观察、分析铜器锈色是断定器物真伪的重要内容,真锈颜色自然、坚固;伪锈多系渲染,色浮且滞,锈块粗松,用硬物稍一刻划或用热碱水刷之,即有脱落。
铜器鉴定的传统方法是对器物的类别、器形、纹饰、铭文、锈色和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划分和断定该器年代、真伪和价值。
器物类别的鉴定 中国古代铜器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出现至秦汉时期是不断发展并形成高潮的时期。随后,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质地的器物所取代。即使在铜器兴盛的时期,由于历代王朝的社会情况、礼仪制度不同,时代风尚各异,一种器物产生和存留的时间也有先后短长之分。根据器物的类别及出现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器物的年代和真伪。中国古代铜器的种类很多,除铜质钱币和印玺外,大致可分为礼器、工具、兵器、饮食器、盥洗器、乐器、度量衡器、车马器及符牌杂器 9类。每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器物。而每一器物类别只存在于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商代的铜器,早期已经出现了爵、斝、戈、刀、镞、锯、锛、凿等。商代中期时的铜器物类型就已显著增多,器型也较大,如铜鼎、鬲、、觚、卣、罍和盘都已发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制作已达到昌盛时期,器形变化,花样繁多,如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带盖偶方彝和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尊等。重型器物突出体现了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水平,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重达 875千克。器物类型也更加丰富,礼器、兵器、饮食器、工具、车马器等都已具备。同时,还在商代妇好墓中发现了中国早期的铜镜。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类型则以饮食器、乐器和兵器为主。西周早期的礼器与商代晚期类似,但作为陈设器物用的铜禁则刚刚出现。兵器类数量增多,器形变化也较大,戟、短剑等在商代时均少见到。西周中晚期时,方鼎、觚、爵、角、斝、觯、觥、卣、方彝等过去常见器物都显著减少或消失,而列鼎、编钟则首次发现。做为饮食器的簠、、匜等食器也开始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的器物种类又较前有明显变化,过去盛行的爵、斝、觯、觚、角、觥、尊、彝、卣均已绝迹,而礼器中的豆、敦、壶、匜、鉴等相继出现。乐器中的镈和于也是一种新的类型。编钟成组出现,数量大,音色准,器型完美,如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就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及镈钟 1件,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千克。在车马器中车器和马饰的种类和数量都普遍增多。兵器类中除旧式的戈、矛、戟外,剑的数量剧增,且质量相当精,如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等。秦汉时期铜器的器物种类又有了新的变化。过去流行的簠、、敦等已经绝迹。而最为常见的食器是鼎、钟、壶和钫。钟、钫、、鍪、斗等器物是汉代的新创。用具中铜灯成了十分流行的器物,而且品种多,器形美,河北满城汉墓中的长信宫灯则是典型的代表。弩机作为铜兵器,汉代十分常见。秦汉时度量衡器普遍使用。铜尺、量和权都十分精确。铜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发现很多。汉代以后,除铜镜等少数铜制日常用品外,其他铜器很少发展。宋以后至明清时期,不断出现仿古铜器之风,如宋代嵌金银和宝石的大型仿古铜器,但无论从纹饰还是器形都与古代器有较大区别。明代宣德炉,制作十分精巧,但也仅是一个孤例,铜器已经失去了旧时的繁盛,不再被人们广泛制作和使用了。
3、铸造。陶范和失腊法。 腊胎形成一个封闭体系,没有出气孔,铜液在灌注过程中,就有达不到的部位,尽管面积小,但必然在表面形成小空隙,冷却后即形成大小不等的沙眼,翻砂铸造表面也会形成沙眼。陶范极少出现这种现象。失腊法壁厚小0.5-0.8毫,大10毫米。翻砂法范土以石墨为主。
陶范足、耳、柱、鋬里往往残存着陶范。由于空隙小,又在隐处,一般不掏出。这种范土通常是红色和灰色,经培烧,很坚硬。伪土不坚,有时有黑色的,是翻砂过程中加的石墨。
闻(商周土腥味大,宋以后味小,清以后作伪以化学剂为主有酸味)、
问(出身来历)、
切(手摸、掂量,伪重死沉;真腐蚀膨胀,比重下降,轻。锈层丰富、厚、附着强、坚固不易剥落,分布自然、均匀。真敲洪亮,伪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代铜器鉴定还应注意传统鉴定方法和科学鉴定方法的结合问题。尤其在判断器物真伪时必须十分慎重,如用传统鉴定方法一时无法确定时,则应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手段综合判定。
《青铜器鉴赏》张懋鎔:
望(形制精美、自然。1、伪缺生气显呆板。复制品尤其在转角处、颈腹的曲线上,或着圆转不够,或者缺内力)、
2、纹饰辨伪。商代晚期饰重环纹,战国上饰饕餮,西周早镶嵌金银丝、松绿石,商早期布三层花纹必是伪。有在素面真器上刻纹,一要看纹里是否有锈,或与表面锈色不一致;二看纹是否有刀痕,不是铸就。
铜器纹饰的鉴定 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风尚不同,表现在器物的纹饰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商代早期铜器多素面无纹。商代中期出现纹饰,但简单古朴,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带状纹饰以及单线条的饕餮纹和乳钉纹。商代晚期花纹趋于繁复,一般地纹为雷纹,主体花纹则以饕餮纹为主,同时还有夔纹、龙纹、蝉纹、鸟纹、蚕纹、龟纹、象纹、蛙纹等。以鸟兽形象铸造的器物也很盛行,如妇好墓中的鸮尊,湖南出土的虎食人形卣等。西周早期和中期铜器花纹继承了商代晚期风格,崇尚繁缛,流行饕餮纹、夔纹、鸟纹、蚕纹、乳钉纹。西周晚期时,最常见的纹饰已变为窃曲纹、重环纹、瓦纹、鸟纹和鳞纹了,纹饰这时也较前期显得简略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繁缛的饕餮纹已经被动物纹、植物纹和几何纹所取代。最习见的是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等,同时还出现了许多生活写实内容的纹饰,如采桑、狩猎、宴乐和水陆攻战等。春秋早期的水陆攻战纹壶即是这种图案的一个代表。秦汉时期铜器的纹饰更加简朴,许多器物已经是完全素面无纹了。汉代铜器上的鎏金、鎏银和镶嵌花饰技术相当发达,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同时汉代铜器还出现了漆绘和彩绘。汉以后,只有个别器物,如铜钟可依稀分辨出时代的不同风尚,纹饰仍有变化外,铜器已逐渐被其他器物所取代。
铜器铭文的鉴定 各时期铜器铭文,字体有别,铸法不一,字数多寡也相差很大。商代中、晚期,铜器上的铭文很少,少则几个字,多则三、四十字。内容多是族徽、人名或祖先名,如“妇好”、“司母戊”等。这些铭文、字体以象形文字为主,铸铭。西周时期铜器上铭文增多,而且文字多为长篇。文字内容多为记事,这些文字内容也为我们断定器物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1976年陕西出土的利,器物腹内底部有铭文 4行,共32字。内容记述了周武王伐商的经过,从而以文字内容推定了器物当为西周早期器。这时铜器铭文的字体除象形外,已开始出现声韵。到西周晚期时,中、长篇铭文已很常见。它们行款整齐,笔画一致,西周晚期时的毛公鼎,腹内铭文已多达32行, 499字,这是现存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到了春秋时期,铜器铭文出现鸟书文字和嵌金铭文。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刻凿铭文。这一时期的铭文已不象西周时期字数那样多。一般铭文简短,字体也更加修长秀丽,有时书有鸟篆。秦汉时期铜器铭文中的文字已为篆书和隶书。除秦权、量中诏书铭文外,文字数量则更加简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